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深度」寶明科技60億豪賭(上):手持一項專利就敢投複合集流體

  • 由 介面新聞 發表于 垂釣
  • 2022-10-12
簡介寶明科技對介面新聞稱,複合銅箔專案研發是由公司玻璃薄化深加工的團隊在做,“兩項技術差不多”

電鍍鍍銅返工分析單怎麼寫

「深度」寶明科技60億豪賭(上):手持一項專利就敢投複合集流體

記者 |

張藝

編輯 |

1

60億元投建複合銅箔(PET銅箔)專案讓身陷泥潭的寶明科技(002992。SZ)一腳踏入最前沿的新能源電池材料領域,幹起了炙手可熱的複合集流體業務。

這則訊息如同點燃一根引信,加上券商研報推波助瀾,機構、遊資來回翻炒,寶明科技股價在一個月內翻倍。

寶明科技本是一家LED背光源公司,幾乎零基礎跨界進入技術要求嚴苛、壁壘頗高的複合集流體行業,疑問頗多。

公司技術、人才累積是否充分?複合銅箔工藝是否成熟?如何保障良率穩定?量產何時達成?下游又將向誰供貨……

介面新聞查詢發現,

寶明科技僅有一項與複合銅箔業務相關的專利,且為實用新型專利,發明(設計)人為公司實控人、董事長李軍。

寶明科技對介面新聞稱,複合銅箔專案研發是由公司玻璃薄化深加工的團隊在做,“兩項技術差不多”。對此,有業內人士稱,“完全不是一回事”。

手持一項實用新型專利便有勇氣投資60億專案,寶明科技複合銅箔之路真的可行嗎?

佈局在產業爆發前夕

寶明科技首次披露覆合銅箔專案計劃是在7月6日。這也是A股市場第一個宣佈投建複合銅箔規模產能的公司。訊息前後,寶明科技連拉四個漲停板。

7月28日,寶明科技公告稱,公司與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簽訂了《專案投資合同》,約定在當地投資鋰電池複合銅箔專案。專案總投資60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50億元,流動資金10億元。以自有或自籌資金投入。

其中,一期投資11。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為10億元,租賃廠房進行生產。專案二期投資48。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為40億元,購地進行生產。

寶明科技證券事務部人士對介面新聞表示,一期廠房是子公司的廠房,還需要裝置等籌建工作,建設期12個月。

在不久前的機構調研活動時,寶明科技董事長李軍透露,贛州一期專案達產後,年產約1。5-1。8億平米鋰電覆合銅箔(相當於傳統銅箔約一萬噸)。目前公司鋰電覆合銅箔生產良率約80%。

二級市場對此反應熱烈,原因之一在於複合集流體這一前沿技術即將產業化應用,市場前景十分可觀。

集流體是彙集電流的結構或零件,鋰電池集流體通常採用銅箔、鋁箔。

複合集流體則是一種有著“三明治”結構的新型動力電池集流體材料,較傳統集流體具備更好的效能。

寶明科技人士稱,鋰電覆合銅箔作為鋰電池負極集流體,具有重量輕、能量密度高、使用壽命長、安全性高、應用廣泛等優點。複合銅箔可以應用於動力電池、儲能電池和消費類電池。

“因為金屬有極限效能,採用複合材料,可以做得更薄,重量會輕二分之一到四分之三。更輕就會有更遠的續航。成本也會低一些。”從事複合集流體材料行業超5年的劉智對介面新聞表示。

日前,藝人林志穎駕駛特斯拉出車禍,再一次將新能源汽車電池爆炸起火的安全問題推上風口浪尖。劉智稱,複合集流體還有著更高的安全性,受穿刺產生的毛刺尺寸小,同時高分子材料層會發生斷路效應,可從根本上解決電池爆炸起火的問題。

基於上述優勢,機構對複合集流體的產業化替代報以期望。

招商證券分析師遊家訓認為,複合集流體技術逐步成熟,頭部企業已初步實現量產。產業化放量後可降低成本,有望部分替代傳統純金屬集流體。其中,“複合銅箔在產業化成熟後對比傳統銅箔的降本幅度可能達到20%-30%”。

