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野釣客帶你走近古老物種-中華鱘

  • 由 野釣客 發表于 垂釣
  • 2021-12-14
簡介2013年9月13日,新華網宜昌電,受農業部長江漁業資源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委託,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瀕危魚類保護學科組開展了長江中下游魚類資源專項調查,重點對中華鱘2013年自然繁殖情況及現有資源狀況進行調查

蝙蝠魚長什麼樣子圖片

中華鱘(學名:

Acipenser sinensis

):是硬骨魚綱鱘科的魚類。常見個體體長0。4-1。3米,體重50-300千克;最大個體體長5米,體重可達600千克。是長江中最大的魚,故有“長江魚王”之稱。體呈紡錘形,頭尖吻長,口前有4條吻須,口位在腹面,有伸縮性,並能伸成筒狀,體被覆五行大而硬的骨鱗,背面一行,體側和腹側各兩行。尾鰭為歪尾型,偶鰭具寬闊基部,背鰭與臀鰭相對。腹鰭位於背鰭前方,鰭及尾鰭的基部具棘狀鱗,腸內具螺旋瓣,肛門和洩殖孔位於腹鰭基部附近,輸卵管的開口與卵巢遠離。

中華鱘是底棲魚類,食性非常狹窄,屬肉食性魚類,主要以一些小型的或行動遲緩的底棲動物為食,在海洋主要以魚類為食,甲殼類次之,軟體動物較少。中華鱘幼魚主食底棲魚類蛇鯤屬和蛹屬及鱗蝦和蜆類等,產卵期一般停食。

野釣客帶你走近古老物種-中華鱘

夏秋兩季,生活在長江口外淺海域的中華鱘迴游到長江,歷經3000多公里的溯流博擊,才回到金沙江一帶產卵繁殖。產後待幼魚長大到15釐米左右,又攜帶它們旅居外海。它們就這樣世世代代在江河上游出生,在大海里生長。

中華鱘生命週期較長,最長壽命可達40齡。是中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也是活化石,有“水中大熊貓”之稱。分佈於中國、日本、韓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和朝鮮。主要分佈於中國長江干流金沙江以下至入海河口,其他水系如贛江、湘江、閩江、錢塘江和珠江水系均偶有出現。

野釣客帶你走近古老物種-中華鱘

中華鱘所屬的鱘魚類都是在距今約1。4億年的中生代末期的上白堊紀出現的,中國曾在遼寧北票晚侏羅紀(距今1億4千萬年前)地層中發現過鱘類化石,名北票鱘。這種鱘只在兩體側有一行側線鱗,其它體表裸露,與中華鱘體披五行鱗者不同。

鱘魚是魚類中最瀕危的類群之一,63%的種類處於極危(Critically Endangered)狀態,另外有3個種可能已經絕滅,其餘的30%也受到威脅或處於易危或瀕危狀態,因此,現生的鱘魚類均被列入紅色名錄

遠在公元前1000多年的周代,中國人就把中華鱘稱為王鮪魚。中華鱘屬硬骨魚類鱘形目。鱘類最早出現於距今2億3千萬年前的早三疊世,一直延續至今。

中華鱘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動物,是魚類的共同祖先——古棘魚的後裔,距今有一億四千萬年的歷史。和恐龍生活在同一時期。中華鱘由於它們自身所具有的一系列原始特徵,表現出它們既是介於軟骨魚類(鯊魚等)與硬骨魚類之間的類群,又是硬骨魚類中較原始的類群,在魚類演化史中有重要的學術價值。中華鱘在分類上佔有極其重要地位,是研究魚類演化的重要參照物,在研究生物進化、地質、地貌、海侵、海退等地球變遷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和難以估量的生態、社會價值。但由於種種原因,這一珍稀動物已瀕於滅絕。保護和拯救這一珍稀瀕危的“活化石”對發展和合理開發利用野生動物資源、維護生態平衡,都有深遠意義。從它身上可以看到生物進化的某些痕跡,所以被稱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

據1834年的有關文獻記載,中華鱘的模式產地是中國。儘管它不是中國特產,但卻由於模式產地在中國而出名。後來有人根據當時的中國歷史和後人的工作推測是廣州。該物種歷史記錄在韓國西南部和日本九州西部以及中國的黃河,長江,梨,明江和青塘河中,但除了長江中下段以外,已經從所有這些地區中消失。

野釣客帶你走近古老物種-中華鱘

中華鱘的分佈較廣,在中國的渤海的大連沿岸、旅順、遼東灣、遼河;黃河北部遼寧省海洋島及中朝界河鴨綠江;山東石島、黃河、長江、錢塘江、寧波、閩江、臺灣基雄及珠江水系等。在長江可達金沙江下游;在珠江水系可上溯西江三水封開,北江達乳源,甚至達廣西潯江、鬱江、柳江;在海南省沿岸亦產。也見於朝鮮漢江口及麗江和日本九州西側。

