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遷安、遷西人為啥管“2”叫“餓”?與這位歷史人物有關

  • 由 唐山大牌 發表于 垂釣
  • 2022-04-20
簡介受他們的方言影響,遷西、遷安一帶“兒、耳、二”等字的韻母停止演變,沒有變成捲舌韻母er,也沒有形成捲舌動作

耳舌的讀音是什麼

可能有不少唐山小夥伴對遷安、遷西“2”的獨特發音印象深刻。原因就是遷安、遷西一帶的方言沒有捲舌韻母er,普通話“兒、耳、二”的發音是er,發音的時候舌頭有點兒卷,而遷西、遷安方言發這些音的時候,舌頭是不卷的,有些小夥伴將其形容為“餓” 。為什麼遷安、遷西人這樣發音呢?

北方特殊現象

捲舌韻母er是普通話和北方漢語方言普遍具有的一個韻母,《漢語方言地圖集·語音卷》(商務印書館2008年版)調查了全國930個縣與縣級行政區的漢語方言,“兒”在全國有很多種讀法,其中東北三省、北京、天津、河北中北部、山西中北部、河南中南部、陝西、四川大部分地區、湖北中西部等地的發音都是er,長江中下游以南(除去湖南西北部)的發音幾乎都不是er。捲舌韻母er在廣大的北方地區分佈非常普遍,身處這片區域中心的遷西、遷安一帶卻沒有,實屬特殊現象。這究竟是為何?

遷安、遷西人為啥管“2”叫“餓”?與這位歷史人物有關

遷西青山關

17世紀之後演變中斷

漢語的語音是逐步發展演變的,捲舌韻母er也不例外。在元代,元曲需要押韻,為了規範押韻用字的讀音,有叫周德清的人寫了一本書叫《中原音韻》,這本書記錄了當時大都(今北京)一帶的語音,根據記載,當時“兒、二、耳”等字與“絲、司、時、始、市”等字是可以押韻的,也就是說這兩類字的韻母相同,說明當時捲舌韻母er還沒有產生。

到了明代,1626年,一個叫金尼閣的法國傳教士寫了一本書,叫《西儒耳目資》,他是在山西人韓雲的幫助下寫成的,金尼閣寫這本書的目的是幫助來華傳教士學漢語(他把傳教士叫西儒,也就是來自西方的儒生),金尼閣把“而、兒”的讀音標為ul,這個音實際上就是捲舌韻母er,前面的u讀音接近ɑ,後面的l表示捲舌動作,金尼閣是外國人,聽漢語的er 會稍稍有點偏差。到了1641年,又有叫方以智的學者寫了一本研究語音的書叫《切韻聲原》,在這本書裡說:“兒為獨字。”意思是說,“兒”在讀音上是單獨的字,不再和其他的字同音,可以認為已經讀為er了。總之,最晚到17世紀,捲舌韻母er就開始形成了。

也就是說,到17世紀之後,在捲舌韻母er形成的過程中,遷西、遷安一帶的方言中“兒”的讀音演變過程被打斷了,沒有和北方其他地方的方言一起演變。

遷安、遷西人為啥管“2”叫“餓”?與這位歷史人物有關

遷安白羊峪

和戚繼光有關

那麼中斷的原因是什麼呢?語言是人們天天都要說的,一般不會無緣無故自己就停止演變,除非有重大的外來影響。這就需要從歷史上找原因。

查詢歷史可以發現,戚繼光在隆慶元年(1567年)至萬曆十一年(1583年)駐守遷西、遷安,戚繼光做薊鎮總兵的時候,總兵府就在今遷西三屯營。戚繼光還帶來三千名浙江士兵,他們是跟隨戚繼光消滅倭寇的主力,軍紀嚴明,聲望很高。在戚繼光到來之前,明朝的邊防軍紀律鬆散,戰鬥力不強,戚繼光和浙江士兵的到來,極大地改善了當時邊防軍隊的軍紀,並且提高了戰鬥力,此後,浙江士兵屢次擔任抵禦外敵的前鋒,薊鎮士兵的戰鬥力也是長城沿線的明軍中最強的。

遷安、遷西人為啥管“2”叫“餓”?與這位歷史人物有關

到了明朝後期,江浙一帶的吳語已經形成(吳語形成的時間最晚在南宋),這些浙江士兵的方言也是吳語,直到現在,吳語的“兒、耳、二”等字的讀音都不是er,以此反推,在四百多年前的明朝後期,讀音更不可能是er。1540年,有個叫王應電的江蘇崑山人,寫了一本書叫《同文備考》,這本書有個附錄叫《聲韻會通》,記錄當時崑山的語音,在《聲韻會通》裡,他把韻母分了類,其中有兮類、資類、支類、餘類、耶類等等,沒有一類的讀音是er。

戚繼光調任遷西、遷安的時間是16世紀末,正好早於捲舌韻母er形成的時間,調來的浙江士兵的方言沒有捲舌韻母er,雖然他們人數少,但影響大,相應的方言影響力也會大。受他們的方言影響,遷西、遷安一帶“兒、耳、二”等字的韻母停止演變,沒有變成捲舌韻母er,也沒有形成捲舌動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