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學習老祖宗識人術,記住這三條原則,幫你看人一看一個準

  • 由 琢磨君專欄 發表于 垂釣
  • 2021-12-28
簡介不管怎麼說,學習老祖宗識人術,記住以上三條原則——從語氣識人、從神態識人、從言語識人,都可以幫你看人一看一個準

滑尖什麼意思

文章作者:琢磨君

春秋戰國時期的鬼谷子先生,是縱橫家的始祖,也非常擅長“識人術”和“馭人術”。但他並不贊成“以貌取人”,他在《鬼谷子》一書中說:“

執形而論相,管中窺豹也。不離形,不拘法,視於無形,聽於無聲,其相之善者也

”。

意思就是說:僅透過外貌去識人,就如同從一根小管子裡看豹子,是看不到全貌的。不將形體分開,不拘泥於方法,從“無形”中去觀察,從“無聲”中去辨識,這才是真正的會看人!因此,我們要多從“無形無聲”中去看人,透過表象看本質,這樣才能更加準確!

學習老祖宗識人術,記住這三條原則,幫你看人一看一個準!老祖宗識人術的三個原則,你若能學會一個,也可看人八九不離十!下面我們來一起學習學習!

學習老祖宗識人術,記住這三條原則,幫你看人一看一個準

1、從語氣識人;

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精氣,而且這種精氣會透過一定的形式表現出來,聲音就是最重要的一種表現形式。說話聲音一般都有剛柔和清濁的區別,聽一個人的聲音,體察發聲之物的氣質,再思索其目的,對其內心活動就可以瞭解地八九不離十。

《人物誌》中說:心氣粗糙的人,他的聲音就會沉重而散漫;心氣周詳謹慎的人,他的聲音就顯得平和而有節制;心氣鄙陋乖戾的人,他的聲音就粗獷;心氣寬緩柔順的人,他的聲音就溫和圓潤。講信義的人,心氣柔和平易;講義氣的人,心氣從容不迫;和氣安詳的人,心氣簡易隨和;有勇氣的人,心氣雄壯奇絕。老祖宗總結的這些“以氣識人”的方法,非常值得我們借鑑!

學習老祖宗識人術,記住這三條原則,幫你看人一看一個準

《冰鑑-聲音篇》中也專門論述瞭如何透過聲音來識人:說話的時候,急急切切,斷續無節,就像夜深人靜的時候老鼠在偷吃東西;說話的時候,一句緊接一句,語無倫次,沒完沒了,而且嘴快氣促;說話的對候,口齒不清,吞吞吐吐,含含糊糊;這幾種說話聲,都屬於市井之人的粗鄙俗陋之聲。其次,貧窮卑賤的人說話只有聲而無音,顯得粗野不文;圓滑尖巧的人說話則只有音而無聲,顯得虛飾做作等等。

古語有云:“

聞其聲而知其人

”,我們與人交談時候,仔細偵聽別人說話時的語氣如何,再對照老祖宗上面所說的“以氣識人”的識人術口訣,便可將一個人看得八九不離十!

學習老祖宗識人術,記住這三條原則,幫你看人一看一個準

2、從神態識人;

神態就是一個人的本質,它會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來,不管你如何掩飾,都會露出端倪。去掉稻穀的外殼,稻穀的精華——米,便會顯現出來。而這個精華,用在人身上,就是指一個人的內在精神狀態。我們透過觀察神態,就相當於是打開了他人內心世界大門,使得深藏其中的各種“寶藏物品”一覽無餘。因此,古人常說“

觀神可以鑑心,是觀人的第一要訣

”!