國信證券研報認為,PET銅箔潛在市場規模較大,如果技術成熟,

這是一個可能產生類似電池隔膜頭部公司的行業

,“我們判斷未來一、二級市場大機率會出現這個產業鏈的新玩家,並最終出現業內龍頭。”

A股市場上,諾德股份(600110。SH)、嘉元科技(688388。SH)、雙星新材(002585。SZ)、寶明科技等公司紛紛佈局複合集流體。

該領域先行者是一家非上市公司—寧德時代(300750。SZ)間接參股的重慶金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金美新材料),這也是目前唯一實現少量量產的公司。劉智便任職於該公司。

金美新材料2015年便啟動複合集流體專案,2017年與寧德時代簽訂獨家協議,2022年已初步實現量產。

劉智對介面新聞稱,公司複合集流體產品供不應求,與客戶籤的合同都是“我們有多少人家要多少”,“如果量產,就能取代絕大部分傳統集流體;如果不能量產,就只能供高階車。”

可見,複合集流體當下正處於大規模應用化前夕。如果一年後,寶明科技一期順利達產,便可能成為A股市場上首個量產複合集流體的公司。

當真如此順遂?

一項實用新型專利打天下

技術與工藝是寶明科技跨界至複合銅箔領域最難翻越的山。

招商證券研報顯示,行業頭部企業為金美新材料,在已涉足複合集流體領域的上市公司中,目前大部分仍處於送樣階段。

「深度」寶明科技60億豪賭(上):手持一項專利就敢投複合集流體

寶明科技首次披露跨界,便跳過了研發披露,直接進入建廠投產階段。

在不久前的調研公告中,寶明科技稱,“公司2021年年初開始佈局開發鋰電覆合銅箔。技術來源於公司在金屬鍍膜技術方面的長期積累。公司有鋰電覆合銅箔技術的專利佈局。”

不過,在寶明科技2021年年報的核心競爭力中,公司在陳述技術研發實力時,隻字未提複合銅箔技術。

介面新聞查詢企知道專利資料庫發現,寶明科技確有一項相關實用新型專利。

在寶明科技共150餘條有效及申請中的專利中,有兩條與複合銅箔技術相關,兩條是同一個內容。

“一種複合導電銅箔”在2021年11月同時申請了實用新型專利和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已於2022年6月獲授權,“一種複合導電銅箔及其製備方法”的發明專利申請仍在實質審查之中。

發明專利含金量大,審查要求也更高。

有行業觀察人士稱,“一種複合導電銅箔及其製備方法”更似於製作流程的描述,“製作過程理論上可以申請專利,但是不是通用過程,有沒有獨創性,需要鑑定評審。”

值得注意的是,這項專利的發明(設計)人只有一人——李軍,寶明科技實控人、董事長。

李軍關聯6條有效及申請中的專利資訊,其餘4條各有多位發明(設計)人,李軍作為第二發明(設計)人出現,僅複合銅箔專利為其單人署名。

從過往履歷來看,李軍53歲,碩士學歷,1997年起歷任多家公司的總經理助理、總經理、董事長等職位。

長年居管理層,卻依然能獨自完成研發並獲取專利,令人驚奇。

與此同時,金美新材料200餘條專利中,有效和申請中的發明專利64條,多為複合集流體相關專利。包括金屬膜的生產加工裝置,導電薄膜的生產加工系統,集流體回收方法及裝置,複合金屬箔的製備方法、裝置和系統,蒸鍍、水鍍一體化裝置,高分子材料表面鍍覆裝置和方法等。

在手只有一項實用新型專利,便以此投資60億元專案,這不免讓人為寶明科技擔憂。

寶明科技對複合銅箔技術人才的儲備是否足夠,也是疑問。

截至2021年末,寶明科技員工1936人,6位為碩士學位,董監高已佔了三位。

寶明科技證券事務部人士對介面新聞稱,複合銅箔專案研發是由公司原玻璃薄化深加工的團隊在做,“技術是從玻璃薄化深加工技術金屬鍍膜過來的,兩項技術差不多”。而有業內人士稱,“完全不是一回事”。

工藝難點多,起量難度大

複合集流體工藝有多難?

