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文化傳家微課堂⑤ | 節氣生活:大暑與三伏

  • 由 謙言益語 發表于 垂釣
  • 2022-02-27
簡介節氣大暑氣候特徵:進入中伏節氣說禮 | 大暑,滋物歸中靜養氣節氣美食 | 大暑伏羊辨食俗節氣說文 | 大暑,夏練三伏似鑊煮節氣生活 | 大暑,夏練三伏清三焦↑↑↑文化傳家公益講座 | 人人行書法課堂請您來試聽啦

爻怎麼讀粵語

文化傳家微課堂⑤ | 節氣生活:大暑與三伏

大暑

節氣生活之大暑與三伏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每個季節各有六個節氣,這就是一年的廿四節氣,“大暑”則是夏令六氣之末,過了大暑,就意味著節氣上的夏令結束。

7月21日晚,文化傳家雲微課繼續請嶽老師來講有關大暑節氣的一些常識。

嶽老師自2013年開始在《新聞晨報》物候日誌專欄撰寫節氣文章,至今已經七年,專題包括節氣花木、節氣美食、節氣導引、節氣說文和節氣說禮等。

文化傳家微課堂⑤ | 節氣生活:大暑與三伏

從廿四節氣歌認識節氣

廿四節氣歌

我建議大家,尤其是家裡有小朋友的,一定要背一背這廿四節氣歌。

雖然現在很多孩子們在背《弟子規》、《三字經》、《百家姓》等等,但是節氣歌這簡短的歌謠裡蘊含了我們學習中華文化的基礎脈絡,能夠讓孩子們從節氣入手,真正認識、體會到傳統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的源與流。

在漢代以前的古籍中,最重要的三部經典《呂氏春秋》、《禮記》和《淮南子》全是以節氣時令為脈絡的,其中,《呂氏春秋》稱“十二月紀”;《禮記》稱“月令”;《淮南子》稱“時則”。特別是《呂氏春秋》“十二月紀”就是按一年十二月的節氣規律闡述其為學、施政思想,《禮記·月令》與《淮南子。時則訓》中亦如是。這些內容說明了我們中國文化是與時空相應,以時間為軸,生髮出儒釋道或者像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等等。

太陽到達黃經120度時叫大暑節氣。很多人誤以為節氣是從陰曆來的,其實是從陽曆來的。但自從陰陽合曆以後,陽曆節氣對解釋陰曆朔望週期變化規律也有參照作用。

節氣,實際上是一個陽曆月中的“一節一氣”。上半月是節,下半月是氣,是有規律的。這張二十四節氣時間表上顯示大暑的時間是7月22到24日,這通常是由天文測定太陽到達黃經120度的時間來確定。

《說文解字》中釋:“暑之義主謂溼,熱之義主謂燥。”說明暑熱實為“溼熱”,而不僅僅是簡單的一個“熱”所能概括的。鬥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

每個節氣約15天左右,分為“三候”,每候五天。說到三候,是中國曆法最早是依據“氣”的運動規律總結歸納出的經驗,並結合到易經中。易經有六爻,一爻為五天,六爻三十天即為一個月,十二訊息卦就是十二個月裡卦氣的變化,而卦氣其實就與節氣有關係,是地氣變化的規律,這個“氣”在西方文化中就是“能量”,不是呼吸的空氣。

廿四節氣來歷這樣講:“一爻五日,五日一候;三侯一氣;二氣一節;六氣一時;四時一歲。一年共計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

一爻為何是五日呢?因為一爻裡面有木、火、土、金、水五行氣周流相生,整個自然界都可以由此闡釋其變化規律,所以,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必須要先把陰陽、五行、干支、卦爻、這些內容都瞭然,再融會貫通才行。

廿四節氣的來歷

大暑初候

大暑“初候”,即進入大暑節氣後的頭五天,其自然物候特徵是“腐草為螢”。

“螢”就是指螢火蟲。古人沒有像現在這樣建立大量的抽象化語言學詞語來描述整個自然現象,所以,通常是用自己的感官或藉助一些簡單的工具進行觀測和記錄,常用自然中的物候如:飛禽、昆蟲、植物、水生動物等來表述氣候的變化。對“腐草為螢“,很多解釋認為古人缺乏生物學的常識,憑著觀察和想象以為螢火蟲是在這個時段由腐草所生,這真是對古人千餘年觀察經驗的汙衊和輕薄。

這裡的”為“其實是”孵化“的意思,是產生的條件。就是說,大暑初候,螢火蟲卵從腐草裡孵化出螢火蟲來。如果是腐草“化”螢,那才意為螢火蟲是由腐草化生出來的,一字之差,天壤之別。

腐草為陰木,螢火為明光,此處就有“陰中生陽”之喻。有句話叫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這體現出原始先民非常細微的,非常了不起的辯證觀察法,十分值得我們現代人在研究時借鑑參考。

