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青浦蒸糕、羅店魚圓、楓涇燒賣、浦東菜肉大圓子……在上海鄉村找回年味兒

  • 由 解放日報 發表于 垂釣
  • 2022-05-03
簡介羅店魚圓閔行梅隴鎮紅燒肉青浦蒸糕金山楓涇燒賣浦東菜肉大圓子廊下“臭八樣”這些上海傳統年味兒食品你最pick哪一個

臭滷健康嗎

羅店魚圓

閔行梅隴鎮紅燒肉

青浦蒸糕

金山楓涇燒賣

浦東菜肉大圓子

廊下“臭八樣”

這些上海傳統年味兒食品

你最pick哪一個?

青浦蒸糕

“那時,廚房裡飄滿了白白的蒸汽,糕香撲鼻而來,家裡小孩會在一旁吵吵鬧鬧,嚷著要爬上灶臺搶糕吃……這才是年味,這才是鄉愁。”

青浦蒸糕、羅店魚圓、楓涇燒賣、浦東菜肉大圓子……在上海鄉村找回年味兒

蒸糕,是滬郊人們過年的傳統習俗。

上海人喜吃甜食和糯食,“糕”這種食物既甜且糯,而且極易儲存,口彩又好,最適合過年吃。

滬郊名糕有不少,比如崇明糕、青浦練塘糕團、金山呂巷白龍糕、奉賢方糕、嘉定徐行蒸糕等,製作工藝大同小異,主要區別在於模具形狀、糯米和粳米粉的比例以及餡料。

青浦蒸糕、羅店魚圓、楓涇燒賣、浦東菜肉大圓子……在上海鄉村找回年味兒

陳君芳家做的,是最傳統的滬郊糯米白糖糕:浸泡過的糯米粉加糖,裹上細豆沙,裝入模具成型後蒸熟。

蒸糕前一天,陳君芳就已經把糯米裝入大桶淘洗乾淨,稍稍瀝乾水分裝袋後靜置一晚,讓糯米把殘留水分吸收。蒸糕當天早上,只需把浸過水的糯米運到鎮上碾成米粉即可。

蒸糕是不加水的,因為早在被碾成粉之前,糯米就已“吃飽”了水分。

00:49

陳君芳是青浦區農家書屋“薄荷香文苑”的主人。每年過年前,她都要蒸上好多糯米白糖糕,用來饋贈親友。一家人忙不過來,她便招呼左鄰右舍一起幫忙。

一大早,70歲的徐寶娥就起床了。她來到鄰居陳君芳家中,和其他鄉鄰一起幫忙蒸年糕。

徐寶娥把米粉倒在塑膠大盆裡,然後開始在裡面加上白糖,一邊放白糖一邊攪拌。糕的顏色可以呈現很多變化,比如要吃紅糖糕的話就可以加上紅糖,要吃藍色糕的話就可以在米粉里加上蝶豆花做的藍蝴蝶粉。

青浦蒸糕、羅店魚圓、楓涇燒賣、浦東菜肉大圓子……在上海鄉村找回年味兒

下一步,是區別開滬郊各種糕點的關鍵環節:把米粉裝入模具。

模具的大小、形狀,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糕的品類。比如,崇明的糕模具極大,一籠糕有四五十斤,而徐寶娥要做的糕模具很小,一塊糕只相當於小籠包一般大。

米粉灌入模具之後,徐寶娥用鴨蛋的一頭把米粉壓實,然後在中間凹陷處加入一小塊豆沙作為點綴,最後再加上一層米粉覆蓋上去,用竹尺把米粉進行平整,然後把成型的米粉團從模具中倒出來,倒在鋪了一張紙的鐵絲網上。

下一步就是蒸糕了。由於陳君芳家要做的糕太多,鐵鍋蒸不方便,就用上了蒸箱。把一版版米粉團放進蒸箱後蒸近半小時,然後關掉蒸箱再“燜”十來分鐘,糯米白糖糕就蒸熟了。

剛蒸熟的糯米白糖糕非常軟糯,香氣四溢,米香味和豆沙的清甜停留在唇齒之間,好吃又不粘牙。不過,大部分的糕都不是蒸熟後現吃的,而是等它自然冷卻變硬後晾曬儲存好,可以從正月裡一直吃到開春。

