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我們拆了九臺蘋果手機,發現iPhone誕生十三年的變化和秘密

  • 由 一個俗人 發表于 垂釣
  • 2021-05-28
簡介跟極果君一起動手上古時代:粗獷的主機板設計雖然iPhone的出現改變了智慧手機的設計思路,但2007年釋出的初代iPhone明顯還帶著時代的烙印,或者說是諾基亞塞班智慧機時代的烙印——與後作擰下底部螺絲掀開前面板不同,初代iPhone至少在

減肥震動器真的有用嗎

用過的iPhone不要扔,它還可以掛在牆上陪著你!

時間轉眼已經到了2020年底,極果君在把玩著自己的iPhone 12時突然想到,雖然極果君每一年都要更新自己的iPhone,但能隨時隨地陪著自己的就只有最新的一款呀!既然如此,極果君為什麼不把這些老朋友們翻出來,讓它們每天都能與自己再次邂逅呢?

我們拆了九臺蘋果手機,發現iPhone誕生十三年的變化和秘密

從喬布斯時代的小巧精緻,再到庫克時代的大而精巧,極果君也曾一部一部集齊了每一代蘋果手機。儘管這些曾經神流暢的老朋友們有的早已壽終正寢,但承載了極果君從校園青蔥少年到電腦桌前油膩肥宅的記憶的,也是它們。為了這段回憶,也為了留住老朋友們,極果君決定把它們還原成零件再裱起來掛到牆上,在以後的每一天都有重逢。

極果君選出了具有代表性的九代iPhone,從抽屜裡翻出了初代iPhone、iPhone 3GS、iPhone 4-iPhone 8還有iPhone X和iPhone 11作為本次的拆機目標。

看!超進化的外觀,不變的輪廓

在拆機之前,極果君得最後欣賞一下它們精緻的外觀設計——

圓角矩形的家族式前臉,從“黃金尺寸”變長再變大,然後又變長又變大:

我們拆了九臺蘋果手機,發現iPhone誕生十三年的變化和秘密

從初代iPhone到1Phone11,十年的時光改變了很多,比如螢幕尺寸,比如從方屏到全面屏的形態,再比如承載了iPhone互動邏輯中最重要的部分卻在後來消失無蹤的Home鍵……但直到今天,人們看到圓角矩形輪廓的手機仍然會下意識想想它是不是iPhone。

追求對稱美的底部尾插:

我們拆了九臺蘋果手機,發現iPhone誕生十三年的變化和秘密

iPhone全系列的尾插其實算是形態最穩定的部分,畢竟這麼多年下來也就是從老式的30針介面變成小巧堅固、正反可插的Lightning介面,唯一的缺點可能也就是萬年缺席的USB3。0了……

時尚就是一個輪迴,這句話放在iPhone身上也依然靈驗。

我們拆了九臺蘋果手機,發現iPhone誕生十三年的變化和秘密

初代iPhone的後殼材質是金屬,到了兩年後的iPhone 4/4S這裡就變成了玻璃,但在隨後的iPhone 5身上又改回了金屬,而三年前的iPhone 8/X系列又將玻璃材質沿用至今。

哦對了,邊框也是輪迴的,由寬到窄再變寬。沒想到吧!2019年的iPhone 11的邊框跟iPhone 3GS相比毫無長進,夢迴2009。

拆!跟極果君一起動手

上古時代:粗獷的主機板設計

我們拆了九臺蘋果手機,發現iPhone誕生十三年的變化和秘密

雖然iPhone的出現改變了智慧手機的設計思路,但2007年釋出的初代iPhone明顯還帶著時代的烙印,或者說是諾基亞塞班智慧機時代的烙印——與後作擰下底部螺絲掀開前面板不同,初代iPhone至少在表面上看起來“容易維修拆解”:向下推開背部下方的塑膠殼,就可以撬開金屬後殼了。

我們拆了九臺蘋果手機,發現iPhone誕生十三年的變化和秘密

至少這一步操作跟當年的諾基亞沒啥區別。

當然,揭開後蓋之後就能依稀看得到日後iPhone的設計方向了:只有換SIM卡的機會,莫得可換電池,也莫得記憶體卡。

拽掉電池飛線,擰掉全部螺絲,就可以很輕鬆地取下初代iPhone的電池和主機板,一覽它的內部全貌:

我們拆了九臺蘋果手機,發現iPhone誕生十三年的變化和秘密

欸,iPhone從第一代開始,整合度就這麼高了嗎?主機板居然這麼小!

