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中華“講武禮”:不只是閱兵儀式的表演,還是傳承千年的大國體面

  • 由 70後大叔講歷史 發表于 垂釣
  • 2022-10-02
簡介充滿儀式感的閱兵也逐漸顯示出實際效用來,據《漢書》記載,由於訓練及校閱制度的有效實施,將士們練就了“輕車突騎、勁弩遠射、堅甲利刃、短兵相接、軍陣配合”五大長技,日復一日的積累與突破,使得漢王朝的軍隊逐漸形成了對匈奴作戰的優勢

曳兵是什麼動物

中華“講武禮”:不只是閱兵儀式的表演,還是傳承千年的大國體面

1949年10月1日,“嘭——嘭——嘭”的禮炮聲在天安門廣場迴響,好像一瓢水倒進了油鍋裡,30萬現場觀眾瞬時爆發出熱烈的歡呼聲。

這是新中國的第一次閱兵儀式。那一天,數不清的紅旗在飄動,數不清的手臂在揮動,而翹首已久的外國媒體則驚呼:中國一夜之間有了空軍!紅色的戰鬥機群三架接著三架,自天安門前飛過,宣告了新中國有能力保衛海陸空領土不失的決心。

閱兵一事,古已有之,閱的也並不只是兵。這場盛大而莊嚴的儀式,穿越了中華幾千年的光陰,那時,閱兵叫“講武”,是古代君王操練和檢閱軍隊的禮儀。

“講武”的由來,不費一兵一卒,比表演更實用

中國最早的“講武”(閱兵)禮儀,就在古話“化干戈為玉帛”中。干戈與玉帛的典故出自4000多年前的塗山會盟,故事的主人公是華夏初祖之一的大禹。

《淮南子·原道訓》中記載,大禹向各部落首領廣發“英雄帖”,邀請他們在塗山論天下大事。其中有一個環節相當有意思:

大禹命令下屬用羽毛裝飾兵器,並手持這些華麗的兵器表演樂舞,以示對遠方貴客的歡迎,這便是閱兵的雛形。此次閱兵充分地展示了大禹部落的武力,使得其他各部落紛紛獻上玉器以示和平。

有句俗話叫“不費一兵一卒,就獲得了勝利”,但大禹的做法還真不好說,確實沒有發動戰爭,也沒有一人的傷亡,卻把部落中的每個“兵卒”都用上了。

中華“講武禮”:不只是閱兵儀式的表演,還是傳承千年的大國體面

手持兵刃的將士們宣告了一個部落強大的戰鬥力,同時,利刃上的羽毛也向人民傳達了和平的訊息。這場盛會確立了大禹天下共主的地位,也奠定了中國第一個王朝將近500年的和平與發展。

當大禹的兒子從父親手中接過王權後,“家天下”的模式拉開了歷史的序幕,而閱兵也由此代代相傳。

到了東周,王室衰微。即使王朝禮治崩壞,但

“大田之禮”

卻並沒有佚散,說得便是閱兵之禮。為了讓王權的天平向自己傾斜,諸侯們招兵買馬,擴充軍隊,不斷增加武力砝碼。因此,相比於周代,春秋戰國時期的閱兵儀式更注重實用性而非表演性。

伴隨著閱兵活動日益頻繁,一個巨大的隱患浮出水面:在生產力低下的原始農耕社會,高頻率的閱兵典禮耗費了大量錢財。因此,閱兵就巧妙地與另一項活動“狩獵”結合在一起。

狩獵可以帶來收益,並且在兵將中、平民間都相當受歡迎。春季草木復生,林郊成了動物生長活動的樂土;冬日恰逢農閒,獵物長得膘肥體壯。所以,春冬兩季就是人們狩獵的季節。那時候,春日裡打獵叫作“搜”,人們把每年檢閱一次步兵也稱作“搜”,把每五年檢閱一次步兵和戰車稱作“大搜”。

軍佇列好陣勢後,以最高長官開弓獵取第一支禽獸拉開檢閱的序幕。每個兵士、將軍收穫的獵物數量、體型以及獵取速度,都是檢閱的指標,也是這個軍隊武力的證明。

狩獵結束,君主或諸侯總結檢閱的情況,確定賞罰事宜,以激勵將士們加強訓練、提升戰力。在那個群雄並起的時代,若不習慣狩獵,很容易淪為別人弓箭下的“獵物”。

秦漢時期,中央集權逐漸加強,軍事訓練與校閱也逐漸制度化。漢朝時,朝廷已經設定了專門負責定期對軍隊進行考校的官職。考校的時間一般定在秋季,所以也被稱為“秋射”。而漢王朝如此勤勉于軍事,並不是沒有緣由的:

