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王鐸評《紅樓夢》之七十:元妃為什麼感嘆“須要退步抽身早”?

  • 由 文史專家王鐸 發表于 垂釣
  • 2021-12-15
簡介你看,元春不僅在夢中回了一趟賈府,而且還親口對賈母說:“榮華易盡,須要退步抽身

榮華是什麼意思

王鐸評《紅樓夢》之七十:元妃為什麼感嘆“須要退步抽身早”?

元妃

王鐸評《紅樓夢》之七十:元妃為什麼感嘆“須要退步抽身早”?

看官,元春不僅有判詞,而且在警幻仙子演奏的《紅樓夢》套曲中,還有一曲哭爹喊娘、聲淚俱下、撕心裂肺的《恨無常》。說起來,她這首《恨無常》的曲子,要比那首判詞來得更加直白,更加直抒胸臆,更加令人心慟、感同身受。同時,也暗示著元春短短一生的命運軌跡。請看——

《恨無常》

喜榮華正好,

恨無常又到。

眼睜睜,

把萬事全拋。

盪悠悠,

芳魂消耗。

望家鄉,

路遠山高。

故向爹孃夢裡相尋告:

兒命已入黃泉。

天倫呵,

須要退步抽身早!

脂硯齋在最後一句的批註是:悲險之至!

話題這就來了:為什麼元春這麼痛苦?為什麼人生無常?為什麼偏偏要“望家鄉”,如何又會“路遠山高”?為什麼人已死,臨別時卻非要把心事相告:須要退步抽身早?這是元春在說自己嗎?還是在告誡別人?還是其中另有隱情?為什麼?讀者讀到這裡,一時很難分得清楚。

還有,脂硯齋又為什麼會說“須要退步抽身早”這句話,乃是“悲險之至”?事已至此,又如何是“悲”?如何是“險”呢?

看官,要弄明白這首《恨無常》的深刻含義和賈府中的相關人物關係,話還得結合著《恨無常》的“歌詞”,從頭說起。

頭兩句: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說的是人生在世,變幻莫測,無規律可循。

榮華,本指鮮花開放。引申為人的富貴顯達。曹植在他的 《雜詩》中,就有“南國有佳人,榮華若桃李”的說法。 這裡的“榮華”是在講女人的容貌。而屈原在《離騷》中說的“及榮華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詒”,又是指的以鮮花贈美人,“恐美人之遲暮”的切身感受。或者說,在李白的《古風》詩中,也有講“榮華”的,即“榮華東流水,萬事皆波瀾”。這又是說,世間榮華如流水,韶華易逝,人生易老。那麼,這就明白了。《恨無常》中說的元春之榮華,即指元春才選鳳藻宮,做了皇妃之後的榮華富貴。這個時候,也正是賈府蒸蒸日上,大觀園一片繁榮的時候,故稱之為“喜”。

無常,本是一個佛學詞彙,出自《金剛經》。謂世間遷流、變異、轉換,皆無常態,不受人為控制。也就是諸法皆因緣生,諸事皆由緣起。不過,在元春這裡,無常卻不是本義,而是指“無常鬼”。在中國古代,“無常鬼”即是“勾魂之鬼”。由於元春年高無子,且體弱多病,所以“無常鬼”就來勾魂了。這也是《紅樓夢》開篇當中說的“好事多魔”的意思。因此元春引以為“恨”。

接下來:眼睜睜,把萬事全拋。盪悠悠,芳魂消耗。這句是說,元春被“無常鬼”勾走之後,眼看著賈府的一大堆事,皆不能做了。並且,自己也到了香消玉殞、撒手人寰的時候了。這雖是些大白話,但刻骨銘心,引人深思。

下面,是解讀之關鍵:望家鄉,路遠山高。許多人,只要看到這一句,都感覺不對勁了、“文不對題”了,無解了。為什麼?看官你想,元春在省親的時候,賈府和皇宮,都在金陵城,有多近?!後來元春有病,大家一來二往三探視,來來回回,不是咫尺之遙嗎?怎麼一下子會成“山高路遠”了呢?不解,好多人不解!有些專家,還到古抄本《紅樓夢》中去求解,最終在“甲午本”裡找到了一個不同的說法,即“路遠山遙”,改了一個“遙 ”字,最終還是沒有結果,沒有答案。