閔行梅隴鎮紅燒肉

紅燒肉,是道再平常不過的菜餚,幾乎每家每戶都會燒。

但謝師傅卻一直在30年的鄉廚生涯裡反覆琢磨,如何把家常的紅燒肉燒得更細膩、更好吃。

青浦蒸糕、羅店魚圓、楓涇燒賣、浦東菜肉大圓子……在上海鄉村找回年味兒

在閔行梅隴鎮集心村,謝師傅名氣不小。作為一位鄉廚,以前,他常應邀去村民家裡燒流水席,如今,農家辦酒席的地點換到了村裡會所,他依然是炙手可熱的掌勺大廚,

最多時一年要燒100多場流水席。

說起謝師傅燒的各式菜餚,附近村民都會翹起大拇指。

但謝師傅說,其實在家裡,逢年過節,

自己最拿手、也最常燒的是一道家常菜——紅燒肉。

原因很簡單,女兒喜歡吃。

青浦蒸糕、羅店魚圓、楓涇燒賣、浦東菜肉大圓子……在上海鄉村找回年味兒

“小時候可以吃的東西太少,所以,一到過年,紅燒肉就是我的最愛。長大後,正好有機會,我就學了廚藝專業,還拜了師父。19歲那年,我從打下手做起,慢慢成為了主廚。還記得剛入門的那時,口袋裡總是帶著一片膠布,就怕切到手。”

“燒紅燒肉的秘訣在哪裡呢?關鍵是,不要加水!一瓶500毫升的黃酒就夠了。”

謝師傅一臉神秘地說。

青浦蒸糕、羅店魚圓、楓涇燒賣、浦東菜肉大圓子……在上海鄉村找回年味兒

首先,食材是關鍵。豬的肋骨部分,最適合拿來做紅燒肉,它的學名叫“五花肉”——有肥有瘦,還有軟骨和大骨,吃起來更有味道。

選個兩斤半的五花肉,切成一個個小塊。還要準備10只草雞蛋,清水煮開後去殼。這樣,食材就準備妥當了。

青浦蒸糕、羅店魚圓、楓涇燒賣、浦東菜肉大圓子……在上海鄉村找回年味兒

其次,要準備好香料。香料有蔥、姜、八角、香葉、桂皮等,不可過多,要適量,既要去掉肉的腥味,又不能喧賓奪主蓋過肉的原味。

當然,還要準備好油鹽醬糖等調味料。老抽、生抽、海鮮醬、胡椒粉,黃酒更是關鍵的必備品。

青浦蒸糕、羅店魚圓、楓涇燒賣、浦東菜肉大圓子……在上海鄉村找回年味兒

一切準備就緒,燒菜開始咯。

第一步,“出白水”。先把切好的肉塊洗乾淨,與薑片、少量黃酒、蔥一起放到熱水裡煮,等水上漂浮出一層白色的泡沫狀油膜後,再把肉取出,用冷水沖洗乾淨。這個過程俗話叫“出白水”,是為了去除肉的腥味。

青浦蒸糕、羅店魚圓、楓涇燒賣、浦東菜肉大圓子……在上海鄉村找回年味兒

第二步,煸炒肉。大火起,油入鍋,把薑片、蔥和香料放在油鍋裡煸炒一番,再放入剛剛“出好白水”的肉,煸炒直至出現一層肉油。這個過程,千萬不能加水。

青浦蒸糕、羅店魚圓、楓涇燒賣、浦東菜肉大圓子……在上海鄉村找回年味兒

第三步,加調味料。先放入糖,再加海鮮醬,之後倒老抽、撒胡椒粉,加生抽、噴黃酒。別看這幾個動作簡單,卻決定著紅燒肉的色香味。

糖——能讓肉看上去油光發亮,海鮮醬——進一步提亮肉色,老抽——讓肉入味,胡椒粉——進一步去肉腥味,生抽——讓肉色更加顯現、更入味,黃酒——讓肉質變酥變糯。剩餘的黃酒,也要全部倒入。這個過程全部大火煮。

