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談談書法界的“翟博士”,陳振濂依靠“學霸”人設走上了人生巔峰

  • 由 藝術說 發表于 垂釣
  • 2022-01-23
簡介意義追尋:陳振濂書法創作文獻集》2010年54歲《近現代書法史》《陳振濂學術著作集·民國書法史論》《大匠之門陳振濂眼中的名家大師》《書畫論集【第八輯】》《陳振濂(2010當代中青年書法家創作檔案)》2011年55歲《中國十大傳世名畫記》《中

翟字行書怎麼寫

在被譽為“

露哪

都不敢露腦子”的娛樂圈,翟天臨以“博士”身份橫空出世,彷彿是暗影裡的一盞明燈,撐起了大陸娛樂圈學歷上限。粉絲對此喜聞樂見,而翟天臨本人也對自己的學歷沾沾自喜。在微博上分享自己讀博的苦楚是他最愛乾的事。

談談書法界的“翟博士”,陳振濂依靠“學霸”人設走上了人生巔峰

而今年春晚小品《“兒子”來了》中,翟天臨出演的是揭穿“葛大爺”賣假床墊的打假警察。而現實中,翟天臨因為博士論文造假,曾一度登上熱搜引起大眾熱議,對於翟天臨這樣的“假博士”,同樣在大學校園裡艱苦學習的同學們對此更是倍感氣憤,以至於事件越鬧越大,在全社會引起了極為惡劣的影響,幾天之間,翟博士的“學霸”人設轟然崩塌。

書法圈也有學霸!

娛樂圈喜歡立人設由來已久。然而在相對小眾書法圈,其實也有高調出現了“學霸”人設,只是曾很多樸實無華的書法家們,沒想到還可以這麼玩兒,從來沒有往這方面想過。但是有人早就借“學霸”的好名聲揚名天下,已然混到了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文聯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長的職位上了。

他就是“學院派書法的代表,當代書法教育的領軍人物之一,被評選為國家級專家。 在書法創作、理論、教育三方面都有建樹”的陳振濂。

————————————————————————————

談談書法界的“翟博士”,陳振濂依靠“學霸”人設走上了人生巔峰

陳振濂

陳振濂,

1956年2月生於上海,浙江鄞縣人。1976年10月參加工作,1990年12月加入中國民主同盟,碩士研究生畢業。1979年入浙江美術學院(現中國美術學院),師從陸維釗、沙孟海、諸樂三,獲書法學碩士學位。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文聯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長,

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兼藝術學系主任、浙江大學中國藝術研究所所長、浙江大學文化藝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浙江大學書畫社常務副社長。人文學院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中國書畫篆刻史學方向、中國美術學院書法學專業

博士生導師

。現為國家級專家並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

人生巔峰陳振濂

陳博導打小就是文曲星下凡,不信你看“陳振濂年譜”

龐觀曾發表一篇文章,是關於陳振濂的,說他看到一本98年出版的舊書,名叫《陳振濂研究》。才翻幾頁,就不得不讚嘆今人臉皮之厚遠逾古人。

談談書法界的“翟博士”,陳振濂依靠“學霸”人設走上了人生巔峰

首先赫然入目的是“陳振濂年譜”。說到編年譜,一般是當事人過世以後,後人嘉其學識人品而編寫,例如宋代的呂大防編唐代韓愈的年譜。偶爾,也有年高望重、人生多舛的大師,覺得有些事須得向後人交代,才手訂一編。今天還活著的學術界大師,很少聽說有手訂年譜的。而陳振濂,一位四十來歲的人,竟也想到了“後事”,讓其校外學生、一位業餘書法愛好者編起了年譜,把諸如幼兒園“獲全園考試第一名”等雞毛蒜皮之事,一一鄭重記入。

談談書法界的“翟博士”,陳振濂依靠“學霸”人設走上了人生巔峰

談談書法界的“翟博士”,陳振濂依靠“學霸”人設走上了人生巔峰

考什麼並未說明,重要的是“獲第一名”,以突出“譜主”從小就特異超群。你看,他才9歲,就能“熟讀,以至倒背如流《古文觀止》、《唐詩三百首》、《莊子》、《史記》、《古文辭類纂》、《閱微草堂筆記》、《兩般秋雨庵隨筆》、《三國演義》、《水滸傳》等”,這是何等的天才?

