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我們曾希望生活在武俠世界裡懲惡揚善,但更希望那只是一個夢罷了

  • 由 文有範兒 發表于 垂釣
  • 2022-08-04
簡介我一直在想,為什麼金庸筆下的主人翁基本都會和所謂的魔教人物混為一體呢

俠骨心腸什麼意思

金庸筆下的主角和反派的關係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句詩高度地概括了小說家金庸的成就。金庸筆下的人物無不透露出一股滄桑的氛圍,而記敘的故事卻是氣勢磅礴。

我也是個金庸迷,不過由於精力有限,大多數透過電視連續劇得知。在金庸先生的筆下主人公基本都具有這麼幾個特點:身世奇特,經歷坎坷,俠骨心腸,武功高強,豔遇率高。但是主人公卻經常和所謂的魔教聯絡密切,而這一點卻是為正派人物所不允許的。所謂正邪不兩立,然而再看一下所謂的魔教。魔教,據江湖傳聞,殺人不眨眼,吃人不吐骨頭,無惡不作,是正派人物追殺的物件。換句話說,魔教和正派的區別就是好人與壞人的差別。

我們曾希望生活在武俠世界裡懲惡揚善,但更希望那只是一個夢罷了

《天龍八部》

的時間設定應該是相對比較靠前的,其中的主人翁有三個,我就說一下虛竹,此人身世也夠奇特,父親為少林寺方丈,母親為四大惡人之中的葉二孃。本來一心向佛的他無心過問武林爭鬥,但命運卻與之作對,非要將他推向武俠世界的巔峰。其中的縹緲峰靈鷲宮宮主的身份就足以令人唏噓不已,靈鷲宮在當時也可以被稱之為魔教,江湖人士聽到就足以面露懼色,只說天山童姥給三十六洞洞主、七十二島島主下的生死符就足以令人膽寒。當大家聽到天山童姥已死的訊息無不大快人心。雖然身為靈鷲宮宮主但更明白自己仍然是少林寺弟子,功成名就後毅然跑回少林寺請罪,面對鳩摩智對少林寺的挑戰從容應對,完全一副為保護少林寺的名譽而戰,殊不知這是他在少林寺最後的時光了但仍舊可以為少林迎戰,為眾僧欽佩。射鵰三部曲有點意思,這三部小說可以說是金庸武俠的最高成就。

我們曾希望生活在武俠世界裡懲惡揚善,但更希望那只是一個夢罷了

《射鵰英雄傳》

中邪教任務實在沒有什麼好說的,因為不存在門派之爭,要說真有邪教人物沒有,有的卻是各方勾心鬥角,讓一個傻乎乎郭靖實現了人生的逆襲,他也就最多和東邪黃藥師能扯上關係,運氣好一點之外,其他的貌似也沒什麼了。《神鵰俠侶》也沒有比較特殊的教派,主人翁楊過最多和西毒歐陽鋒也些關係。《倚天屠龍記》可就不一樣了,張無忌雖然名為武當弟子之後,但他又多了一個魔教白眉鷹王的血統。張翠山與殷素素的結合本來是沒可能的,但因為金毛獅王謝遜的操作,使得兩個本該是敵人的人竟然成為了兩夫妻,中原武林為之唾棄。然而張無忌的各種經歷卻和魔教脫不了關係。楊不悔、常遇春、青翼蝠王韋一笑等等,最終一步步將他推到魔教的教主之位,也將他推至武俠歷史的風口浪尖,帶領明教一眾進行抗元的鬥爭,此時的民族大義高於一切,中原武林也就與他站在同一陣線了。

我們曾希望生活在武俠世界裡懲惡揚善,但更希望那只是一個夢罷了

《俠客行》

我覺得是一部比較另類的小說,雖然其中的主人翁石破天經歷過坎坷,直至成為人人敬仰的大俠,仍然糾結於自己的身世。意外之中得到一塊玄鐵令,又不願意讓謝煙客幫自己的忙,謝煙客為此很糾結,無意中傳授了他陰陽顛倒功,本想使之氣血倒流,沒想到卻養成了另外一種技能,倒著看東西,正因為如此,很意外的獲得了來自俠客島賞善罰惡二使青睞,還結為兄弟。俠客島的名聲為中原武林所恐懼,每年被島主請上去的武林人士有去無回,幾十年來成為中原武林的噩夢,各派掌門人等到臘月的時候都會想方設法躲避邀請上俠客島去喝臘八粥。等到石破天去了過後,竟然發現武林的真相,原來所有去俠客島的人都沉迷於俠客行的那首詩中。這一秘密竟然被目不識丁的石破天以圖畫的方式看懂,習得非凡武功。

