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最佳化師跳槽去甲方是最佳選擇嗎?

  • 由 三里屯資訊流寧阿姨 發表于 垂釣
  • 2022-07-22
簡介有些公司會把產品運營也放到使用者增長的團隊裡

渠道拓展員是做什麼的

一直很想知道甲方眼裡是如何看待乙方代理的,今天有幸採訪到一位甲方朋友覺得受益匪淺。

他是前網易使用者增長負責人司徒浩南,為網易新聞、美團的使用者增長做出了重要貢獻,完整見證了移動網際網路十年來的興衰。

上篇咱們談到了:

甲方眼裡好代理的標準是什麼?

接下來咱們再談談最佳化師去甲方是最好的選擇嗎?

01

你覺得乙方普遍想往甲方大廠跳是合理的嗎?需要補足什麼樣的能力?

我覺得存在即合理,但也有一定的盲從性。

首先,甲方大廠的發展空間更好。其次,甲方的整體待遇更好。

大廠確實能給到員工更高的視角、更全鏈路的思維方式、更完備的培訓體系和更優秀的人脈。這些都能為你未來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同時,大廠的待遇普遍還是非常有競爭力的,尤其是專案如果成功,那拿到的獎金還是非常可觀的。

那是不是去甲方一定好呢?其實也不一定,因為在大甲方,你的競爭會更激烈,會面對更復雜的問題。在業務基礎之外,還有很多要調整、溝通和解決的問題。

簡單來說就是卷的更厲害。和做乙方比,其實真的是各有利弊。

如果你真的想要去甲方,那至少有兩個功課是可以提前做的。

首先是知識儲備。

使用者增長的一些基本的知識,你知不知道?最基礎的使用者增長模型是什麼?行業裡一些比較經典的使用者增長的案例是怎麼做的?只要你願意犧牲一些玩遊戲或者逛街的時間,多去買兩本使用者增長的書或者刷刷使用者增長負責人的分享影片,都能很容易地獲取到這些資訊。況且你還接觸這麼多甲方,真有想不通的地方,可以去問他們啊。

其次是換位思考。

一定要抓住和甲方接觸的機會,透過你的換位思考,帶著你自己的答案,不斷地去跟甲方請教,看看他是不是跟你想的一樣,然後去驗證結果。透過這樣慢慢的觀察,你就會感受到甲乙方在心態和思維方式上到底有什麼不同。這些東西不是你看書就能夠去理解得了的。而是必須用心去體會,去實踐才能得到的。

例如,你在乙方的時候,你可能更多的視角是我怎麼出素材爆款,讓成本最低、跑量最多?這可能就是你最擅長的事情,但你如果要往甲方跳,你肯定還要了解這個產品,他後續怎麼樣?這個產品它在後端資料上表現的怎麼樣,甚至是他給甲方公司帶來的利潤有多少。當然有些資料比較難拿到,但你也可以和你的甲方對接的同事們去做一些探討。也許人家覺得你還挺積極的,也會願意去跟你分享。

當你真的成為一名使用者增長後,更需要你有換位思考的能力。因為使用者增長在公司內會起到一個橋樑的作用,會跟很多的角色打交流。你要站在不同的業務方去思考他們的訴求是什麼,他們的利益是什麼,怎麼能夠更好地去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比如,你可能需要技術小哥第一時間幫你打個包,你還可能需要財務姐姐先幫你付款。那人家為什麼願意幫助你,或者說是按照你的意願更好地去推進這個事情,一定是因為人家在跟你對接的過程當中比較舒服,甚至能獲得收益。

每一個職場人都希望能夠對公司有價值、有案例、有成績,然後升職加薪。那你如果能夠幫助別人,取得案例和成績,別人自然也更願意配合你。

總體來說,這兩項都是乙方唾手可得的,如果你懶得學懶得多想一步,那你想進大廠確實比較難。

02

使用者增長崗位的待遇和晉升路線?

各家公司都不太一樣。一箇中級能力的使用者增長人員,在北京的月薪資水平應該是 20k到 30k,年收入就是月薪乘十幾個月。例如, 25k 乘12,這是基本收入,剩下還有三個月工資作為她的年終獎基數。年終獎的係數是根據她的年度績效考評。一般公司分 SABC,四個檔次。

當你評到S檔,就會拿兩倍的係數。也就是3 乘2,即年終獎發6個月的工資。評到A 可能1。6 或者 1。2,C 可能直接是 0。5 甚至是 0 了。幾乎每家公司的年度考評,都有一個正態分佈,它可能要求必須有 10% 的人拿到 C,10%的人是S。這是甲方比較常用的激勵制度,提升大家在團隊裡面的表現。另外,獎金都是按半年度或者年度發放。

晉升的路徑要從使用者增長部門的構架來說。

使用者增長部門其實就是一個mini版的公司,買量只是其中一個環節。

投放和商務團隊是使用者增長部門的標配,其他崗位每家公司就差異比較大了。有些公司有單獨的新媒體渠道拓展,比如公眾號、直播、短影片之類的。有些公司會把產品運營也放到使用者增長的團隊裡。還有些會有資料分析團隊。

