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寫完150期歷史人物,又到秦嶺一白的胡說時間了

  • 由 秦嶺一白 發表于 垂釣
  • 2022-08-01
簡介沒有人聽說過什麼輔導班,擅長讀書的學生依然很優秀

鄭人買履的操是什麼意思

週末那天,推著梧桐上街遛彎。

一個幼兒托育團隊搞宣傳,拿著一堆小玩具當禮品引流。梧桐看見玩具滿口嗚哩哇啦,然後業務人員走了過來。

加好友進群送玩具,雙方對這種流程已經無比熟悉。她說在小區裡面租了幾套房子,每戶房子只招收十五個娃。

我家娃才一歲四個月,最近吃飯還得兩個人喂。

她笑著說沒有問題,她們目前最小的學生一歲半。我能想象到這份工作有多難搞,我們普通人掙點錢也真不容易。

接過她們的宣傳單,上面寫著一到四歲幼兒托育。其他內容和別家沒有啥區別,都是什麼智力開發和高情商教育。

學前大眾教育,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寫完150期歷史人物,又到秦嶺一白的胡說時間了

我想起《駭客帝國》和《超人歸來》。

兩部科幻片有個共同設定,都在營養液裡孕育培養嬰兒。密密麻麻的無數個艙體裡面,靜靜躺著下一代的生力軍。

駭客帝國是當作能量來源,超人歸來則是按照職業分配。看似先進高效的高科技手段,好像唯獨喪失了人之靈性。

這種現象並不科幻,經常以另一種面貌出現在我們身邊。

前幾天看到一條新聞,南昌的一家養老院裡面,打營養針的條件可以自行搜尋,有位虛弱的老人喊兒子接他回家。

幼年本是最快樂的時候,老年應是最悠然的時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卻彷彿一直很難實現。

小的進育兒班,老的住養老院,我們究竟在忙些什麼?