中華鱘是一種大型的溯河物種。野外生活在中國長江葛洲壩下方。該物種歷史上被過度捕撈。在20世紀70年代,該物種的總產卵數量估計為10000個,但在2005-2007年間,中華鱘的總產卵量估計為203-257個。該資料表明,在37年期間,產卵總數減少了97。5%。1981年葛洲壩大壩的建設阻止了該物種的遷徙路線,使其無法到達河流上游的產卵場。只剩下一個產卵場(4公里長的河流),位於葛洲壩水壩下方。此外,2003年,三峽大壩建在葛洲壩大壩上游40公里處。這改變了水溫狀況(降低了河流在秋季和冬季的水位)並影響了水溫。1983年至2007年期間,超過900萬尾半成年魚(包括幼魚)被釋放到長江以增加數種數量,但對野生種群的貢獻被認為不到10%。因此,該物種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中被評估為極度瀕危物種。

野釣客帶你走近古老物種-中華鱘

中華鱘體長形,兩端尖細,背部狹,腹部平直。頭呈長三角形。吻尖長。鼻孔大,兩鼻孔位眼前方。噴水孔裂縫狀。眼小,橢圓形,位於頭後半部。眼間隔寬。口下位,橫裂,凸出,能伸縮。唇不發達,有細小乳突。口吻部中央有2對須,呈弓形排列,其長短於須基距口前緣的1/2,外側須不達口角。鰓裂大,假鰓發達。鰓耙稀疏,短粗棒狀。背鰭1個,後位,後緣凹形,起點在臀鰭之前。臀鰭與背鰭相對,在背鰭中部下方。腹鰭小,長方形,位體中央後下方,近於臀鰭。胸鰭發達,橢圓形,位低。尾鰭歪形,上葉特別發達,尾鰭上緣有1縱行棘狀鱗。

幼魚體表光滑,成魚體表粗糙。具5縱行骨板。背部正中1行較大,背鰭前有8-14塊,背鰭後有1-2塊;體側骨板29-43塊;腹側骨板13-17塊;臀鰭前後各有1-2塊。成熟魚額、頂骨在背中線上彼此不緊接,留下長形的額、頂骨間縫(或間孔),可見到下面的軟骨腦顱。脊椎結構上,只有9枚左右完整的殼狀椎體,在兩枚基背片之間有2-4枚間背片。尿殖管結構上,中華鱘內輸卵管較短,雄體的內輸卵管末端封閉,不具內輸卵管盲管。

體色在側骨板以上為青灰、灰褐或灰黃色,側骨板以下逐步由淺灰過渡到黃白色;腹部為乳白色。各鰭呈灰色而有淺邊。

最大體長5米,常見體長40-130釐米。

背鰭50-54;臀鰭30-34;胸鰭48-54;腹鰭32-42;鰓耙9-15+6-10。體長為體高的6。71-8。75倍,為頭長的2。83-3。17倍。頭長為吻長的1。90-2。83倍,為眼徑的12。36-19。41倍,為眼間隔的3。44-3。93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1。9-2。73倍。(測量標本8尾,分別採自長江、上海、廣東、浙江省寧波、福建省福州。)

中華鱘生活於大江和近海中,是底層魚類,具有洄游性或半洄游性。春夏季5-6月間喜群集於河口,秋季上溯而至江河之上游。古有:“鱣出江、淮、黃河、遼海深水處”,“其居也在堆石湍流之間”。

中華鱘形態威猛,個體碩大,壽命較長,最長命者可達40歲,是淡水魚類中個體最大、壽命最長的魚。中華鱘進江後,必須在江裡滯留一年,於第二年10月到達產卵場所。在這一年裡,中華鱘並不是一直溯江而上,而是時遊時停,有時在河道坑窪處潛伏几天不動。第二年秋季上溯至江河上游水流湍急、底為礫石的江段繁殖,繁殖群體聚集於產卵場繁殖。

中華鱘為底棲魚類,屬於以動物性食物為主的雜食性魚類,主要以一些小型的或行動遲緩的底棲動物為食,包括蝦蟹、魚類、軟體動物和水生昆蟲等。因生活環境的不同食物種類也有所不同,幼魚在長江中、上游江段主要以搖蚊幼蟲、蜻蜓幼蟲、蜉蝣幼蟲及植物碎屑等為食,到了河口鹹淡水域中的幼魚則以蝦類、蟹類及小魚為食。鱘魚洄游期間不攝食。在長江口外近海水域,中華鱘攝食強度增大,通常在3-4級,食物以魚和蟹為主,還有蝦和頭足類等。

