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閒來垂釣碧溪上,煙波江上任逍遙

  • 由 辭達而已矣 發表于 垂釣
  • 2022-02-24
簡介自由的性靈是生命航船的舵手,鳶飛戾天,魚翔淺底,亦不全是為了覓食,生存艱辛如漁樵之輩也有超越生命本身的追求,“笑加加”面對山林水澤,其苦其樂誰能分辨

水面風波魚不知下聯是什麼

閒來垂釣碧溪上,煙波江上任逍遙

碧溪垂釣從來都是賞心樂事。常常看到水濱垂釣者手持數竿靜坐於坡堤柳蔭之下,如痴如醉,閒情逸致,飄然於粼粼水波之上,自足自娛之情,溢之於眉目毫髮之間,真有一種說不出的陶醉,有漁父之趣而非求漁夫之樂,一絲恬淡,一縷悠然,全在那虛心靜待之中。

閒來垂釣碧溪上,煙波江上任逍遙

釣魚者如若志於得魚則不過一漁夫而已,釣魚而志不在魚,方有漁父情懷。觀今之漁者多垂釣於精養魚塘,一日能有數十條之獲,必得車載肩扛,籮筐相疊,魚腥滿囊,才興盡而返,比之漁夫實在沒什麼差異。垂釣之樂,當在其優遊閒適之趣,扁舟煙波之暢,漁樵諧隱之情。“紅葉村西夕照餘,黃蘆灘畔月痕初。輕撥棹,切歸與,掛起漁竿不釣魚。”詩意的趣味,與獵魚之多少是沒有關係的,重要的是那種扁舟煙波的逍遙。

閒來垂釣碧溪上,煙波江上任逍遙

范仲淹《江上漁者》曰:“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漁人之樂當然在魚,但又並不全在魚。元代小曲所謂:“漁得魚心滿願足,樵得樵眼笑媚舒。一個罷了釣竿,一個收了斤斧,林泉下偶然相遇。是兩個不識字漁樵士大夫,他們兩個笑加加的談古論今。”生存需要物質,但不能為物質而生存。自由的性靈是生命航船的舵手,鳶飛戾天,魚翔淺底,亦不全是為了覓食,生存艱辛如漁樵之輩也有超越生命本身的追求,“笑加加”面對山林水澤,其苦其樂誰能分辨?

閒來垂釣碧溪上,煙波江上任逍遙

垂釣者應該最懂得捨棄的智慧,理解不為利誘所困的道理。咬鉤之魚哪個不是因為禁不住誘惑才被拖出水面?也許正是因為從這裡受到了啟發,范蠡才會斷然棄官拋財,泛舟五湖。敢於從峰巔上抽身,捨得放棄眼前的榮耀,不為俗務所困,是一種生存的智慧,更是一種高韜的人格境界。“扁舟從此去,鷗鳥自為群”,如果說張九齡《初發江陵有懷》裡多少還有些憤懣的情緒,李白《越中秋懷》:“何必探禹穴,逝將歸蓬丘;不然五湖上,亦可乘扁舟。”還有些懷才不遇的怨氣,那麼管仲姬的“人生極貴是王侯,浮利浮名不自由。爭得似,一扁舟,弄月吟風歸去休。”則更多了一些清醒和超脫。吳鎮在《洞庭漁隱圖》中題道:“洞庭湖上晚風生,風觸湖心一葉橫。蘭棹穩,草衣輕,只釣鱸魚不釣名。”更令人多出幾分淡然逍遙之心。

閒來垂釣碧溪上,煙波江上任逍遙

保持一份逍遙之心,多出一些頤養性靈之情,在物慾橫流的商品世界裡就能多出一些明智,多出一點快樂。當我們持竿垂釣的時候,少一點漁夫式的滿足,就會多一些預漁父般的快樂,因為扁舟垂釣從來都不是一種庸俗者的遊戲。

閒來垂釣碧溪上,煙波江上任逍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