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一文讀懂——寶寶睡眠之“搖籃的奧秘”

  • 由 我的睡眠日記 發表于 垂釣
  • 2021-12-18
簡介這種對前庭系統的刺激產生的安撫效果(Calming effect)也存在於老鼠媽媽和老鼠寶寶身上

新生兒可以睡搖籃嗎

“搖”這個動作對於年輕人來說非常喜愛,“社會搖”也搞成一個社會現象。然而對於剛出的寶寶來說,“搖”也讓他們很喜歡。你試過抱起寶寶搖起來嗎?他會非常開心,當然不能搖得太猛,因為寶寶的頭骨未完全生長,大腦也比較小,太大力了容易晃傷大腦。

那麼,寶寶睡在搖籃裡面好呢,還是睡在普通的床裡面好呢?

一文讀懂——寶寶睡眠之“搖籃的奧秘”

搖籃的奧秘

寶寶在搖籃裡睡得更香

,究竟是不是真的這樣呢?帶著這個疑問,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心理學家David Pederson和Dick Ter Vrugt曾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來研究:到底什麼幅度和頻率的運動能更有效地安撫嬰兒的情緒?他們設計了一個鋁製搖籃,底座可以用來調節搖籃在垂直方向上擺動的幅度以及頻率。

接著,他們在當地招募了幾十個兩個月大的寶寶,讓七名女性和七名男性觀察者評估寶寶在搖籃裡被搖來搖去時的表現,每隔十五秒給寶寶的行為按照量表打一次分:分數範圍從1分到6分,分數越高對應的活躍度也越高。其中1分對應著安靜沉睡(quiet sleep),6分對應著極度躁動(extremly agitated)(Bridger, Birns & Blank, 1965)。

研究者們證實了搖動對寶寶的安撫作用,同時也發現,寶寶情緒的穩定程度不僅與搖動的幅度和頻率都有關係,還與搖動時的最大加速度息息相關。

搖動時的最大加速度越大,寶寶的情緒也就越穩定

一文讀懂——寶寶睡眠之“搖籃的奧秘”

這張圖中的y座標是寶寶們的活動狀態評分,而橫座標是計算出來的最大加速度(計算公式為:gmax = [(2×pi×f)2×A] / 32,gmax為最大加速度,f為頻率,A為擺動幅度)。圖中散佈的資料點,冒號前面的為頻率(圈/分鐘),冒號後面的為擺動幅度(英寸)。

可能是搖得越大力,寶寶越知道情況不對勁,得安靜了。

那麼寶寶在被搖的時候會得到安撫的原因是什麼呢?其實,不僅僅是搖籃的搖動,小幅度的運動都有安撫嬰兒、幫助嬰兒助眠的作用。這種運動又被髮展心理學家稱為

“前庭刺激”

(vestibular stimulation)。

乖寶寶的生存優勢

前庭系統是人類最早發展的感官系統之一(Humphrey, 1965)。前庭系統由兩部分組成:

半規管(semicircular canal)和耳石(otolith)

。其中,半規管主要負責感受旋轉運動,耳石則負責感受垂直方向的重力。前庭系統位於我們的內耳中,有時中耳炎的患者會出現眩暈的症狀,就是因為炎症影響了內耳中前庭系統對於感官資訊的處理。

一文讀懂——寶寶睡眠之“搖籃的奧秘”

紫灰色的部分是外耳,綠色的是中耳,粉紅色部分是內耳。我們的前庭系統就位於內耳。內耳的前庭和耳蝸總稱位聽器官,顧名思義就是感知位置和聽覺的,

前庭感知人體空間位置,後者負責聽覺

。前庭的三個半規管感知身體旋轉的角加速度,球囊、橢圓囊感知直線加速度。例如坐在行進的車中即使閉上眼睛,不看窗外,也可感知到車的加速、減速或轉彎;又如乘坐電梯時那種升、降的感覺,這些都是半規管、耳石器感知的。

前庭感受器感知人體在空間的位置及其位置變化,並將這些資訊向中樞傳遞,主要產生兩個方面的生理效應:一方面對人體變化了的位置和姿勢進行調節,保持人體平衡;另一方面參與調節眼球運動,使人體在體位改變和運動中保持清晰的視覺,故它對

保持我們的姿勢平衡和清晰的視覺起重要作用

。其實,前庭隨時隨地都在工作,比如在一輛正常行駛的公共汽車突然剎車的時候,站立的人往往會傾倒,但是很快會控制自己的身體,不會傾倒下去,這時候就是前庭在發揮作用,調整了身體姿勢,達到了平衡。這也就是我們的平衡感。

一文讀懂——寶寶睡眠之“搖籃的奧秘”

轉圈眩暈實際上是因為人的前庭正處於一種比較紊亂的工作狀態。而受過專業訓練後才能達到高超的平衡能力。比如運動員在進行優美的翻滾跳躍動作的時候就是前庭在準確地判斷身體的位置,進而達到平衡身體的動作。太空人的其中一種訓練就是不斷地旋轉旋轉,來讓準宇航員們適應在太空中沒有上下左右的感覺。

前庭系統的進化歷史十分漫長,它在大多數哺乳動物身上都存在。有的家長可能會發現,自己的寶寶如果開始哭鬧的話,抱著寶寶站起來走一走,拍一拍,寶寶的情緒就會安定下來;在搖籃裡的寶寶如果哭鬧的話,輕輕搖動搖籃也能讓寶寶停止哭鬧。不過,

雖然同樣都是前庭刺激產生的安撫效果,媽媽的抱抱拍拍還同時提供了觸覺上的刺激

一文讀懂——寶寶睡眠之“搖籃的奧秘”

2013年,一組來自日本的科學家同時研究、比較了人類和老鼠的母嬰互動。這種對前庭系統的刺激產生的安撫效果(Calming effect)也存在於老鼠媽媽和老鼠寶寶身上。他們發現,當人類媽媽站起來開始抱著寶寶走來走去的時候,正在哭鬧的寶寶會停止哭鬧,自主動作減少,心跳速度也會相應地降低。同樣的,當老鼠寶寶被媽媽叼起來走來走去的時候,老鼠寶寶也會保持一動不動,心跳速度降低。

為什麼前庭刺激會產生安撫效果呢?

從進化論的角度來考慮,這樣的安撫效果會帶來不小的生存優勢。包括人類在內的很多哺乳動物,在出生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都要依靠媽媽生存。如果出現了什麼危險情況,媽媽不得不緊急轉移寶寶,一個安靜不亂動的乖寶寶絕對要比一個哭得手腳亂蹬的寶寶有更大的機率存活下來。在2013年的這篇論文裡,作者們認為這也同時解釋了Pederson和Vrugt的發現:

晃動的頻率越高、幅度越大,可以與媽媽的步速越快、運動幅度越大相對應,這意味著出現的情況越緊急,寶寶在這樣的運動下越安靜

前庭刺激不僅僅對寶寶有用,對成人一樣管用,如果條件允許,買一張能自動搖的床,也能讓你睡得安穩。

總結

因為前庭系統的存在,搖籃確實能讓寶寶情緒得到安撫。搖得越大力(當然是安全範圍內的加速度)安撫效果越好。事實上不僅僅是對寶寶,前庭刺激對普通成年人一樣有效,有些人一上車就想睡覺的就是其中一個原因。

本文出自公眾號:

中國睡眠研究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