談談書法界的“翟博士”,陳振濂依靠“學霸”人設走上了人生巔峰

譜主對如此誇張之辭並未覺得有何不妥,照單全收。他完全沒有意識到,年譜不是隨便什麼人可以編的。無恥者無畏,令人開眼界。

談談書法界的“翟博士”,陳振濂依靠“學霸”人設走上了人生巔峰

這本《陳振濂研究》,是用香港的書號(天馬圖書有限公司),但在國內印行,顯示了編者的法律意識和無所不敢的勇氣。執行主編彭某是山東沂水人,未見有大學學歷。另一位副主編自稱“書法副教授”,卻未說明在哪一所大學供職。有這樣兩位可疑兮兮的人抬轎,再有一位自命天才的人來坐轎,此情景頗具喜劇色彩,演示了當代“無恥”一群互相利用、自抬身價的典型場景。

陳振濂何許人也?

他只在美術學院書法專業讀過兩年“非典型”的大學,現升為教授博導,官拜浙江某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自述出版“學術專著三十二種”,“著述”文字超過一千萬,如此著述量在全國學界的同輩中可能絕無僅有。你還不歎為觀止麼?

但,這樣一位著作等身的書法理論“大師”,在專業書法界並無好評(參閱《書法報》1998年持續大半年對陳的群起而攻)。他更多是在業餘書法愛好者和中小學書法活動中有些聲聞。

這位學術高產大戶的“著作”究竟是出於一種什麼樣的精神動力?感謝兩位編者,人們可以讀到陳博導的坦白:“

重要的是我已經做了,我不失為一個有志者。這一疊稿紙上即使寫的都是廢話,也是根據自己的意願而成。光憑這一點就是價值,因為我實現了自己。

原來,

陳博導這些年來“廢話”書一本接一本,

並非為了一種真正的學術追求,給讀者有所教益,而只是為了“實現自己”0光憑”“廢話”也“就是價值”。對於這樣的“學問”,這樣的“學者”,復何言哉,復何言哉。

如果有人沒有意識到自己行為的無價值而去做了,這還有情可原。問題是陳振濂明知自己的東西無價值:

“這些(著述)好像已是明日黃花,連我都不知它們究竟會有什麼價值”

(同上),但還是抑制不住地又編又寫。管它是“明日黃花”還是“今日黃花”,只要出來就是“價值”。

二十幾歲時,他“常常嘆惜少了我這匹千里馬,地球會不會停轉,人們不知是要讚佩他的坦誠呢,還是要驚異他的不知羞恥?這很讓人想象,人的臉皮居然可以與不怕開水燙的死豬皮比厚度與硬度。

這裡有一種極其膨脹的成名慾望。他在飽受退稿終於發表第一篇文章之前,“每天會寫幾十遍‘陳振濂’三個字”!差不多是一個神經質、“成名偏執症”患者的形象,離精神病醫院的大門已經不遠。

於是一旦有地方發表,這些“今日黃花”和“廢話”就一瀉不止。

如今這年頭,出書發文章早已失去了當年那一份嚴肅和神聖感。各學校和學術機構評職稱都與你是否出書、出多少書掛鉤,而對書的學術質量卻無明確的評價標準,為泡沫學術和學術垃圾的泛濫推波助瀾。

陳博導躬逢盛世,好不得意:

“我的一篇篇論文、一本本書魚貫而出。”

(332頁)“魚貫而出”一詞活現出“我”的得意忘形。如此厚顏,斯文盡失,為學術界罕見。人們還可以繼續欣賞他不可抑制的自吹自擂:

“說它(這套書)具有‘學術性’與‘尖端性’,應該是不為過分”(326頁)“倘若此,這套《大學書法教材整合》,就可以說是立於不敗之地了。”(329頁)“看看當時我的覆蓋面,說是

‘(陳)旋風’