當然不是。但是你又沒想到吧!你以為iPhone的雙層主機板設計是從哪一代開始的,是iPhoneX?那就大錯特錯了。

我們拆了九臺蘋果手機,發現iPhone誕生十三年的變化和秘密

初代iPhone也用了雙層主機板,還用了iPhone X同款奧利奧設計,把CPU夾在了兩塊主機板之間。也許是當年的CPU發熱量實在不大,也許是初代iPhone的銷量還沒有今天這麼高,總之當年的雙層主機板設計並沒有像今天一樣“惡評如潮”。

我們拆了九臺蘋果手機,發現iPhone誕生十三年的變化和秘密

儘管初代iPhone的設計看起來“可維修性很強”,但蘋果公司似乎並不這麼想:他們想要一體性更強的iPhone手機。

或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iPhone 3GS的設計明顯更加堅固:它的開啟方式被改為擰開底部兩顆螺絲後用吸盤吸起面板,這個設計也一直沿用至今。

我們拆了九臺蘋果手機,發現iPhone誕生十三年的變化和秘密

與自家眾兄弟都不同的是,iPhone 3GS的主機板尺寸極其驚人,直接填滿了中框,以至於電池只能放在它後面。

iPhone4-iPhone5:整合度大提升

我們拆了九臺蘋果手機,發現iPhone誕生十三年的變化和秘密

相比前作,iPhone 4的設計大改。儘管底部的固定螺絲仍在,但iPhone 4的內部已經變成了三明治結構,開啟方式也從掀前臉兒變成了揭後蓋。

在iPhone 4的玻璃後蓋下面,蘋果也做出了很大改變:原先蓋滿整個內部的超大號主機板消失不見,全新的L型主機板苗條纖巧,卡託也大大瘦身變成了Micro SIM規格,電池因此得以在機身厚度降低的情況下容量大漲近兩成。不僅如此,iPhone 4甚至還有空間多塞進去一顆30萬畫素的前置攝像頭,雖然當年極果君作為一個直男幾乎沒怎麼用過。

我們拆了九臺蘋果手機,發現iPhone誕生十三年的變化和秘密

在iPhone 4纖細的主機板上,佔據最大面積的就是那顆主頻1GHz的Apple A4處理器。儘管是三星貼牌代工(由蜂鳥C110定製而來)、採用了ARM公版設計,但A4作為作為iPhone的第一款專有處理器,其效能在當時也屬於旗艦水平。

我們拆了九臺蘋果手機,發現iPhone誕生十三年的變化和秘密

由於A4的強勁效能,蘋果也在手機螢幕領域又掀起了一場革新:

沒錯,就是大名鼎鼎的視網膜螢幕,它的首次亮相是在iPhone 4身上。

我們拆了九臺蘋果手機,發現iPhone誕生十三年的變化和秘密

iPhone 5無論是在完整狀態下還是在被大卸八塊之後,最引人注目的改變就是那塊縱向拉長的螢幕了。

擰下螺絲掀開螢幕,與iPhone 4如出一轍的內部構造就出現在了極果君眼前。除了比例不同,iPhone 5最大的差異就是再次大幅瘦身的Nano SIM卡槽,這也是在iPhone 4“強行”改變了SIM卡形態後,蘋果公司在短短兩年內對它的第二次動刀。

我們拆了九臺蘋果手機,發現iPhone誕生十三年的變化和秘密

iPhone 5的尾插介面是屬於自己的另一個創新:首次將老式30針介面換成小巧堅固、正反可插的Lightning介面。同時,iPhone 5也是第一代採用三段式設計的iPhone。

另外,iPhone 5/5S兩兄弟也是最後兩代使用ERM偏心轉子電機馬達作為震動器的iPhone。

我們拆了九臺蘋果手機,發現iPhone誕生十三年的變化和秘密

什麼是ERM偏心轉子電機馬達?

