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鞋履篇|從男子戰靴到女性修身利器,看高跟鞋的發展變遷史

  • 由 天涯史說 發表于 垂釣
  • 2021-11-28
簡介二、國內傳統高跟鞋的前身——木屐中國的“高跟鞋”最早可以追溯到2200多年前的周朝,據出土的相關記錄,周朝女性所穿的禮履,就是一種圓形的鞋頭,高高的鞋底的鞋子

屐齒碾之是什麼意思

瑪麗蓮夢露也曾經說過:

“穿上高跟鞋讓我感覺我可以征服整個世界。”

沒錯,當你把高跟鞋踩在腳下的同時自己身體挺拔了,更加凸顯自己的身材,行走起來更加美麗動人。

所以高跟鞋作為現代女子鞋櫃裡必不可少的一種鞋子受到全世界女性的追捧。在人們腳踩高跟鞋的同時,又有沒有想過高跟鞋是為何來又怎麼發展的呢?

一、外國高跟鞋的誕生

古埃及時期就出現了一種和高跟鞋很相似的鞋子,因為當時的高跟鞋發明的初衷是為了在宗教儀式中,以示鄭重,所以高跟鞋也就是身份的象徵。

後來農民為了在夏天工作時避免陷入土裡,便會穿著高跟鞋下田耕種,所以這種高跟鞋同時也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而真正意義上的高跟鞋據傳聞是來自於15世紀的威尼斯,一開始是一富商為了不讓老婆出去亂跑,找鞋匠定製了一雙後跟很高的鞋子,希望老婆走路更加吃力,從而沒有辦法天天出門。

但是後來等他老婆穿上鞋子的時候,在高跟鞋的襯托之下,老婆卻變得身體挺拔,身材曼妙,甚至在行走的時候更加美豔動人。

從此她便穿著高跟鞋四處拜訪,這樣讓一些的姐妹看到後,紛紛模仿定製,就在女性之間大肆傳播。於是高跟鞋就開始出現在女人腳上的,很快普及開來。

鞋履篇|從男子戰靴到女性修身利器,看高跟鞋的發展變遷史

而到了中世紀,歐洲開始流行一種

“軟木高底鞋”

。因為中世紀的歐洲非常黑暗,根本不用說衛生意識,街道上到處都是垃圾、糞便、汙水。而人民為了避免弄髒鞋子,便在鞋底墊上高高木塊,綁上繩子,後來就演變為木軟木高底鞋。

這種鞋先是受到愛好騎馬的歐洲貴族的青睞,於是高跟鞋先在貴族圈裡流行,在起初高跟鞋可是爺們的象徵。

歐洲的男性貴族非常重視外表樣貌,而穿上高跟鞋後有增高的效果,和他們的高人一等社會地位相匹配。

而在經常征戰波斯人眼中高跟鞋可以很好的勾住馬蹬,還能防止靴子陷入厚厚的馬糞或泥土裡,從此高跟鞋被廣泛運用到騎兵隊中,後來成為騎士的象徵。再到後來,歐洲的貴婦們也競相模仿,高跟鞋在歐洲盛行。無論是男人女人,還是士兵貴族,腳下都踩著高跟。

二、國內傳統高跟鞋的前身——木屐

中國的“高跟鞋”最早可以追溯到2200多年前的周朝,據出土的相關記錄,周朝女性所穿的禮履,就是一種圓形的鞋頭,高高的鞋底的鞋子。

《和湘東王名士悅傾城》

中描述

“履高疑上砌,裾開特畏風”