中華“講武禮”:不只是閱兵儀式的表演,還是傳承千年的大國體面

大漢疆土以北的匈奴人虎視眈眈,無時無刻不想著南方富饒的土地和財富。縱使漢家送了不少女兒和親,匈奴的兵刃依舊連年在邊境肆虐。加強軍備、提升武力,是大漢王朝最好的選擇。

充滿儀式感的閱兵也逐漸顯示出實際效用來,據《漢書》記載,由於訓練及校閱制度的有效實施,將士們練就了

“輕車突騎、勁弩遠射、堅甲利刃、短兵相接、軍陣配合”

五大長技,日復一日的積累與突破,使得漢王朝的軍隊逐漸形成了對匈奴作戰的優勢。

閱兵模式,從陣法而來

今天的閱兵聲勢浩大、隊伍整齊,無論是步行方陣還是戰車編隊,口號、行動皆是整齊劃一。驚人的是,早在三千年前,周武王討伐紂王的時候,軍隊就具備了這份紀律和莊嚴。

當時,周武王姬發在牧野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儀式,並在高臺上向眾將士們發出了號令:

“稱爾戈!比爾幹!立爾矛!予其誓!”

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參戰的將士們舉起戈,列好盾,豎起長矛,軍容肅穆。《尚書·牧誓》中還記載了此次閱兵的陣列細節:

“不過六步七步,乃止齊焉”

,用我們熟悉的話講,就是陣列的前後距離,不得超過六、七步,要保持整齊,不能拖拉。

完整的陣形意味著最高統帥命令的順利實施,也意味著戰友之間的相互信任與激勵,此為“相生”。而馬上騎兵與步卒則是“相剋”的,兩組步卒對沖,長戈可以一擊破防,相互消耗前排兵力;但若一方騎兵“衝陣”在前,在正面從多個點衝破步兵防線,直抵陣後勒馬回身反向衝擊,那麼對方的陣形就被破壞成一盤散沙。

既要保住自己的陣,又要破壞對方的陣,可見佈陣是個極難的“技術活”。除了五行八卦、相生相剋這些講究,古人閱兵的陣形中也有動物和數字元素,到了唐宋時期,衍生出了一些名字“清奇”的陣法,諸如:一字長蛇陣、二龍出水陣、天地三才陣、四門兜底陣……從一到十的數字打頭皆有。

中華“講武禮”:不只是閱兵儀式的表演,還是傳承千年的大國體面

這些陣形之間既有聯動,又有變化。兵家經典《司馬法》早早地交代了陣法的奧秘:

“凡陣,行惟疏,戰惟密,兵惟雜。”

意思是:佈陣要注意,佇列之間要控制距離不可太近,但作戰時需配合緊密,各種作戰要素聯合,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作戰體系的力量。

陣法不是紙上談兵,而是沙場搏殺的經驗總結。它的成型與實施需要軍事統帥和每一個將領、每一個士兵的高度配合,這種默契並非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日復一日的訓練與檢閱中煉成的,閱兵儀式就是對這種默契的一場盛大考驗。

軍備:從“低配”走向“高配”

在各個作戰要素裡,武器軍備是必須要考校的環節。直到今天,武器仍是閱兵的一大看點,它也能點燃大部分觀眾的熱情。國家級別的閱兵中展示的自然是當時國家最高規格的軍備,武器的變化也折射出科技的變革與時代的程序。

若以武器作為時代的劃分依據,中國的兵器時代大致可以分為冷兵器時代和熱兵器時代,這二者之間的過渡出現在宋朝。

在宋朝之前,古代中國的閱兵儀式上,將士們配備的武器通常是戈、矛、刀、劍等近身格鬥類兵器,以及弓弩、戰車等拋射類遠端兵器。

到了宋朝,火藥被大規模使用,當被歷史洪流淬鍊了幾千年的冷兵器與火藥強強聯合,誕生的是前所未有的、威力驚人的火器。

翻閱《武經總要》,我們不難發現:

到了宋仁宗時,大宋工匠發明的火器已達十數種。在那之後,火器成為了閱兵儀式上最大的亮點。據《宋史·軍禮志》記載,乾道四年宋太宗趙光義舉行閱兵大典,依照慣例展示了傳統的箭術與格鬥,

