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6年教育支出50萬,杭州父母賬單引熱議:掏空錢包不如做好3點兒

  • 由 來川學習方法 發表于 足球
  • 2022-12-07
簡介”當孩子成績不理想,或者作業寫得不工整時,父母立即說:“寫成這樣,還要腳踏車

美斯蒂克是什麼

最近,杭州一小學六年級畢業生家長在網上曬出了自己的養娃賬單,引發了網友的熱議。

幾張手寫的賬單顯示,一年級5。9萬;二年級7。2萬;三年級8萬;四年級8。1萬;五年級7。9萬;六年級11。7萬元。

6年教育支出50萬,杭州父母賬單引熱議:掏空錢包不如做好3點兒

從中我們我們可以看到,僅小學六年的教育費用,就達到了50萬。且這筆費用,隨著年級越高,還只會越來越多。

看到這樣驚人的賬單,有網友留言:“花這麼多錢,有用嗎?”

6年教育支出50萬,杭州父母賬單引熱議:掏空錢包不如做好3點兒

雖然有人質疑,但像這樣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早已成為我們生活中的常態,父母總希望把孩子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讓孩子的課餘時間被各種輔導班佔據佔滿,還美其名曰“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但這樣真的好嗎?

樊登老師曾在書中講過這樣一個例子,一個把孩子送進名校的媽媽曾非常得意地向別人傳授經驗:

“高三這一年,盯死他,別管他想要什麼,別管他說什麼,一律盯死,保證他除了學習就是學習,肯定能考上。”

媽媽覺得很得意,終於成功了,但坐在身邊的孩子,表情卻很緊繃。

這種在父母的“盯死”教育下長大的孩子,看似優秀,但上了大學之後往往就不願意學習了,即使迫於學分的壓力不得不學習和考試,他也會排斥學習這件事。即便學習,也只能去接觸一些讓他輕鬆和愉快的知識,他的知識水平也就只停留在高三這一年。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斯蒂克斯魯德曾說,考多高的分數並非成長的目的,最重要的還是真正的好奇心和發自內心地學習。

簡單說,就是讓還孩子擁有學習的內驅力,該怎麼做呢?

6年教育支出50萬,杭州父母賬單引熱議:掏空錢包不如做好3點兒

1 用建議代替決策

“讓孩子按時彈琴和寫作業,怎麼就這麼難呢?寫個作業拖拖拉拉,讓彈個琴總是磨磨蹭蹭,每次都要靠吼,剛放假幾天,我皺紋都要多幾道,也不知道啥時候孩子能自覺主動點兒?”

前幾天在樓下碰到鄰居,一番話讓好幾個媽媽感同身受。

但其實,孩子缺乏主動性,正是因為父母的“吼”。

心理學研究發現,孩子長期處在被父母嘮叨和吼的狀態下,大腦就會產生一種激素,這種激素會弱化大腦的高階功能,併產生永久性損傷。

只有讓孩子多多掌握主導權,才能幫助他們的大腦建立起一種應對壓力的腦回路,從而在壓力來臨時能快速恢復。

具體來說,就是父母要對孩子多支援,而非控制,與孩子多多地合作做事,給出建議但卻要尊重孩子選擇。

如給孩子解釋一下,學習對你和你的家庭到底多重要,讓他知道,讀書曾經給很多人帶來了極大的快樂和滿足感,讓很多人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

幫孩子制訂假期學習時間表,卻不會強制要求他寫作業,告訴孩子他在寫作業時,你願意和他坐在一起,如果他在做作業中碰到了什麼困難,你很樂意為他提供幫助。

“萬事開頭難”,讓孩子合理規劃,並按時完成,剛開始可能很難,但只要開始就是進步,每一個孩子都有探索和求知的願望,我們要做的就是等待。

6年教育支出50萬,杭州父母賬單引熱議:掏空錢包不如做好3點兒

2 無條件地愛

多年前一個同事說,我絕不要教自己的孩子,媽媽是慈愛的,老師是嚴厲的,兩者一定不能混在一起。

同事是理智的,所以她的兒子聰明而陽光,成績優異,與媽媽關係融洽,是眾人眼中別人家的孩子。

反觀現在的很多父母,雖然不一定是老師,但卻總是不自覺地做了老師的工作,不停關注孩子假期作業的進度,總是為孩子不能按時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而與孩子“交火”,讓學校的壓力在家裡紮了根。

但就像樊登老師說的那樣,親子教育中的第一根支柱是無條件地愛。

家庭應該是孩子的避風港,應該給孩子提供一個休息和恢復的空間。

當父母說:“這學期成績考得好,給你買輛腳踏車。”“寫完作業給你買冰淇淋。”當孩子成績不理想,或者作業寫得不工整時,父母立即說:“寫成這樣,還要腳踏車?不買了。”“不認真,不準吃。”

在父母取消獎勵的那一刻,孩子會認為,父母愛的是成績、作業,而非自己。

只有當孩子感受到,即便身處困境,父母也深深地愛著他,他才有更多戰勝困難的勇氣,才會更自由地探索,探究外面世界的各種可能性。

所以,

與其嘮叨、爭論,不如說一句“我那麼愛你,才不願跟你吵家庭作業的事。”

6年教育支出50萬,杭州父母賬單引熱議:掏空錢包不如做好3點兒

3 告訴孩子三句話

讓孩子擁有掌控感,父母還要學會經常說三句話。

第一,“你特別懂你自己,你可是自己的專家。”

自信是成功的必備條件,讓孩子擁有自信,他才有向前的勇氣。

第二,“你脖子上長著你自己的腦袋。”

簡單來說,就是讓孩子擁有獨立的判斷,不要人云亦云。

第三,“你想要讓生活中的一切有條不紊。”

我們很多人覺得,把決定權交給孩子就會天下大亂,孩子好不容易有機會了,不該24小時抱著手機不撒手。

但事實並非如此,孩子也希望自己的生活井然有序,井井有條,孩子也希望自己能夠好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而父母的這句話正是在給孩子強烈的心理暗示,他有意願也有能力做到這些。

6年教育支出50萬,杭州父母賬單引熱議:掏空錢包不如做好3點兒

真正決定一個人發展高度的,是思維方式和獨立自理的能力,當孩子擁有掌控學習的能力,當他變得自信而勇敢,未來的人生就一定不會差。

各種輔導班提高成績只是一時,真正的成長是習慣的養成,是學習方法的擅加運用,

當學習有方法,又擁有內驅力,孩子自律還會遠嗎?

往期精彩內容回顧:

總分666,北大拋橄欖枝,學霸王涵:僅上過8天輔導班,秘訣有2個

作文想得高分?20年教齡老師直言:秘訣其實就在身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