其實,大家這是被元春的一世榮華給迷惑住了,沒有靜下心來聯絡到上下文字,細讀“歌詞”。叫我說,這一句寫得真好,再貼切不過。

看官你想,人家這“歌詞”,寫得很有順序。從元春的榮華富貴寫起,又寫到了“無常鬼”來勾魂,再寫到了她已“把萬事全拋”,正“芳魂消耗”。這就是說,元春到了此時,已芳魂離身,正走在一命歸西的“陽間”路上。請注意,這裡是說元春的魂魄剛剛離開肉身,正被“無常鬼”勾引著,行走在從“陽間”奔向“陰曹地府”的最後一幕。所以,她一回頭——“望家鄉”,家鄉就是金陵,“路遠山高”!啊呀,她已走出好遠好遠了。歸陰的腳步如此之快,也是她事先所沒有想到的。因而元春發出了這樣的感嘆!

看官,沿著我說的這個思路,再往下看,你就更加明白了——故向爹孃夢裡相尋告:兒命已入黃泉。

你看看,這不來了麼?也許只是瞬間的事情,陽間已過,元春便走在了“陰間”的黃泉小道上。所以她要向她的爹孃——賈政和王夫人苦苦相告別,稱:“兒命已入黃泉”!哦,這告別太震憾人心了!也太令人猝不及防了!

最後一句: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這是元春在進入“陰曹地府”之前喊出的最後一句呼聲,這是一句憾天動地、披肝瀝膽、悲痛欲絕的呼聲!真可謂字字血、聲聲淚啊!

看官,看到這裡,你不覺得脂硯齋的批語到位嗎?寫得殺骨嗎?所謂的“悲險之至”,“悲”就不用說了。咱們再說“險”,到底“險”在什麼地方呢?原來,“險”就“險”在了黃泉之路走得太急了、太快了。如果不是臨別這一喊,恐怕連這句“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的話,父母也聽不見了!你說“險”不“險”?真“險”啊!

我認為,這句話很經典,很值得靜下心來仔細回味。就是今天我們聽起來,也不覺得多餘。可是,如果我們要深入理解這句話,還是要看看書中第八十六回,薛姨媽提起賈母夢中的一段情景:

薛蝌道:“我在外頭,原聽見說是賈妃薨了,這麼才趕回來的。我們娘娘好好兒的,怎麼就死了?”

薛姨媽道:“上年原病過一次,也就好了。這回又沒聽見娘娘有什麼病,只聞那府裡,頭幾天老太太不大受用,合上眼便看見元妃娘娘,眾人都不放心。直至打聽起來,又沒有什麼事。到了大前兒晚上,老太太親口說是‘怎麼元妃獨自一個人到我這裡?’眾人只道是病中想的話,總不信。老太太又說:‘你們不信,元妃還和我說是:“榮華易盡,須要退步抽身。”’眾人都說:‘誰不想到?這是有年紀的人思前想後的心事。’所以也不當件事。恰好第二天早起,裡頭吵嚷出來,說娘娘病重,宣各誥命進去請安。他們就驚疑的了不得,趕著進去。他們還沒有出來,我們家裡已聽見周貴妃薨逝了。你想外頭的訛言,家裡的疑心,恰碰在一處,可奇不奇?”

這是薛姨媽聽說賈妃薨逝之後的一段獨白,裡面就有元春給賈母託夢的一段描述。你看,元春不僅在夢中回了一趟賈府,而且還親口對賈母說:“榮華易盡,須要退步抽身。”這裡的“退步抽身”,不是正好應對了《恨無常》的預言嗎?

