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以案說醫」陳鏡合:炙甘草湯加減治療小兒心悸案

  • 由 九派新聞 發表于 垂釣
  • 2022-09-08
簡介辨證論治:陳師認為,小兒心悸,當除外有否器質性疾病,從病史、心電圖、心臟彩超提示沒有先天性心臟病、多源性心律失常、並行心律等改變,考慮心律失常可能與假腱索有關,此為常見正常變異,心律失常可能與之有一定關係,治療上可予純中藥治療

炙甘草用量30g過量嗎

「以案說醫」陳鏡合:炙甘草湯加減治療小兒心悸案

「以案說醫」陳鏡合:炙甘草湯加減治療小兒心悸案

▲陳鏡合 廣東省名中醫,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任中醫師,2007年9月人事部、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授予全國老中醫藥專家。

醫案是中醫臨床實踐的記錄,體現了診療過程中理、法、方、藥的具體運用,是醫家診治疾病思維過程的表現。歷代名家醫案是中醫藥寶庫中的瑰寶。我們推出【以案說醫】欄目,以期傳承精華,啟迪我輩,共同進步。

【基本資料】

李某某,男性,10歲,2009年12月5日初診。

【發病過程】

自訴2年來無明顯誘因下出現爬樓梯、跑步後氣促乏力,面色晄白,出汗較多,無胸悶心慌,無關節痺痛,無惡寒發熱等不適,無心肌炎病史,就診前三週內亦無上感史。

首診證候

主訴:

反覆活動後氣促乏力2年。

刻診:

生命體徵平穩。心界不大,心律齊,HR64次/分,各瓣膜聽診區未聞及明顯病理性雜音。舌淡紅少苔,脈緩。

2009年10月當地醫院查心電圖示:心動過緩兼不齊(部分導聯P-P互差>0。12秒),心臟彩超示:左室假腱索。

辨證論治

中醫診斷:

小兒心悸。

辨證論治:

陳師認為,小兒心悸,當除外有否器質性疾病,從病史、心電圖、心臟彩超提示沒有先天性心臟病、多源性心律失常、並行心律等改變,考慮心律失常可能與假腱索有關,此為常見正常變異,心律失常可能與之有一定關係,治療上可予純中藥治療。根據臨床所見,此為心陰陽兩虛之證。心陰虛,則不能充盈血脈,心陽虛則不能奉心化赤,“血者,神氣也”,心血不足,則不能溫養心神,可見心悸,心脈鼓動無力可見脈緩。心為五臟六腑之主,心陰陽不足,不能濡養臟腑形體官竅,故可見活動後氣促乏力,面色晄白、舌淡紅,少苔,脈緩皆為心陰陽不足之症候。治則以滋陰養血,益氣溫陽為大法,方以炙甘草湯7劑加減:

麥冬15g、黨參20g、五味子5g、玉竹15g、大棗20g、炙甘草10g、桂枝6g、生地15g、火麻仁15g、阿膠15g(烊化)。

因患者在外地,未能及時複診,矚服藥完畢後在當地自繼服上方。

隨診過程

二診:2010年5月8日

用藥後明顯好轉,精神納眠可。複查心臟彩超示:左室假腱索。肺動脈瓣輕度反流(考慮生理性);估測左室射血功能EF約66%。舌淡紅,苔白,脈緩,仍以炙甘草湯加減,慮其顯示心陰虛症狀不突出,但心氣不足,心陽虛較明顯,故上方去大棗、五味子、玉竹等滋膩養陰之藥,加大桂枝用量,合上生薑辛溫散寒、黃芪健脾補氣,以復脈中之陽。本次再予14劑,方詳如下:

麥冬15g、黨參30g、阿膠15g(烊化)、

桂枝10g、黃芪15g、炙甘草10g、生薑5片、生地10g、火麻仁15g。

三診:2010年8月12日

服藥後諸症明顯好轉,訴口乾,咽微痛,其餘大致同前。考慮藥已對症,繼守上方為基本方,本次訴口乾咽微痛,慮溫陽藥用量過大,故易黃芪為丹參,以活血化瘀,清心安神。共14劑。囑定期複查心臟彩超、風溼四項、抗CCP抗體、抗GPI抗體測定。

四診:2010年9月18日

自訴前症已基本消失,12/8查心臟彩超所見大致同前,EF射血分數為59%。風溼四項、類風溼性關節炎高度特異性抗體(CCP抗體)、糖蛋白抗體(GPI 抗體)測定正常。考慮一般情況良好,守上方,繼服14劑。鞏固療效。

【按語】

心律失常屬中醫“心悸”範疇,是指氣血陰陽虧虛,或痰飲瘀血阻滯,以致心失所養,心脈不暢,心神不寧,引起的心中急劇跳動,驚慌不安,不能自主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病證,本病類似於西醫的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指心臟激動的起源、頻率、節律、傳導速度和傳導順序等異常引起的臨床綜合徵,常常是眾多心內外疾患或生理情況下引起的心肌細胞電生理異常。

陳教授認為,心悸一病的治療要結合心電圖的分析,辨別危候,治療上才能有的放矢。中醫在治療功能性或某些病理性的心律失常有一定的作用,用藥上只要辨清陰陽虛實,對症下藥,就能取得良效。而對於某些惡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動過速、室性逸博、病態竇房結綜合徵等病例,這時就應該首先採用西醫治療,如電覆律、安裝起搏器等治療。

陳師認為心悸的病位在心,與肝、脾、腎相關,不外乎虛、實兩方面,虛者為心陽虛、心陰陽兩虛、肝腎陰虛,實者為陽鬱、氣鬱、痰鬱。心陽不振,心中空虛無主可見心悸,方用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加減;心陰虛,則不能充盈血脈,心陽虛不能推動心氣,不能奉心化赤,“血者,神氣也”,心血不足,則不能溫養心神,可見心悸、脈結代,方用炙甘草湯加減;肝腎陰虛,腎水不足,不能上濟於心,心火偏亢則心悸躁動不安,治宜滋陰補腎,方用六味地黃丸加減;陽氣不能外達,鬱滯胸中,擾亂心神而致心悸、胸悶等症,方用四逆散加減;因肝氣鬱滯致心脈不暢,輕則表現為胸悶不舒,心中懊憹,重者則痛,易受驚嚇,心悸等,治宜疏肝解鬱行氣,陳教授以自擬開心方除痰理氣開鬱、健脾導滯、活血化瘀,治療此證療效良好。脾失健運,痰溼內生,痰飲凌心則見心悸,方用陳夏六君或苓桂術甘湯合瓜蔞薤白半夏湯加減溫陽化飲,開胸滌痰;痰溼鬱而化火,痰熱擾心,心神不定可見心悸,方用溫膽湯加減清熱化痰。

鄭重申明:

由於每個人的體質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藥和計量僅適用於本案病人當時的病情。未經中醫辨證診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處方和計量。廣大讀者如有需要,應前往正規醫院診治,以免貽誤病情。■

【來源:廣東省中醫藥局】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