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如何才能成為上等人

  • 由 三親書房 發表于 足球
  • 2022-12-06
簡介我們這些人在忙了半天,歇歇工的時候,也可能會忙裡偷閒,掖掖衣襟,攔攔風,坐在一起拉拉呱,像西方先賢蘇格拉底一樣無視自己的生存狀況,也要關心一下、討論幾回幸福與快樂長什麼樣子呢

文什麼什麼彬成語

讀道德經

第三十四章

主題

道德經第三十四章,講的是如何成為上大人,也就是如何成為上等人。

如何才能成為上等人

引述

想要成為真正的上等人,得有一個本事,掂得出大小多少,分得清輕重緩急。上等人只會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可不會眉毛鬍子一把抓。

當然,大小多少,輕重緩急裡面彎彎繞也有很多,一不小心你就會著了人家的

“道”,丟了自己的“道”。

什麼是大,是麼是小?

程朱理學的說法是:失節事大、餓死事小。

面對社會上大魚吃小魚的各種現象,儒家學說只好又又替他們說:存天理,滅人慾。不料想,這句話一說出來,儒家的

“仁愛”思想,也就是仁者愛人的基礎理念徹底崩塌,走向了反自己的反面,成為殘害人民的壞東西了。

什麼是快,什麼是慢?

思科錢伯斯的說法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網際網路是新經濟時代,是資訊化時代,是快魚吃慢魚的時代。

在資訊時代,大家端的都是資訊不平衡的飯碗,引領工業時代的大企業不一定幹得過跑得快的小公司,速度就定市場歸屬。

在今天的領導幹部心中,企業存亡成了一等一的大事件,因為如果本級政府職能成為於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企業就會長腿去往營商環境服務更好的地方安家。

這種情況,等到到了數字化時代,就會好轉起來。

然而,政府對於數字化概念還有些模糊,他們還在疑惑:這是不是又是來騙人的,這黑乎乎槍,怎麼可能會比我明晃晃的青龍偃月大刀還要厲害呢?

在數字化時代,一切都將會被還原,都將會在虛擬世界裡重新推演,道德經裡的道德仁義理智信,將會從信開始,從實踐開始,一步步還原,重新回覆到

“道”的懷抱裡,實現民族的復興。

這就是生態文明將要做的事情,這也是生態文明能夠做成的事情。

如何才能成為上等人

原文

大道氾(fàn)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

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

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註釋:

1、

功成而不名有,去掉一個

“名”字;不名有的意思反而更加清晰。如果不去掉這個字,意識就是,看啊看啊,看我道怎麼這麼大度、大氣,胸懷寬廣,我就不去爭競名義上的歸屬權。如果帶著這個字的話,反而彰顯出了“道”的赤裸裸的佔有慾。

2、

常無慾,可名於小。刪減

“常無慾”,才能通順,如果不刪減,就變成了需要時常讓自己加持常無慾的念頭,才可以放得下自己對於別人的點滴、些許恩情,甘願以小自處。如果不刪減,這句話的意思可能就會是:啊啊啊,看明白啊,這些成績啊,都都是我弄出來的啊。

以上兩個修正,都是中等人、下等人常有的做法。儒家講克己的功夫,就是要剋制自己的這種慾望之心不要說出來。就算真的要說出來,也要分清時候,分個場合,用

“禮”遮掩一下。

這也不是儒家不好,儒家講

“立言”,心願要大聲說出來,賭咒要跪厚土以示莊重,誓言最好能夠對天而發。

沒有辦法,當時的分工就是這樣的:道家神遊天外,墨家只看行動,儒家替別人說話。儒家喜歡作代言人,這也是由傳統的。

如何才能成為上等人

今譯

周星馳在《鹿鼎記》裡說:我對你的景仰,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如黃河氾濫,一發不可收拾。

這語言的運用真是讓人眼界大開。

用這話來形容大道,更是恰如其分:大道執行轉化,無所不在,洶湧彭拜,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如黃河氾濫,一發不可收拾。

萬物因為依賴大道而出生成長,(道)被拿去利用而不推辭;

萬事因為大道加持而欣欣向榮,(道)不以為是自己的功勞。

(道)養育萬物而並沒有把自己當做萬物的主人,這就是(道)在小節上的表現,這叫品質。

萬物都歸附大道形成生態迴圈秩序,而(道)依舊不把自己當成萬物的主任,這就是(道)在大節上的表象,這叫節操。

只是道,(道)就是道,這就是道。

道並沒有把自己的目標設定為:大國、大人、上等人。

他只是按著他自己本來的樣子,該幹嘛幹嘛。但是,他的偉大讓我們每個人那由心而發的認可了。

在讀到這一章的時候,在我們的內心裡面,產生了對於道的認知和景仰,猶如暢遊長江、涉足黃河時候產生的一樣的感受了。

如何才能成為上等人

感悟

研讀、探討道德經其實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因為我們還沒有學會如何與先哲對話。

我們各自生活在自己各不相同的生存狀態下。

要活下去,首先還是得要有點眼色、眼力架才行。

如果說自己的生存境況不佳。可能老老實實的先去解決自己的吃飯問題、生命安全的需要,才符合一定的邏輯吧。

一位朋友一針見血地指出,河南人為什麼不招外省人待見?

因為這個地方的人太古怪了

——越窮越關心國際政治,越老越關心世界歷史,仿若是知道了世界的樣子,自己的一顆心才能夠放得下。

是的,我們還有這麼一些鄉下人,並沒有按照馬斯洛的五層需求理論一級一級的往上爬。

我們這些人在忙了半天,歇歇工的時候,也可能會忙裡偷閒,掖掖衣襟,攔攔風,坐在一起拉拉呱,像西方先賢蘇格拉底一樣無視自己的生存狀況,也要關心一下、討論幾回幸福與快樂長什麼樣子呢?

我想說什麼?

我想表達的是有的人活在當下又能超越當下;有的人只能夠活在當下,瞬間就會怒火中燒,像個火藥桶一點就炸;有的人白天醒不了,有的人夜晚睡不下;有的人陷入生活的泥潭不可自拔;有的人漂浮在空中不肯落下。

我們相信世間自有真情在,卻不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我們相信明天一定更美好,卻沒想到,明天的生活來源能解決嗎。

就在這樣的生存狀態之下,我們該怎麼活?

還要不要,讀道德經,往上等人的圈層裡爬一爬。

不管如何,上等人是什麼樣子的,在這一章中,我已經讀到並分享出來了。

如何才能成為上等人

行動

魯迅先生說:時間永是流逝,街市依然太平。

讀道德經的活動,還要接續下來吧,儘管這一章整整讀了三日,產生了無數的紛繁的念頭和想法。

直到今天看到王德峰老師的關於勞動與恥辱的話:

勞動光榮,一個工人辛勤勞動幾十年了,後來下崗了。

請問他光榮不光榮?

——他老婆都看不起他,何榮之有?

另外一個人,巧取豪奪,腰纏萬貫,請問他恥辱不恥辱?

不,他叫成功人士。

光榮和恥辱該如何區分呢?

於是知道,別人怎麼看自己並不重要,關鍵是自己怎麼看自己。

於是能夠,把這一章讀下來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