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自古婆媳是冤家?有幾種開啟方式值得借鑑

  • 由 未名閣 發表于 垂釣
  • 2022-03-14
簡介弟妹父母怕三叔三嬸忙不過來,打算給請個月嫂,但是三嬸說啥也不幹,執意要親手照顧兒媳和兩個孩子

弟媳對父母不好怎麼辦

如果你是已經娶妻的男人,不論你成熟與否、成功與否、性格溫柔與否,在家裡比較棘手的一件事,或許就是如何做老媽和妻子之間的調和劑。弄好了皆大歡喜,弄不好自己受夾板氣。那種感覺絕對酸爽~~~。實際生活中,男人難免遇到這樣那樣的事,例如:老媽挑媳婦眼中沒活兒;媳婦挑婆婆講究兒多;老媽挑你為啥總不回來看看,是不是媳婦看得嚴;媳婦挑你回到家就像大爺,啥都不動手;還有今年過年是先回婆家還是先回孃家,等等。一系列問題,無時不在燃燒著你的腦細胞,但卻沒有一個恆定不變的解題方法。什麼?你們不在一起住?即便是這樣,過年過節回婆家的短暫相聚,也不乏鬧出驚心動魄小摩擦的事例。

如果你是結婚了但尚未成為婆婆或岳母的女人,不論你貌美與否、高知與否、修養高低與否,最鬧心的或許就是面對婆婆。你心裡會想,我條件那麼好,嫁到了你們家,公公婆婆是不是應該像對待女兒一樣對待我;我也有工作,累了一天回到家我乾的比你們還多;我和老公賺的錢,為啥買點東西就這不對那不好;我是孩子媽,管孩子怎麼就成了錯呢,等等。即便是再有涵養的人,時間久了也難免心裡不痛快,漸漸也就有了隔閡。

如果您是已經成為婆婆的女人,不論您家境優越與否、閱歷豐富與否、性格隨和與否,是不是經常會想,我含辛茹苦把兒子養大,媳婦就該像我一樣無微不至的照顧他;進了我家的門就要按照我家的規矩為人處世;女人再能也是女人,幹事業是男人的事,女人回到家就該相夫教子,等等。總而言之,就是打啥底是啥底,必須要從媳婦一進門就開始立規矩、抓轉變、求大同。呵呵~~~誰叫咱多年的媳婦熬成婆呢。

當然,婆媳之間的矛盾可大可小、或明或暗,但還是有一部分家庭婆媳之間相處的比較融洽,不禁讓人羨慕。這裡和小夥伴們分享兩種角色(婆婆與兒媳)、三個家庭的故事。

一、兒媳巧用小妙招,避免或淡化與婆婆的矛盾

一次同學聚會,最開始大家都是天南海北的聊,後來幾個女同學就聊到了婆媳關係。剩下的男同學包括我在內一開始還開幾句玩笑,後來越聽越入戲。其中大多數女生都在抱怨,後來聽了丹丹的話感覺有一定道理(丹丹的老公家是外地的,有小孩後公公婆婆就順理成章的搬到了她和老公的家)。我總結了一下,總的說就是要“心大”,具體講就是“多聽”“少說”“視而不見”。

“多聽”———婆婆不管說啥都聽著,有道理的就照做,沒道理的要麼就喊老公來做,要麼就說和老公商量商量,要麼就藉著電話響、微信響回房間或者出門溜之大吉。如果婆婆當著老公或孩子的面含沙射影,那就當做耳旁風,你說你的我幹我的。

“少說”———如果單獨相處,能不說的話就不說,要說就聊些不鹹不淡應景的話;能讓老公轉達給婆婆的那是最好,但是事先和老公說明這是他的意思。

“視而不見”———但凡有看不慣的事,就假裝沒看見,落得個心裡清靜。

環顧桌上的同學,當時我們也都快40歲的人了,女同學中除了一個離婚5、6年的女同學保養的依然年輕外,就屬丹丹同樣貌似30出頭的女人。不禁感慨,不僅僅是做兒媳,做人也同樣心大一點好。

二、婆婆真誠相待,讓兒媳真心相對

我的三叔三嬸都是很普通的人,在表弟結婚前就已退休。表弟是一個老實本分的人,當年學習很好,畢業後進了一家還算不錯的企業。這期間認識了後來的媳婦。弟妹的家庭條件很好,明顯好於表弟家。聽說在交往過程中弟妹的家人是反對的,但弟妹就是看好了表弟的為人執意堅持,後來弟妹的家人也就同意了。

