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今日是“五月十五大端午,要做三件事”,分別是哪三事?

  • 由 民俗閒話 發表于 垂釣
  • 2022-09-11
簡介端午節是中國文化中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在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舉國上下都會舉行隆重的端午風俗,這些都是家喻戶曉的民俗活動

農曆五月十五是多少號

今日是“五月十五大端午,要做三件事”,分別是哪三事?

端午節是中國文化中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在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舉國上下都會舉行隆重的端午風俗,這些都是家喻戶曉的民俗活動。不過,端午還有許多少有人知的文化內容,比如湘西一帶的端午還有大小之分。

今日是“五月十五大端午,要做三件事”,分別是哪三事?

按照當地地方誌文獻的記載,五月初五稱之為端陽,五月十五稱之大端午,而小端午則是五月二十五。農曆五月十五過端午節的習俗是麻陽、瀘溪、沅陵一帶的民間老人口中較為普遍的說法,還將其稱之為五月半或五月節。而關於三分端午的說法,在民間還頗有來歷。

今日是“五月十五大端午,要做三件事”,分別是哪三事?

第一種說法源於屈原流放的路線。據說屈原當年流放的時候,過鄂渚、入洞庭、溯沅水、經枉陼、至辰陽、入漵浦,沒多久又下沅江、入洞庭、渡湘水。一路上全是楚國節節敗退的訊息,極度苦悶。公元前278年,屈原來到了長沙附近的汨羅江,聽到郢都城破,襄王逃竄的訊息更是深感絕望投江而去,這天正好農曆五月初五。據說噩耗在十天後才傳到湘西,所以才有了遲10天過端午的風俗。

今日是“五月十五大端午,要做三件事”,分別是哪三事?

第二種說法源於名將馬援的故事。據說漢建武元年武陵五溪蠻夷相單程聚眾暴動,劉秀派兵征討結果全軍覆沒,名噪一時的武威將軍劉尚也因此陣亡。隨後光武帝又派遣李嵩、馬成率軍征剿,還是無功而返,此時朝廷也無將可出,有人便舉薦了年逾六旬的馬援出征。也就是說出“大丈夫立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和“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兩句豪言壯語的伏波將軍。

今日是“五月十五大端午,要做三件事”,分別是哪三事?

據說馬援是在五月初五舉兵,當時氣候溼熱,士兵多有為難,馬援便說“端午佳節,蠻酋必醉,進可成功。今日乃小端陽也,後將與諸將過大端陽”。果不出馬援所料,地方守兵正在過端午,士卒酒醉疏於防範 ,馬援趁勢而入,不費吹灰之力便將其降伏。這天正好是五月十五,馬援便在當地烹羊宰豬犒勞將士,並延續下來成了後來的大端午。

今日是“五月十五大端午,要做三件事”,分別是哪三事?

大端午和小端午作為當地習俗在慶祝儀式上並沒有什麼區別,可以通俗地理解成時間差異罷了。不過在古時候,有三件事是當地百姓普遍會做的。其一便是時人會在這天讓成家的孩子帶著妻子回女方家中拜拜五月半。其二便是“掐龍船”,這和我們熟知的賽龍舟完全兩樣,但同樣是鑼鼓震天熱鬧非凡,在併攏的龍船上透過相互掐脖子、抓胸脯、腳蹬、腳挑、挽手臂等方式將對方掐落水中便算勝出。

今日是“五月十五大端午,要做三件事”,分別是哪三事?

除此之外,還要的一件事便是插艾蒿。這與我們端午普遍的“避五毒”做法一致,湘西一帶林深葉茂,五月溼熱之際,蛇蟲鼠蟻出沒頻繁。為了避免被其咬傷,家家戶戶都會插艾、燒艾、泡艾,以此來讓毒蟲遠離,同時還有辟邪、招百福的寓意。艾草還是古代占卜的首選,歷來就被賦予了吉祥的文化內涵,舊時端午專門的“午時聯”中就有“手執艾旗招百福,門懸蒲劍斬千邪”的說法。所以整個五月,我們也可以效法古人用艾草來“攘毒保安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