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惠風祥雲 春歸千山——評孫博文彩墨風景中的“激情”與“理性”

  • 由 中華網山東 發表于 足球
  • 2022-12-15
簡介從他學習和創作經歷來看,早期的師承為他打下了很好的中國畫基礎,山東藝術專科學校畢業後的三十多年,他一直在山水和花鳥的傳統中耕耘,而在生命的最後十年左右,他的繪畫風格產生了巨大改變,這種改變無疑首先是繪畫理念的改變,無論是色彩視覺形式的勇於探

誰不屬於北派畫家

惠風祥雲 春歸千山——評孫博文彩墨風景中的“激情”與“理性”

《霞光映水浮鮮綺》119cmX119cm 1998年作

33:29

激情與理性

——孫博文的彩墨風景

初見孫博文的畫,不免為他的激情與豪邁所感染。然細細品來,畫面強烈的視覺衝擊和形式感背後,又不乏畫家對中國繪畫乃至中國文化藝術的理性思考和獨特感悟。

惠風祥雲 春歸千山——評孫博文彩墨風景中的“激情”與“理性”

惠風祥雲 春歸千山——評孫博文彩墨風景中的“激情”與“理性”

惠風祥雲 春歸千山——評孫博文彩墨風景中的“激情”與“理性”

惠風祥雲 春歸千山——評孫博文彩墨風景中的“激情”與“理性”

《山水四屏》361cmX143。5cm 2001年作

中國畫的含義是廣泛的,我們常常以水墨畫作為中國畫的代稱,這似乎也並不影響水墨畫的發展。作為一種傳統的畫科,強調筆墨韻味和意境情趣是它的突出特色,而作為一種視覺藝術,可探討或拓展的方向則又豐富了許多。邵大箴曾經轉述董希文先生的一次講話說,中國畫雖然已經有深厚的歷史,但是在大的氣勢和色彩方面還是薄弱的。他針對的似乎也是水墨畫,但對色彩的見地無疑是準確的。

惠風祥雲 春歸千山——評孫博文彩墨風景中的“激情”與“理性”

《開天闢地》227。5cmX95。5cm 2002年作

觀孫博文的畫,首先是他色彩的表現力對拓展中國畫做了大量的探索與嘗試,特別是他晚年的作品,個性特色十分突出,也最具代表性。在他2000年前後五六年間創作的作品,富有個性化的色彩融入豪放的大寫意,形成了氣勢與色彩的融合,觀者被作者強烈的主觀情感所支配,在色彩斑斕中領略生命的奔放。這些作品似乎是在他生命的後期噴薄生命力的寫照。畫面中鮮明的色彩以及運用多種手法所營造出來的氣氛,已經不是傳統中國畫的形式與樣貌。追求色彩的突破和創新,不僅僅是基於他對色彩關係的理解和對中國畫色彩傳統的認知,更重要的是他對現代審美觀念變遷的關注。在現代傳媒越來越光怪陸離和藝術風格樣式越來越多元化的時代,人們的視覺接受也在經受各種挑戰,而色彩無疑是視覺藝術最為突出的元素之一。孫博文繪畫的這種強烈的色彩視覺衝擊力,是畫家審美情感的外化形式,是創作主體的個人主觀感受難以抑制的自然而然的流淌。

惠風祥雲 春歸千山——評孫博文彩墨風景中的“激情”與“理性”

《秋色無邊》415cmX96cm 2002年作

當然,孫博文對色彩表現力的探索或許已經超出中國畫的邊界。在他早期的作品中,色彩的表現力已經十分突出,但傳統中國畫的筆墨韻味依然為主。而他晚年的一系列作品,雖然形式和題材上不免讓人與中國傳統山水聯絡起來,但似是而非、抽象無形的山水景象更多的還是畫家內心情感的審美體驗和審美表現,從而使得寫意性被極大地強化,色彩也有了獨立的審美價值。畫面中色彩的平塗、滴灑、渲染、流淌、堆積、勾勒等等多種技法的運用,厚與薄、干與溼、濃與淡的對比,以及各種色彩關係的處理,有其自身的一套色彩系統。如《惠風祥雲》《朝雲春夢》《秋色無邊》《霽後青山新》《錦繡江山》《霞光映水浮鮮綺》《霞光萬道入水中》《長空降瑞》等等,這類作品主要還是以高純度的色彩為主調,特別是紅黃藍具有強烈視覺衝擊力的色彩成為畫面的主調。除了這類巨幅風景,山水小品也常常絢爛多彩,畫家強烈的生命力噴湧而出,動人心魄,使得色彩成為一曲獨立的華章。

惠風祥雲 春歸千山——評孫博文彩墨風景中的“激情”與“理性”

