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我也說說鄉音和普通話

  • 由 陌上追風的葉子 發表于 垂釣
  • 2022-02-28
簡介老家沒有普通話,沒有北京音,老家的人見面還習慣於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發音,熱情的打著招呼:“嫂dei,你nuà去了

耶歇怎麼讀

說起普通話,可能很多人都會說上幾句,有些人發音還非常標準,甚至可以長篇闊論,大有播音員風範。

普通話最早是說“北京音”,20世紀初,清政府規定北京官話為“國語”。國語的前身是明清官話,更早之前則稱為雅言。1982年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重新組織開展了第二次普通話審音工作,形成了《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1985年由國家語委、國家教委、廣播視部聯合釋出,是普通話語音的現行國家標準。

我也說說鄉音和普通話

我們的拼音音標和英語有很多近似之處,包括形狀和發音,是否有相互借鑑的成分,這個我沒有考證過。從小就學“ a[阿]、o[哦]、e[鵝],i[衣]、u[烏]、ü[迂]”,伴有圖畫,圖文並茂,想必都不會忘記那些時光。但是到了最後,說著說著就不說了,人多的地方更不敢張嘴。別人都說本地話,突然冒出來一個說普通話的,而且也不太標準(類似於北京郊區吧),象羊群裡跑進一頭驢一樣。通常別人會說“蠻”,或者“蠻子”,大致是另類的意思。

我也說說鄉音和普通話

我也說說鄉音和普通話

統一和推廣普通話是很有必要的!中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三里不同俗,十里改規矩,”方言發音也千差萬別,一些發音習慣和俚語,不仔細辨別還是很難達意的。

家鄉睢縣坐落在豫東平原上,轄地最長距離也不過幾十公里,但是家鄉話裡某些字發音卻出現了差異,有的相差近似,有的單從發音來講,簡直風馬牛不相及。

縣城包括縣城西南方向,有些人說“是”,通常會讀作“sì”。縣城西北方向的某些地方把“黑”讀作“hie”,還有一個讀音讀作“xie”,是縣城西南方向某些地方。更有一個字非常搞笑,客人的“客”字,有些地方讀為“kai”,有些地方還能讀成“qie”,“天快黑了來個客”,這句話在縣城西南某些地方會讀成“天快歇了來個切”。。。

老家人見面通常問“你nuà去了”(也有人讀作“zuà”)?意思是問你幹什麼去了。這個字典裡找不到,所以具體普通話該讀什麼音,更無從所知了。不過用在普通話裡,是可以拆成“你弄啥去了”。所以竊以為,這個“nuà”的發音,應該是家鄉人生活節奏加快,為了節省時間,把兩個字合成一個字的混合音。。。老家普通話,是依據電影電視裡的發音,習慣把這個字發作第二音(nǐ nuá qù le),雖然沒有什麼標準依據,但一樣能聽出一種“京味兒”來。

還有一種方式,我暫且稱之為省略法。比如見面問吃飯沒有、事兒辦完沒有,家鄉人通常會問“吃蠻”、“吃飯蠻”,或者是“吃某”、“辦完某”,這個“蠻”和“某”字,原是“沒有”的意思,大概也是為了節省資源和時間吧。

豫東還有一個發音習慣,把一句話或者一個詞的“子”字,讀作“de”或者“dei”(輕聲),比如褂子、架車子、筷子、麵條子,孩子乖等等。

我也說說鄉音和普通話

說起推廣普通話,我覺得河南人特別是豫東人,學普通話比較容易,因為90%的字的發音只是音調不同而已,拼音音標並無質的差別。

一般普通話的“陰平”(通常叫做一音),豫東人讀作二音(也就是陽平),比如“功”、“公司通知”;

普通話的“陽平”(二音),豫東人讀作四音(去聲),比如“成”、“人民銀行”;

普通話的“上聲”(三音),豫東讀作一音(陰平),比如“馬”、“管理很好”;

普通話的去聲(四音),豫東讀作三音(上聲),比如“到”、“世界教育”。

那麼上面四個字“馬到成功”,普通話標記為3421(mǎ dào chéng gōng),按照家鄉發音規則,讀作1342(mā dǎo chèng góng)……大概是這麼個規律。

……

中國古代有四大發明,其實想想,漢語也應該在發明之列。中國人發明了漢字,繼而有了一些文人墨客,寫下了千古流傳的名詩名句。。。也有人曾經試圖用其他語種翻譯古詩詞,但是有些詩詞,中間一個字就有幾層意思,豈是那些彎彎扭扭的符號所能表達的?。。。

我也說說鄉音和普通話

我也說說鄉音和普通話

我也說說鄉音和普通話

我也說說鄉音和普通話

中國的民間,根據日常生活習俗不同,也造出了很多生僻字,以及很多發音,雖然有些音標和有些字在字典上查不到,但是家鄉的一些日常用語,包括一些俚語,仍然流傳在鄰里之間,一代接一代。。。

“鄉音未改鬢毛衰”,家鄉話,就算離家再久,也不會忘記;走的再遠,那些傳遞鄉音鄉情的涵義,絲毫不會褪色。

老家沒有普通話,沒有北京音,老家的人見面還習慣於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發音,熱情的打著招呼:

“嫂dei,你nuà去了?”

“吃飯某?”

“耶歇那個切喝多某(昨天晚上那個客人喝多沒有)?”……

我也說說鄉音和普通話

我也說說鄉音和普通話

我也說說鄉音和普通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