轉眼表弟和弟妹已經結婚13年,婚後頭幾年與三叔三嬸同住也好,後來在同一園區分開住也罷,兩位老人和小夫妻相處的都很融洽。目前,小兩口的工作很順利,一對雙胞胎寶寶也已經上小學三年級,一大家子其樂融融。當然,這一切都要歸功於我的三嬸。

說起來,我三嬸真是個人物,別看她打小就是普通家庭長大,學歷不高,工作也是那種小企業,但是為人處世可是挺有一套。接觸的時間久了,周圍的人都會打心底裡佩服,也讓我想起“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這句話。

在表弟和弟妹的問題上,三嬸總的來講就是體現了“真誠”這兩個字,一方面是言語上的,另一方面是行動上的。

在表弟帶著還是女朋友的弟妹第一次到三叔三嬸家做客時,三嬸準備了一大桌子菜,雖然談不上高大上,但卻表現出了對女孩兒的熱情。在以後交往的日子裡,以及兩個人結婚後,每一次弟弟和弟妹在家吃飯,三嬸都會先問一問弟妹想吃什麼。有時家裡沒有的菜,三嬸還會讓三叔去買。

在弟弟弟妹定親的那一天,三嬸講了一番話,雖談不上多麼有條理,但是讓人心裡很暖。大致的意思就是,我就這麼一個兒子,但是很高興馬上就又有了一個女兒。我們雖然是一般家庭,但是我們會用最高的標準照顧好未來的兒媳。我知道年輕人有年輕人的活法,我會和老伴兒尊重你們的想法,不會干涉你們的生活。

再後來,弟妹生了一對雙胞胎,還都是男孩。弟妹父母怕三叔三嬸忙不過來,打算給請個月嫂,但是三嬸說啥也不幹,執意要親手照顧兒媳和兩個孩子。當時我都很詫異,三嬸的小體格能不能撐得下來。但是三嬸就這樣伺候著月子中的兒媳和兩個淘氣的胖小子。

也許我接觸當婆婆的人不多,但至少三嬸是我見過和聽說過的最善解人意、真誠待人、甘於付出的婆婆。都說母愛偉大,或許像三嬸這種母愛是一般人學不來的。

三、公公婆婆有實力、有方法,有效避免矛盾、和睦相處

我感覺這種型別的不適合大眾,所以放到了最後,不過卻也是有類似條件的家庭可以借鑑的。

故事的主人公是我妻子的大爺大娘。早些年大爺一賭氣辦了停薪留職,開始辦民營幼兒園,後來又開辦了藝術學校。辛苦了幾年後,大爺的幼兒園和藝術學校越辦越好,在業內也開始有了名氣。有了第一桶金後,大爺開始把目光盯向了倒騰商品房和門市房。就這樣,大爺家越來越富足。

舅哥雖然比我大,但是結婚卻比我晚了將近2年。畢竟,舅哥是“海龜”,結婚頭幾年還一直忙於開辦自己的培訓學校。回頭想想,大爺大娘的眼光還是比較長遠的,早早就在一個小區買下了兩套房子,而且還是在我市教育資源最優質的一個區裡。

說到這,大家就明白了。對,舅哥結婚後,大爺大娘和舅哥兩口子各住一套房。這樣,既免去了天天見面、共同生活、相互鬧眼睛的麻煩,又可以在需要時隨時互相過去幫忙。

嫂子懷孕後,她的父母自然而然的住了過來,好處在於自己的女兒怎麼挑剔都是自己的爹媽。此時的大爺大娘也有所表示,送去了不小數目的錢,告訴兒媳的父母,想吃啥、想用啥儘管買,千萬不能虧了孩子,不夠的話我們再拿。

再後來,什麼月嫂啊、保姆啊、孫女的日常花銷啊補課啊等等,全都由大爺大娘負責,絕不差事。在我和媳婦看來,就是花錢買心安,呵呵~~~

絮叨了這麼多,目的就是從不同角色和角度來談談我對如何避免、淡化和處理婆媳之間的矛盾,儘可能的不去單純的站在一個視角去看問題、想問題、解決問題。希望對小夥伴或者老夥伴有所啟示,畢竟家和萬事興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