文化傳家微課堂⑤ | 節氣生活:大暑與三伏

螢火蟲

螢科昆蟲通稱“螢火蟲”,廣東話也有稱為“打火蟲”。全世界已知約2000種,分佈於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中國記載10屬54種。常見種類:中華黃螢(Luciola chinensis L。),山窗螢,黃緣螢。屬肉食性昆蟲,捕食

蝸牛

、蛞蝓等軟體動物和蚯蚓等環節動物,獲得獵物後,用上顎將分泌液注入獵物體內,進行體外消化,然後再吸入體內。腹內有磷化物發光質,經發光酵素作用,可發黃綠冷光。成蟲壽命一般只有5天至2星期左右,發光用以吸引異性,發光時間一般只維持2至3小時,不同種閃光間隔不一樣。

大暑二候

大暑二候“土潤溽暑”。

此處的“土”,既是大地之土,也是體內之中宮脾土,最容易理解的方法就是將這四個字倒過來唸為“暑溽潤土”。我們知道,道家也好,中醫也好,我們一年是分五季而不是分四季的。五季意為春為木,夏為火,長夏為土,秋為金,冬為水,其中可見五行中的火是生土的。“長夏為土”應人即中宮脾土,中土,也就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三伏天,而三伏天裡最重要的是中伏,中伏裡最重要的就是“土潤溽暑”的大暑節氣前後。

去年寫物候日誌《節氣說文》的時候,我從《說文解字》中選出“煮”作為代表大暑的表意漢字。

三伏天時,身體感受很像上蒸下煮。我們的脾土水溼過重以後,會造成很多人疰夏,很多小孩子一到三伏天吃飯狀況就不太好,並且基本上青春期以下的孩子都會有問題,甚至有些成年人,如果他熬夜非常頻繁,那麼到三伏天的時候胃口也不會好。這就是因為我們土溼太重,土溼的原因則是我們陽氣不足,化不了體內水溼,不足以讓我們體內乾溼平衡,以達到健康的平衡狀態。

那有什麼辦法呢?我們中醫有“冬病夏治”的說法,冬病夏治裡邊有三伏貼,三伏灸等等。或者比如喝伏茶、伏粥等方法,可以抓住機會來調理自己。

三伏除了冬病夏治,健康人群要注意消暑,還要注意祛溼。脾土與耕作的田地一樣,潮潤但不能過溼,過溼或過燥皆是創造了生病的條件,生命之樹豈能壯大?所以,古人積累了很多三伏養生宜忌不可不信。

夏練三伏

夏練三伏練什麼

“冬煉三九,夏練三伏”,冬煉三九強心火,重在養陽;夏練三伏淨化身,重在養陰。

我們的土潤溽暑造成了體內很多垃圾的積蓄,比如說現在的人四十歲起肚子就開始大了。前段時間有朋友看到我覺得我好像胖了,我說這不是胖,是我的垃圾多了,身上堆了一堆的垃圾。因為你年齡大了以後,你身體的代謝就弱了,有好些水溼的垃圾往往會積蓄在你的腹部。我們腹腔胸腔的傳統定義叫三焦,有人問過我三焦是什麼意思?我說很簡單,三焦就是空腔,腔體的意思,它是所有的臟腑的包囊,我們的三元之氣都在裡面。三焦清了以後,你的身體才能夠真正的乾淨。

文化傳家微課堂⑤ | 節氣生活:大暑與三伏

八段錦

八段錦,起源於北宋,至今共八百多年的歷史。古人把這套動作比喻為“錦”,意為五顏六色,美而華貴!體現其動作舒展優美,視其為“祛病健身,效果極好;編排精緻;動作完美,”此功法分為八段,每段一個動作,故名為“八段錦”。

我們看有個傳統的功法,叫“八段錦”,其中的第一段就叫“雙手託天理三焦”。現在可能大家看各種影片軟體裡,常會看到很多人在教,教得都像廣播體操或是瑜珈術了,但實際上八段錦是練氣的方法,他其實是八個樁功,第一個樁“雙手託天理三焦”是要雙腳要踮起來腳後跟要離地的,兩眼要看舉天的雙手,上下拉伸時候要屏住呼吸,屏氣的時候實際上是毛孔在呼吸,才能把細微的垃圾往外屏。

夏練三伏清三焦

酷暑汗多易耗氣傷陰,所以三伏天是“無病三分虛”,不僅僅要夏練三伏,還要注意夏養三伏,“夏養”裡面很重要的還是要管住嘴巴。特別是在夏至以後,我是強烈建議大家,儘量不要吃涼的東西。大家要想讓身體涼爽,可以喝熱水、喝熱茶,你的身體感受上比外邊的空氣要熱的時候,你身體感受到的外界其實就是涼爽的,而且這種方式其實也是在避免中暑,能夠讓自己的身體在夏令時節在特別三伏天的時候能夠過得舒服,胃口也能保持好。

