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威馬沈暉感嘆2萬根私樁送不出,背後考驗的是社會整體綜合調控能力

  • 由 DoNews 發表于 垂釣
  • 2022-09-11
簡介即為諸多無法進行電力擴容的老舊小區開闢空地,並引入第三方供應商建設公共充電樁,讓廣大無法安樁家用充電樁的使用者在家門口就能享受補能服務

空樁和送樁是什麼意思

DoNews汽車 12月27日訊息(秦寧)近期,威馬創始人兼CEO沈暉在微博吐槽,雖然今年威馬交付了4萬多臺車,但尚有兩萬根家用充電樁無法送到使用者手中。無獨有偶,蔚來近期在ET5釋出會上也公佈了旗下使用者中有近9。4萬用戶還未安裝家用充電樁的訊息。由此可見,“安樁”難題在新能源車企之間非常普遍。

威馬沈暉感嘆2萬根私樁送不出,背後考驗的是社會整體綜合調控能力

在這一難題遲遲無法解決的背景下,對於無法安樁家用充電樁的使用者而言,只能依賴於公共充電站的充電樁補能。但高昂的成本顯然讓電動車最大的成本優勢大打折扣。

根據記者走訪瞭解,公用充電樁的費用是電費+服務費組成。電費按工業電價算,而且還要按照峰、平、谷時段單獨計費,服務費在0。8元/度以上,算上電費最高可以達到2。5元/度以上。唯有家用充電樁,才可以讓使用者享受到0。5元/度左右,不含服務費的廉價電,讓使用者享受電動車的成本優勢。

因此,在解決家用電樁的安樁難上,加快佈局是非常必要的舉措。

那麼,是不是在國家政策層面助力車企全部送出家用充電樁,做到“一車一樁”就能解決難題?畢竟“一車一樁”理論上能提供最佳的補能體驗。但考慮到小區充電樁安樁難題牽涉很多領域,性質複雜,因此問題並沒有那麼簡單。

制約“一車一樁”的最大障礙——小區電容量

我國目前不少小區在規劃建設之初時,新能源汽車尚未面世,電量設施冗餘不足,即便是新建小區,地下車庫也是按照停車位10%的比例預留電力容量。

以500戶小區為例,通常配備3臺變壓器,總功率3000kv,即可滿足所有居民的日常用電需求。如果每戶居民都購買電動車並配備主流7kw的慢充充電樁,以每天慢充12小時計算,則相當於額外增加了500戶居民的“入住”用電量,電網根本無法承受。

威馬沈暉感嘆2萬根私樁送不出,背後考驗的是社會整體綜合調控能力

而透過增變壓器達到擴容的方式,成本是一大難題。根據記者對市面行情的瞭解,單臺變壓器成本20多萬,加上重新佈置電纜等成本,每臺擴容成本高達幾十萬。另外,一些老舊小區還會涉及更多的改造,動輒百萬起步。即使是供電公司願意承擔線纜、配電櫃、計量箱等裝置的費用和工費,小區仍然需要提供架設線纜的橋架,這同樣是一筆不少的錢

總體而言,小區電力擴容是一筆巨大開銷,也是一筆不能動用的維修資金,新能源車主必然無法承擔。

各方“花樣百出”解決使用者家門口補能難題

事實上,小區電力擴容難題,並不意味著使用者居家補能已成死結。在這方面,已經有包括政府、車企、充電樁供應商等有關各方透過政策、技術等方式繞開擴容難題,以多樣化形式,最大限度為使用者提供家門口的便捷補能體驗。

首先是“小區公樁”政策。自今年年中國家發改委釋出了《關於進一步提升充換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徵求意見稿)》後,各地城投集團已積極投身到“小區公樁”建設中。即為諸多無法進行電力擴容的老舊小區開闢空地,並引入第三方供應商建設公共充電樁,讓廣大無法安樁家用充電樁的使用者在家門口就能享受補能服務。需要注意的是,“小區公樁”仍舊不能讓使用者享受到廉價的私樁電費。

