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童年記憶:燭光中,那濃濃的黑眼圈

  • 由 美文愉悅心情 發表于 垂釣
  • 2022-08-23
簡介帶到教室的蠟燭不是整支的

一年級美滋滋地什麼

本文系作者原創作品

小學時,村子西邊麥場上,在那低矮、昏暗的簡陋的教室裡,我們圍坐在一起早讀。

坐落在麥場上的兩間教室背南面北。原來是生產隊的庫房,後來被

分隔成

兩間教室。

童年記憶:燭光中,那濃濃的黑眼圈

我們上一年級時,二年級學生已經到兩裡地外的完全小學去上學了,隔壁的教室也就一直空著。因為本身是做生產隊倉庫用的,所以並不寬敞明亮。

課桌是在用石硾夯實曬乾後,製成小桌面大小的土坯,外面裹上一層水泥,倒也平整寬大,不過很佔地方,讓教室顯得十分擁擠。學習時候用的小板凳都是各自從家裡帶來的。

冬天的早晨,本就窄小的窗戶讓教室裡始終處於昏暗之中。陽光不能斜照進教室,也就不能給早讀的我們增添些許光亮。

童年記憶:燭光中,那濃濃的黑眼圈

寒風颳起之前,班主任胡老師就利用一中午的時間,在我們的幫助下把透明塑膠紙釘在窗框上。那樣,天寒地凍時就顯得暖和多了。暖和是暖和了一些,教室裡也更加顯得昏暗。

泥土地面的潮氣晝夜不停的從地底湧出,讓教室裡愈發潮溼。整個冬天,溼漉漉的地面上經常會看到類似於霜一樣的長長的白毛。每天打掃乾淨,總是能在一夜之間就能頑強地長出來,第二天依然如故。

胡老師上課時,在講桌上點一盞煤油燈。為了讓我們看清楚黑板上的內容,她時常端起油燈,從黑板左邊緩慢移動到右邊。我們的目光也隨之移動。

童年記憶:燭光中,那濃濃的黑眼圈

模糊的燈光下,胡老師字正腔圓、舒緩有致的領讀聲往往讓我們身臨其境,等到胡老師的聲音戛然而止,我們才如夢初醒,每次都難免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依靠自然光線學習,是要等到早上九點多鐘以後的。為了不耽誤早讀,我們都從家裡帶來了蠟燭。

帶到教室的蠟燭不是

整支

的。父輩們以節儉為美德,為了防止浪費,蠟燭都被截成兩三段,每天只能帶到學校短短的一截。即使這樣,也不是每人每天都帶蠟燭,大家輪換著帶,一起使用。

讀著讀著,因為書本遮擋住了光亮,就有小夥伴湊近了燭光,想要看清楚書本上的內容,蠟燭上的火苗也就隨著他大口

呼吸傾向另一邊。

童年記憶:燭光中,那濃濃的黑眼圈

一個早讀下來,總有好幾個夥伴的眼睛周圍像戲臺上化了妝的演員那樣,又黑又濃,幾乎和大熊貓的黑眼圈可以媲美。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純正的煙燻妝。不僅是眼睛,鼻孔下也多了兩道黑線,好像不太高明的化妝師給畫上去的小鬍子似的,像極了舞臺上唱大戲的演員,總是會逗得我們樂上好半天。

冬天夜長晝短,好在這個季節我們也不用給豬羊割草。放學後吃過飯,抓緊時間寫作業。

兄妹幾個都湊在一張小方桌上寫作業,中間放著一盞油燈,光線極為昏暗,我們就儘可能向光亮處湊。媽媽也在旁邊藉著燈光紡線,紡車的嗡嗡聲我們都已經習慣了,並不會影響學習。

正在專心寫著作業,燈光驀的暗了好多,抬起頭來才明白,不知什麼時候用線繩捻成的燈芯起了燈花。媽媽說:“燈花是好兆頭,有了燈花就說明最近家裡有喜事。說不定明天考試你們能考出好成績。”兩句話說的我們兄妹幾個心裡美滋滋的。媽媽用剪刀剪掉燈花,屋子裡剎那間又明亮了許多。

童年記憶:燭光中,那濃濃的黑眼圈

每次寫完作業,我們都是一臉的煤油味道。用手在臉上抹一把,手掌上有一層淡淡的黑色粉塵,鼻子下和嘴邊最多。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油燈燃燒產生的黑煙都被自己的一呼一吸所牽制,順著嘴巴和鼻孔鑽了進去。

舉著油燈到鏡前一看,臉上黑一塊白一塊,就像是京劇裡的臉譜造型,把自己都逗樂了……

一燈如豆,點燃了我們對知識的強烈渴求;明燈一盞,照亮我們求學道路的漫漫征途。

童年記憶:燭光中,那濃濃的黑眼圈

時隔三十多年,教室裡昏黃的燭光下,那圍坐在一起的一張張小臉,那咿咿呀呀的讀書聲,那濃濃的黑眼圈,至今仍銘記於心,猶在眼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