“繼而進呈車炮、火炮、煙槍”。

中華“講武禮”:不只是閱兵儀式的表演,還是傳承千年的大國體面

或許是由於冷兵器時代弓弩的威力太過驚人,所以熱兵器時代的中國古人對射擊類武器有著特殊的情結。於是,等到元初的時候,不懈研究的中國工匠們就製造出了全世界最早的金屬管形射擊武器,也就是現代步槍的最早雛形。

眾所周知,科技的創新與進步絕不可能是閉門造車的結果,所以,像明朝的武官和工匠,就做了古代尖端科技的“弄潮兒”,一頭扎進了國際交流的浪潮裡,以至於明朝的閱兵場上還出現了一個神奇的大玩意兒——從荷蘭東印度公司進口的“紅夷炮”。

有了國外的技術支援,大明王朝的將士更是如虎添翼。我們既然已經購入了國外的先進器物,自然就要認真鑽研其中的核心技術。於是,這個在閱兵大典上出盡風頭的“紅夷炮”,就被明末著名科學家徐光啟主持進行了仿造。

就這樣,在本土武器的發明創造與進口武器的拆解研究中,火器在明朝得到了空前發展,它們不僅是閱兵場上演習將士們的配置,也成為了大明軍隊作戰時的主要武器。

歷史見證著閱兵的軍備從“低配”冷兵器走向“高配混血”熱兵器,也見證著數千萬的將士們在戰場與閱兵場上來來往往,他們的盔甲上都寫滿了生死離別與新舊交替的滄桑。

軍容:盔甲上的滄海桑田

人靠衣裳,馬靠鞍。閱兵這回事,剛好把兩點都全佔了。軍容對於將士而言,不僅是一層光鮮的皮囊;盔甲對於將士而言,也不僅是護體之物。

《孟子·梁惠王》中有一段話被寫進了教材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

短短27個字生動形象地勾勒出了逃兵的敗相。這句話中有兩個成語,一個是

“五十步笑百步”

,另一個就是

“丟盔棄甲”

中華“講武禮”:不只是閱兵儀式的表演,還是傳承千年的大國體面

保證了每個士兵的儀容與紀律,才能保證整支軍隊的氣象威儀。盔甲是軍容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軍紀的外化,代表著士兵的臉面,也關乎國家的尊嚴。

一身盔甲,意味著對軍隊的高度認可,意味著對領兵者的絕對服從。作為唐朝在位最長的皇帝,也是極盛而衰轉折期間的皇帝,唐玄宗就牢牢地守住了這份威嚴。

先天二年,唐玄宗在驪山之下集結了二十萬大軍進行檢閱,當時的情形:

“甲照耀天地,列大陣於長川……三軍出入,號令如一,上體攝戎服,持大槍,立於陣前”。

此等軍容軍儀不容侵犯,如若是觸犯了這份威嚴,付出的將是慘痛的代價。兵部尚書、代國公郭元振曾因

“虧失軍容”

,被髮配新州;給事中、攝太常少卿唐紹因

“軍禮有失”

,被斬於纛(大旗)下。李唐王朝雖然失去了兩個出色的大臣,卻也因整肅軍容,好好地整頓了一番大唐將士久不上陣的疲懶風氣。

在我國古代漫長、激烈的王朝更迭裡,盔甲始終沉重而悲壯。深受戰爭之苦的祖輩,幸運地把血脈延續到了今天,讓如今的我們可以透過史書上的字眼和博物館裡的兵戈盔甲,窺見同一片土地上千年前的悲壯與豪邁。

我們的祖祖輩輩都渴望著和平與安定,渴望著化干戈為玉帛,具備武力,展示武力,但絕不濫用武力。

閱兵的目的:考察戰力、戰前動員、宣揚國威

在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歷經千年王朝更迭,閱兵卻被保留了下來,如今,我們知道,閱兵,其實閱的不僅僅是兵,還有其他的作用。

1、考察戰力

歷經各朝演變,閱兵始終不變的一大功能便是考察戰力。

清朝以武定國,正經地把“尚武”兩個字寫在了一個王朝的起點上。清初,每隔三年舉行一次“大閱”來考察八旗兵的戰力。也是自清朝開始,閱兵正式成為了的一種軍事儀式和集訓制度。