威馬沈暉感嘆2萬根私樁送不出,背後考驗的是社會整體綜合調控能力

其次是電池儲能技術的探索和電池的梯度利用,以特斯拉Power Pack為例,該系統就一個像“電力銀行”一樣提供了三大妙用。首先,它可以在波谷電費階段儲存電能,做備用電網。其次,它能儲存過剩的電力能源進而平衡峰谷價格。其次,它還可以將儲存的電能反饋給電網,以應對多輛純電動車同時充電而造成的電網負荷過高的停電狀況。整個Power Pack可大可小,裝在小區和裝在電網側,都有顯著的價值。

該技術目前已在美國、法國、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的偏遠電力匱乏地區得到應用,有效緩解了當地因電力不足頻繁停電的難題。而在中國本土,電池儲能技術屬於“綠電”範疇,有著規模化應用,主要體現在超級叢集化風力發電和海電中,以實現電池梯度利用、形成國家級集中儲能體系,保障風電和海電的穩定性。相關方面,威馬汽車與中國鐵塔集團,雙方早在2018年便籤署了相關戰略合作協議,強化對電池全生命週期溯源管理。威馬也是中國最早聚焦電池儲能技術發展佈局的車企之一。

威馬沈暉感嘆2萬根私樁送不出,背後考驗的是社會整體綜合調控能力

中國本土相關的技術路徑還有國家電網和部分車企合作推進的V2G(車與電網聯動)技術,透過具備V2G功能的充電樁,使用者在充分享受低谷電的廉價同時,更可以選擇在用電高峰期對電網進行反向充電,既解決了電網的高峰期用電壓力,也額外得到了收益。倘若V2G技術得到廣泛普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小區電容量不足的問題。而目前V2G技術的領先者,恰恰是在微博中吐槽2萬根充電樁送不出的威馬汽車。據悉,威馬汽車已順利透過全項V2G技術的車、樁實測及道路測試,率先進入技術落地應用的第一梯隊,成為落地應用V2G技術的造車新勢力。

再次是加強超充站與換電站的佈局與建設。眾所周知,充電速度始終是解決電動車補能難題的關鍵因素。透過技術手段提升充電速度的超充樁和超充站/換電站能大幅提升使用者的補能速度體驗,從而降低對家門口充電的需求,緩解小區“安樁”壓力。有相關媒體報道,即使是已具備家用充電樁的使用者,也更樂意體驗超級充電站/換電站的快速補能。目前,特斯拉、蔚來、小鵬、E充電等車企、充電樁供應商都在超充領域和換電領域建樹頗多。遺憾的是,目前絕大部分品牌的超充站、換電站彼此並不互通,存在壁壘,無法做到資源的進一步提升利用。

最後是透過聯合私樁使用者實現“私樁共享”,以提高私樁使用率。在共享私樁領域,第三方充電樁供應商星星充電一家獨大。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11月,星星充電已統計共享私樁70533臺,市場佔比98。1%。但相較全國20萬左右私樁保有量而言,“私樁共享”市場仍處於起步階段,商業模式有待升級才能取得進一步的發展。

威馬沈暉感嘆2萬根私樁送不出,背後考驗的是社會整體綜合調控能力

總結:解決“安樁”難題考驗社會整體的資源整合能力

除上述解決路徑外,依然有車企在不斷探索其它方式。以威馬為例,近期與房企雅居樂達成融資協議。後續,雙方將圍繞社群規劃階段的補能硬體配套展開一系列合作,力爭從源頭解決使用者的補能難題,這類車企+房企的合作新模式為有關各方解決“安樁”難題提供了新的思路。

顯而易見,不論是政府有關部門,還是汽車行業各方,都在為實現使用者在家門口充電而不斷努力。然而解決難題尚需一定過程。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車迅猛發展的背景下,更考驗整個社會各方分工協作、整合資源的統籌能力,進而透過合理的調控和調配為越來越多的使用者提供完善、便利的綜合補能服務體系。筆者相信,終有一天,“加電”和加油將別無二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