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元立方金服:生態農業的產業經營模式有哪些?

  • 由 元立方金服 發表于 垂釣
  • 2022-07-24
簡介舉個例子:主題農莊模式,它是以一個特色鮮明的主題貫穿,以農業要素為主體和題材,輔以花園、果園、田園、菜園、樹園、牧園等農業生態環境,主要以為遊客提供農事活動體驗、農業文化欣賞、居住、遊樂、休閒、養生、養老等功能服務為主要目的的一種休閒農業開

水田如何紅蟲養殖的技術

元立方金服:生態農業的產業經營模式有哪些?

熙攘的城市、忙碌的身影、林立的高樓大廈、緊張的生活節奏、激烈的社會競爭,人們從心底渴望迴歸大自然,享受那種“小橋流水人家”、“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自然美景,以及那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式農家生活,以排解人們緊張壓抑的心情,遠離人間爾虞我詐的紛爭,從而實現人們陶冶情操、修身養性的願望。文創農業

生態文化是從人統治自然的文化過渡到人與自然和諧的文化。生態文化也是生態農業的靈魂,生態文化重要的特點在於用生態學的基本觀點去觀察現實事物,解釋現實社會,處理現實問題,建立科學的生態思維理論。

生態農業的發展應以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為基本點,將和諧發展作為首要的價值選擇,將生態文化的培育與發展貫穿於生態農業的發展程序之中。

“生態農業+生態文化”演化出一種發展模式就是文創農業,它將農業和文化創意產業相結合,藉助文創思維邏輯,將文化、科技與農業要素相融合。該產業目前在法國、德國、美國、日本、荷蘭以及我國臺灣地區發展較好。

舉個例子:主題農莊模式,它是以一個特色鮮明的主題貫穿,以農業要素為主體和題材,輔以花園、果園、田園、菜園、樹園、牧園等農業生態環境,主要以為遊客提供農事活動體驗、農業文化欣賞、居住、遊樂、休閒、養生、養老等功能服務為主要目的的一種休閒農業開發模式。在農莊裡,可以增加文創農業景觀,品嚐、購買文創農產品、文創工藝品,體驗文創節目活動等文創農業專案。

再舉個例子:文創農藝工坊,它是以文創農產品包裝、文創農業工藝品、文創農業裝飾品等設計、創作與生產為主要服務職能,以銷售此類商品為主要盈利途徑的一種文創農業專案開發模式。

文創農業專案的規模可大可小,主要還是要看當地的資源環境,但是專案的主題性較強,因此要在細節上深挖,尤其是要做好農業與文化創意的結合。

農場的養生養老

中央1號檔案提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田園綜合體、共享農場、鄉村旅遊、扶貧攻堅工程等都在這一戰略指導下得以統籌發展。特別是農場養生養老模式很火熱,在全國範圍的熱度持續升溫,“農場田園+養生養老”模式將是未來的一個發展機遇,前景廣闊。

這裡的農場田園包括整個農村地區,不但包括農業動植物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土地、田園、水域的環境,而且包括農村地區的道路、城鎮、集市、村莊、廠礦和自然環境,當然,已經用來生產、準備用來生產、可以用來生產、提供能夠滿足人們營養需求、品嚐需求和原料需求的產品的農業用地是主要的。

這種模式具體指的是以田園為生活空間,以農作、農事、農活為生活內容,以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為生活目標,迴歸自然、享受生命、修身養性、度假休閒、健康身體、治療疾病、頤養天年的一種生活方式。

牽扯到養生養老,就不只是簡單開發的一種旅遊度假區,而是要塑造一種生活方式,田園養生從事的農作、農事、農活,特別是農活,完全就是一種生活,一種生活方式,因為它所指的是農村中的日常生活,是食、穿、住、行等。農事包括鄉風文明和宗教信仰等,雖不是日常生活,但卻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或者可以說,是日常生活在深度和廣度上的擴充,因此,農事也是一種生活,一種生活方式。

舉個例子:都市休閒農莊,以“都市農家”為主題,以農耕文化為底蘊,以農業產業為基礎,利用現代農業科技,發展設施農業,重點突破優質高產農產品,實現農業、科教、旅遊觀光等多重效益。採取小戶型獨立農莊、高度私密農莊、共享型農莊等多種形式,設定市民農園、親子菜園、果蔬採摘等休閒體驗專案,打造都市休閒養生養老園。