青浦蒸糕、羅店魚圓、楓涇燒賣、浦東菜肉大圓子……在上海鄉村找回年味兒

第四步,小火慢燉半小時。把剝好殼的白煮蛋放入鍋中,與肉一起小火慢燉半小時左右。

這當中,可揭開鍋蓋看看醬油是否入色,同時嚐嚐湯汁的鹹淡,適當加入調味料。

青浦蒸糕、羅店魚圓、楓涇燒賣、浦東菜肉大圓子……在上海鄉村找回年味兒

半小時後,紅澄澄、油光發亮的紅燒肉就要出鍋了。

一盤海派紅燒肉,別提有多誘人了,散發出濃濃的鄉愁和年味,也盛滿了謝師傅對女兒的愛。

青浦蒸糕、羅店魚圓、楓涇燒賣、浦東菜肉大圓子……在上海鄉村找回年味兒

羅店魚圓

在羅店,過年有一個傳統,家家戶戶都要吃魚圓。魚圓漂在菜湯上,碧綠的菜葉襯托著又白又圓的魚圓,十分誘人,更寓意著“團團圓圓”。

輕輕咬上一口,圓滑Q彈、軟糯可口、鹹淡適宜,這樣的非遺美食,讓人慾罷不能。

青浦蒸糕、羅店魚圓、楓涇燒賣、浦東菜肉大圓子……在上海鄉村找回年味兒

作為寶山北部重鎮,羅店水系豐富,自古便是魚米之鄉。

當地人愛吃魚蝦,民間此類菜餚眾多,魚圓很早便威名遠播,乃至寶山地區凡是售賣魚圓之處,都會自稱“羅店魚圓”。

青浦蒸糕、羅店魚圓、楓涇燒賣、浦東菜肉大圓子……在上海鄉村找回年味兒

羅店當地最純正的魚圓,是74歲的周亮華在自己家裡做出來的。

“因為還沒有工坊,

魚圓都是我在家裡做出來的。一天最多做個100斤了得,所以一般親戚朋友吃吃,也不對外賣。

”周亮華一邊忙著把手洗乾淨,一邊說。

他是寶山區非遺專案羅店魚圓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也是2018年3月羅店魚圓製作大賽金獎獲得者,

“差不多已經和魚圓打了57年交道。”

周亮華不善言辭,和魚圓的結緣也像是順理成章。“我們小時候那會兒,在羅店評價一個人菜做得好不好,就要看他的魚圓做得好不好。”周亮華說,在當地的流水席上,軟糯可口的鮮美魚圓總是被一搶而空,自己就跟著父母鄰居學起了做魚圓的手藝。而後,又專門做過廚師,手藝更是日益精進。

青浦蒸糕、羅店魚圓、楓涇燒賣、浦東菜肉大圓子……在上海鄉村找回年味兒

戴上廚師帽、白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後,他先將製作魚圓用的青魚放在清水裡浸泡,讓魚肉組織疏鬆,便於剔骨。“在選料上,要選擇重量適中、肉質厚實、鮮度較高的青魚、草魚。”

他從廚房裡取出了自己的專用刀具,隨即好戲開場。

觀看他處理活魚就像一場視覺盛宴,每一刀下去都又快又準,三下五除二就將魚鱗、魚骨清得乾乾淨淨,魚膽也被仔細地清理掉,平均一條魚最多花費5分鐘就處理完畢。

接著,周亮華將去鱗去骨的魚肉放在水裡浸泡,“浸泡的時間越長,魚肉越白,所以時間允許的話,浸泡10幾個小時也是可以的。”他說。

青浦蒸糕、羅店魚圓、楓涇燒賣、浦東菜肉大圓子……在上海鄉村找回年味兒

處理好的魚肉,就送進專業的加工機器裡進行第一次攪拌。

以前沒有這種攪拌機時,需要將魚肉平鋪在一塊大砧板上,並用刀背以勻速的節奏敲擊魚肉長達四五個小時,直至魚肉完全酥爛。

青浦蒸糕、羅店魚圓、楓涇燒賣、浦東菜肉大圓子……在上海鄉村找回年味兒

隨後,他端來一個大鐵盆,將魚肉泥放在其中,加入的水和魚肉的重量比約為1:1,接著加入少許的酥油和鹽,然後繼續攪拌,漸漸地,魚肉呈現出透明的魚糜狀。“

做魚圓,關鍵是加水的比例

,而這比例又沒有固定值,因為魚肉本身含水量不同,所以經驗就派上了用場。”

最後,就是大家期待的擠魚圓了:周亮華將一口潔淨的鐵鍋盛以清水,取出一把光滑的羹匙,戴著手套的左手攥魚糜,從虎口處擠出,成圓形顆粒,右手用羹匙接住,放入清水鍋中,動作乾淨利落。就見一個個圓圓的、光亮的魚圓漂在水上。他傳授了一個小秘訣:

魚圓漂得越高,說明做得越好

;如果漂不起來,說明魚圓要麼缺工夫要麼缺水,需要再次返工。

而擠出的魚圓,則要在清水中漂浸半小時左右再煮,以防止粘連。等到魚圓在鍋裡滾熟後,再撒上菜葉、蔥花,一大碗香噴噴的魚圓湯就只待享用了。

因為沒有新增任何麵粉、生粉等,魚圓保持著最純正的味道。但也因為如此,這樣的魚圓不宜冷凍,且最多隻能在冰箱的冷藏室放上3-5天。這也給魚圓的批次生產和運輸帶來了難題。