卻也不過分。”(280頁)這裡沒有一點中國文人素有的那份謙虛,那種自知之明。當然,也不會有那種“文章千古事”的做學問的態度,倒是活脫一個魯迅在《文壇三戶》中描寫的“暴發戶”形象。

陳博導寫書奇快,經常兩三個月“搞”出一本書,真是人有多大膽,書有多高產。然而,“學術專著”畢竟不是暢銷小說。這麼高速高產,其中水分自不待言。

十多年時間出“學術專著三十二種”,以這樣的速度如無意外,陳博導有生之年出一百種“學術專著”肯定不在話下。事實上,筆者統計了他出版的書籍,發現不算與人合著的書籍就有一百二三十本,學術專著不在少數,陳振濂因為有了數量龐大的垃圾著作,而被聘為博導,而成為博導後,資源更是充足,釋出了更多的垃圾著作……

————————————————————————————

目前查到的署名僅為“陳振濂”的出版書籍有:

1981年25歲 研究生畢業,出版《尚意書風郄視》

1985年29歲

《日本書法史(翻譯)》

1986年30歲《日本書法通鑑》《日本書法篆刻史話》

1987年31歲《書法研究》《日本書法篆刻史》

1988年32歲《中國古代書法家叢書:蔡襄》《歷代書法欣賞》

1989年33歲《空間詩學導論》《蘇軾的書法藝術》

1990年34歲《書法學綜論》《墓誌書法精選(二)》

1991年35歲《中日書法藝術比較》《中國畫形式美研究》《書法美學》

1992年36歲《書法教育學》《書法學(上》《下)》《篆刻藝術縱橫談》

1993年37歲 時任浙江美術學院

(現中國美術學院)

教授、博士生導師。

出版《現代中國書法史》《歷代書法欣賞》《陳振濂展覽書畫作品集》《陳振濂書畫篆刻展覽錄圖》《陳振濂書畫篆刻展覽》

1994年38歲《宋詞流派的美學研究》《高等書法教程》

1995年39歲《大學書法專業教學法》《書法學論文集。二》

1996年40歲《中日書法作品彙觀》

《日本書法史(著作)》

《西泠印社法帖叢編:散氏盤銘文》《毛公鼎銘文》《大盂鼎銘文》《虢季子白盤銘文(陳振濂解讀)》

1997年41歲《大學書法:篆書臨摹教程》《隸書臨摹教程》《行書臨摹教程》《書法教學叢書:書法美學教程》《書法史學教程》《中國書畫家篆刻品鑑》《中國書法批評史》

1998年42歲《陳振濂研究》《中日名家作品精簡》《書法的未來:學院派書法作品集》《大學書法創作教程》《大學篆刻創作教程》《中國書法發展史》《大學師範書法教程》

1999年43歲《書法學概論》《歷代名家篆書字典》《書畫論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50週年》《迎接澳門迴歸祖國》

2000年44歲《現代日本書法大典》

2001年45歲《中國當代名家系列叢帖・陳振濂行書長卷二種》《學院派書法文獻集第二集》《華夏書畫學會叢書:書畫論集(第二輯)》

2002年46歲《線條的世界:中國書法文化史》《華夏書畫學會叢書:書畫論集(第三輯)》

2003年47歲《華夏書畫學會叢書:書畫論集(第四輯)》

2004年48歲《日本藏吳昌碩金石書畫精選》《西泠印社百年社藏精品》

2005年49歲《大學書法:大學公共藝術教育叢書》《篆刻形式美學的展開:大學篆刻藝術形式與技巧的專業訓練系統》《西泠印社。2005。2。趙之謙研究》《西泠印社乙酉春季雅集專輯》《西泠印社。2005。1。西泠印社創始人王福庵專輯》《西泠印社2005。3紀念韓登安先生誕辰一百週年專輯》《陳介祺學術思想及成就研討會論文集》《陳振濂書畫著作文獻展》《陳振濂書畫篆刻作品集》《陳振濂教授學術演講錄(思想的軌跡上下)》《陳振濂教授學術演講錄【上】》