再舉個例子:老年人田園養生社群,藉助良好的田園風光,針對廣闊的老年療養市場,打造“綠色產業’,形成一個老年療養社群,包括食療等多種方式,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吸引老年人到此觀光、體驗、交流。在此基礎上,還應該提供各種自然的醫療、預防和健身等服務。形成健康體驗中心、康復療養中心,並配置植物療養特色園、老年人俱樂部等特色區塊,為“銀髮族”群體打造一站式的“共享農場+抱團養老”的基地。

世界生態農業模式典範

(一)菲律賓瑪雅農場

菲律賓是東南亞地區開展生態農業建設起步較早、發展較快的國家之一,其中以瑪雅農場最具有代表性。瑪雅農場位於菲律賓首都馬尼拉附近,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經過10年建設,農場的農林牧副漁生產形成了一個良性迴圈的農業生態系統。瑪雅農場的前身是一個麵粉廠,經營者為了充分利用麵粉廠產生的大量麩皮,建立了養畜場和魚塘;為了增加農場的收入,建立了肉食加工和罐頭製造廠。隨著農場的發展,經營主開拓了一塊24公頃的丘陵地,擴大了生產規模,取名為瑪雅農場。

為了控制糞肥汙染和迴圈利用各種廢棄物,瑪雅農場陸續建立起十幾個沼氣生產車間,每天產生沼氣十幾萬立方米,提供了農場生產和家庭生活所需要的能源。另外,從產氣後的沼渣中,還可回收一些牲畜飼料,其餘用做有機肥料。產氣後的沼液經藻類氧化塘處理後,送入水塘養魚養鴨,最後再取塘水、塘泥去肥田。農田生產的糧食又送麵粉廠加工,進入又一次迴圈。

元立方金服:生態農業的產業經營模式有哪些?

像這樣一個大規模農工聯合生產企業,不用從外部購買原料、燃料、肥料,卻能保持高額利潤,而且沒有廢氣、廢水和廢渣的汙染。這樣的生產過程由於符合生態學原理,合理地利用資源,實現了生物物質的充分迴圈利用。

(二)日本友邦農莊

日本本國農業資源有限,因此日本的生態農業的形式往往因地制宜、多種多樣。

第一,再生利用型。即透過充分利用土地的有機資源,對農業廢棄物進行再生利用,減輕環境負荷。如,將家畜糞便經堆放發酵後就地還田作為肥料使用,將汙水經處理後得到的再生水用於農業灌溉等,這都是充分利用農業再生資源的措施;

第二,有機農業型。即在生產中不採用透過基因工程獲得的生物及其產物,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飼料新增劑等物質,而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協調種植業和養殖業的平衡,採用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維持農業生產過程的持續穩定。其主要措施有:選用抗性作物品種,利用秸稈還田、施用綠肥和動物糞便等措施培肥土壤,保持養分迴圈;採取物理和生物的措施防治病蟲草害;採用合理的耕種措施保護環境,防止水土流失,保持生產體系及周圍環境的基因多樣性;

第三,稻作——畜產——水產三位一體型。即在水田種植稻米、養鴨、養魚和繁殖固氮藍藻的同時,形成稻作、畜產和水產的水田生態迴圈可持續發展模式。這種模式的做法是在種植水稻的早期開始養鴨,禾苗長大後,田中出現的昆蟲、雜草等為鴨提供飼料,鴨的糞便作禾苗的肥料,又可為水田中的紅線蟲、蚯蚓、水蚤及浮游生物提供食物來源,同時又給魚等提供餌料,從而實現生態迴圈。這種生態農業技術已在日本農村推廣和普及,該技術所產生的綜合效益亦被眾多水稻種植農戶所認可;

第四,畜禽——稻作——沼氣型。即農民在養鴨、牛等家畜過程中,將動物的糞便作為供製造沼氣的原料。同時,農作物的秸稈經過加工用來作家養畜禽的飼料,或作為沼氣的原料,沼氣又可為大棚作物提供熱源等。這樣,經過能量轉換實現生態的均衡,並且生產的農作物比較環保,又能實現經濟效益。

總結:生態農業作為第一產業逐漸與休閒養生的第三產業相結合,通過幾年的經驗積累,必將更為成熟穩定,並且促進全社會生態環境的巨大改善,使人們能夠真正地迴歸自然,進而使城市和鄉村連為一體,形成生態農業的社會化。

無論是文創農業,還是養生養老的田園農莊,其產生的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以及經濟效益都是不可估量的,其前景也是非常廣闊的。

【原創宣告】著作權歸元立方金服所有,作者: 劉珍來源: https://www.ylfcf.com/gonggao-3119.html

商業轉載請聯絡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