《惠風祥雲》238cmX96cm 2002年作

也不難看出,他的色彩筆法的自然滴灑、扭曲律動除了像西方波洛克、梵高等現代主義畫家的影響,更有中國傳統繪畫的根基。畫面鮮豔的色彩常常以墨色打底,或以墨色為背景、以墨線勾勒邊界,這種以傳統墨分五色、筆力線條與色彩結合的表現方式,在材料和技法上有別於西方繪畫方式和語言。這種色與墨、色與線等的彩墨結合,再加上中國畫的題詩落款鈐印,使得他的繪畫又具有強烈的中國繪畫意味,這與他的繪畫基礎和人生經歷也是密切相關的。

惠風祥雲 春歸千山——評孫博文彩墨風景中的“激情”與“理性”

《朝雲春夢》222cmX96cm 2002年作

孫博文1938年出生于山東萊陽一個小山村,20世紀50年代,他考入山東藝術專科學校學習中國畫。當時的山東藝專名家薈萃,他跟隨關友聲、黑伯龍等先生學習中國畫。黑伯龍推崇石濤和八大的大寫意山水畫風格,孫博文起初繼承了這種風格,學習中國畫的筆墨意韻,對中國畫的傳統筆墨精神有長時間的領悟。後來又跟隨崔子範學習,崔子範筆簡意厚的大寫意花鳥,特別是色彩的運用又影響了他的藝術創作。顯然,諸家的大寫意精神無疑成為孫博文後來繪畫創作的重要文脈之一。而富有探索精神和個人風格的色彩和筆墨,是孫博文在繼承古人和老師基礎上的進一步探索和追求。可以說,既與古人有不同的藝術觀念,又堅持中國傳統的筆墨精神。如此看來,他的繪畫表面看去色彩斑斕、五光十色,而對於意境的追求、色與墨的渲染烘托、中國畫線條的使用,仍然未脫離中國畫的基礎。

惠風祥雲 春歸千山——評孫博文彩墨風景中的“激情”與“理性”

《霞光萬道入水中》212cmX96cm 2002年作

這種色彩激情的形式感的背後或許是畫家對中國繪畫乃至中國藝術理性思考的結果。大家熟知,中國畫在歷經千百年的發展和演變之後,特別是在西方藝術觀念衝擊和現代審美觀念的影響下,其變革似乎是一個兩難的命題。一味創新則去中國畫而遠,甚或成為其他;死守傳統則易止步不前,缺乏生命力。如何拿捏二者的關係的確不是一件非此即彼、涇渭分明的事情。當然,無論是自然而然的順勢而變,還是為求新而新的標新立異,對中國畫的變革都是不同的探索和嘗試,孫博文無疑也是中國畫變革的辛勤探索者之一。從他學習和創作經歷來看,早期的師承為他打下了很好的中國畫基礎,山東藝術專科學校畢業後的三十多年,他一直在山水和花鳥的傳統中耕耘,而在生命的最後十年左右,他的繪畫風格產生了巨大改變,這種改變無疑首先是繪畫理念的改變,無論是色彩視覺形式的勇於探索,還是中國畫筆墨語言的繼承,藝術形式和風格的背後應該是他對中國畫理性思考之後的結果,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他的繪畫激情噴湧的表象下,仍然是對中國畫變革與創新的理性思考。

惠風祥雲 春歸千山——評孫博文彩墨風景中的“激情”與“理性”

《長空降瑞》361cmX143cm 2001年作

這種對傳統藝術的理性思考和認識,除了對中國畫用筆用墨的繼承,作為傳統中國畫重要特徵的詩書畫印的結合也是他一貫堅持的。詩書畫印四個方面的結合彰顯了藝術家傳統文化的涵養和學識,無論有意或無意,現代中國畫已經淡化了這種結合,而孫博文似乎更為堅定。在他的畫中,即使畫面上無處下筆賦詩題書,他也要在畫面以外特意為之。這些詩句大都是他自己所撰,書風也頗為豪放,題書的位置也常常在畫面的頂部。詩歌的內容既有他對大自然的讚美和歌頌,也有人生的感悟,以及對禪意的理解。如“吾截崑崙兩三段,將餘拋在雲霧間;敢問蒼天不罪我,能劈喜馬拉雅山。”豪邁磅礴的氣勢既是作者情感的抒發,也與畫面互相映襯;再如“亂山深處禪意濃,潺潺泉鳴杜鵑聲;茂松成煙添意思,棋翁忽聞靈雲生”“亂雲深處有高師,糊塗切相任天機;試看拖泥帶水筆,正是禪意即悟時。”這些題畫詩既體現出他對自然萬物的關注,更重要的也是他人生的體悟乃至對中國繪畫的理解和認識。