那麼,何謂“天倫”?何謂“退步”?何謂“抽身”呢?等等等等,這呀,還得先從《紅樓夢》的第十八回“元妃省親”說起。

看官,請不要著急,請耐住性子,仔細讀下去。說實話,一部《紅樓夢》,就是一種連環套的把戲,故事套故事,時空套時空,解釋起來,自然很麻煩。

且說元春才選鳳藻宮之後,便開始了“省親之行”,這在元春來看,正是檢閱一個家族如何興盛發達的最好時候。之所以說她能“明辨是非”、“賢德”,你看她是如何說,如何做的,就知道了。下面,我們選取書中的幾個場景和片斷,來一一解讀:

一、批評賈府“奢華浪費”

(元春來到賈府)只見苑內各色花燈閃灼,皆系紗綾紮成,精緻非常。上面有一燈匾,寫著“體仁沐德”四個字。元春入室更衣,復出上輿進園(即大觀園)。只見園中香菸繚繞,花影繽紛,處處燈光相映,時時細樂聲喧,說不盡這太平景象,富貴風流。

卻說賈妃在轎內看了此園內外光景,因點頭嘆道:“太奢華過費了。”

後面還有一處批評,柔中帶剛:

早見燈光之中,諸般羅列,進園先從“有鳳來儀”、“紅香綠玉”、“杏簾在望”、“蘅芷清芬”等處,登樓步閣,涉水緣山,眺覽徘徊。一處處鋪陳華麗,一樁樁點綴新奇。元妃極加獎贊,又勸:“以後不可太奢了,此皆過分。”

你看,元春是不是一個率真之人,黑就是黑,白就是白,一點不含糊。其實在元春臨別時,她還是語重心長地重複了一句,在此先不說吧。

二、感恩賈母啟蒙

只因當日這賈妃未入宮時,自幼亦系賈母教養。

這裡,雖只寫了一句,但元春始終不忘賈母的教養之恩,是所有讀者都公認的。要麼,她後來還會給賈母託夢?苦訴衷腸!

三、愛憐寶玉

後來添了寶玉,賈妃乃長姊,寶玉為幼弟,賈妃念母年將邁,始得此弟,是以獨愛憐之。且同侍賈母,刻不相離。

這裡寫的是元春少女時的情景,宛如影像,歷歷在目。

四、教寶玉識字

那寶玉未入學之先,三四歲時,已得元妃口傳教授了幾本書,識了數千字在腹中。雖為姊弟,有如母子。

看官,元春與寶玉真是”姊弟情深“啊!可嘆,嘆嘆!

五、關心寶玉成長

自入宮後,(元妃)時時帶信出來與父兄說:“千萬好生扶養:不嚴不能成器,過嚴恐生不虞,且致祖母之憂。”

眷念之心,刻刻不忘。

你看看,元春的這次省親,除了賈母、賈政和王夫人,她心裡總在掛念的,還真是隻有一個寶玉吶!

六、讚美寶玉

(聽說寶玉在大觀園題了不少匾額)且使賈妃見之,知愛弟所為,亦不負其平日切望之意。

賈政又啟:“園中所有亭臺軒館,皆系寶玉所題;如果有一二可寓目者,請即賜名為幸。”

元妃聽了寶玉能題,便含笑說道:“果進益了。”

看官,元春在這裡說的“進益”,就是咱們通常說的“進步”。“果進益了”,就是“果然進步了”的意思。這一點特別重要,不能不知。這與她在黃泉路上疾聲喊出的”退步“,正好對應,形成鮮明的對比。其中的一”進“和一”退“,反映出了元春的前後變化和人生拷問。

七、撫慰寶玉

元妃因問:“寶玉因何不見?”

