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同校二年級一個200度一個沒近視,專家說最大的區別是…

  • 由 錢江晚報 發表于 垂釣
  • 2022-09-18
簡介令人欣慰的是,在國家重視以及倪海龍主任等專家的推動下,有越多越多的學校關注孩子的近視防控工作,這方面,杭州江南實驗學校很早就走在前頭

散光75度視力是多少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鄭琪 通訊員 陳丹

如何別讓孩子成為“小眼鏡”?對於這個問題,家長的熱情超出想象。

週三晚上6點半,杭州江南實驗學校體育館,坐滿了六百多位的家長。“孩子查出近視,買了一大包的藥有用嗎?”“孩子寒假視力下降,需不需要換位置?“眼鏡是否可戴可不戴?”家長几乎都是帶著問題來的,聽一場講座,筆記本、照相機、開錄音全用上了。

同校二年級一個200度一個沒近視,專家說最大的區別是…

講座剛結束,十幾位家長一個箭步跑向講臺,把主講嘉賓——浙二眼科中心視光部主任倪海龍團團圍住,又纏著他追問了二十多分鐘。

不得不說,由錢江晚報、浙二眼科中心和蔡司光學聯合主辦的“倪叔叔談愛眼”2019年防控近視公益系列活動第一講,只能用“火爆”二字來形容了。

同校二年級一個200度一個沒近視,專家說最大的區別是…

錢報記者想上前打斷一下,倪海龍主任晚飯還沒吃,下午門診結束立即趕來學校,上了講臺又一口水都沒顧上喝,實在太辛苦。

剛要勸勸停一停,現場劉媽媽的一個問題,反而吸引更多的人圍了過來。“兩個孩子一個班,都上二年級,怎麼一個啥問題沒有,另一個卻近視200度了?”

兒子才上二年級,近視已達200度

提問的劉媽媽,是首批到達體育館的家長之一,知道今天有倪主任的講座,特意和單位請了假,趕在6點前就到了。

現場,幾位孩子同班的媽媽率先交流了起來,劉媽媽是最頭疼的那位。“兒子才上二年級,近視已達200度,是班裡第一個戴眼鏡的,後來配了OK鏡,但他不樂意戴。”

錢報記者向現場的老師打聽了下,當天聽講座的都是二年級的家長,

“二年級一個班有40多位學生,視力下降比較多,有十多個,戴眼鏡的極個別,最多三四個。”

劉媽媽的兒子為何早早成了“小眼鏡”?這麼一問,她自己先“檢討”了起來。

她說,電子產品呢,一直不讓兒子玩,但他愛看書,經常一個下午看完一整本,自己也沒制止。“再一個呢,我也忙,孩子放學只能繼續上晚託班,到了六七點我再去接。”

相比之下,坐在一旁的王媽媽,顯然有更多的心得,因為自己

有800度近視

,所以很關心女兒的用眼。

“她今年8歲,現在視力還很好。回家後沒啥作業,她自己有時喜歡閱讀,但我要求她的閱讀時間控制在40分鐘以內,平時用眼20分鐘,也會讓她站起來走一走。”

值得一提的是,王媽媽特別重視戶外活動,只要天氣好,她堅持每天傍晚晚餐前帶著女兒去家附近的廣場走半個小時。剛過去的寒假,也給足了時間讓她在戶外玩。

同校二年級一個200度一個沒近視,專家說最大的區別是…

現場Q版宣傳海報引人注目

建議每天進行2小時的戶外活動

雖然忙碌了一天,聲音有點沙啞,倪海龍主任仍耐心給予家長回答。“除了用眼習慣,兩個孩子最大的差別在於,每天是否有足夠的戶外活動時間。”

這裡說的戶外活動,無關晴雨,也不在於是否有運動強度,關鍵是在戶外自然光照下的活動,散步、跑步、騎腳踏車、踢球、盪鞦韆等等,都算。在戶外,光照能刺激眼睛釋放阻止近視發生眼軸延長的保護物質;戶外光照度強,瞳孔縮小,焦深大,成像質量高,戶外所有注視目標均為遠距離,因此看得清晰看得舒適。

同校二年級一個200度一個沒近視,專家說最大的區別是…

過去15年來,倪海龍主任堅持公益科普,開展了150多場講座,直接受益學生超過10萬。每場講座最熱門的問題,不外乎是“什麼才是防控近視最佳辦法”。

倪海龍主任說,兒童青少年近視呈現高發、低齡化的嚴峻趨勢,主要是環境因素造成,與過度的用眼負擔和不良的用眼習慣密切相關。

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不能走旁門左道,藥敷、按摩、一些儀器視力訓練等等不靠譜,缺乏科學證據。

防控近視沒有神器,需要打組合拳,包括正確的閱讀書寫習慣、框架眼鏡、OK鏡等,但最為簡單安全有效的選擇是每天進行2小時的戶外活動。

“時間不要求是持續的,可以間斷性、累加的。對尚未近視的孩子來說,充分的戶外活動,可以有效預防近視,但對已經近視的小孩來說,作用相對較弱。但對已近視孩子,足夠的戶外活動時間,也意味著室內近距離用眼的減少,因此依然是值得提倡。”

戶外活動如何累積做到2小時呢?