哦,就是轉子馬達,山寨機都在用。

變大的iPhone:大幅強化振動馬達

我們拆了九臺蘋果手機,發現iPhone誕生十三年的變化和秘密

到了iPhone 6這一代,我們就再也不會在iPhone身上看到轉子馬達了——蘋果用上了線性馬達來實現更好的震動手感,儘管線性馬達的體積十分“巨大”,粗暴地擠佔了iPhone本就可憐的內部空間。

我們拆了九臺蘋果手機,發現iPhone誕生十三年的變化和秘密

iPhone6在設計上的最大變化非常直白,又大又輕巧。

螢幕變大,機身變大,電池也變大,又將機身厚度十分激進地壓低到了6。9mm,使其成為了歷代iPhone中最薄的一款。與此同時,超薄的機身也帶來了一個弊端:隨隨便便這麼一撅,它就彎了。

不過,極果君可捨不得這麼幹,這可是陪了我整整一年的好兄弟吶!

我們拆了九臺蘋果手機,發現iPhone誕生十三年的變化和秘密

相比於前作,蘋果在iPhone 7身上做出的大部分改變都是為了防水。為了提高防水效能、降低進水機率,我們從此再也看不到iPhone機型上的耳機孔,Home鍵也由按動式變成了固定式。

不過這樣一來,iPhone的操作體驗不就會受到嚴重削弱了嗎?

蘋果則拿出了一個十分簡單粗暴的解決方案:加強線性馬達的體積和效能,直接模擬按壓式Home鍵的按動手感。只要讓使用者“感知不強”,那就可以當作無事發生。

我們拆了九臺蘋果手機,發現iPhone誕生十三年的變化和秘密

對了,iPhone 7還有蘋果全部4。7英寸機型裡最大的電池,容量足有1960mAh。不過在電老虎Apple A10的Debuff下,極果君也沒體驗出來iPhone 7在續航上有什麼長進。

我們拆了九臺蘋果手機,發現iPhone誕生十三年的變化和秘密

作為當時的“末代”小屏旗艦,iPhone 8曾經是極果君最喜歡把玩的一代蘋果手機。無論是雙面玻璃面板溫潤如玉的觸感,還是小巧圓潤的機身,都提供了相當棒的手感。

在掀開螢幕以後,我們就會看到iPhone 8的內部佈局並沒有什麼改變,甚至電池還縮水了。儘管Apple A11處理器的能耗比相比上一代電老虎有了明顯長進,Apple你這開倒車的操作也很讓人費解啊!

說到A11處理器,極果君就不得不提及它的創新:在iPhone 5的A6處理器使用自研CPU架構後,蘋果在A11處理器上更進一步,完全棄用先前一直在合作的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公司的Power VR GPU,轉而搭載了自研架構的圖形處理器;另外,還有與海思麒麟970處理器的AI模組前後腳釋出,上市卻比麒麟970早了整整一個月的AI神經引擎。

我們拆了九臺蘋果手機,發現iPhone誕生十三年的變化和秘密

在掀開主機板與電池之後,我們才能看見它的新元件:一片大大的無線充電線圈,佔據了整個背板的將近一半面積。

全面屏時代:Face ID與雙層主機板

我們拆了九臺蘋果手機,發現iPhone誕生十三年的變化和秘密

在iPhone8釋出的同場釋出會上,蘋果做出了iPhone4以來最大的改變:全面屏。

由於蘋果此時已經十分出色的工業設計,極果君在拆解iPhone X和iPhone 11的過程中並沒有感覺到相比拆解iPhone 7/8時在難度上有什麼提升。同樣是擰開兩顆螺絲,同樣是吸開前面板,同樣是挑開排線就能完整取下螢幕,同樣的好拆——

除了雙層主機板。對普通玩家來說,拆解iPhone4-iPhone8的主機板都很容易,撬開遮蔽罩就能看見歷代Apple A系列晶片的真身,但在iPhone X和iPhone 11這裡怕是要碰一鼻子灰。

但對極果君來說,這些都不是事。來,上風槍!