賈母乃啟道:“無職外男,不敢擅入。”

元妃命引進來。

小太監引寶玉進來,先行國禮畢,命他近前,攜手攬於懷內,又撫其頭頸笑道:“比

先長了好些——”

一語未終,淚如雨下。

這是元春入宮之後,第一次與寶玉相見的情景,場面十分感人。此時,元春已是二十五歲左右,而寶玉約十三歲。姐弟相見,難捨難分。

八、渴望“天倫之樂”

元妃又向其父說道:“田舍之家,齏鹽布帛,得遂天倫之樂。今雖富貴,骨肉分離,終無意趣。”

賈政亦含淚啟道:“臣草芥寒門,鳩群鴉屬之中,豈意得徵鳳鸞之瑞。今貴人上錫天恩,下昭祖德,此皆山川日月之精華,祖宗之遠德,鍾於一人,幸及政夫婦。且今上體天地生生之大德,垂古今未有之曠恩,雖肝腦塗地,豈能報效萬一!惟朝乾夕惕,忠於厥職。伏願聖君萬歲千秋,乃天下蒼生之福也。貴妃切勿以政夫婦殘年為念。更祈自加珍愛,惟勤慎肅恭以侍上,庶不負上眷顧隆恩也。”賈妃亦囑以“國事宜勤,暇時保養,切勿記念。”

這是元春將“骨肉分離”,不能享受“天倫之樂”的感受說給賈政聽。看官,你如果結合著《恨無常》中“天倫呵”的呼聲一想,你就知道元春當時是什麼心情了!

九、元妃命筆

元妃乃命筆硯伺候,親拂羅箋,擇其喜者賜名。因題其園之總名曰“大觀園”,正殿匾額雲“顧恩思義”,對聯雲:

天地啟宏慈赤子蒼生同感戴,

古今垂曠典九州萬國被恩榮。

又改題:“有鳳來儀”賜名“瀟湘館”。“紅香綠玉”改作“怡紅快綠”,賜名“怡紅院”。“蘅芷清芬”賜名“蘅蕪院”。“杏簾在望”賜名“浣葛山莊”。正樓曰“大觀樓”。東面飛樓曰“綴錦樓”。西面敘樓曰“含芳閣”。更有“蓼風軒”、“藕香榭”、“紫菱洲”、“荇葉渚”等名。匾額有“梨花春雨”、“桐剪秋風”、“荻蘆夜雪”等名。

又命舊有匾聯不可摘去。於是先題一絕句雲:

銜山抱水建來精,多少工夫築始成。

天上人間諸景備,芳園應錫大觀名。

題畢,向諸姐妹笑道:“我素乏捷才,且不長於呤詠,姐妹輩素所深知,今夜聊以塞責,不負斯景而已。異日少暇,必補撰《大觀園記》並《省親頌》等文,以記今日之事。”

這一段,表現的是元春的才學和風度。

十、面試寶玉

元春還說:“且知寶玉竟能題詠,一發可喜。此中瀟湘館蘅蕪院二處,我所極愛;次之怡紅院浣葛山莊;此四大處,必得別有章句題詠方妙。前所題之聯雖佳,如今再各賦五言律一首,使我當面試過,方不負我自幼教授之苦心。”

寶玉只得答應了。

(等寶玉寫完了)元妃看道是:

《有鳳來儀》

秀玉初成實,

堪宜待鳳凰。

竿竿青欲滴,

個個綠生涼。

迸砌防階水,

穿簾礙鼎香。

莫搖分碎影,

好夢正初長。

《蘅芷清芬》

蘅蕪滿靜苑,

蘿薜助芬芳。

軟襯三春草,

柔拖一縷香。

輕煙迷曲徑,

冷翠溼衣裳。

誰謂池塘曲?

謝家幽夢長。

《怡紅快綠》

深庭長日靜,

兩兩出嬋娟。

綠蠟春猶卷,

紅妝夜未眠。

憑欄垂絳袖,

倚石護清煙。

對立東風裡,

主人應解憐。

《杏簾在望》

杏簾招客飲,

在望有山莊。

菱荇鵝兒水,

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綠,

十里稻花香。

盛世無飢餒,

何須耕織忙。

元妃看畢,喜之不盡,說:“果然進益了!”又指“杏簾”一首為四首之冠,遂將“浣葛山莊”改為“稻香村”。又命探春將方才十數首詩另以錦箋謄出,令太監傳與外廂。

賈政等看了,都稱頌不已。

看官你看,元春在這裡又一次提到了寶玉的”進益“。照這樣說來,元春是打心裡希望日後的寶玉,能夠步入正途,光宗耀祖。

十一、元春點戲之謎

那時賈薔帶領一班女戲子在樓下,正等得不耐煩,只見一個太監飛跑下來,說:“做完了詩了,快拿戲單來!”