2006年50歲《篆刻形式美學的展開:大學篆刻藝術形式與技巧的專業訓練系統》《維新:近代日本藝術觀念的變遷:》《近代中日藝術實比較研究》《盛世鑑藏集叢1:吳昌碩專輯(影象-文獻)》《盛世鑑藏集叢2》《(黃賓虹專集》《影象文獻)》《盛世鑑藏集叢3。潘天壽專輯:影象·文獻》《陳振濂談中國書法史〔《殷商-魏晉》+《魏晉-中唐》+《明清》〕三冊》

2007年51歲《國畫形式美學的展開:大學中國畫藝術形式與技巧的專業訓練系統》《中國行書大字典【上下】》《中國楷書大字典【上下】》《中國草書大字典【上下】》《陳振濂談中國篆刻史。殷商—明》《陳振濂談中國繪畫史(全四冊:1。殷商-南宋》《2。南宋-元末3。元末-明》《。4。明清)》《集古錄》《陳振濂金石拓片題跋書法集》

2008年52歲《中國篆書大字典【上下】》《中國草書大字典【上下】》《書畫論集【第七輯】》《西泠印社:西泠印社建社105週年慶典系列專輯》

2009年53歲《中國現代書法史》《世紀大思辨:學院派書法創作理論大系》《西泠印社。2009·3。“重振金石學”專輯》《心遊萬物。線條之舞。意義追尋:陳振濂書法創作文獻集》

2010年54歲《近現代書法史》《陳振濂學術著作集·民國書法史論》《大匠之門陳振濂眼中的名家大師》《書畫論集【第八輯】》《陳振濂(2010當代中青年書法家創作檔案)》

2011年55歲《中國十大傳世名畫記》《中國印譜史圖典上冊》《》

2012年56歲《陳振濂:書法創作思想檔案》《學術引領拍賣人物誌陳振濂【創作篇】》《社會責任-陳振濂綜合書法群展-壬辰記史+民生敘亊+守望西泠三本》

2013年57歲《陳振濂書法主題創作系列》《紅木與紅木傢俱研究》《百年西泠群英譜》《大師私淑坊》

2016年60歲《鑑藏:中國收藏鑑定學刊》《西泠藝叢》

2017年61歲《篆刻藝術學通論》《盛世國學:中國簡牘書法史收藏精要(陳振濂主題書法創作系列之二)》

2018年62歲《翰墨書新篇》《書法新時代:陳振濂學術演講錄》

2019年63歲《書法學學科研究》《當代書法評價體系建設》《印徵(一函一冊)》

————————————————————————————

算下來,陳博導平均每年3-4本,中年時期更是高產,但是,我們都知道真正有價值的書是需要時間沉澱的,像《本草綱目》李時珍歷時27年編著,歌德寫《浮士德》花了六十年時間。曹雪芹《紅樓夢》的寫作和修訂,披閱十載,增刪五次,這部文學鉅著把中國古典小說創作推向巔峰。

陳博導的“著述”寫得濫,連他的吹捧者也不得不承認:“陳先生寫文章漸漸濫了,欠推敲、難深入也是可想而知,”“就其本身質量而言,難免過濫之譏。”(134頁)因為陳博導都是以羅嗦繁複的口語寫記錄到紙上,所以不僅“欠推敲、難深入”,而且語無倫次,前言不搭後語的自相矛盾隨處可見:

“本書在引用資料和進行評價時……有時針對某一個人的某一種觀點,前章中表示肯定,而後章中提出疑義,凡此種種,並非著作的疏忽或不慎。我以為,任何一條資料或任何一種評價,只有放在一定的環節即‘鏈’中才有意義。”

(《書法美學》第279頁)反正“我”這樣講有理,那樣說也有理,“墨索里尼總是有理。”

大量重複自己的東西,自我抄襲,是“增產”竅門。他的《歷代書法欣賞》的一半文字,原封不動搬進《書法學綜論》。《書法的未來》幾乎全部文字又重新出現在《大學書法創作教程》。還有大量拿別人的東西,但他的高明之處是不註明拿誰的:“本書引用參考了大量近人今人的文章與回憶錄,無法一一列目,特此說明並向作者致以謝忱。”(279頁)又如:

