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一個人是一座孤島

  • 由 澎湃新聞客戶端 發表于 足球
  • 2023-01-23
簡介在日本,每年有高達32,000例“無緣死”——這些人默默過著極為尋常的生活,只是因為種種緣故,一點一點與社會失去關聯,直到孤獨地走完自己最後一段人生旅程

人際關係狀況怎麼添

原創 維舟 維舟

一個人是一座孤島

時常有人談及中國社會中無所不在、難以逃脫的關係網路,如果你很厭煩它,那麼小心,它的反面也一樣可怕。這一景象在日本已漸漸變成現實:在那裡,問題並不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所謂“無緣社會”,就是指這樣一個人際關係極度萎縮的社會。雖然人們常說“人是社會的動物”,但現代城市社會的主要特徵之一,就在於它是一個陌生人社會。

匿名性、人際關係冷漠、人與人之間缺乏人情味和直接的聯絡紐帶,這些一貫都是大都市的普遍特徵。

一個人是一座孤島

《無緣社會》

日本NHK特別節目錄製組

高培明 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4-3

在人際聯絡密切的鄉村或家族社會,傳統既束縛了人,又保護了;而現代城市社會則相反,它既給人自由,同時又將人拋入一個眼亂繚亂的陌生人潮中,任個人獨自面對。

在這裡,沒有人非得知道你是誰、關心你過得怎麼樣、有沒有別的朋友,因為這已被認為是“他人的隱私”。“大隱隱於市”是對這種現象的精確概括:你可以在一個大城市中不為人知地一直生活下去。

在日本,每年有高達32,000例“無緣死”——這些人默默過著極為尋常的生活,只是因為種種緣故,一點一點與社會失去關聯,直到孤獨地走完自己最後一段人生旅程。

他們中的不少人,活著的時候也並非完全沒有社會交往,但到他一死,認識他的鄰居或同事才意識到,根本就不知道他有什麼親友可以料理後事;甚至雖然身份得到確認,但明明有血脈相承的親人,卻並不來認領遺體。

如果說在宗法社會中,人即便死了也會被作為祖先受祭祀而為人所記得,那麼“無緣死”的人,則可說在去世之前,就已被人所遺忘。

一個人是一座孤島

十多年前,曾有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日本電影《無人知曉》(Nobody Knows),講述四個被單身母親拋棄的孩子,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絕望地生活著。

這個故事之所以令人心悸,是因為它具有極強的現實性。如果活著的時候與外界幾無聯絡,那也就無怪死後無人知曉,在陌生人組成的茫茫人海中,誰能注意到一個平素來往不多的人的消失?

就像本書中所說的,“就是我們自己,對於隔壁住著什麼人,他們日子是怎麼過的,不也是知之甚少嗎?我覺得,從這種意義上來說,即使自己周圍發生了同樣的悲劇而我們沒有覺察,也是不足為怪的。”

日本這些年來,年輕人不斷湧入大城市,中小城市不斷衰退,越來越多的村莊因為人去樓空而從地圖上消失,許多人再未重返家園。

但也並非只有大城市才“人情冷漠”,其實中小城市也已遠不如以前那樣重視鄉情紐帶,如果一個人家中無人,又不斷更換工作,在陌生的城市中不能建立長期穩固的關係,那麼他的人際紐帶就將漸漸萎縮,那些斷絕了與故鄉關聯的無依無靠者,被看作是某種意義上的“無緣死預備隊”。

一個人是一座孤島

這一社會現象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折射出了日本社會乃至現代社會的某些基本特性。這一社會的極端形態,就是社會的原子化:在社會基本單位析分到核心家庭後,正漸漸走向單身家庭。

川流不息的十字路口,是這樣一個社會的縮影:陌生人匆匆擦肩而過,不知道彼此是誰,他們看似人潮洶湧,但彼此並無有機聯絡,你可以在擁擠的地鐵上看到一車的人之間彼此互不交談。人際交往的形態很少是穩定的、貫穿一生的長期紐帶,而常是碎片化的“偶遇”。

與這種狀況相適應的,則是個人資訊的私密化,以及人際關係的儘量簡化,甚至連召集親友一起舉行喪禮,都讓人覺得是一種“麻煩”。

“不想給別人添麻煩”是日本社會普遍的心態,87%的受採訪者都回答說不打算和親屬共同生活,寧可孤獨生活,而原因正是“不想給別人添麻煩”。但書中說得對,“‘關聯’或是‘緣’,難道不就意味著互相添麻煩,並允許互相添麻煩嗎?”

一個人是一座孤島

在城市化快速擴張的過程中,高度原子化的個人很容易喪失社會紐帶而變得離群索居。這並不是聳人聽聞,而是迫在眉睫的現實。

日本的調查顯示,相比起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常找同事或朋友溝通,三十四歲的青壯年常傾向於不找任何人溝通。這部分人承受著職場和家庭的雙重壓力,看起來忙忙碌碌,但有的人其實除了在工作場合的偶爾接觸外,並無機會與人深入接觸,許多人一旦退休後,失去了與公司和同事的聯絡,便暴露出與世隔絕的真相。

換言之,在現代社會中,公司集體認同與情感化的群眾運動,都可能是極具欺騙性的“我們感”(we-feeling)。很少有同事能在你離開公司後轉變為終生的朋友,並最終出現在你的葬禮上。

一個人是一座孤島

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插圖

卡爾維諾在小說《看不見的城市》中曾虛構了一個城市,在那裡,“為了建立維繫城市生活的聯絡,居民從房子的各個角落拉起細繩,用白、黑、灰或黑白相間的顏色,顯示他們之間的血緣關係、買賣關係和代理關係。當紐帶越來越多、再也不能穿行的時候,居民就搬離居所,房子就被拆除。”

這是城市生活的一個隱喻:現代人常常逃避過多的社會關係紐帶,試圖匿名而自由地生活。與傳統社會相比,如今人們在縱向(與祖先和後代的聯絡)與橫向(與平輩朋友等社交關係)上的紐帶都萎縮了。

雖然如今聊天工具、社交媒體的興起,一度能重建失落的紐帶(很多人透過QQ群或微信群又和失散多年的老同學聯絡上了),但這個虛擬網路仍是不堅固的,並且和現實生活不同,你可以隨時從中退出。

日本“無緣社會”之所以是一個特別值得關注的社會現象,是因為它不僅是一個日本社會的問題,而關乎現代人的根本生存境況。

17世紀的英國詩人John Donne有一首著名的詩:“誰都不是一座島嶼,自成一體,每個人都身為大陸的一小塊,若海洋衝去了一片土,歐洲大陸就少了一塊,不管那一塊是海岬所缺的一角,或是你朋友的莊園,或者你自己的園子所流失的土地。每一個人的死,都是‘我’的削減,因為我是人類的一員。所以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他就是為你而鳴。”

不要覺得“那與我無關”,生活在現代社會,每個人有都潛在的可能變成一座孤島。書中那位水野君說得對,“確認與別人有沒有關聯,就是在確認自己是否存在。”因為說到底,人是生活在社會中的人。

原標題:《一個人是一座孤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