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東西文化之問,經驗世界和理性世界的兩種認知

  • 由 易經玄通 發表于 垂釣
  • 2022-10-06
簡介經驗世界的認知只是能達到一種相對的理性和客觀

文化浸潤是什麼意思

偶爾看到聯合國十大哲人,其中首要的就是孔子,其它都是西方的。按照道理說,看到這個排序,國人很多還是沾沾自喜的,歡呼雀躍的,看呀,看呀,孔子排在首位。

我卻有一種無奈和悲劇之想。就好比一隻鳳凰被大雨澆溼,又沾染諸多溼泥汙垢,便不再被認作鳳凰一樣的。只是由於體型還在,在雞群裡排首位一樣。時人已經不能分辨鳳凰和雞的本質區別。

東西文化之問,經驗世界和理性世界的兩種認知

中國有句俗話,叫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或者說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儒學文化而言,有無有短處呢。若是無有短處,何須補呢。西方文化和東方文化的差距在哪裡呢。

就拿柏拉圖而言,是否真有排序的資格呢。是否有人想過這個問題呢。為何很多人都自然而然甚至歡呼雀躍地接受了這個排序呢。

東西文化之問,經驗世界和理性世界的兩種認知

第一,不懂孔子,更不懂儒學,第二不懂柏拉圖,第三兩者都不懂,第四,失去主見,人云亦云。

我曾經批判過黑格爾對孔子的認知,基本是句句錯誤,那柏拉圖和孔子相比,差別在哪裡呢。

人認知世界,有兩種境界。一種是經驗世界的認知,一種是純粹理性的認知。在佛學,經驗世界的認知就是六識所造。

東西文化之問,經驗世界和理性世界的兩種認知

而純粹理性的認知卻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是純粹的理性,超越一切物慾和利益的認知。也是超越感觀世界的認知。

經驗世界的認知只是能達到一種相對的理性和客觀。而純粹理性的認知是絕對的理性和客觀。

或者說,經驗世界的認知是可以一步步深化的,是不斷完善的,是無限接近純粹理性認知的,但這個過程或許很長很長,甚至需要幾萬年的時間,乃至更多。

東西文化之問,經驗世界和理性世界的兩種認知

而純粹理性認知是一開始就把握住了世界的本質,這個本質,不隨時間的改移而改變,萬古都是這個認知。這叫絕對理性。

換言之,經驗世界的認知具有相對性,特殊性,偶然性,狹窄性,不足性。而純粹理性的認知是絕對性,普遍性,必然性,圓融性,充足性的認知。

所以,經驗世界的認知和純粹理性的認知是天差地別的。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

東西文化之問,經驗世界和理性世界的兩種認知

孔子的認知就是純粹理性的認知,是在完全把握普遍性上的一種認知,這種認知能隨時隨地根據現實世界作出客觀地說 判斷。在佛那裡叫隨緣說法。能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用一般規律指導實踐活動。這是一種最高階的實踐。

東西文化之問,經驗世界和理性世界的兩種認知

柏拉圖的認知是屬於經驗世界的認知。所有的認知都是自己經驗的總結,或許有超出普通人的觀察力和思考力,但所認知還是個體經驗的,所以認知不具有普遍性,只是相對性正確。

中國一切聖人的典籍都是純粹理性的認知。佛學也是純粹理性認知。可惜秦漢以後,把這種純粹理性認知當作了經驗世界的認知,相當於把屠龍刀當作了砍柴刀看待。直到現在,當代人還在研究沾有汙泥的鳳凰屬於雞的哪個種屬問題,而不知是鳳凰。

東西文化之問,經驗世界和理性世界的兩種認知

這種認知具有很大的普遍的市場,這是一種悲劇。文化復興走向世界,首要的是克服這樣一種認知。做到典籍的正本清源,讓人曉得東西文化的差距所在,才能客觀理性,推動傳統文化的深入研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