他的詩歌、書法和繪畫是對當代中國畫視覺圖式的一種新的嘗試,他將蓬勃的畫面氣氛與傳統文人內心所向往的境界尋求一種現代結合,應該說是對傳統與現代二者關係的理性探索。在孫博文的題畫詩中,“試看拖泥帶水筆,正是禪意即悟時”曾經在他的作品中多次出現,這不僅體現出畫家質樸的人生感悟,也是他藝術手法和藝術理念的直接表述。“拖泥帶水筆”或許是一種自謙,像梵高那種旋轉、律動的筆觸似乎也是一種拖泥帶水筆。在他後期大量的巨幅作品,特別是那些色彩絢麗、具有抽象風格的作品中,這種“拖泥帶水筆”更為明顯,這種升騰、扭動和跳躍的筆法,色彩、筆觸和線條相互結合而形成的表現力既具裝飾性,又是大膽、自由、質樸的情感抒發。

惠風祥雲 春歸千山——評孫博文彩墨風景中的“激情”與“理性”

《山水入禪心》414cmX96cm 2002年作

有人以為,傳統中國畫的寫意性與西方現代繪畫的表現性有相似之處,姑且不論是否合理,在孫博文的畫中,中國畫的筆墨意韻與西方現代藝術的表現性的確是有益的嘗試,他在探索屬於自我特色的表現性的繪畫道路。他的山水風景屬於畫家對自然山水的個人的獨特審美體驗,其中有自然的影子,但更多的抑或是畫家心靈或夢幻景象的主觀營造,與其說是對自然的表現,不如說是情感心靈的直接抒懷。

惠風祥雲 春歸千山——評孫博文彩墨風景中的“激情”與“理性”

《幕天席地自乾坤》237。5cmX96cm 2000年作

他1963年從山東藝專畢業後去了沂蒙山區,在莒南縣文化館做著基層文化工作,沂蒙山區秀麗的蒙山沂水和獨特的風土人情無疑影響了他的山水畫創作,早期的作品因為所見不多,後期的山水畫作品中可以尋到沂蒙山水的影子。九十年代定居青島後,當地的山高海闊依然是他創作的重要題材。雲霧繚繞的山海景色既有別於北方內地山水,也不同於南方山水,因而在他的作品中,既有蒼茫遼闊的山海之美,也有虛幻如夢的縹緲之意。以潑彩潑墨表現雲霧繚繞、水氣氤氳是他常用的表現手法之一。另外,諸如海浪滔天、雲蒸霞蔚、春山秋樹、丘陵平原等等,也是他時常表現的富有齊魯特色的山川風貌,但這種描繪富有強烈的主觀色彩和表現主義風格。

惠風祥雲 春歸千山——評孫博文彩墨風景中的“激情”與“理性”

《潑墨千山水生雲》236cmX118cm 2002年作

除了這類山東地域山水特色的作品,那些雪域高原、蒼茫林海也是他巨幅作品常常表現的題材。特別是在他的晚年,這類山水風景似乎很難說得清是具體某一處山某一處水,他表現的是宇宙洪荒、雲水吐納,更是他心中的山水。他似乎將自己置於天地之間,與天地融為一體,心靈與自然交織,以一種無我的狀態去表現天地宇宙的大象之美,甚至無相之象。孫博文最具特色的就是他晚年的這類作品。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年裡,這類作品絢麗的色彩和巨大的畫幅,都展現出蓬勃的生命力和難以抑制的激情,這或許是一種生命能量的轉換,畫面的肆意表達是一種超越本我的藝術本能。

惠風祥雲 春歸千山——評孫博文彩墨風景中的“激情”與“理性”

《春歸千山》450cmX143。5cm 2002年作

釋文:萬壑松濤催綠浪,千山風光信天游。揮筆掃出春滿園,群芳梃競無盡頭。

他的晚年不僅把色彩運用得淋漓盡致,畫面也更加酣暢淋漓、無拘無束,這更像是他快意豁達的人生態度以及對生命的詮釋,從而達到一種完全自我的創作狀態。這些巨幅作品常常以豎幅構圖為多,S形、三角形、發散形及層疊式的構圖,變換多樣;雲蒸霞蔚、高原雪霽、山巒疊嶂所展現的五彩流光、挺拔堅毅、高遠遼闊,給人以不同的審美體驗。如《去留肝膽兩崑崙》《胡天飛雪》《幕天席地自乾坤》《春歸千山》《山水入禪心》《潑墨千山水生雲》《開天闢地》,這類作品的構圖,使得畫面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和運動感,鮮明的色彩、律動的線條、具象與意象的結合,宇宙的浩瀚無垠充斥於整個畫面,意在表達一種雄健和崇高之美。

惠風祥雲 春歸千山——評孫博文彩墨風景中的“激情”與“理性”