寫完150期歷史人物,又到秦嶺一白的胡說時間了

有種說法,八零後享受教育的黃金期。

我小時候沒有幼兒園,可能是農村沒有對應的條件。當時連上課時間都還在摸索中,甚至連大小周都在交替實行。

大清早起來先去上兩節課,回家吃完早飯再去學校,繼續上三節課回家吃午飯,下午記不清是三節課還是四節課。

至於大小周,這周星期五放假,下週就是星期六放假。

我們村子在渭河旁邊,渭河灘裡生長著一種白蒿,老師每天下午帶著學生挖藥草,每人曬乾後按照分量上交學校。

那會的家長很好說話,幫著孩子挖白蒿也不質疑。哪個學生在學校捱了老師的打,放學回家通常還會被父母責備。

那時候的老師,還被老人們稱呼為先生。

寫完150期歷史人物,又到秦嶺一白的胡說時間了

每個村有小學,每個鎮有兩三個初中。

初中和小學最大的區別,應該是沒有忙假和秋假了。以前割麥子和收玉米的時節,學校都會放兩週左右的小長假。

學生不是幹農活的主力,老師們卻得輪著撅頭收糧下種。他們的家都在附近村裡,因為早年大學不招生轉而教書。

那些年,鄉村教師經常被拖欠工資。

他們拿著微薄的民辦薪水,大部分經濟來源還得靠種地。沒有人聽說過什麼輔導班,擅長讀書的學生依然很優秀。

在初三增加晚自習以前,也沒聽說過晚上誰還寫作業。至於週末好像也沒多少作業,畢竟年齡漸長要幫家裡幹活。

家長希望孩子成績好,卻沒有渠道或能力額外做些什麼。

寫完150期歷史人物,又到秦嶺一白的胡說時間了

讀高三時,第一次參加輔導班。

學校聘請一個黑人外教,每個星期天上午講英語。他說漢語那副結結巴巴的樣子,和我的英語水平簡直不分伯仲。

學校並不強制學生參與,喜歡學的就去免費參加。我的英語成績從來就沒及格過,聽的滿臉問號還不如去網咖爽。

臨近高考,有些同學開始在課堂上暈倒。

十二年學來學去的知識,高考之後逐漸忘得一乾二淨。大學校長在新生大會上的講話,當時聽起來幾乎振聾發聵。

他說你們學過很多課程,或許將來會發現沒什麼用處。只有把學過的東西徹底遺忘,剩下來的才是你真正學到的。

我後來明白這句話的含義,真正的教育應該是認知思辨、邏輯藝術、行業技能。。。,當然還有最基本的道德素養。

如今,教育行業異常火爆,這方面卻好像沒有多少改善。

寫完150期歷史人物,又到秦嶺一白的胡說時間了

現在讀書條件好了,至少不會在冬天凍裂手腳。

秦嶺一白回憶教育歷程,並不是想吹噓或說明什麼。畢竟自己的學習成績不太好,所以現在只能是普普通通的草根。

學習是生活的一部分,正如金錢只是財富的一部分,就連一長串體檢報告的指標,也只能作為身體健康程度的參考。

行業有分工,人卻是難以分裂的整體。

你見過有哪個朝代,從3歲到18歲幾乎全部用來讀書?如今對於升學考試的狂熱心態,在人類的歷史上堪稱絕無僅有。

讀書正在變成一個黑洞,逐漸吞噬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不乏有高學歷家庭發現問題,但在浩浩浪潮裡照樣無能為力。

你不可能陪伴孩子一生,其他孩子都在到處找補習班,至少沒有個像樣的本科學歷,在以後的激烈競爭中如何存活?

至於孩子快不快樂,長大以後應該可以理解吧。

寫完150期歷史人物,又到秦嶺一白的胡說時間了

成年人的動機,大部分是在尋找安全感。

古代社會的生產力低下,災害和戰亂的爆發比例很高。子女眾多被視作最大的福氣,正是因為可以提高抗風險係數。

養兒防老、出人頭地、光宗耀祖這些傳統觀念,已經不太適合現今的生產關係,但是千百年來的意識依然很難擺脫。

餓不死人的新時代,每個新生命都是何其幸運。

我們將孩子帶到世間,原本可以享受現代化的紅利。然而歷史沿襲鐫刻的印記,讀書在衣食漸穩的條件下愈發逼迫。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理念,本質是靠讀書換取官場門票。儘管時代發展已經多元化,思維的慣性卻愈加強烈。

唐太宗望著新科進士,興奮地說道:

天下英雄入我轂中矣。

古代人只需死磕幾本經書,現在的小學生要面對多門學科。相比知識面的寬度而言,理解的深度往往顯得更加重要。

全民陪跑也有好處,最終出局的才子被出更高水準。絕大多數人終究是普通人,被拔高的心氣卻很難再落下來。

讀書成為競爭手段,還有多少人關心微言大義?

寫完150期歷史人物,又到秦嶺一白的胡說時間了

導致目前現狀的原因,除了引導構架還有商業因素。

從掃盲班到電大夜大,成人教育在多年前就很熱門。全民脫盲有助於提高人口素質,接力棒卻交到商業操盤者手裡。

商業更像經營心理預期,在各個領域確實功不可沒。然而對於百年樹人的教育行業,賺的盆滿缽滿後留下一地雞毛。

取消英語喊了多少年,卻始終難以一紙廢除。

各大機構的從業人員,在這套商業體系裡養家餬口。儘管這門學科沒有那麼大用處,只要繼續運轉便緩解就業壓力。

延伸到各種培訓考證,吸納就業的作用遠超實際價值,鄭人買履式的兜圈子證明,還好是針對擁有自主意願的成人。

就業是極其敏感的問題,沒產業、沒工作的人叫做流民,這個稱呼是古代的說法,現在的叫法比較好聽:無業遊民。

針對學生的輔導班,大多數從業者還都持有高學歷。他們有時候也被家長吐槽,同樣也拿著賺來的薪水去醫院排隊。

環環相扣,沒有人能逃出整個生態系統。

寫完150期歷史人物,又到秦嶺一白的胡說時間了

一是促進教育公平,二是緩解學業負擔。

最近整頓培訓機構,或許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吧。一套裝置運轉成本大過整體收益,就像冒出的腫瘤影響到身體健康。