賈薔忙將戲目呈上,並十二個人的花名冊子。

少時,點了四齣戲:第一齣《豪宴》,第二齣《乞巧》,第三齣《仙緣》,第四齣《離魂》。

賈薔忙張羅扮演起來,一個個歌有裂石之音,舞有天魔之態,雖是妝演的形容,卻做盡悲歡的情狀。

剛演完了,一個太監託著一金盤糕點之屬進來,問:“誰是齡官?”

賈薔便知是賜齡官之物,連忙接了,命齡官叩頭。

太監又道:“貴妃有諭,說:‘齡官極好,再做兩齣戲,不拘那兩出就是了。’”

賈薔忙答應了,因命齡官做《遊園》、《驚夢》二出。齡官自為此二出非本角之戲,執意不從,定要做《相約》、《相罵》二出。

賈薔扭不過他,只得依他做了。

元妃甚喜,命:“莫難為了這女孩子,好生教習。”額外賞了兩匹宮綢,兩個荷包,並金銀錁子之類。然後撤筵,將未到之處復又遊玩。

看官,你道這”元春點戲“裡究竟藏著多少玄機和多少故事?按脂硯齋的總批說法是:

所點之戲劇,伏四事,乃通部書之大過節、大關鍵。

哎喲,這可不得了了,叫脂先生這麼一說,可真出大事了。難道這四齣戲裡面,還真有什麼大秘密?看官,你先彆著急,且聽我細細道來——

在第十八回的一開始,即有一首”回前詩“(見”戚序本“和”蒙古王府本“),說的也是這些”大過節“和”大關鍵“的事情,我們先看看這首詩裡頭,有沒有與”元春點戲“相關的事情。你看:

一物珍藏見至情,

豪華每向鬧中爭。

黛林寶薛傳佳句,

《豪宴》《仙緣》留趣名。

為剪荷包綰兩意,

屈從優女結三生。

可憐轉眼皆虛話,

雲自飄飄月自明。

先說一句,此”回前詩“,一定是曹雪芹所作。這首詩主要是總結第十八回的故事。由於各古抄本對於十七、十八回的分法不一樣,還有”林黛玉誤剪香囊袋 賈元春歸省慶元宵“這樣的回目。所以,真正的第十八回,應該包括“黛玉誤剪香囊”和“元春省親”這兩項主要內容。另外,第十八回的脂硯齋“總評”,也是我們需要知道的:

此回鋪排,非身經歷,開巨眼、伸大筆,則必有所滯墨牽強。豈能如此觸處成趣?立後文之根,足本文之情者,且借象說法,學我佛闡經,代天女散花,以成此奇文妙趣。惟不得與四才子書之作者,同時討論臧還否,為可恨耳。

在這段“總評”當中,尤其需要我們“開巨眼”的,則有兩點,即“借象說法”和“天女散花”。“借象說法”是讓讀者要學會——讀書不要僅僅“看錶象”、看熱鬧,要看“表象”背後的故事。正所謂聽話聽聲,鑼鼓聽音,細聽那弦外之音。“天女散花”是指這一章回的寫法,散花如雨,落英繽紛,眼花繚亂,百般紅紫。看官,這就是說,要透讀《紅樓夢》,十分不易。

主旨既明,下面我們來解釋這首“回前詩”:

前兩句說的是,黛玉做的荷包,送給了寶玉,寶玉一直將它珍藏在內衣裡的“紅襖襟上”,以示”至情“。至於小廝們圍著寶玉搶荷包、奪扇囊的事,這也都是那個時代富貴之家所常有的事情,所以才鬧出了黛 玉和寶玉的“愛恨之情”。

