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字型設計學不會?文字書法之美(一)-楷書、行書講解

  • 由 墨魂平面設計 發表于 垂釣
  • 2022-01-19
簡介圖例分析:例1

附鉤橫行楷怎麼寫

字型設計學不會?文字書法之美(一)-楷書、行書講解

書法,是中國及深受中國文化影響過的周邊國家和地區特有的一種文字美的藝術表現形式。包括漢字書法、蒙古文書法、阿拉伯書法和英文書法等。其“中國書法”,是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那麼這篇文章基礎的講解了書法的一些理論,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文末有福利!文末有福利!文末有福利!)

·楷書

楷書是一種寓實用的規範性與欣賞的藝術性為一體的字型,代表著漢字字型最為成熟和完善的形態。它融合了篆書圓轉對稱、隸書方折明晰、行草簡易便捷等諸多優美的因素,具有易寫易辨、方正規範、筆畫端謹等特點。楷書在魏晉時期成形,經過北魏至唐,逐漸定型,沿用至今,現在仍是中國漢字最主要的通用字型。

·點

乍一看,點應該是極其簡單的筆畫,好像只要隨隨便便筆尖一落紙上便是,其實恰恰不然。且不說它在行書、草中有多麼複雜,即使在楷書中也不比其他筆畫簡單。點的形式很多,有中點、豎點、左點、右點、仰點、提點、長點,還有藏鋒、露鋒、放鋒、斂鋒的諸種不同。點雖落墨不多,但寫起來像大筆畫一樣,有起筆、行筆、收筆的完整過程,而且在表現能力上有時甚至比大筆畫更勝一籌。所以,點的寫法不可輕視,必須認真琢磨才行。

中點,即如寶蓋頭的第一筆,京字頭、廣字頭的第一筆。或如豎的寫法,只是不能寫長,但起、行、收的書寫過程和豎完全一樣;或只作一橫點;或將收筆掩在第二筆之間,此時不必收筆。

字型設計學不會?文字書法之美(一)-楷書、行書講解

豎點,即如寶蓋頭的第二筆,不管上粗下細,還是上細下粗,都是同於豎的寫法。

左點,有藏鋒、露鋒、回鋒、放鋒的區別。起筆原則相同,但方向不同,需要注意。

字型設計學不會?文字書法之美(一)-楷書、行書講解

右點較左點為易,因方向順手,寫法相同。

仰點,主要指“心”字中間的點或下底四點的第三點之類。這是左點的變形,只需將左點逆時針方向一轉即可。

字型設計學不會?文字書法之美(一)-楷書、行書講解

提點,主要指三點水的第三點。有的是左點放鋒的延長;有的是先將點寫豎,但下端是筆腹所成,即需將筆按下去,至筆根,再提起筆根,由筆鋒停頓處再向右上長長放鋒;有的則是魏碑或歐體的寫法,露鋒起筆按筆下去,不須提筆,直接向上放鋒出去。

字型設計學不會?文字書法之美(一)-楷書、行書講解

長點,是由捺變來的。因一種捺過短,便多寫作長點,如“矢”字最後一筆。再者,在楷書中,一般認為同一個字中應避免重捺的出現。如果恰好其中有兩個捺,一立捺一臥捺好一些,避不避都可。如果是兩個立捺,則須改變其中一個的寫法,規律是將長大的捺保留,改變那個短捺。如“猴”字,通常把最後一筆捺改作長點。一般的也都不作逆入藏鋒,因為長度不大,空隙必小,再作逆入藏鋒,筆畫顯得蠢笨,所以筆鋒順筆而下者多,而且收筆也多作斂鋒。

字型設計學不會?文字書法之美(一)-楷書、行書講解

·橫

絕大部分漢字,或長或短,都有橫的筆畫。橫和豎好像字的支架,關係到字勢是否穩定堅實。

橫的楷書起筆有兩種,一種是藏鋒的,一種是露鋒的。收筆有三種,一種是回鋒的,一種是斂鋒的,一種是放鋒的。

藏鋒的起筆,回鋒收筆的寫法:1處起筆,先向左上行進,至2處跪筆,即令筆尖從1向左上稍稍一起,按筆下去,使筆腹至3,筆毫跪下,向右下行筆,筆腹壓至4,然後5轉鋒向右行進,漸分前後,下側鋒至7停下,上側鋒至6,將筆按下,使筆腹完成8的要求,將筆稍提,回鋒向9,將鋒攏起收筆。

