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隱藏在長江中的寺廟,洪水退後才全部露出,700年洪水中屹立不倒

  • 由 墨水詩 發表于 垂釣
  • 2022-04-17
簡介萬里長江,險稱天塹,上起巴蜀,下至吳淞,唯鄂州觀音閣雄踞磯頭,宛如中流砥柱,氣勢磅礴,故又被譽為“萬里長江第一閣”

神鰲真的存在嗎

隱藏在長江中的寺廟,洪水退後才全部露出,700年洪水中屹立不倒

近日,鄂州一名古修建喜好者到長江邊對觀音閣航拍,從航拍來看,雖然洪水曾經吞沒了觀音閣的下方十幾米高的基座,但是古修建在洪水中平安無事。以前,位於長江江心的觀音閣曾多次被洪水淹沒。因一次次被淹沒,最後又能完整的露出水面,這座樓閣被譽為“閣堅強”。

隱藏在長江中的寺廟,洪水退後才全部露出,700年洪水中屹立不倒

觀音閣有“萬里長江第一閣”的美譽,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距今已有700餘年的歷史。長24米,高14米,以紅石青磚砌就,與龍蟠磯巧妙地融為一體,顯得雄峻巍峨,氣勢磅礴。

隱藏在長江中的寺廟,洪水退後才全部露出,700年洪水中屹立不倒

隱藏在長江中的寺廟,洪水退後才全部露出,700年洪水中屹立不倒

閣頭建有弧形擋水牆

隱藏在長江中的寺廟,洪水退後才全部露出,700年洪水中屹立不倒

弧形擋水牆既減緩水勢,又順勢洩流。

隱藏在長江中的寺廟,洪水退後才全部露出,700年洪水中屹立不倒

防汛人員還在堅守。

隱藏在長江中的寺廟,洪水退後才全部露出,700年洪水中屹立不倒

觀音閣佇立於鄂州市小東門外大堤俯瞰長江,可見一巨型礁石屹立江心,其熱蜿蜒如龍,此即“龍蟠磯”。相傳孫傳定都武昌(今鄂州)之前,有黃龍蟠臥磯上,積日方去,因而又名“蟠龍石”。

隱藏在長江中的寺廟,洪水退後才全部露出,700年洪水中屹立不倒

蟠龍石翹首西望,周身罩著一層氤氳煙氣,猶如蜃景。而更為奇妙的是,一船形古閣突兀在龍首上,凌空虛懸,橫江而峙。這便是令人歎為觀止的鄂州觀音閣。

萬里長江,險稱天塹,上起巴蜀,下至吳淞,唯鄂州觀音閣雄踞磯頭,宛如中流砥柱,氣勢磅礴,故又被譽為“萬里長江第一閣”。

隱藏在長江中的寺廟,洪水退後才全部露出,700年洪水中屹立不倒

觀音閣始建於宋,元至正五年(1345年)重建,明清多次重修。閣坐東朝西,在礁石上壘石成臺,臺上建閣。

隱藏在長江中的寺廟,洪水退後才全部露出,700年洪水中屹立不倒

現有祖師殿、觀音殿和老君殿三殿以及純陽樓、觀瀾亭等建築。

隱藏在長江中的寺廟,洪水退後才全部露出,700年洪水中屹立不倒

萬里長江,險稱天塹,上起巴蜀,下至吳淞,唯鄂州觀音閣雄踞磯頭,宛如中流砥柱,氣勢磅礴。故又被譽為“萬里長江第一閣”。

隱藏在長江中的寺廟,洪水退後才全部露出,700年洪水中屹立不倒

千百年來,每到汛潮,水漫樓閣,只剩高層視窗,甚至只剩那簷牙、龍吻在浩淼長江水之中。狂濤巨瀾曾使多少名樓華構席捲而去,然而,汛期一過,水落石出,它又橫空出世,威鎮江心。

隱藏在長江中的寺廟,洪水退後才全部露出,700年洪水中屹立不倒

純陽樓

閣身正壁鐫有”觀音閣”三個遒勁的大字。進閣正門石碑上刻的“龍蟠曉渡”四字,出自清代官文手筆。閣內自西向東,分別是觀瀾亭、東方朔殿、觀音殿、老君殿和純陽樓。

隱藏在長江中的寺廟,洪水退後才全部露出,700年洪水中屹立不倒

水位高的時候

觀音閣下半部那如同船舷樣的弧形石,既減緩水勢,又順勢洩流,任憑江水拍擊咆哮,總是穩於泰山。古代鄂州工匠對流體力學的奇妙運用和那風格獨特的造型藝術,使多少建築專家駐足留連,讚歎不已。

隱藏在長江中的寺廟,洪水退後才全部露出,700年洪水中屹立不倒

水退後,觀音閣高出水面數丈,石壁上依然能看出洪峰最高時的淹沒線

網友們盛讚這座建築的強度。

一位網友評論道:“這座閣必須保護起來。”

另一位網友則說:“這座閣的地基太強大了。古人真是傑出的建築家。”

隱藏在長江中的寺廟,洪水退後才全部露出,700年洪水中屹立不倒

其實,堅固的觀音閣歷史也被沖毀或破壞過。因被譽其為“鄂州第一名勝”,故屢毀屢建,修繕工作從未間斷。

隱藏在長江中的寺廟,洪水退後才全部露出,700年洪水中屹立不倒

明弘治初到民國期間,觀音閣毀修多達 8 次。新中國後,1954 年,百年不遇洪水沖毀觀音閣後,省文化局撥款重修。

1982 年,國家文物局撥款維修;1996 年 7 月,洪水沖毀觀音閣東南牆,湖北省文物局、省計委、鄂州市政府共同撥款於次年完成維修。

就在去年,湖北遭遇大洪水後,觀音閣內已進水 3 米深,區域性存在坍塌危險,國家緊急撥款搶修。

隱藏在長江中的寺廟,洪水退後才全部露出,700年洪水中屹立不倒

鄂州故老相傳,古時候觀音閣能隨潮漲落,龍蟠磯上原有兩個凹 ,說是“神鰲”的兩隻巨眼,一個出油,一個出鹽。後來,閣中一位貪心的道人拿鑿子把凹 的口徑擴大數倍,希圖出更多的油鹽。不料,把神鰲的兩眼戳瞎了,再也不出油鹽了,觀音閣也不能隨潮漲落了……。這個故事流傳了幾許春秋,也無法確考,但只要觀音閣存在,它大約還會世代相傳,給後人以有趣的啟迪。

觀音閣下半部那如同船舷樣的弧形石牆棗“水城”,既減緩水勢,又順勢洩流,任憑江水拍擊咆哮,總是穩於泰山。古代鄂州工匠對流體力學的奇妙運用和那風格獨特的造型藝術,使多少建築專家駐足流連,讚歎不已。

隱藏在長江中的寺廟,洪水退後才全部露出,700年洪水中屹立不倒

石牆上的幾棵古樹,原已枯萎縮多年,如今竟死而復生,正舒展著嫩芽初吐的新枝,擁抱春的到來。閣中的那一口老井,自古水清見底,水位要高出江水數尺,令人稱奇。這老井、古樹和神鰲眼,被稱作觀音閣“三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