在三伏裡面還有燒伏香。這裡推薦我師父寫的一本書,是去年我的香學老師吳清先生的一本論著《廿四香箋》。

可能大家會認為燒香十分簡單,但其實並非如此,它在所有的生活美學中,香是學習廣度與難度最大的,是涉獵範圍最廣的學問。它的器具用到的是瓷器,銅器,漆器。他用的香料當中,除了我們通常認識的沉檀龍麝這四大香料以外,還包括如丁香,龍腦,藿香,菖蒲、零陵、安息、芸香、降真等等,還有很多的中藥比如艾葉、大黃,再或者還有我們食品中的花椒、茴香等等。而香方會涉及到中醫學,涉及到傳統的祭祀,禮儀的文化又會涉及到文人雅士的休閒文化,是非常複雜複合的文化體系。

我們會選擇香學作為“文化傳家”的“生活美學”專案的開篇,既是因為它入門比較方便,還因為它的學術深廣延展性大,而且對大家提升和改變生活品質都有很大幫助。

江南傳統文人香事初級課開始招生 |文化傳家系列課程

學做瑞和香丸——-最詳細的宋代傳統薰香丸製作過程

文化傳家微課堂⑤ | 節氣生活:大暑與三伏

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中出現的“火鬧鐘”

我國是火鐘的故鄉,這種火鍾是由我們平時所熟知的盤香構成自,用一些特殊樹本磨成粉末,並加入一些香料,合成“麵糰”,就可以製成盤香了。大的盤香幾公尺長,可以燃燒幾個月。如在盤香的特定位置上再裝上幾個金屬球,盤香下面放一個金屬盤,當燃燒到某一特定的部位時,金屬球就會落在金屬盤裡,發出清脆的響聲。這就構成了“火鬧鐘”。

大暑三候

大暑三候“大雨時行”,相當於利器成器前的淬火。

大暑是夏令最後一個節氣,下一個節氣就是立秋,秋收時節快到了,大雨淬火迎秋收,也就是肅殺的時節將至。

學習古籍經典有“依文解意、訓詁正義、消文會意、踐行達意”這四個層次,不能僅僅依文解意的像課堂教學那樣學習瞭解,很多意思蘊藏在字面之後,需要你力行後反觀內省才能認知,這才是中華文化知行合一的本意所在。就像儒家四書之首《大學》開篇“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是“自省、自律、自覺”有次第的完整修為,既不是喊破喉嚨讀讀而已,也不能斷章取義的依文解意,就像體認物候一樣,需要身心投入知行合一的體認觀察獲得,這才是別人拿不走的智慧證量。

在大暑節氣,我們以“煮”字作為其表意漢字,不僅是取大暑節氣時“上蒸下煮”的物象表意,還因煮字下的四點水實為丹道修煉“水火相濟”之意,而“者”既為這,亦通“回”,這個“煮”即是“將這個東西放在有水的鍋里加熱使熟”的意思,這個東西是什麼?那就要看你從哪個角度來體會了。

三伏已近半,別錯過這一年中難得的

修養

身心好機會,試著按正統中醫經典裡三伏養生的要求來生活,避風勿貪涼、作息勿熬夜、清淡飲食,勿食生冷,這改習慣就是養生之“煮”,真做到了定會少病少痛少打針吃藥,這樣的身心輕安就是你自己自律而來。

節氣大暑氣候特徵:進入中伏

節氣說禮 | 大暑,滋物歸中靜養氣

節氣美食 | 大暑伏羊辨食俗

節氣說文 | 大暑,夏練三伏似鑊煮

節氣生活 | 大暑,夏練三伏清三焦

文化傳家微課堂⑤ | 節氣生活:大暑與三伏

文化傳家微課堂⑤ | 節氣生活:大暑與三伏

↑↑↑

文化傳家公益講座 | 人人行書法課堂請您來試聽啦!(限50個名額)

文化傳家微課堂⑤ | 節氣生活:大暑與三伏

↑↑↑

一年班第一階段課程!

文化傳家系統課程 | 人人行書法課堂·零基礎一年班正在招生中

文化傳家微課堂⑤ | 節氣生活:大暑與三伏

↑↑↑

江南傳統文人香事初級課開始招生 |文化傳家系列課程

學做瑞和香丸——-最詳細的宋代傳統薰香丸製作過程

請關注滬喆學堂公眾號後續報道

還有問題嗎?

歡迎隨時與我們團隊取得聯絡。

學堂

微信

宋老師:

微信

號 Zoe_10s

嶽老師:

微信

號 huzhext

學堂郵箱:

shmj2016@163

。com

講述:嶽謙益

錄音整理:金可揚

編輯:宋聚懿

視覺:菊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