接下來,是黛玉和寶釵的詩才,得到了元春的讚美,自不必說。可這《豪宴》和《仙緣》兩出摺子戲,又是趣味橫生,逗得大家很開心。

再往下說,就是黛玉剪香囊一事,看似誤會,卻使“寶黛”重歸於好,故曰“綰兩意”。而賈薔不得不屈從於齡官,又與其“結三生”,這當然是後話。不過脂硯齋在此處的批語,甚為驚人,請看如下:

按近之俗語云:“寧養千軍,不養一戲”,蓋甚言優伶之不可養之意也。大抵一班之中,此一人技業稍優出眾,此一人則拿腔作勢、轄眾恃能。種種可惡,使主人逐之不捨,責之不可。雖欲不憐,而實不能不憐;雖欲不愛,而實不能不愛。餘歷梨園弟子廣矣,各各皆然。亦曾與慣養梨園諸世家兄弟談議及此,眾皆知其事,而皆不能言。

今閱《石頭記》至“原非本角之戲,執意不作”二語,便見其恃能壓眾、喬酸嬌妒,淋漓滿紙矣。

看官你看,齡官所以驕橫至此,賈薔所以受氣,賈府之敗相等等,可知一二矣。

最後兩句,是說,在“元春省親”一回中,所有的眾生相,都已如朗朗白晝,“雲”“月”“自明”,萬物隨劫,並非“虛話”。

好了,上面說了這一大堆,看官也該煩了吧?接下來,咱簡單說說元春點的這幾齣戲,究竟是什麼內容:

第一齣《豪宴》戲,出自《一捧雪》,是其中的第五折。脂硯齋在此處批道:

伏賈家之敗。

說到雜劇《一捧雪》,就不能不提明末清初的著名戲劇家李玉。李玉,字玄玉,號蘇門嘯侶,又號一笠庵主人。江蘇吳縣人。生於明朝萬曆末年(約1610年),卒於清康熙年間。一生專門從事戲曲寫作,有四十幾種戲曲問世。其中《一捧雪》、《人獸關》、《永團圓》和《佔花魁》四齣戲,為其明末早期名戲,世稱”一人永佔“。

《一捧雪》說的是明代奸相嚴嵩之子嚴世蕃,倚仗其父之勢,賣官鬻爵,為奪取一隻玉杯“一捧雪”,殘害莫懷古,直至家破人亡的故事。 其中的《豪宴》一出,是寫莫懷古初到京城時,向嚴世蕃展示其世傳珍寶“一捧雪”,並在嚴府宴飲,得意忘形,從此埋下禍根的一段往事。

元春之所以點了《豪宴》,是以此告誡賈府的所有人,世間諸世難料,天命難違,榮華富貴終將過去。

第二齣《乞巧》,是《長生殿》裡的一折,取材於白居易的《長恨歌》,是寫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之所以叫做《乞巧》, 是因為唐明皇與楊貴妃,曾於七夕之夜,在長生殿對著天上的牽牛織女星,發下宏願,祈誓今生今世永不分離的故事。

脂硯硯在這裡的批語是:

伏元妃之死。

一語道破天機。也許元春點這齣戲,是希望自己能夠像楊貴妃一樣,與當今皇帝:“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除此之外,楊貴妃沒有孩子,故預示著元妃亦將無子。這也許都是一些先兆。可誰知,福兮,禍相隨。這就是元春日後的命了。

第三齣《仙緣》,是明代戲劇家湯顯祖《邯鄲記》中的一折。講的是仙人呂洞賓在邯鄲的一個小客棧裡,透過幻術給窮書生盧生送仙枕,使其入夢,經歷了一連串的宦海風波,最後書生幡然醒悟,跟隨呂洞賓做“掃花使者”的故事。

脂硯齋在此處留下的批語是:

伏甄寶玉送玉。

大家都知道,在《紅樓夢》第九十四回裡,賈寶玉丟失了形影不離的“寶玉”。一時,弄得賈府上上下下,雞犬不寧,而賈寶玉也糊糊塗塗的魂不守舍。可是,到了第一百一十五回的時候,甄寶玉在母親的帶領下,來賈府了。這甄寶玉的出現,其實就是那塊丟失了的“寶玉”的幻象和化身。