《長短經-知人篇》中說:真正聰慧的人,往往流露出明朗、坦然的神色;真正仁厚的人,往往具有溫柔的神色;真正勇敢的人,往往具有不可威懾的神色;真正忠誠的人,往往具有一種耐人尋味的神色;真正高潔的人,往往具有難以玷汙的神色;真正有節操的人,往往具有值得信任的神色。

《人物誌》中則說:心地光明正直的人,他的儀容顯得強勁而寧定;心地平和的人,神態也安閒自在。有仁愛之心的人,就會顯得正直而端莊;勇敢的人,神色就顯得驃悍而剛強。心有憂患,神色一定疲乏而枯槁;心中困惑不解,神色就莽莽撞撞,反覆無常等等。

學習老祖宗識人術,記住這三條原則,幫你看人一看一個準

曾國藩也非常擅長觀人,他說“

神正則人正,神邪則人奸

”:目光安詳沉穩而又有光,真情深蘊,宛如兩顆晶亮的明珠,含而不露,這屬於純正的神情。靜態的時候,目光有如螢火蟲之光,微弱而閃爍不定;處於動態的時候,目光有如流動之水,雖然澄清卻遊移不定,這兩種則屬於奸邪的神情。

你正在跟人進行交談時,他人卻忽然把目光和思路轉向其他地方去了,足見這種人毫無誠意;大家都在言笑正歡的時候,某人卻在一旁漠然冷笑,足見這種人冷峻寡情、城府很深,居心險惡,不能跟他們建立友情!

透過神態觀人,其實非常接近鬼谷子所說的“

不離形,不拘法,視於無形,聽於無聲

”,因為神態的捕捉需要你非常用心,然後精細分析,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眼睛是心靈的視窗,我們與人接觸時候,多去觀察他人的神態,然後對照一下老祖宗的識人術口訣,便可看人一看一個準!

學習老祖宗識人術,記住這三條原則,幫你看人一看一個準

3、從言語識人;

孔子曰:“不知言,無以知人也”,我們若能讀懂言語後面深藏的意思,也可以準確識人。

對於一般人來說,口乃心之門戶,心乃神之主,志意、喜欲、思慮、智謀都是從嘴巴這個門戶出入。一個人內心思想如何,都會或多或少會透過言語傳達出來。我們仔細推敲他所說的話,便可大致知道他的所思所想、價值觀等等。這就好像我們常說的“

你要對你說的話負責

”,心裡想到什麼,才能不經意說出來。

但是,對於城府深、虛情假意的人來說,只看他說了什麼還不行,還要結合他的行為動機來分析判斷。正如孔子所說“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看明白他正在做的事,看清楚他做事的緣由,看仔細他的個人愛好。這個人還能如何隱藏呢?

學習老祖宗識人術,記住這三條原則,幫你看人一看一個準

比如說,《易經》裡面說:“

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

”,賢明的人話少,急躁的人話多;《省心錄》說:“

輕諾者信必寡,面譽者背必非

”,輕易允諾他人的人,誠信一定很少;當面稱讚他人的人,背後一定在說壞話。

老子《道德經》更是說:“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即:真實可信的話不漂亮,漂亮的話不真實。善良的人不巧說,巧說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識的人不賣弄,賣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識。

以上從言語識人的口訣,都是老祖宗在看透人性後得出的至理箴言,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借鑑。

學習老祖宗識人術,記住這三條原則,幫你看人一看一個準

結語:理論分析時候,老祖宗識人術三個原則需要分開來講解;但是實際操作的時候,這三者往往互相配合,融會貫通的。比如說,如果一個人說得非常動聽,而表情與言語卻不協調,心中一定有不合情理的地方;如果一個人語無倫次,可是底氣十足,神色又很誠懇,那是因為他不善言辭,實際上並沒有什麼可疑的用心等等。

不管怎麼說,學習老祖宗識人術,記住以上三條原則——從語氣識人、從神態識人、從言語識人,都可以幫你看人一看一個準。老祖宗的以上識人術三原則,你若能學會一個,也可看人八九不離十,也要恭喜你了!

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傳播國學經典智慧。

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國學文章,歡迎關注賬號,並在下方點贊、評論、轉發。

文中圖片來自網路,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 聯絡刪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