《去留肝膽兩崑崙》 796cmX143。5cm 2000年作

當然,這種噴薄而出的生命力也並非作品的全部,如他去世前一年創作的《鳳凰涅槃》,已不同於之前所創作的《涅槃》作品。《鳳凰涅槃》所展現的平穩、空靈、超脫的狀態,也許是他生命的心象;《涅槃》所展現的是熱烈和輝煌,氣勢恢宏,色彩濃烈,鳳凰展翅向上,有一種奮發向上的衝勁。而《鳳凰涅槃》中的鳳凰佔據了畫面的大部分,展翅向下,鋪天蓋地,好像在俯瞰眾生,“天作匡廬地為案,老翁寫畫難得閒。題首孬詩學李杜,不要工整隻求禪。”這首題畫詩不僅出現在這幅作品裡,其他作品也時常出現,這也許是他生命的最後寫照,人生的曠達與淡然,藝術的探索與追求,以詩書畫為媒,躍然紙上。

惠風祥雲 春歸千山——評孫博文彩墨風景中的“激情”與“理性”

《鳳凰涅槃》555cmX123cm 2002年作

對於孫博文的繪畫我們有不同的解讀。無可爭議的是,他的大膽創新與激情,以及立足傳統中國畫的理性探索和勤奮創作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創新與傳承不僅是一個理論命題,也是中國畫家所關注的實踐命題。他將中國繪畫與西方抽象主義相結合,將傳統的大寫意與現代審美趣味相結合,他以水墨為基礎探索色彩的表現力與視覺衝擊力,以恣意熱烈的畫面張力嘗試拓寬中國畫的意境與含蓄,以無羈的心境和奔放的畫筆描繪他眼中和心中的風景,為實現自己的藝術理想而不懈努力,創造了屬於他也反映這個時代的藝術世界。

(唐家路,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教授、山東省美協副主席、山東省首批簽約藝術評論家)

惠風祥雲 春歸千山——評孫博文彩墨風景中的“激情”與“理性”

《涅槃》358。5cmX143。5cm 2001年作

釋文:天際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際一時紅。直須日觀三更後,首送金烏上碧空。

世間已無孫博文,世人又見孫博文。

去世十八年,光芒才湧現。

時代沒有發現,歷史不會忘記。

惠風祥雲 春歸千山——評孫博文彩墨風景中的“激情”與“理性”

惠風祥雲 春歸千山——評孫博文彩墨風景中的“激情”與“理性”

惠風祥雲 春歸千山——評孫博文彩墨風景中的“激情”與“理性”

惠風祥雲 春歸千山——評孫博文彩墨風景中的“激情”與“理性”

《山水四屏》 787cm×143cm 2002年作

畫家簡介

#FormatImgID_23#

孫博文

(1938——2003),名九學,字博文,號汝陽山人,1938年出生于山東萊陽穴坊鎮西富山村,辛亥革命老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孫墨佛(曾任大元帥府參軍)玄孫,北派山水畫大師孫天牧曾孫,師從關友聲、黑伯龍、王企華、陳鳳玉諸先生。1958年考入山東藝術學院,1963年畢業,畢業後主動奔赴莒南縣文化館從事基層藝術文化的組織和教育工作。1978年,孫博文離開莒南迴到故里萊陽,最終定居青島。1979年,孫博文拜萊陽籍著名畫家崔子範為師,將崔子範簡筆大寫意花鳥畫技法移用到山水畫上,從而開始自創山水新貌。後又研習張大千先生潑彩潑墨畫法,融合創新,獨成一家。

孫博文先生一生致力於中國畫的探索和創新,集詩書畫印於一身。作品無論是巨幅大構,還是斗方小品,均筆墨雄健,氣勢磅礴;畫面率真自由,流光溢彩;特別是晚年創作了大量宏篇鉅製,尺幅之大,數量之多,完全突破了正常的觀看路徑和思維模式;題材之豐富,用色之絢爛,又完全顛覆了中國山水畫的歷史積澱和傳統概念。孫博文先生的藝術成果是很特殊的,他對中國畫大寫意傳統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2002年5月,孫博文先生在北京軍事博物館舉辦個人書畫展,受到了新聞界、美術界的關注。

2020年11月12日,“淋漓華章孫博文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一批孫博文大尺幅的作品展現。讓觀眾進一步認識這位生前不求聞達,畫壇瞭解不多的畫家。

2021年6月6日——17日,“淋漓華章孫博文藝術展”在山東美術館再次呈現,集中展出孫博文生命晚期的中國畫作近60幅,並圍繞此次展覽連續召開三次學術研討會,先後有近百位專家學者,從全國各地趕赴山東美術館參加此次研討,這在山東美術館乃至全國都是史無前例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