,便是比喻遠遠的看上去,就像人站在一個臺階一樣,可見當時的鞋子有多高。

鞋履篇|從男子戰靴到女性修身利器,看高跟鞋的發展變遷史

而隨著時間推進,高跟鞋也不斷髮展更新。而到了魏晉時期已經發展為木屐高跟鞋和活齒木屐,其中屬木屐高跟鞋最為流行

。據《南史》記載,南朝宋武帝登基前就是一個做木屐的行家,劉裕皇帝在奪取江山後也不忘舊業,下朝後依舊以做木屐為樂。

這個時候的木屐,既用於出行也用於居家,在

《世說新語·忿捐》

記錄晉人王述性情急躁,用餐時想要用筷子戳刺雞蛋,但是戳刺之後雞蛋卻完好未破。便一時間暴怒將雞蛋擲地,雞蛋在地上旋轉不停,之後王述便“下地,以屐齒碾之。”

這就很好說明了當時的木屐是在家中穿著的。而活齒木屐顧名思義就是可以活動底齒的鞋子據傳是由詩人謝靈運發明,所以也稱做“謝公屐”。

為了登山時能夠保持人體平衡,更加的省時省力,於是這種木屐利用榫頭、插子和兩枝活動製成能夠以拆卸組裝的齒屐。在上山時,將木屐的前齒木板拆下,只用後齒木板作為支撐,後高前低就能有效防止上坡時滑落。

而在下山時,則取下木屐後齒板,前高後低又可以增加阻力,反之能向下傾。不僅上山省力,下山時也同樣容易。

鞋履篇|從男子戰靴到女性修身利器,看高跟鞋的發展變遷史

詩仙李白還曾經為“謝公屐”題筆寫下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

的這一名句。表達在當時這種鞋子在當時代表謝公等其餘文人墨客瀟灑清高的風度,和上山下水無所不能的豪邁氣概,在當時文壇之中颳起一股著屐上山之風。

到了唐宋時期,高跟鞋逐漸演變,下底開始變得窄小,底最高至三寸多,很適合身材矮小的女性。能增高將近10釐米,但這種鞋子也有缺點,就是太過笨重,如腳踩磚頭。

在宋代書法家米芾的《唐文德皇后遺履圖》的曾清楚的記錄唐代長孫皇后有一雙高跟鞋,該鞋“以丹羽織成,前後金葉裁雲飾,長尺,底向上三寸許”。

這種鞋鞋底高三寸多,取了一個非常有詩意的名字“晚下”,往下意思是鞋底是慢慢落下的。

這種高跟鞋在宮廷貴婦、閨秀千金中十分盛行,即“婦人短者著之”。

到了宋代,民間受益人開始在木屐的基礎上用紡織品來製作鞋面,將以前粗糙的絆索,宋代這種紡織木屐在當時被稱作“高齒帛屐”。

鞋履篇|從男子戰靴到女性修身利器,看高跟鞋的發展變遷史

隨著遊牧民族入主中原,將原本的耕地轉變為牧地,也帶來了先進的皮革製作工藝。繼而木屐鞋面材料又多了一種選擇,既獸皮製鞋面,這種皮革材料製成的木屐被當時的人民稱作“木高齒皮屐”。

由於皮革防水性,所以這種“木高齒皮屐”在雨天的使用最為頻繁。

三、高跟鞋不斷完善——弓鞋、高底鞋

弓鞋的出現——防走光

纏足,起於北宋,興於南宋,在明清二代是達到鼎盛,出現了

“三寸金蓮”

一說。明代盛行裹腳之後,原先的高跟鞋因為裹腳帶來的畸形也已不能再用。

便有人設計出專門為“三寸金蓮”量身打造的高跟鞋。即在原先鞋子鞋後跟處的基礎上墊加上一個小圓木柱,於是原先的雙齒木屐變為單後齒木屐,原先的紡織、皮革材料的基礎上,新用絲綢作為鞋面的鞋子也開始出現,也稱作

“弓鞋”

但由於裹腳導致腳畸形,走路本就困難的情況下,穿著這樣的“單齒高底鞋”導致全身的重量都集中在腳尖處,導致走路不穩,搖搖晃晃顫顫巍巍,難以遠行。

而在當時中國自古以來講究婦女的衣裙要曳地,但其實這不單單是為了美感,其主要的目的是防止“走光”。

在封建專制嚴重的明朝,婦人所穿的衣物是要將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都包住,但是衣服太長也不便於行走,於是