字型設計學不會?文字書法之美(一)-楷書、行書講解

露鋒起筆、鋒收筆的寫法:1處起筆向右下(向下亦可),至2處翻筆,即抑住筆毫的轉動,直接折轉角度而向右行筆,上前至3,下後至4,上側鋒停滯,下側鋒漸由4至5再至6,上側鋒再由3至7,將鋒斂起收筆。

字型設計學不會?文字書法之美(一)-楷書、行書講解

橫的起筆無非藏鋒、露鋒,而收筆除回鋒、斂鋒外,還有一種放鋒收筆的,如“地”字第三筆“一”便可用放鋒收筆,如在1,下側鋒後行在2,上側鋒至3,下側鋒在4,上側鋒離紙,下側鋒再由4至5,將鋒放出。

字型設計學不會?文字書法之美(一)-楷書、行書講解

·豎

古人比喻豎如萬歲枯藤,寫豎不能一畫而下,在寫的過程中要有衄挫。堅畫的起筆、行筆、收筆和橫畫道理相同,改變的只是方向。兩豎相併,最忌諱形成平行線狀的“衚衕”,或相向取勢,或相背取勢,兩種都可以顯現出結構的穩定性和立體感。向背方式雖有不同,但表現出的藝術情趣同樣精彩。

豎的楷書起筆有兩種,一種是藏鋒的,一種是露鋒的。收筆有三種,一種是回鋒的,一種是斂鋒的,還有一種是放鋒的。藏鋒起筆、回鋒收筆的寫法:1起筆,向左上行進,至2跪筆,即令筆尖從1向左上稍稍一起,按筆下去,使筆腹至3,筆毫跑下,向右下行筆,筆腹壓至4,然後5轉鋒向下行進,稍分前後,至6,左側在前右側在後,轉筆向右下至7,筆腹在8,而右側至9,從右側向上攏毫回鋒,收至10(回鋒收筆的豎,謂之“垂露”)。

字型設計學不會?文字書法之美(一)-楷書、行書講解

露鋒起筆、斂鋒收筆的寫法:1處露鋒起筆,漸壓筆至2,筆腹成3,轉筆向下,至4、5,左側鋒轉筆向右下,右側稍慢,漸漸攏毫,至6將鋒斂起收筆。

字型設計學不會?文字書法之美(一)-楷書、行書講解

放鋒收筆的豎,謂之“懸針”,在顏體、柳體中較多。不管起筆如何,單說一下收筆的“懸針”寫法。為了便於將筆毫攏起,形成“懸針”,儘可能在筆向下行進時保護中鋒,使兩側筆鋒相應,筆鋒同時下行,逐漸將筆上提,使筆鋒慢慢攏起,筆離紙時,行筆稍快點,但不能一甩了事。

字型設計學不會?文字書法之美(一)-楷書、行書講解

·撇

如果說點像一個人的眼睛,那麼撇就像一個舞者揮動的手臂,姿態飄逸舒展與否與它大有關係。撇的起筆與豎的起筆一樣,只是行筆、收筆不同。撇有立撇、臥撇、回鋒撒三種。

立撇,不管長短,只要是自右上至左下的斜彎筆,便是立撇。一般說收筆都是放鋒的。起筆之後,應根據撇在字中的部位,決定它的彎度,彎處行筆必然左側鋒越走越在前邊,最後攏毫收筆,把筆放出去,寫法正如“懸針”。為了攏毫,使左側鋒行進在前,有時可以轉動一下筆桿,大拇指略向後轉,則右側鋒必然落後,正好攏毫。另外還須特別注意筆畫右側筆腹所成的軌跡,幹萬不要形成橫掃。