因為使用者增長的最終目的,是希望怎麼能夠找到更多的優質使用者。那就意味著,需要透過各種各樣的實驗去測試出來,什麼樣的產品形態、什麼樣的運營手段,可以讓網民更快地成為你的使用者,最終成為你這邊的高價值使用者。

這個就要透過做一系列的投放策略,資料的同學不斷地去根據這些實驗資料,做一些分析,去得到不同的結果,然後產品同學快速地去做一些調整,測試出最優解。流量和產品是雙向驅動的關係,兩者互為因果。

晉升的話,投放、商務、產品或資料分析等部門,一線員工往上就可以做到部門的負責人,再往上那就是使用者增長的總負責人。再往上,有的公司認為使用者增長很重要,那就有機會成為CMO。也有的以市場為主,就會成為大市場負責人,兼顧品牌和效果。也有偏產品的公司,最後可能會成為一個產品負責人或者某條業務線的總負責人。

03

甲方的核心能力是和稀泥嗎?

我聽過這種說法,但我不認同。因為我覺得做為一個使用者增長負責人,最重要的還是你能夠為公司做出什麼樣的貢獻,你怎麼能夠給公司創造多大的價值。我並不認為和稀泥或者說沒有太多的稜角,就能得到一個最優解,關鍵是看怎麼能夠更好去達到你的目標。

比如,我本身是一個比較溫和的人,但我要給公司創造價值,爭取利益,那在一些場合下我也會拍桌子。我的目的其實是為了能夠去推動這個事情,更好地發展,更好地達成目標。

大家普遍有這種誤解的原因可能是因為,甲方工作對人的情商要求更高,甲方的工作環境也更復雜,所以部分甲方確實會選擇明哲保身。

但說白了,無論是和稀泥,還是拍桌子,都是手段而已,絕不是什麼核心能力。

04

當我的領導提出了一個我認為不正確的觀點時,我應該怎麼辦呢?

從員工的角度上看,雖然他是你老闆,但大機率最後還是你負責,所以我建議一定要溝通。因為也可能你理解錯了,或者也可能你的想法還比較簡單,沒 get 到老闆的那個點。當然也可能老闆說錯了。

所以不管是哪一種,你都應該去提出你的觀點,並試圖與你的老闆去溝通。這樣的話讓雙方都可以更好地去理解對方的真實想法。你們能達成一致後,在落地的時候你就會執行得更好。

這裡提醒一下大家溝通時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否則很難達到目的。

從老闆的角度來看,我就會鼓勵員工提出自己的想法。因為即便我是老闆,我也不能保證我的每一個觀點都是正確的。我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夠願意思考,並且輸出自己不同的觀點。然後我們再經過多方的討論或實驗,找到一個更理想的增長假設。應該說,這是一種良性的團隊或企業文化。

附加題:

05

隨著資訊流廣告投放陷入瓶頸,使用者增長的未來發展趨勢是怎麼樣呢?

使用者增長的未來一定是走向精耕細作。

之前幾年,整個行業都在享受流量的紅利,無論你是甲方,乙方,還是流量方,都不需要精細化運營。在一個快速上升的通道里,去慢慢磨一大堆細節,顯然也是不夠明智的。但現在不同了,流量越來越貴,越來越少,而使用者增長的壓力也從前端獲客,轉移到後端轉化。

所以大多數的增長團隊,發展到要有產品,資料,運營等等崗位,透過這樣的配置升級和精細化運營,去降低最後的變現門檻,提升效率。真正能做到降本提效的企業,在任何流量環境下都還能持續盈利。

換句話說,之前做的好,並不能說明是團隊真的好。在存量市場環境下,還能生存下來的,才是真的強。但大多數公司和老闆,都是把前幾年憑運氣賺的錢,這幾年憑實力全虧回去了。

06

你覺得效果廣告會取代品牌廣告嗎?

產品所處的週期時段不同,對品牌和效果廣告的需求就不同,二者沒有誰取代誰的關係。效果廣告精準可控,但放量困難。品牌廣告覆蓋面大,但沒有那麼精準。

一般一個產品的增長趨勢會走一個 S 曲線,開始它是從零到一的小幅度增長,然後它可能會各種調整導致增長的下降。再然後順利的話,會走一個大斜率的上揚。

效果廣告在新產品的啟動期,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要透過效果廣告來小規模測試,快速拿到資料結果,證明這個產品是能增長的,是有未來的。同時產品部門也能根據投放資料進行快速迭代,為產品進入快速增長期奠定基礎。

品牌廣告在產品的快速增長期,會起到巨大的槓桿作用。當你的產品階段已經到了的臨界點,作為使用者增長的同學會明顯感受到“買不動量”了,這個時候你一定要用品牌廣告的方式去鋪面兒,就能夠快速放大,這樣效率是最高的。在這個階段更多的就是看滲透率了。

最後,特別感謝作為一線甲方使用者增長負責人的浩南哥接受我們的專訪,為三里屯資訊流讀者們補充了許多認知盲區!

最佳化師跳槽去甲方是最佳選擇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