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廈大課題組在Nature發文:漢藏同源、南島與壯侗同源

  • 由 海外網 發表于 垂釣
  • 2022-07-17
簡介研究人員利用古DNA資料檢驗了東亞地區農業和語言共擴散理論,有許多重要發現:(1)漢藏同源:5000年前黃河流域的農業人群在中國北方傳播農耕、漢藏語言和相關技術,在遺傳上成為了藏族和漢族的共同祖先人群之一

為什麼說漢藏同源

據廈門大學方面訊息,2月22日,廈門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細胞應激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王傳超教授課題組與哈佛醫學院David Reich教授團隊合作,聯合全球43個單位的85位共同作者在Nature期刊上發表文章Genomic Insights into the Formation of Human Populations in East Asia,透過古DNA精細解析東亞人群形成歷史。

在這項工作中,作者

釋出了東亞地區距今8000到1000年前166個古人基因組捕獲測序資料,涵蓋了中國陝西新石器時代五莊果墚遺址、中國臺灣新石器到鐵器時代漢本和公館遺址、蒙古國50餘個考古遺址、俄羅斯遠東地區Boisman、Yankovsky和黑水靺鞨等遺址、日本繩文人遺址等

,研究人員還報道了中國和尼泊爾46個現代族群的383個樣本的晶片分型資料以及108個考古碳十四測年資料。

研究人員利用古DNA資料檢驗了東亞地區農業和語言共擴散理論,有許多重要發現:

(1)漢藏同源:5000年前黃河流域的農業人群在中國北方傳播農耕、漢藏語言和相關技術,在遺傳上成為了藏族和漢族的共同祖先人群之一;

(2)南島與壯侗同源:3000-2000年前臺灣地區的古人與大陸壯侗語人群有緊密的遺傳關係,南島語人群形成過程中還受到來自北方農業人群的基因混合影響,南島和壯侗的祖先人群向南擴張,傳播南島語和壯侗語,並對南亞語人群有遺傳貢獻;

(3)自蒙古高原、貝加爾湖到黑龍江流域的廣大地區的8000多年前的採集狩獵人群與其後的蒙古和通古斯語人群有著較強的遺傳連續性,在遺傳上並未明顯受到來自農業人群的影響,反駁了語言學家Martine Robbeets提出的西遼河農業人群的擴張促成了原始泛歐亞語(Transeurasian)傳播的假說。

人群大規模的遷徙和混合使得東亞地區人群之間的遺傳差異越來越小,現代的東亞族群之間的差異比8000年前減少了至少4倍。研究人員還觀察到日本繩文時期、中國臺灣、東南亞等新石器到鐵器時代的古人群有遺傳上的聯絡,表明他們的一部分祖先人群可能來自共同的早期沿海遷徙路線,這與早期分子人類學上所觀察到的舊石器時代Y染色體單倍群D的分佈相吻合。研究者們發現8000多年前蒙古國的採集狩獵人群與黑龍江流域的採集狩獵人群在遺傳上非常相似,而在5000年前青銅時代早中期顏那亞草原遊牧人群從歐洲向東擴張進入蒙古,而後被4000-3500年前到來的青銅時代中晚期草原遊牧人群所取代時,在距今2000年前左右又有與漢族有關的遺傳成分進入到蒙古。該研究還從古DNA角度對漢族人群的源流做出了分析,

認為南北方漢族的祖先人群主要是由新石器時代南北方農業人群混合形成的,由北向南呈現梯度混合模式。

因受到氣候和土壤等環境條件影響,中國南方的古人骨骼樣本儲存狀況較差,該研究使用1240K和外顯子捕獲測序方法,突破技術瓶頸,首次成功地對中國臺灣的古代樣本進行了DNA提取、富集和高通量測序。綜合考古學、語言學等證據,該研究系統性地重構了東亞人群的形成、遷徙和混合歷史。這是目前國內開展的東亞地區最大規模的考古基因組學研究,此次所報道的東亞地區古人基因組樣本量是以往國內研究機構所發表的樣本量總和的兩倍,改變了東亞地區尤其是中國境內考古基因組學研究長期滯後的局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