現場講座時,倪海龍主任以自己的女兒為例。

他指出,女兒直到初三後才視力輕度下降,,正是因為從幼兒園階段就重視戶外活動。比如上學用腳踏車接送,回家不要求立即做作業,而是鼓勵她到戶外玩會兒,到了寒暑假及每個小長假,也都出去旅遊,而不是“宅”在家裡。

學校設定“大課間”,保證1小時戶外活動

對杭州江南實驗學校的師生來說,倪海龍主任是“老熟人”了,早在去年,他兩次來校進行科普講座。這位穿著西裝、白襯衣、繫著紅圍巾,說話溫文爾雅的專家,在學生們口中了有更親切的稱呼“倪叔叔”。

這次講座,倪海龍主任還帶了禮物——《孩子的護眼寶典(漫畫版)》,這是一本以漫畫形式來講解眼保健知識的圖書,由倪海龍主任攜國內兩位專家共同創作,如今已出版十萬餘冊。

“防控近視,家長重視和參與非常重要,平時找專家諮詢很難,倪主任更是一號難求。倪主任利用休息時間專門來學校做講座,大家都說他是最接地氣的專家,最關心孩子。為了給我們江南的孩子在視力的保護上得到更多的指導和幫助,我們特聘倪主任為學校的‘愛眼 護眼’校外輔導員,感謝他的付出。”杭州江南實驗學校學生髮展服務中心主任劉老師說。

同校二年級一個200度一個沒近視,專家說最大的區別是…

令人欣慰的是,在國家重視以及倪海龍主任等專家的推動下,有越多越多的學校關注孩子的近視防控工作,這方面,杭州江南實驗學校很早就走在前頭。

“學校一直設有‘陽光大課間’,一二年級上完下午兩節課、三到六年級上完三節課之後,會組織學生到操場上進行跳繩、踩高蹺、跑步等活動,時間也是45分鐘。加上課間、早操時間,保證學生在校園每天至少有1個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劉老師介紹。

學校保證孩子1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那家長你呢,剩下的1小時,能做到嗎?

●浙江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調研

對兒童眼健康認識有多少?近視是不是種病?近視配鏡後,孩子需一直戴鏡矯正嗎?講座現場,能正確回答上這幾個問題的家長並不多。

近視給大家的印象,更多是醜、不方便,長大之後用鐳射做手術就能完全好。這些看法,並不正確,家長的錯誤認識可能會耽誤孩子的成長與健康哦。

即日起,由錢江晚報、浙二眼科中心和蔡司光學聯合主辦的“倪叔叔談愛眼”2019年防控近視公益系列活動,向大眾發起

浙江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調研

(點選即可參與)

現在起,

下載斑馬魚愛眼APP,點選首頁“問卷入口”,即可參與。

也可下載浙江24小時APP,進入大健康頻道參與問卷。

同時,還可瞭解由倪海龍主任團隊出品的正確護眼、愛眼的權威知識。

如果有學校對近視防控科普有需要,也可聯絡錢江晚報,大家攜手一起推進這方面的工作。

●講座精彩問答

家長:散光會不會自己好起來的?

倪海龍:散光是由於眼球主要是角膜形態所導致的,因此,程度大的散光多為先天性,且通常是穩定的,不能清晰地聚焦,因此無論看遠看近都會感到模糊疲勞。若兒童時期,中高度散光未及時發現與處理,會容易導致弱視,因此必須配戴眼鏡矯正且需長期配戴。

家長:孩子寒假視力下降,需不需要換位置?

倪海龍:孩子視力下降,首先要專業檢查,判定近視程度,如散瞳驗光,測量眼軸等,要配戴正確的近視眼鏡矯正。教室第一排通常距離黑板至少在2米以上,近視50度以上,就意味已無法看清2米外,因此換位置到前排是無法解決根本問題的。近視了,若不矯正,持續處於模糊疲倦的狀態,會更容易導致近視的進展。

家長:近視是不是一種病?

倪海龍:近視不可逆,發生越早、進展越快、程度越深、未來損害更大。低度近視本身並不可怕,但如果6~10歲的孩子發生近視,如果每年進展在75度以上,那麼他們成年後,就是高度近視者(近視度數超過600度)。隨之一生將伴隨著患上諸如視網膜裂孔、脫離、黃斑出血、青光眼、白內障等眼科重疾的高風險。因此,近視防控要從小開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