字型設計學不會?文字書法之美(一)-楷書、行書講解

回鋒收筆的撇,彎度不大,左右兩側鋒可能不分前後,見1、2。行進至3,轉筆向下,筆腹壓下,形成如4,右側鋒至5,由下向右側回鋒,至6攏毫收筆。

字型設計學不會?文字書法之美(一)-楷書、行書講解

臥撇,筆畫角度較平,先從1處向右下落筆,深深壓筆至2,轉毫向左下進行,上側必然走在前邊,逐漸攏毫,放鋒收筆於3。這種筆畫的重點在於下筆之後要深深按筆,行筆時不要提起,仍如所按深度行進,至將收筆處要特別注意下邊筆腹所寫成的筆畫軌跡,儘可能按要求去寫,收筆攏毫,上側鋒先離紙面,最後下側鋒去完成放鋒的任務。

字型設計學不會?文字書法之美(一)-楷書、行書講解

·捺

古人常以一波三折來形容捺畫,喻其曲狀。捺是自左向右的一種斜筆,它在隸書中已經形成,和撇左右對稱,寫法也基本差不多,還有一種託底的臥捺,寫法稍為複雜。

捺的起筆,也有藏鋒與露鋒之分,收筆都需放鋒,但所成之腳有平腳與弧腳之別。藏鋒起筆不一定是弧腳收筆,也不一定藏鋒起筆必然平腳收筆,這是可以交錯的。為了敘述方便,我們可以將藏鋒起筆和弧腳收筆合為一談。自1處起筆,逆向左上,至2略提翻筆向右下,逐漸按筆,至3仍是下側前行,上側略遲,至4按筆,筆腹壓至5,再提筆,上側變前行,至6收筆,下側再至6放鋒收筆。

字型設計學不會?文字書法之美(一)-楷書、行書講解

露鋒起筆而平腳收筆的捺,寫法見:1處起筆,順筆向右下行進,經2下側稍頓至3,按筆至4,使上側前行,至5轉作攏毫,至6行筆稍提速,上側鋒至7提筆離紙,然後下側鋒再至7提起放鋒收筆。

字型設計學不會?文字書法之美(一)-楷書、行書講解

平捺的起筆或承上筆,或連筆而入,或再作橫起筆,既可以藏鋒,也可以露鋒。只是藏鋒起筆,逆人而按筆的方向須作調整便是。

字型設計學不會?文字書法之美(一)-楷書、行書講解

·鉤

鉤是附在橫、豎或彎筆畫未端的一種收筆方式,如橫鉤、豎鉤、橫折鉤、豎彎鉤、斜鉤、臥鉤橫折彎鉤等。鉤的形式不盡相同,鉤法細節也不一樣但萬變不離其宗,用筆要領如出一轍。總的原則是出鉤前調順筆鋒、得勢後迅速出鉤,注意不是搶進,而是推出。橫鉤比較容易,兩種形式,兩種方法。其主要不同點在於一種要提筆作鉤,即將筆根按下後再提起來;一種按筆作鉤,即將筆按至筆腹後,不要提筆即向左下鉤來;一種如前一種,但轉折過後多向下走一點再按筆作鉤。

字型設計學不會?文字書法之美(一)-楷書、行書講解

豎鉤比較複雜,有的要放鋒,有的要斂鋒,有的形若斂鋒但實際上是放鋒所致。

字型設計學不會?文字書法之美(一)-楷書、行書講解

顏、柳作鉤,筆腹向左下走,歐作鉤,則用翻筆向上,雖似放鋒,實為斂鋒。由1至2,再從3回鋒。魏碑鉤則筆根向右下走,然後逆行鉤上,將鋒放出,但不能快,否則筆鋒轉不過來。立彎鉤的寫法與上同,此處不贅述。

字型設計學不會?文字書法之美(一)-楷書、行書講解

豎彎鉤有提筆成鉤的,有按筆一頓拈筆成鉤的,也有翻筆逆鉤的,行筆至1則按筆腹成2,然後提筆拈筆向上,轉鋒成鉤,顏、柳多用此鉤法。起筆至1則按筆至2,不須提筆,就原來深淺,捻筆向右上放鋒至4成鉤。(案例1、2)歐字多用此寫法。行筆至1,轉向右下按筆至2,然後翻筆向左上逆鉤,至3斂鋒成鉤。魏碑多用此寫法(案例3)。