在將主機板吹熱之後,我們才能揭開兩款全面屏iPhone最後的面紗。輕輕掰開兩塊主機板,我們就能看到夾在中間的Apple A11/A13處理器。儘管充斥著滿滿的初代iPhone既視感,但全面屏iPhone主機板的整合度顯然高了不少,滿滿當當的排線介面無聲地訴說著時代的變遷。

我們拆了九臺蘋果手機,發現iPhone誕生十三年的變化和秘密

iPhone X和iPhone 11為何要這麼做,單層主機板它不香嗎?Face ID為此要背大鍋。直接對比iPhone 8和iPhone X的前攝模組就不難看出,蘋果比為了面容識別犧牲了頂部相當大一片面積。

我們拆了九臺蘋果手機,發現iPhone誕生十三年的變化和秘密

除了“復古”的雙層主機板和Face ID元件的加入,全面屏iPhone的另一個大改變是體積巨大的縱向雙攝模組。相比最後一代非全面屏、單鏡頭的iPhone8而言,OIS光學防抖和長焦/超廣角副攝的加入都大大增加了影像模組的體積。

至此,拿來做零件相框的全部9代iPhone已經拆解完畢,為了讓大家更直觀地比較歷代iPhone主要元件的變化,極果君整理了一張表格出來:

我們拆了九臺蘋果手機,發現iPhone誕生十三年的變化和秘密

自研晶片?指紋和人臉識別?一看這圖就懂了。

拼!這面裝飾牆就靠你了

現在9臺iPhone都已經在極果君手裡零件化了,但是就這樣可不行,規劃好的牆面可還空著吶!拿出早就準備好的九個相框和對應的圖紙,把零件一點一點往上粘:

螢幕和主機板比較好粘,排線就只能一點一點細心放到膠水上了,十分搞人心態。

我們拆了九臺蘋果手機,發現iPhone誕生十三年的變化和秘密

終於,極果君趕在2021年到來前完成了所有iPhone的裝裱:

接下來,就是在牆上釘好釘子,把這九個畫框掛上去。成品就做好啦!

我們拆了九臺蘋果手機,發現iPhone誕生十三年的變化和秘密

工工整整的樣子看上去就很棒!

回首十三年,萬變皆不離體驗

在初代iPhone釋出十三年後再來回顧這些代代皆經典的機型,極果君自己也是感觸頗深。當年的極果君在拿到每一代最新的iPhone時,總會驚歎於它的時尚外觀,驚喜於它的流暢絲滑。

別笑!當時年輕的極果君就是這麼膚淺。

如今再回味這些老朋友們,極果君才發現,年少時的喜歡,或許是強勁效能,或許是靚麗外表,或許是超強拍照,也許是“極為先進的系統”,但這些用一個詞就能夠概括——

體驗。

我們拆了九臺蘋果手機,發現iPhone誕生十三年的變化和秘密

無論是視網膜螢幕、固定Home鍵還是Face ID,這些改變或多或少都會有缺點。比如視網膜螢幕相比前代多出三倍的GPU壓力,比如固定Home鍵嚴重劣化的按壓觸感,比如Face ID起初不那麼令人信服的識別能力。但蘋果對此在體驗上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壓力大,那就加強GPU再增大記憶體頻寬;Home鍵手感差,那就用線性馬達補上;Face ID不行?那不是還有一起面世的AI神經網路嗎?

——無論怎麼改,都要保證體驗不至於降級。

而這些改變帶來的提升也是實打實的:更清晰的螢幕,更安全的防水,還有同樣尺寸機身搭載的更大螢幕。

這些還是體驗。

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裡,極果君的新朋友們也能像牆上的這些哥哥們一樣,一切改變都圍繞著體驗。

順便,極果君的手又飢渴難耐了!當初的牆面可是按照3*4的規格來佈置的,接下來的三個位置該留給誰好呢?

我們拆了九臺蘋果手機,發現iPhone誕生十三年的變化和秘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