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俄歐“鬥氣”升級,終歸兩敗俱傷

  • 由 青瞳視角 發表于 垂釣
  • 2022-10-17
簡介一方面,七國集團與歐盟就對俄羅斯石油設定價格上限達成一致,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未來或可對向歐洲出口的俄管道天然氣設定價格上限

航煤密度多少立方米

俄歐“鬥氣”升級,終歸兩敗俱傷

向長河(國際問題學者)

最近,俄羅斯與西方圍繞能源問題的爭鬥再度升級。一方面,七國集團與歐盟就對俄羅斯石油設定價格上限達成一致,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未來或可對向歐洲出口的俄管道天然氣設定價格上限。另一方面,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宣佈,“北溪-1”天然氣管道完全停止輸氣,俄總統普京誓言要停止向實施限價的國家供應天然氣和石油。

從時間線上來說,挑起此輪“鬥氣”的是西方國家。9月2日,七國集團財政部長在影片會議上同意對俄石油採取限價措施。七國財長在一份聯合宣告中說:“聯盟可能會考慮採取進一步行動,以確保價格封頂的有效性。如有必要,將對價格上限措施進行研究和重審。”根據該計劃,七國集團將禁止為俄羅斯石油運輸提供資金和保險,除非這些石油的售價低於既定價格。

七國集團和歐盟祭出此新招事出有因。石油和天然氣是俄羅斯的巨大收入來源,約佔該國預算收入的一半左右。俄烏衝突爆發後,儘管俄羅斯大幅度減少對歐輸送天然氣,但其總體能源收入並未減少多少,原因是飛漲的石油價格使得俄石油收入大大彌補了斷氣的收入損失。俄烏衝突發生後,石油價格一度飆升至每桶130美元以上,後來長時間徘徊在每桶100美元的高位水平。

國際金融協會副首席經濟學家埃利娜·裡巴科娃介紹,截至今年7月底,莫斯科透過石油和天然氣銷售賺了970億美元,其中約740億美元來自石油出口。據國際能源署統計,儘管石油出口量略有下降,但是俄羅斯今年的石油銷售月均收入200億美元,而2021年月均僅為146億美元。

數月來,西方國家一直在設法減少這些石油資金流入,同時保持全球市場有足夠的俄羅斯石油,以防止已經高漲的能源價格再次飆升。因此,西方國家乾脆祭出“限價”的奇招,企圖一勞永逸解決問題。

俄羅斯從來不是善茬。俄方8月底宣佈,將對渦輪機進行維修,“北溪-1”管道8月31日至9月3日暫停供氣。9月2日,隨著西方“限價”計劃出爐,俄方宣佈“北溪-1”將完全停止輸氣,直至故障排除。普京在符拉迪沃斯託克舉行的東方經濟論壇上說,孤立莫斯科是“不可能的”,對俄羅斯碳氫燃料價格設定上限將是“愚蠢的”。他說:“如果有悖於我們的利益,我們就不會供應任何東西。不供應天然氣、石油、煤炭、燃油,什麼都不供應。”

“鬥氣”讓歐洲能源危機向深度邁進。據歐方數字,俄烏衝突之前,俄羅斯透過管道輸送的天然氣佔歐盟進口天然氣總量的40%,如今僅為9%。歐洲天然氣價格急劇飆升,從而帶來電價大幅上漲。預計,德國和法國2023年年初的電力供應價格分別達到950歐元/兆瓦時和1300歐元/兆瓦時,而一年前的平均價格是85歐元/兆瓦時。燃氣與電價牽涉每個老百姓的福祉,“鬥氣”讓歐洲很受傷。

天然氣價格持續走高,推高通脹,拖累經濟,加劇民生困局。惠譽評級預計,若俄羅斯全面“斷氣”,可能導致歐洲經濟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出現衰退,德國和義大利等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將在2023年收縮。路透社的一項調查顯示,德國經濟或將從本季度開始連續三個季度萎縮。若德國經濟陷入衰退,將給整個歐洲帶來連鎖反應。

歐盟統計局近日公佈的初步統計資料顯示,歐元區能源和食品價格持續飆升,8月通脹率按年率計算達9。1%,超出市場預期,再創歷史新高。法國政府此前把天然氣管制售價凍結在2021年10月的水平直至今年年底。然而法國總理博爾內近日表示,政府不能永遠凍結價格。不少媒體擔心,明年年初,法國能源價格或將急劇上升,進而推升通脹,加大社會動盪風險。

俄羅斯方面就高枕無憂“躺贏”嗎?由於自然資源豐富,外加應對措施得當,俄羅斯經濟在抗擊西方制裁方面體現了良好韌性。而從長遠看,西方對俄在金融、投資、技術產品進口等領域的封鎖難免給俄經濟帶來困難,起碼會拖累經濟發展步伐與潛力的發揮。

俄聯邦國家統計局8月底公佈的資料顯示,上半年俄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僅下降0。4%。通脹方面,截至8月下旬俄年化通脹率為14。6%,低於此前預期。匯率方面,盧布匯率在烏克蘭危機升級初期大跌後一路反彈走強,目前穩定在60盧布兌1美元左右。貿易方面,儘管進口受到抑制,但淨出口特別是能源出口收入大幅增加,成為支撐俄經濟的重要因素。

但是,隨著西方新“鐵幕”與“捆仙繩”持續作用,俄羅斯在尋求“突圍”和消除“卡脖子”方面需要付出更多努力與代價。從銀行清算到技術准入,從保險到航運,西方在想方設法給俄羅斯製造麻煩,其延滯作用將慢慢顯現。最近,俄羅斯糧食出口遭遇“卡脖子”和農產品出口量下降,就是典型的例證。

俄歐“鬥氣”鬥狠的結果是兩敗俱傷,一旁偷著樂的是美國。別的不說,透過高價賣給歐洲天然氣,美國就猛賺,何樂而不為?

供圖/視覺中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