“……為不掠美別人的研究成果,在此特作說明,並向原編者表示感謝。”

(293頁)這種道謝,頗有點像一位小偷對不在場的被偷者的道謝。

談談書法界的“翟博士”,陳振濂依靠“學霸”人設走上了人生巔峰

以“編著”充“專著”也是“高產”法寶。他出版的書裡面,有相當數量的是編著。如《現代日本書法大典》,本是工具書,但他在申報學術成果時,都稱“專著”。離奇的是,他的書上會同時出現“著”和“編著”的字樣,如上面這本和《書法美學》等,耐人尋味。他不愧為一位剪刀漿糊的高手,在編纂堆砌資料方面用了一些功夫,但態度實在欠認真:“疏漏在所難免,希望讀者在引用時注意。”(279頁)

書確是寫了幾十本。但要這個人拿出一兩本象樣的、有學術創見和深度的代表作,這恐怕要太難為他了。

因為陳博導的東西要麼是沒有學術深度的泛泛常識(被浙江大學一位教授斥為

“跟屁蟲”

,見《書法研究》1994。2),要麼是立論輕狂“欠推敲”:

如:“一部近現代書法史的‘含金量’,絲毫不亞於一部古代書法史的‘含質量’,儘管近現代書法史不過百年,而古代書法史至少三千年也罷。”(254頁)就是說,近代一百年的書法可以與此前三千年的書法“對等”,這種見解實在是高。

又如:“一個王羲之,一個褚遂良,一個顏真卿,一個蘇東坡,僅僅是他們自身的成果,再高也是有限的。中國書法史研究的側重點應放在‘流派史’的研究上。一切創作成果或傳記研究只有納入流派史……才會顯示出真正價值。”(《大學書法創作教程》第266頁)如果一個藝術家不從屬任何流派,超然獨立,那陳博導該怎麼辦?

尤其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位著作等身的“大學問家”,連最基本的漢語表達和語句常識也很不過關,用詞錯誤、文句不同比比皆是。試舉:

“阮元以經學大家問鼎書法,本來應該是頗帶學究氣的”

(《中國書法批評史》,第446頁)“問鼎”是圖謀篡位之意。顯然,陳博導把初中生都懂的“問鼎”,誤作“從事”之意來用了。

“在洶湧澎湃的大潮沖刷激盪下,我們既看到了炙手可熱、群情激奮,也看到魚龍混雜。”

(《大學書法創作教程》第387頁)“炙手可熱”是指某人氣焰權勢之盛。這裡顯然是把這個詞理解成“熱火朝天”或“如火如荼”了。

“尚未有有力者出來承擔這一歷史重責並糾集一批同道來完成這一項大規模的系統工程”

(206頁)“糾集”是個貶義詞,一般用在“糾集”一幫壞人嘯聚鬧事的情境,無論如何也不能“糾集”同道,而只能用“召集”。

“有了這樣一部書,我們對日本書法歷史的情況至少可以說是瞭然於心了。”

(《現代日本書法大典》後記)“至少”後面只能跟“有初步瞭解”的意思。這裡陳博導開始想謙虛一下(“至少”),但忍不住又自吹自擂起來。

“主題性是指它的強調著重點所在與區別於其他書法創作模式的特徵所在。”

(258頁)這裡不僅是故弄玄虛,而是一例誰也讀不懂的病句。

比較可笑的是,陳博導在29歲時出的書

《日本書法史》,

書上標明是

榊莫山著作,陳振濂翻譯

。而陳振濂在翻譯了一本書之後,文思如泉湧,於之後幾年,拼命的消費日本書法題材,連續出版了署名“陳振濂”的出版書籍《日本書法通鑑》《日本書法篆刻史話》《日本書法篆刻史》《中日書法藝術比較》《中日書法作品彙觀》,尤其是11年後再出版的

《日本書法史》

,作者署名已然是“陳振濂”了。

“文且未亨,理將安託,窮鄉僻壤的中學生的成績,恐怕也不至於此的了。”魯迅當年的這段話,用來移評陳振濂的“著述”,非常合適。

文章部分來源於龐觀的《也談“無恥”—讀《陳振濂研究》有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