野釣客帶你走近古老物種-中華鱘

《本草綱目》中對其食性的記載為:“其食也,張口接物,聽其自入,食而不飲,蟹魚都誤食之”。實際上中華鱘是靠口膜的伸縮將食物吸入,食物物件多數是生活於泥表或陷藏在泥渣中的各類小型動物。中華鱘從海洋進入江河的整個洄游和滯留期間,基本上不攝食。因此,中華鱘在淡水中的能量消耗和性腺發育所需的營養,依靠它在進入淡水前體內積累的大量脂肪等物質。因而,在淡水中,愈接近成熟的個體,身體就愈消瘦。

分佈於中國、日本、韓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和朝鮮。

中華鱘是鱘形目中唯一跨過北迴歸線的種類,曾主要分佈於朝鮮半島西海岸以南的沿海地區和各大江河,中國長江干流金沙江以下至入海河口,其他水系如贛江、湘江、閩江、錢塘江和珠江水系均偶有出現,以長江出產較多。

中華鱘是鱘魚中分佈最南的物種。歷史上記載於朝鮮西南部和日本九州西部。在中國,該物種歷史上曾在黃河、長江、珠江、閩江和青塘江中發現。 然而,它已在黃河、閩江、錢塘江和珠江中滅絕。該種也從長江上游三峽大壩上方滅絕,僅分佈於長江中下游及黃東海沿岸(長江水系)。

野釣客帶你走近古老物種-中華鱘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09年 ver 3。1——極危(CR)。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附錄Ⅱ級保護動物。

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瀕危(EN)。

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魚類》。

野釣客帶你走近古老物種-中華鱘

20世紀70年代,長江裡的繁殖群體能達到1萬餘尾,葛洲壩截流的80年代,驟減到2176尾,2000年僅有363尾,2010年估算只剩57尾。

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野生中華鱘逐漸在長江宜昌江段形成了新的產卵場。相關科研機構開始對該江段的中華鱘自然繁殖活動展開監測。多年來,野生中華鱘自然產卵多集中在11月中旬,少數年份會在11月下旬。

20世紀80年代的科研捕撈指標是長江水產研究所和中華鱘研究所每年各100尾,但兩家機構每年各自能捕到五六十尾已很不錯。

2000年後,兩家每年加起來也只能捕撈二三十尾。

2008年,農業部組織專家論證,估算繁殖群體不足200尾,野生種群岌岌可危,科研捕撈就此叫停。

2013年,葛洲壩下游的野生中華鱘產卵場,繁殖季節,未監測到任何卵和受精卵,自從葛洲壩建成後截斷中華鱘產卵路徑,32年來頭一次停止自然產卵。

2013年10月31日起,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就開始進入中華鱘核心保護區中華鱘產卵地附近進行監測。監測範圍為葛洲壩水電站壩下15公里江段內。在為期58天的監測中,儘管幾家科研單位綜合採用了水下攝影、水下聲吶探測、走訪漁民和組織人工觀察等多種途徑,但始終未能監測到野生中華鱘自然產卵。

2013年12月27日下午,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以及長江湖北宜昌中華鱘自然保護區救治監測中心結束了聯合監測活動。結果顯示,2013年仍未發現野生中華鱘自然產卵跡象,這是近32年來首次未監測到野生中華鱘自然產卵。

2013年9月13日,新華網宜昌電,受農業部長江漁業資源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委託,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瀕危魚類保護學科組開展了長江中下游魚類資源專項調查,重點對中華鱘2013年自然繁殖情況及現有資源狀況進行調查。記者13日獲悉,調查認定:中華鱘在2013年沒有自然繁殖活動發生,野生中華鱘種群面臨滅絕危險。

2013年10月至12月底針對中華鱘的專項調查中,專家們32年來首次未監測到野生中華鱘自然產卵。而2014年8月,宜昌至上海江段也未發現野生中華鱘幼魚蹤跡,這令科研人員的心情更加沉重。如不及時加強保護,野生中華鱘將面臨滅絕危險。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水電工程、航運、捕撈、汙染等人為因素,被指共同造成了中華鱘的種群危機。為挽救中華鱘,長江應該進行生態聯合整治,為中華鱘開闢更多“棲息之地”

2014年9月2日,葛洲壩截流32年來首次未監測到中華鱘自然產卵。

2014年9月,他們再次調查確認了這一訊息。這可能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中華鱘這個長江旗艦生物種群面臨滅絕。2014年10月底開始,科研機構已繼續對中華鱘自然產卵情況進行監測,預計監測結果會在2015年1月釋出。

2014年12月31日,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及水利部中科院水工程生態研究所遺憾地結束了2014年度野生中華鱘自然產卵的聯合監測活動。監測結果顯示:未能發現野生中華鱘自然產卵。這也是繼2013年度之後,再次未能監測到野生中華鱘自然產卵。

野釣客帶你走近古老物種-中華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