我們曾希望生活在武俠世界裡懲惡揚善,但更希望那只是一個夢罷了

《笑傲江湖》

中的主人翁令狐沖從小是一個孤兒,被華山派收養,出身名門正派,然而卻養成了放蕩不羈的性格。華山派掌門人嶽不群綽號君子劍,然而所謂的君子也不過是做作,當其知道辟邪劍法的厲害之後,也會想盡千方百計去奪取。而令狐沖卻是個異類,意外之中學習了華山前輩風清揚的獨孤九劍使得其劍法精進。從小鐘情於小師妹卻始終不能得其心,最終與魔教的任盈盈結為髮妻。自己雖出身名門正派,卻始終與魔教的人結緣田伯光、桃谷六仙、黃河老祖、曲洋、任我行、任盈盈、東方不敗等等。更重要的是在無意間竟然修習了吸星大法,五嶽劍派最終也沒有能完成剿滅魔教的人物,反倒是為了爭奪武林盟主的位置使得各派四分五裂。

我們曾希望生活在武俠世界裡懲惡揚善,但更希望那只是一個夢罷了

《鹿鼎記》

中的主人翁韋小寶是個特殊的角色,市井之徒的各種狡黠在他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用無奈形容他一點都不為過,功夫基本為零,實在算不得是個好人,但也不能只說他是個壞人。他是一個喜歡投機取巧,苦心鑽研的人,遊刃於官場毫無畏懼,處於皇權與反清勢力的鬥爭漩渦中,如果不是圓滑,估計有十條命都不夠他玩的,再到後來在神龍島上的所作所為,竟然在眾多高手中脫穎而出,一躍而成為白龍使。但反過來問,為什麼像韋小寶這樣的人會那麼受人喜歡呢?從康熙眼中的紅人到天地會的青木堂香主,在到神龍島的白龍使,紅極一時,黑白兩道通吃,他的幾個老婆暫且不提,和康熙稱兄道弟,多隆什麼事都聽他的,天地會的各方人物視他為除陳近南之外的第二號人物,胖瘦頭陀也願意聽之任之,更不要說其他的一些小人物對他的敬仰。因為他身上具備的各種狡黠滿足了各方人馬的需要,所以各方人馬願意不與他為難。

我們曾希望生活在武俠世界裡懲惡揚善,但更希望那只是一個夢罷了

我一直在想,為什麼金庸筆下的主人翁基本都會和所謂的魔教人物混為一體呢?

寫完這些,不禁明白了其中的奧秘。不管什麼時候,我們從小所接受的教育是“人之初,性本善”這一類的傳統儒家思想。但是這種思想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約束人的行為的,許多事情並不是書中所寫的那樣。正如武俠世界一樣,沒有人可以用儒家的教義解釋清楚為什麼武俠世界的人都那麼難以捉摸。所有的爭鬥都來源於人的本性,利益為上,只不過有的人把利看的太重,所謂物極必反,必然會遭到眾人的唾棄。並不是因為別人的物慾太嚴重,而是自己達不到別人的境界。

魔教人物也並不是所謂的青面獠牙,殺人如麻。而是因為各自都有自己的人生抱負,只不過走了不太一樣的路程。每人都有一本辛酸史,都是對各自人生的態度。不知什麼時候我們開始糾結一個問題,做好人好還是做壞人好?回答這個問題,也許可以透過一個舉例來說明:如果一個人們眼中的好人偶然間做了一件壞事,就會被劃歸為壞人,定性為偽善;如果一個壞人不經意間做了一件好事,就會被劃歸為好人,定性為有良知。其實好人與壞人沒有嚴格的界線,只不過有人喜歡把自己圈定在一個行列,於是就有了一失足成千古恨的美談。有時候我們希望我們生活在武俠世界裡懲惡揚善,但更希望那只是一個夢罷了!

金庸武俠的筆下主人翁與所謂的壞人呆在一起,不是因為他們變壞了,只是因為在對方身上找到了共同點。曲洋與劉正風本位正邪不兩立的對立面,然而卻因為因為音樂使他們惺惺相惜,否則一曲《笑傲江湖》就不會出現在武俠世界裡呢!

文/莫少年

原創宣告,謝絕轉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