金山楓涇燒賣

大年初一,看畫張吃燒賣。

這是我們古鎮的過年習俗,有點年紀的老居民都知道的!”出生在金山楓涇鎮的金女士說。

據說,

在楓涇當地,甚至有“不吃燒賣不過年”的說法。

青浦蒸糕、羅店魚圓、楓涇燒賣、浦東菜肉大圓子……在上海鄉村找回年味兒

楓涇古鎮的“畫”,有丁聰的漫畫,有程十發的國畫,還有聞名國際的金山農民畫。

而楓涇最有名的燒賣就是“阿六燒賣”鋪子。

這家店就開在古鎮市河邊,楓溪長廊裡,緊鄰張家橋。雖然店鋪並不大,但

平時每天都能賣出300-500籠燒賣,春節期間更是每天賣出1200籠燒賣

“大年初一那天,早上6點就有人來排隊,一直排到橋頭那裡……好在我們兩個爐子一起蒸,他們大概只需排隊20分鐘,就能吃上熱氣騰騰的燒賣了。”今年正好六十歲的店鋪創始人朱宗其,興致勃勃地描述大年初一的場景。

青浦蒸糕、羅店魚圓、楓涇燒賣、浦東菜肉大圓子……在上海鄉村找回年味兒

楓涇燒賣與上海市中心常見的燒賣並不一樣,“個頭”小了許多,食客基本一口一隻,麵皮很薄,內裡包著的也不是糯米飯,而是鮮肉冬筍餡,湯汁飽滿,如果不看開口的外形,只論口感和風味特點,倒更像是小籠湯包。

朱宗其說,楓涇燒賣至少已有100多年曆史,早在自己爺爺手裡時就已聞名,後來銷聲匿跡過一段時間,但爺爺做燒賣的配方一直在家族內部傳承,十二年前,自己重新鑽研了做燒賣的手藝,終於再次在古鎮上開出楓涇燒賣店。因自己排行老六,所以取名“阿六燒賣”。

青浦蒸糕、羅店魚圓、楓涇燒賣、浦東菜肉大圓子……在上海鄉村找回年味兒

老朱自家祖傳的楓涇燒賣製作手藝,

關鍵奧秘在於餡料的配方。

餡料的原料,包括夾心肉、冬筍、皮凍和各種調料等。

拌料非常有門道,如果配比和手法不到位,燒賣的餡吃起來,要麼沒彈性,要麼不夠緊實,要麼不夠鮮嫩,口感會相差甚遠。如今,

老朱只將配方傳給了兒子

,小朱每天凌晨都要親自拌餡料,包燒賣的活兒則有僱來的阿姨們幫忙。

阿六燒賣選用的皮子,也有講究。這是老朱專門訂製的,相比其他燒賣的麵皮,它更薄,也更有韌性,不容易破,口感也好。

青浦蒸糕、羅店魚圓、楓涇燒賣、浦東菜肉大圓子……在上海鄉村找回年味兒

阿六燒賣受追捧,還在於其新鮮度。所有的原料都是當天採購、當天用完,絕不留到第二天。所以,阿六燒賣也是限量供應,一般工作日,是凌晨四點半開門,下午一點關門,週末延長供應時間,但到下午四點也關門了。

所以,要品嚐阿六燒賣,還必須趕早。

青浦蒸糕、羅店魚圓、楓涇燒賣、浦東菜肉大圓子……在上海鄉村找回年味兒

浦東菜肉大圓子

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舊時,在浦東地區的農家,這一天必吃一樣東西,那就是菜肉大圓子。

糯米皮又簿又酥糯,菜肉薺菜餡格外鮮美,讓人吃了還想吃。

在民間傳說裡,讓灶君公公多吃幾個圓子,是為了粘住他的嘴巴,好讓灶君公公上天去向玉皇大帝奏事時,少說人間壞話,多說人間善事。祈望玉帝保佑人間來年風調雨順,百姓豐衣足食。

青浦蒸糕、羅店魚圓、楓涇燒賣、浦東菜肉大圓子……在上海鄉村找回年味兒

為了臘月二十三做圓子,農家人每年都會早早準備糯米良種,之後精心種植管理,力求收穫的糯米達到優良等級。

在臘月二十三到來的前一天,農婦會去鄉間田埂邊,精心挑選被冰凍過的薺菜,葉子要帶棕青色的。之後,再到田裡挑矮腳小青菜。晚上,對薺菜、青菜揀一遍,去掉老葉,剪掉長長的薺菜根。