字型設計學不會?文字書法之美(一)-楷書、行書講解

臥彎鉤,即“心”字的主筆鉤,基本上同豎彎鉤的寫法,有提筆成鉤、翻筆逆鉤及按筆攏毫成鉤等寫法。前兩種不作示圖,只將最後一種畫出一看就行了。行筆至1,不須提筆,按筆至2,從外側向左上鉤來拈筆攏毫。至3斂鋒收筆,關鍵是必須掌握筆腹從2向左上鉤的軌跡,要盡如我意才好。

字型設計學不會?文字書法之美(一)-楷書、行書講解

斜鉤,有人也叫“戈鉤”,因為是“戈”字主筆的鉤。行筆至1按筆,按至2,從右向右上慢慢翻筆攏毫,放鋒至3收筆。

字型設計學不會?文字書法之美(一)-楷書、行書講解

·行書

行書結構取勢有自己的特點,要注意在一般原理基礎上改變觀察角度,以獲得更深入的認識。比如,篆隸楷要先把握其橫向、縱向筆畫之間的分佈,而行書則更要觀察字形的款與正、疏與密等對比關係。此外,還要重視一個問題,每個行書字結構的變化形式比楷書通常要多一些,應注意積累、探索每字結構的多種可能性,以求靈活處理,而不能僵化地理解。

·點畫用筆

行書務從簡易,常常把點畫之間的呼應關係從楷書的“隱性”變為“可視”,於是“出鋒”往往成為點畫的一個重要形態構成部分。我們把它稱作行書點畫的“呼應形態”。這種點畫形態在行書的形式體系中佔有與基礎形態同樣重要甚至更加突出的地位,一些形態的使用頻率甚至超出了基礎形態。

字型設計學不會?文字書法之美(一)-楷書、行書講解

一些點畫在書寫時甚至改變了其主體部分在楷書體系中的常規形態,我們把它稱作行書點畫的“體變形態”。比如“捺”變為接近於長點的“反捺”,有時甚至整個平捺的形態完全“變成”了橫;短橫或短豎可能變成類似點的寫法;豎與豎鉤可互相替換。點畫發生體變的緣由,或出於呼應,或出於取勢,甚至可能還與章法布白有關,它大大豐富了行書的點畫系統。

字型設計學不會?文字書法之美(一)-楷書、行書講解

行書的連筆打破了楷書筆畫相對獨立的特點,使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點畫組成一個連續的書寫環節,形成具有整體性的複雜筆畫組,我們把它稱作行書點畫的“組合形態”。從一定意義上說,組合形態的點畫在練習中是不應當被分解的,否則將會損失其中筆鋒轉換、節奏起伏的內容。

字型設計學不會?文字書法之美(一)-楷書、行書講解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由“解散”而產生的“基礎形態”、“呼應形態”、“體變形態”與“組合形態”,隨著藝術化書寫的深入發展,有相當一部分寫法從最初的意圖中逐漸獨立出來,形成一種特殊的藝術手段。換句話說,藝術家對它們的使用,不再僅僅是為了“簡易”或“流行”,而更可能是為了建立其個性化的藝術語言。我們可以把這種點畫稱作“特色形態”。當然,這其中也包括藝術家有意識地從其他字型借鑑或獨立創造的形態。

字型設計學不會?文字書法之美(一)-楷書、行書講解

·起收筆

其“基礎形態”與楷書的點畫相似,只是筆法相對靈活。而“呼應形態”根據其前後筆呼應的需要而出現可視的應帶形態。在原生形態的行書中,這很“簡易”,也比較隨意。然而,當這些可視的應帶形態被藝術家提煉成為筆法規範以後,形成了極為豐富的變化,由此造成對筆鋒運用的高要求及起筆形態的多樣化,表現在起收筆上,要點有二:一是起筆時要求能夠“八面人鋒”、收筆時能夠“八面出鋒”,每一個點畫都可以從任何一個方向人紙或出紙,形成起筆、收筆時特殊的造型,與楷書相對單一的形態有很大的不同。二是筆鋒人紙以後如何行筆,有多樣化的手法一轉、折、翻、切;筆鋒完成筆畫主體後如何應帶下一筆,也有多樣化的手法一提上、切下、翻回、鉤起、轉過等。