一刀切下去會不會擴散,醫生需要隨時檢測用藥治療,很難再像中醫那般治未病,在病症發作之前就下藥緩慢疏通。

然而,當前措施尚未觸及根本。

孩子好像不用上補習班,接下來或許不用熬夜寫作業。如果讀書理念和引導構架不變,定然會被另一種形式所替代。

大多數家長省吃儉用,在崗位上用勞動換取報酬。有些工廠砍掉環節直接做電商,擺攤賣菜還要被資本大佬們擠壓。

各個行業生態不斷扁平化,需要人力的地方越來越少。從幼兒園學費再到擇校費,路邊開的藥店卻一家比一家亮堂。

手機和電腦隨時待命,趁著工作間隙想學點習充充電,首頁上的短影片五花八門,裝瘋賣傻的影片比學習輕鬆多了。

我每天這麼辛苦,你不好好學習將來能幹啥?

寫完150期歷史人物,又到秦嶺一白的胡說時間了

分工提升效率,同時也讓生活分裂。

孩子被送進託管班,大人好像才能安安心心的工作。中午去飯店或者叫個外賣,家裡的鍋碗記不清多久沒有用過了。

這個時代什麼都是現成的,想不起蒸饅頭散發的氣味。酒店的飯菜好像都差不多,調料味重的蓋過食材本身的鮮味。

託管帶孩子如同飯店做菜,怎麼可能比你在家做得細緻?

人們在分裂中馬不停蹄,聯結在一起匯聚出高樓地鐵。它們又將更多人事聯結起來,好像再次加重人們的疲於奔命。

動車飛機是腳步的延伸,越有能力的人可以走得越遠。然而普通人心靈的成長速度,遠遠跟不上時代吹響的號角聲。

城市化逐漸分解農村,現代化悄然崩碎宗族。以前抱團生存的親戚血緣關係,已經被同事領導間的勞務關係所取代。

人們越來越趨向於機械,生活節奏伴隨科技進步暴漲。即便真正停下來獨處片刻,經常又覺得內心抓癢而無所適從。

你有多久沒有停下來,歡聲笑語地和全家人吃頓飯?走進自然山水感受鳥語花香,還能不能想起課本里的應景詩句?

情感和效率,是此消彼長的矛盾體。

寫完150期歷史人物,又到秦嶺一白的胡說時間了

人真正可以掌控的,只有自己的身體和心智。

個體和群體的側重點不同,有些時候甚至是截然相反。當然這裡面還有價值觀的差異,秦嶺一白不在此展開細說了。

好比道家的各種思想學說,歷朝歷代很少去大力推廣。一個個清靜無為還看的通透,沒有鯰魚效應還怎麼再創輝煌?

世間所有的東西陰陽配套,就像在不同等級副本里打怪,權或者錢上升到一定層級,所要面對的形勢自然會更復雜。

畢竟,這兩種東西永遠都是稀缺品。

人生在世短短數十年,在保障生活的基礎上活的是感受。人常說的不安全感和易知足感,是所有命運的下限和上限。

不同感受轉變為慾望,支配著每一個人的思想和行為。如果順著這條因果線捋到盡頭,就會發現發源地正好是心田。

身體健康、心智開闊,還有比這更寶貴的人生財富嗎?

寫完150期歷史人物,又到秦嶺一白的胡說時間了

佛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有人執著字面意思,好像是惡貫滿盈反倒輕鬆成佛。其實重中之重是放下兩個字,我們自然容易比屠夫放下殺豬刀。

每個人心中都有執念,往往還是最熟悉留戀的事物。日復一日不斷強化出來的習性,真要放下簡直比菸民戒菸還難。

回到本文主旨,放下強加給孩子的學習壓力。

政策只是從外部發力,鑑於整個生態體系收效甚微。如果每個家長都能夠看的開闊,這件全民難題或許會徹底解決。

可以不允許自己平凡,但是必須接受父母的平凡,而且還要能接受子女的平凡,畢竟這個世界上幾乎都是平凡的人。

子子孫孫血脈相傳,我們只是獨立而又融合的個體。能夠扮演好十字路口的指路人,比強力干預的整體效果會更好。

一個安全成長的環境、健壯少病的身體、睿智通達的心智、陽光活潑的性情,考試成績只是肥沃心田結出的一枝花。

結尾,附上蘇軾的《洗兒》。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