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一個人習慣性遲到或早到,看似無傷大雅,實則代表心理有問題

  • 由 黃志堅談思維與人性 發表于 垂釣
  • 2022-05-08
簡介美國一項調查研究顯示,調查物件中有15%左右的人能意識到自己存在習慣性遲到或早到的行為,有20%左右的人知道自己時間概念模糊,經常遲到或早到,但沒發現已經形成了潛意識中的習慣

遲到的遲是幾聲啊

大家好,歡迎來到千面略懂先生的《行為心理學50講》!

行為是折射心理的一面鏡子,我們可以從中觀照自己,實現與自己的和諧相處,也可以洞察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行為心理學不僅僅是實驗室的一門科學,更是教會我們如何進行自我行為解析、自我心理調適,並透過行為更加了解他人的一門學問。

本課程透過對50種常見的行為,進行深度的心理解析,教會大家看清自己,瞭解別人,看透生活的真相。

今天是很重要的一講,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敬請欣賞。

在朋友圈看到一條有趣的動態,大意是說:跟朋友約好了時間去看電影,結果在他家樓下等了足足四十多分鐘,再加上堵車,到達電影院,電影都接近尾聲了。

小夥子在調侃這趟是專門去聽片尾曲的同時,也忍不住抱怨:“每次都是這樣,一個大小夥又不用化妝怎麼這麼拖拉呢,我都要習慣他的遲到了。”

這個現象很常見,放在一對小情侶身上,算是甜蜜的煩惱,但單論朋友與朋友之間,就更值得深思。

我們生活中也遇到不少經常遲到的人,不僅僅是約會,就連工作、集體活動也不例外,彷彿“準時”這兩個字跟他們絲毫不相干,讓人頭疼又無奈。

一個人習慣性遲到或早到,看似無傷大雅,實則代表心理有問題

與習慣性遲到的人不同的是習慣性早到的人,“早到”在我們通常的認知中,算是一個褒義的詞,代表了對他人和這件事的尊重。

一般來說,早到的人更容易被對方接納認可,但總習慣很早就到的人就要注意,這很可能已延伸成潛意識下討好他人的順從心理。

對此,著名心理學家羅恩·埃爾普曼就曾提出:“總習慣遲到或早到,只是行為模式的一個產物,我們不能將其作為修養道德的評判標準,而是要剖析背後的心理問題。”

也就是說,一個人總是遲到或早到,看似是無傷大雅的行為習慣,實則背後也可能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問題,一定得重視。

01

習慣性遲到或早到是一種“估計偏差”

一個人習慣性遲到或早到,看似無傷大雅,實則代表心理有問題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教授丹尼爾·卡尼曼在其作品《思考,快與慢》中提出了一個著名觀點——“規劃謬誤”(也作計劃謬誤)。

規劃謬誤具體指的是:部分個體對自己任務完成時間、風險、所需資源等方面的預測出現估計偏差的現象。

就像是上班經常遲到的人,當問及他們遲到的原因,他們的回答不外乎“沒想到會堵車”、“剛好錯過一班車,多等了半小時”等,這就是對事件風險評估的不足。

又比如那些習慣性早到的人,他們都會回答“路況比想象得好”、“出門早了”等,這也是一種對目標難度判定的偏差。

換句話說,習慣性遲到的人並不是主觀故意遲到,而是過於樂觀地估計了事件所需時間;而習慣性早到的人並不都是出於討好心理,也有可能是高估了任務難度。

一個人習慣性遲到或早到,看似無傷大雅,實則代表心理有問題

美國一項調查研究顯示,調查物件中有15%左右的人能意識到自己存在習慣性遲到或早到的行為,有20%左右的人知道自己時間概念模糊,經常遲到或早到,但沒發現已經形成了潛意識中的習慣。

這份資料其實就在告訴我們,當一個人長期處於遲到或早到的重複性行為中時,反而更難發現問題所在。

同時,長期的“估計偏差”又會帶來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比如,總是遲到者,往往受理想主義觀念的影響,他們習慣忽略事件中的不可控因素,總是樂觀地認為自己能把握住每分每秒,這就使得遇到突發狀況時,缺乏應對方法,從而使計劃失誤的風險提高。

一個人習慣性遲到或早到,看似無傷大雅,實則代表心理有問題

總是傾向早到者,從心理學的角度而言,內心深處是缺乏安全與信任感的,他們害怕不準時會讓對方不快,又對目標的外界干擾因素充滿不安全感,因此總是要求自己執行時間過分的早,對他們來說,沒有什麼比到達更讓人放心的了。

但這樣一來,他們對時間的觀察感就會大大降低,對日後的計劃安排以及時間管理都會產生一些錯誤的認知。

總之,不論是習慣遲到還是習慣早到,都是一種“估計偏差”,我們要引起注意,不能放之任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