字型設計學不會?文字書法之美(一)-楷書、行書講解

·行筆

行筆的“流行”特徵,決定了典型行書行筆過程相對較快,點畫的出入也比較簡潔,特別突出了側鋒的重要性,故典型行書中側鋒行筆佔有重要的地位,行筆過程中筆鋒的中側轉換也成為重點手法。

字型設計學不會?文字書法之美(一)-楷書、行書講解

圖例分析:

例1。王羲之《平安帖》中的“安”字幾乎每個筆畫都是用側鋒完成的,但“一”中部明顯提起攏鋒,“女”的折筆筆鋒也是先攏著再側鋒完成;例2。王羲之《聖教序》中“得”字左側“”豎畫的側鋒非常明顯,右側筆畫也基本都是側鋒,末點筆鋒順勢完成時微有中鋒之意;例3。王羲之《蘭亭序》“俯”左側“個”的“J”用側鋒完成,“1”

起筆中鋒再鋪毫;右側橫、撇連筆也是由側鋒完成的,兩筆之間的連線方法是翻折,筆尖自然挑起後形成鼓起的形狀;“付”的筆鋒則基本攏著,所以筆畫顯得圓轉。

例4。王羲之《蘭亭序》“涎”左側第一橫先側鋒鋪開,至中部微提攏鋒;最後一筆捺先中鋒,轉彎後形成側鋒;例5。王羲之《聖教序》“仰”的“”左側兩筆、“印”左側的豎提都是側鋒,但是右側豎畫筆鋒微攏,可以處理成接近中鋒的形態。

·結構變化

最為常見的變化方法有:改變筆順,形變,增省,點畫或部件移位。

字型設計學不會?文字書法之美(一)-楷書、行書講解

例1。改變筆順:《喪亂帖》中的“羲”先寫“戈”再寫“了”。例2。連筆形變:《得示帖》中的“未佳”因連筆而改變了“”的寫法。

例3。草化形變:《蘭亭序》中“跡”的“亦”與“之”都有不同程度的草化。

例4。增省:《二謝帖》中的“謝”字“身”省略了很大一部分。

例5。移位:《聖教序》中“哲”的“口”移到了“斤”下。構形變化的實踐要點是:觀察範本字形與規範字形的差異,思考之所以改變的理由,並形成必要的文字說明,然後分類歸納整理,形成系統性的資料。

·牽絲連綿與轉折

在典型行書的行筆過程中,點畫之間往往以牽絲相連,甚至許多筆畫連綿書寫,形成了組合關係,導致筆畫起收方式和連線方式發生很大變化,並且對書寫時連續調換筆鋒的能力及運筆節奏的控制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字型設計學不會?文字書法之美(一)-楷書、行書講解

這種書寫方式的實踐要點是:

第一:前後筆畫之間的牽連對起、收筆方式及筆畫形態的影響。第二:連續換筆的能力(尤其突出折、轉時筆鋒的調整)及運筆節奏的控制能力。

第三:筆畫形態的塑造要準確。同時特別注意觀察筆鋒的執行方式,思考如何調動手腕以及手指來駕馭毛筆。

第四:體會書寫時的節奏,最終形成既能背臨,而且“心忘於手,手忘於筆”,下筆即得,宛如宿構,則自然生動。

對平面設計PS學習有興趣的小夥伴私信我即可免費領取學習資料!

從最基礎的平面設計資料到實戰的學習資料都有整理,送給每一位有想學習平面設計,或是轉行,或是大學生,還有工作中想提升自己能力的,正在學習的小夥伴歡迎加入學習。

先關注“墨魂” 然後私信回覆“學習”即可

下期見

延伸閱讀:字型設計學不會?文字書法之美(二)-隸書、草書講解

字型設計學不會?文字書法之美(三)-篆書講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