你看,甄寶玉一來,賈寶玉又忽然恢復了往日的神態,一切都正常了。緊接著,那位名叫茫茫大士的和尚不是也來了嗎?這也是甄寶玉把他給引來的。和尚一現身,真正的“寶玉”就帶來了。寶玉一見真玉,所有的病就全好了,此就叫做“仙緣”,這也就是脂硯齋說的“甄寶玉送玉”的故事。

看官你想,此“仙緣”與彼《仙緣》不是皆有異曲同工之妙嗎?是吧?

再看第四齣《離魂》。《離魂》也是出湯顯祖的戲劇,這齣戲叫做《牡丹亭》,是描寫官家千金小姐杜麗娘與夢中書生柳夢梅傾心相愛、傷情而死、化為魂魄、人鬼相戀等等,最後又起死回生,永結同心的故事。《離魂》也是該劇中的一出,也叫《遊魂》或《還魂》。這一出,是寫杜麗娘死後,又與柳夢梅相愛的一段情緣。

因此,脂硯齋在此處批作:

伏黛玉死。

在《紅樓夢》的第九十八回“苦絳珠魂歸離恨天 病神瑛淚灑相思地”一章中,還有第一百一十六回“得通靈幻境悟仙緣 送慈柩故鄉全孝道”中,也有與《離魂》相似的故事。故此,脂硯齋的批語,實為對讀者的點化,真乃字字千金啊!

順便說一句,隨後賈薔所點的《遊園》、《驚夢》二出,也是出自《牡丹亭》。齡官因為“非本角之戲”,即不是杜麗娘的戲,故要演《釵釧記》中的《相約》和《相罵》二出,這裡就不多說了。還是俗話說的好:“寧養千軍,不養一戲。”此“戲”,亦指“戲子”也。

十二、元春題匾

忽見山環佛寺,忙盥手進去焚香拜佛,又題一匾雲“苦海慈航”。又額外加恩與一班幽尼女道。

這裡,暗示元春死後之意志,看官在此處也應謹記。

十三、元妃淚別

眾人謝恩已畢,執事太監啟道:“時已醜正三刻,請駕回鑾。”

元妃不由的滿眼又滴下淚來,卻又勉強笑著,拉了賈母王夫人的手不忍放,再四叮嚀:“不須記掛,好生保養。如今天恩浩蕩,一月許進內省視一次,見面盡容易的,何必過悲?倘明歲天恩仍許歸省,不可如此奢華糜費了。”

賈母等已哭的哽噎難言。元妃雖不忍別,奈皇家規矩違錯不得的,只得忍心上輿去了。這裡眾人好容易將賈母勸住,及王夫人攙扶出園去了。

在元春灑淚相別時,她還是念念不忘要最後叮囑一句:“倘明歲天恩仍許歸省,不可如此奢華糜費了。”

看官你看,這一句“奢華糜費”四個字,是多麼可怕啊!古往今來,所有富貴之家,幾乎都敗在這四個字上。信不信由你。

說到這裡,文章也寫得夠長了,不想再繼續寫下去了。我只想再詮釋一下開篇《紅樓夢》曲中《恨無常》中的最後一句話,也是元春最後在黃泉路上說出的一句話:

須要退步抽身早!

看官,這是元春在賈母夢中說的,也是元春留給賈寶玉的最後一句話,即“不要再去考取什麼功名了,要懂得‘退步’,早早‘抽身’,不然,就會萬事皆空,家破人亡……”

而事實正是如此,書中結局亦如此。賈寶玉最後確實是聽了元春的話——“抽身早”,跟著茫茫大士一路西行,還玉為石,修成正果。當然,這只是《紅樓夢》的寫作思想。在今天看來,這一理念,似乎與現世格格不入。可是,這也正是明清時期文人的一種歷史侷限性,我們今天萬萬不能強加於古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