每個滿十六歲的旗籍少年,都要在野獸出沒的東北森林裡上演一場長達100天的“野外求生”。當然,清王朝是想培養軍人,而不是單純給野獸送口糧。

中華“講武禮”:不只是閱兵儀式的表演,還是傳承千年的大國體面

在這場“預閱兵”的戰力考核中,少年們會領到特殊的裝備——他們正式成為八旗軍後使用的騎兵裝備。

但清廷的尚武風氣也不得長久。那是1849年的一個秋天,傳教士科瓦列夫斯基受邀到盧溝橋觀看一場八旗閱兵式。閱兵開始之時,場地邊甚至還有士兵在縫補衣物。

開啟閱兵的第一炮並沒有打準,炮彈直接掉在了發射器邊上。此外,以騎射著稱的“驍騎營”演習時,竟有一個士兵騎馬摔斷了腿。後來才知道,那“士兵”是被八旗老爺僱來的賣豆腐的小商販。

這場戰力考察成了一個笑話,也反映出晚清的閱兵已是一種單薄的儀式,早已喪失了實用性。

歷史彷彿是一場輪迴,清王朝的命運軌跡與幾千年前周朝的發展路線微妙的交會,又朝著不同的方向奔去。

2、戰前動員

除了每年定時定點閱兵,史書上最具有傳奇色彩的,莫過於戰前閱兵了。

《舊唐書·代宗紀》所描述的那場大曆九年的閱兵,便發生在吐蕃兵佔領長安之後、反擊戰役開始之前。

唐代名將郭子儀在閱兵時,發表了一篇“戰前講話”,令元氣大傷計程車兵們再燃熱血,一鼓作氣收復了陷落15天的長安。

《新五代史·周本紀》也記載了後周皇帝柴榮戰前閱兵的“熱血傳奇”。柴榮接手的“牌面”不比唐代宗好多少,當時正值北漢勾結契丹南犯,朝廷無人可用,這位新君只得

“次澤州,閱兵於北郊”

,之後親征戰場,終於穩定了搖搖欲墜的江山。

戰前閱兵的效果毋庸置疑。戰爭帶來了離散與屈辱,而消弭戰爭需要的不僅是將領,還有每一個普通士兵的勇氣。

中華“講武禮”:不只是閱兵儀式的表演,還是傳承千年的大國體面

所以大唐“老牌”名將郭子儀和後周的“半路皇帝”柴榮都選擇了戰前閱兵。這兩場戰前動員,催生了每一個將士的英雄夢想,為王朝的延續埋下了一顆炙熱的火種。沒有哪一個朝代可以被永恆地承繼,但人們心裡的火種可以。

3、宣揚國威

閱兵如果只有考察戰力和戰前動員這兩項作用,恐怕就違背了大禹當年“化干戈為玉帛”的初衷。宣揚國威、祈願和平,才應該是轟轟烈烈大閱兵的最終目的。

眾所周知,1949年的那場國慶閱兵震撼了世界,但很少有人知道,598年前,明成祖朱棣安排的大閱兵就已震撼了亞洲。朱棣在展示一個帝國的文治武功上頗具天賦,僅是《明史·成祖本紀》中關於大閱兵的記載就有整整七次。

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永樂十九年的那場閱兵,舉辦規模之大,持續時間之長,後世影響之久,堪稱閱兵界的“教科書”。

這場閱兵蓄力已久,共調軍隊10萬人,“五軍營”、“三千營”、“土狼兵”、“白桿兵”各顯威能,使“列國使節俱驚”。先進的火器大放異彩,又一次重新整理了世人對大明國力的認知。這場舉世矚目的慶典,持續了整整一個月。

閱兵之後,各國使臣們帶走的“伴手禮”是朱棣的手書——“願兩國臣民永享太平安樂之福”。這也是一個王朝給出的承諾。

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拿得起干戈,也同樣擁有“化干戈為玉帛”的包容與展望。“和平發展”是流淌在中國人的血液裡的。

閱兵,閱的不僅是兵,在隆重細密的禮制之下,我們閱的是一個國家的軍事實力與其背後的綜合國力,是一個有擔當的世界大國應有的胸襟和氣度。

從4000多年前的塗山會盟,到春秋戰國時的以獵代演,到秦漢時期的規模與制度,再到唐宋元明清的創新與發展……閱兵中的每一樣武器、每一件盔甲,每一張陣法圖紙都折射了一個偉大文明新陳代謝的過程。

觀看閱兵儀式的人,無論是親歷戰場的老兵,還是生於和平年代的青年;無論是生於斯長於斯的中國人,還是遠道而來的客人,都是中國力量與大國精神的見證者。

1949年大閱兵之時,艱苦的條件迫使總理想出了17架飛機“變成”26架的“魔術”。70年後,我們再也沒有這種窘迫,但始終保有當年銳意進取的勇氣和泱泱大國的寬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