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家長永遠不知道,孩子順從的背後有多叛逆!被騙的父母有很多

  • 由 福林媽咪 發表于 足球
  • 2022-12-23
簡介2、合理表達自己的觀點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說話的方式和語氣,當孩子犯錯的時候不能一味的懲罰孩子,如果一味的責怪和打罵,會讓孩子產生自卑、恐懼和害怕的心理

流鼻涕打噴嚏怎麼食療

文丨福林媽咪

孩子的成長過程複雜而艱辛。

三歲是一個孩子的第一次叛逆,因為他開始有了自己的認知,有些孩子會有一些規則感、秩序感,做一些他們認為自己對的事情。

所以很多教育學家會說,三到六歲是一個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

之前孩子會服從家長的管理,但是逐漸懂事後,隨著孩子的自我認知能力提升,對很多事情有了自己的判斷能力後就會產生叛逆心理。

家長永遠不知道,孩子順從的背後有多叛逆!被騙的父母有很多

朋友家豆豆是個壞脾氣的孩子,豆豆媽總說,可能就是孃胎裡帶的脾氣,一言不合就開始摔東西,耍脾氣,每次家長徐徐善誘說了半天無果後,豆豆就會對著家長扯著脖子大吼大叫,甚至用小手拍打,最近又開始學會對著管教他的人吐口水。

這些行為讓豆豆媽很擔心,雖然她知道“以暴制暴”是不正確的做法,但是她真的忍不住,而且她也沒有別的辦法了,只能這樣,直接對著孩子的屁股打了起來,直到打到手疼為止,還是鬧就繼續打,用拖鞋打。

暴力管教真的可以讓孩子屈服嗎?

家長永遠不知道,孩子順從的背後有多叛逆!被騙的父母有很多

後來豆豆學聰明瞭,他知道爸爸媽媽不喜歡他做什麼,他就只在爸爸媽媽看不到的地方做,而到了父母面前,就變得很乖。

並且為了維持這種表面乖巧背後肆意的局面,他還無師自通學會了撒謊、推卸責任、嘴甜賄賂人等等行為。

俗話說“棍棒底下出孝子”,對於老一輩的人來說這是一種特別有效的管教方式,但是現代教育並不支援打罵孩子,因為孩子從出生後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有選擇喜歡和不喜歡的東西的權利,所以並非所有的事情都需要服從父母的管教。

很多父母抱著“倚老賣老”的心態,想讓孩子屈從自己的管教,就少不了用棍棒來教育孩子。

家長永遠不知道,孩子順從的背後有多叛逆!被騙的父母有很多

事實證明,棍棒教育下的孩子雖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效果的持續性並不長,

只是讓孩子短暫的屈服,但長久以來孩子還是會反抗,

很多“仇恨的種子”都是從父母打罵孩子開始種下的。

還有很多家庭不像豆豆這個例子這麼極端,但也把孩子培養成了表面順從背後叛逆的小孩。

我一個高中同學,從小到大都是所有人口中“別人家的孩子”,大家約她出去玩或者去參加一些課外活動,她都要考慮媽媽的意見。

家長永遠不知道,孩子順從的背後有多叛逆!被騙的父母有很多

我父母雖然對我也管得嚴,但遇到我特別想做的事情,我還會那種偶爾的對抗,因為我大概知道父母留給我的一些空間,偶爾的放鬆是沒關係的,所以我不是很理解,為什麼她真的沒有任何事情是自己可以做主的,她父母就那麼厲害嗎?她就那麼乖嗎?

後來到了高考,她的成績和平時相差特別多,沒有辦法去爸爸媽媽讓她考的那個學校了。我聽說她其實是故意少塗了答題卡,因為只有分數夠不到,才能不去那個學校……

這種平時順從的孩子,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反彈,給父母來一下狠的。

我們都看過前段時間比較火的電視劇《小別離》,裡面從小聰明伶俐懂事聽話的女孩朵朵,在母親列印她的興趣只關注成績的時候,青春期的她也開始叛逆,幾次讓父母氣的落淚。

那麼,如何在嚴格雞娃的同時,不讓孩子產生叛逆心理呢?

家長永遠不知道,孩子順從的背後有多叛逆!被騙的父母有很多

正確管教孩子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

1、教育方式要人性化

父母要注意教育孩子的方式,不能以打罵為主,可以藉助孩子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教育。

比如孩子玩過的玩具亂丟,不整理好就去玩其他玩具,這時可以藉助故事的方式讓孩子明白亂丟玩具的壞處,容易讓自己絆倒受傷等等,讓孩子從心理接受“不能亂丟玩具”這個理念,而不是認為,爸爸媽媽制定的規則我必須遵守。

2、合理表達自己的觀點

家長永遠不知道,孩子順從的背後有多叛逆!被騙的父母有很多

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說話的方式和語氣,當孩子犯錯的時候不能一味的懲罰孩子,如果一味的責怪和打罵,會讓孩子產生自卑、恐懼和害怕的心理。

朋友家的豆豆就是這樣,一開始發現自己犯錯的時候說話就會很小聲,但他這樣的態度並不能讓父母感覺好一些,所以後來就無所謂了。

所以父母跟孩子說話的時候一定不能以質問的口氣,而是心平氣和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教育理念。

3、把孩子當成獨立的成年人去看待

這一點尤為重要,每個孩子從出生起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不是父母的附屬物,不用一切服從父母的指揮和命令。

家長永遠不知道,孩子順從的背後有多叛逆!被騙的父母有很多

因此父母要適時詢問孩子的意見,更要擺正自己的位置,父母只是孩子在前行過程中的引導者,而不是讓孩子成為自己的傀儡。

比如在遇到一件事情,不要總是從父母成年人的角度出發去看待問題,而是要適當地徵求孩子的意見,讓孩子敢於表達自己的思想。

綜上所述,嚴格要求孩子,不代表對孩子不尊重、不理解,打罵和體罰這並不是教育的有效手段,要及時瞭解孩子的心理特徵,採取適合孩子的方式去教育孩子,讓孩子的心理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才是最終目的。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福林媽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