招商證券分析師遊家訓表示,複合集流體對生產工藝及裝置要求高,需要將有機高分子材料和金屬材料之間做到完美複合。

在複合集流體的工藝流程中,磁控濺射、水電鍍等環節均存在難點。

遊家訓稱,磁控濺射環節最大問題在於生產效率較低,一次只能濺射單面基體,同時若長久維持在高溫狀態下可能造成膜褶皺,但降低溫度會造成生產效率降低。部分廠商也在嘗試用蒸鍍來替代,但工藝難度也比較高。

水電鍍環節與傳統的PCB電鍍工藝相似性較大,但難度更高。如在導電輥表面易形成鍍銅層,鍍銅層易刺破或劃傷薄膜。導電薄膜產品的良品率大幅降低。

“作為一種高階新材料,其對各項指標要求嚴苛。”中信建投最新研報同樣認為,生產PET銅箔對技術、裝置要求嚴苛,擁有較高壁壘。

首先,PET銅箔作為鋰電池集流體,後續需要經過漿料塗布、輥壓等生產過程,對基膜柔韌性和強度要求較高;

其次,複合銅箔上的PET膜厚度只有4。5μm,要防止磁控濺射過程中箔材穿孔導致承載活性物質的作用下降;

第三,PET銅箔上兩側銅膜厚度僅有1μm,要防止氧化避免被電解液腐蝕;

第四,電鍍過程作業面積較大,要使電流均勻防止鍍銅不均;

第五,要防止薄膜在收放卷時起皺變形。

「深度」寶明科技60億豪賭(上):手持一項專利就敢投複合集流體

“我們走過的路、踩過的坑他們也會走一遍的。”劉智對介面新聞稱,“實驗室能做出來的,實際生產卻未必,材質、拉昇、延展、鍍層,先鍍哪個後鍍哪個,都需要慢慢摸索。”

複合集流體對裝置要求也高。“所有裝置都需要重新定製,定製期都需要超過一年。裝置的設計團隊,工藝的設計團隊缺一不可。”

劉智告訴介面新聞,該公司在複合集流體領域已深耕五六年,工藝積累、技術積累、人員積累,手持寧德訂單,到如今才小批量出貨一年左右。“現在我們都還在做研發,還在不斷改進技術,改進裝置,提升工藝穩定性,還有些關鍵指標需要提升。”

劉智稱,正因為如此,公司暫時沒有能力在短期內實現特別大的工業化量產。

對寶明科技複合銅箔約80%生產良率的說法,劉智稱,

不同的企業驗收指標不一樣,良品率標準有區別。

“我們三年前良品率就做到過90%,但寧德時代要求不同,對延展性、拉昇強度、電阻等各種指標的要求在一步步提升。”

此前重慶金美在一次調研中也提到,良率有很大的出入,取決於客戶的接收標準。“比如說如果寧德時代接收標準,標準卡的非常嚴格,良品率可能只有百分之四五十;但是如果是其他廠家,可能就能提高到百分之八十九十。”

在諾德股份近期一份關於PET銅箔紀要中,諾德股份表示,從公司角度來看目前PET銅箔工藝尚且不夠成熟,處於實驗室級別,動力使用還有蠻多問題,消費容錯率高,客戶沒有較強的意願來用。

劉智認為,剛啟動專案的企業也許三五年後能慢慢做起來,但短時間起量難度較大。從人才到裝置、到技術、到市場,都需要時間的積累。

寶明科技證券事務部人士對介面新聞稱,“我們的產品已經透過行業標準測試。”

在問及何種標準測試,寶明科技不予迴應。對是否存在意向的下游企業,同樣不予迴應。

【深度】寶明科技60億豪賭(下):資金提前埋伏,股價大漲後誰最受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