第二天清晨,農家人就急匆匆帶著小跑趕到鎮上,排隊買上好的夾心肉。這種肉嫩而不肥,適合作圓子的餡料。

肉買回來後,天空才初露霞光。將肉洗淨、切塊,農家人開始在砧板上斬肉。肉斬碎後,再把洗淨的薺菜、青菜放在一起,在開水裡焯一下,然後擰乾,同樣剁碎。最後,把肉未和剁碎的薺菜青菜,拌到一起,同時放上各種上等調料。此刻,圓子的餡大功告成。

青浦蒸糕、羅店魚圓、楓涇燒賣、浦東菜肉大圓子……在上海鄉村找回年味兒

在浦東鄉村,農家人把糯米搗成粉的過程,叫椿(或叫舂米)米。

椿米時,把米放在石臼裡,人站在木架上,用腳用力一踩石頭翹起,腳一鬆,石頭落進石臼裡,米就會碎掉,變成粗的米粉。之後,用很細密的篩子,從椿碎的粗粉中篩出細粉,盛進盆子裡。

如此這般,反覆椿,反覆篩。幾十斤糯米,要費好一番功夫才能全部椿成粉。那時,每戶農家都要椿那麼多糯米粉。因此,臘月二十三前幾天,農家就開始預約排隊去椿米了。

青浦蒸糕、羅店魚圓、楓涇燒賣、浦東菜肉大圓子……在上海鄉村找回年味兒

舊時,農家第一鍋圓子煮好後,一般先盛三大碗敬灶君公公。這時,全家老小一起祭拜灶君公公,舉行送灶儀式。

送灶活動結束後,全家還要用圓子敬祖宗。待這一切儀式結束後,全家才圍坐在八仙桌旁,一起團團圓圓吃圓子,開開心心過小年。

廊下“臭八樣”

廊下本地人過年必吃“老八樣”。

廊下“老八樣”

與浦東等地區的“老八樣”有所不同,分別為

整雞、整鴨、蹄髈、豬腳、紅燒魚、大蛋餃、紅燒肉、油豆腐塞肉。

“以前,農村人生活不富裕,平時很少吃到大魚大肉,所以,過年的菜餚都以大葷為主,而且必須整雞、整鴨上桌,既吉利又解饞!”廊下農家樂協會婦聯負責人曹月芳介紹。

青浦蒸糕、羅店魚圓、楓涇燒賣、浦東菜肉大圓子……在上海鄉村找回年味兒

青浦蒸糕、羅店魚圓、楓涇燒賣、浦東菜肉大圓子……在上海鄉村找回年味兒

青浦蒸糕、羅店魚圓、楓涇燒賣、浦東菜肉大圓子……在上海鄉村找回年味兒

廊下“老八樣”

1月27日,廊下鎮舉辦首屆民俗年味節,廊下鎮挖掘推出了

最香的“臭八樣”

,包括

臭豆腐、臭毛豆、臭滷蛋、臭青菜、臭南瓜、臭芋艿、臭萵筍、臭山芋。

與人們熟悉的臭豆腐相類似,這“臭八樣”都是臭滷浸泡過的,聞起來“臭”,但吃起來“香”,而且格外下飯。

青浦蒸糕、羅店魚圓、楓涇燒賣、浦東菜肉大圓子……在上海鄉村找回年味兒

青浦蒸糕、羅店魚圓、楓涇燒賣、浦東菜肉大圓子……在上海鄉村找回年味兒

廊下“臭八樣”

原來,做“臭八樣”並不複雜,八樣食材都是頭一天在臭滷中浸泡了一晚,浸泡時間的長短決定菜餚的鹹淡和“臭”的濃郁程度,以前本地人更偏愛鹹一點、臭一點,但如今為了跟上健康飲食的潮流,人們會有意識地選擇清淡一點的口味。

“臭八樣”的關鍵,還在於臭滷的製作。

50歲的陳阿姨,出生在中華村,是一位做“臭八樣”的高手。陳阿姨介紹說,

臭滷的最重要一樣原料,是米莧的老秸稈

,採收、洗淨後放入鍋裡,加水、加鹽,再加入祖輩傳下來的老滷,然後用火燒開、煮爛,之後倒入缸中,等候一兩個月,時間越長越好,臭味越濃郁。這一兩個月中,做滷的人家會時不時取來燒紅的火鉗,在缸中攪拌一會兒,說不清是為了殺菌消毒,還是為了加快其腐爛變臭的程序。

想要品嚐“臭八樣”,或阿婆菜飯、廊下老八樣,不妨春節期間到廊下鎮中華村過年吧!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黃勇娣 周楠 方麗娜 陳軍賢 王志彥 戈曉莉 茅冠雋

微信編輯:大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