“衣曳地則覆履,惟見底,故底高。”

鞋履篇|從男子戰靴到女性修身利器,看高跟鞋的發展變遷史

這種高跟鞋將原本拖曳在地衣服提至鞋子處,在遮住全身的同時也變得更加便捷。

由此可見明朝女性的高跟鞋,既是得女性身材更加高挑,且嬌喘獨步,更惹人憐愛,最主要的功能使防止“走光”。所以在當時“小腳穿弓鞋”成為了全國上下的追求。

高底鞋的傳播——小步嫻雅,慢行端莊

而清朝作為滿族人民入主中原,一直積極推行漢化政策,但唯獨對漢族婦女纏足無比反感,下令禁止滿族婦女纏足。

而滿族婦女也有他們專屬的民族“高跟鞋”,“八旗婦人履底厚三四寸,圓其前,外衣通長掩足”。

其大致形制是鞋底中間有一較細木塊,一般長5到10釐米左右,最高甚至能夠達到25釐米。

這種滿族“高跟鞋”大致有兩種,分別是馬蹄底和花盆底。

而這種高底鞋來源據祖上所傳是滿族“削木為履”的習俗,在過去滿族婦女需要上山採果充飢,而為了防止地面蟲蛇叮咬,便在鞋底綁上木塊。為了不忘那些苦難的日子,紀念高腳木鞋的功勞,婦女們便穿上了這種鞋。

隨著製作工藝愈加成熟,這種鞋子也愈加精巧,最後發展成了高底鞋。

而所謂“馬蹄底”就是在鞋的中間高出數寸,中間微細,下端作方形,故而鞋底面呈現出上細下大、前平後圓,其形狀及落地後的鞋印都很像馬蹄,所以稱作“馬蹄底”。另外一種鞋的底面呈一種上寬下窄,呈倒梯形的花盆狀,所以稱做“花盆底鞋”。

鞋履篇|從男子戰靴到女性修身利器,看高跟鞋的發展變遷史

大部分“花盆底鞋”用白布包裹,然後在鞋底中間腳心的部位鑲上底跟。清代愛美的滿族婦女便在這種木底的絲鞋由於木跟不著地的地方,採用刺繡手藝或者點綴珠寶對其進行裝飾。

而除了在“高底鞋”木跟不著地的部分用刺繡、串珠點綴,還在鞋幫鞋面處上加上刺繡或者是加上裝飾片,有的還在鞋尖加上了一種用絲線編成的穗子。

一般穿這樣的“高底鞋”的女性大多是十三四歲以上的滿族貴族中青年女子。因為鞋子底部厚而且接地面積小,穿鞋的人走路沒有辦法走快只能緩步慢行,但這反而顯出女性的婀娜多姿、嫋嫋婷婷,輕盈嫻雅,端莊秀美。故而通常都有一丫鬟在旁牽扶,更顯大家閨秀的女性美,相當有感覺。

這在當時清中期的宮廷裡相當流行,並且逐漸傳至民間。

鴉片戰爭後,隨著西方列強對中國的不斷浸入,將西方的鞋文化也帶到了中國,以高跟鞋為代表的西式女鞋逐漸在國內流行。

隨著清政府的覆滅,中國建立起了第一個民主政權——中華民國,“放足”成為了民生的一項重要措施,使得西式高跟鞋甚至成為社會的主流。

這個時候的西方傳過來高跟鞋已經和現代的基本一致,這也標誌著中國高跟鞋經過不斷的演變,同西方不斷融合,最終成為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樣子。

後言

高跟鞋自古以來本為男人所用,卻逐漸變化成為女生的專屬品,從之前男子戰靴變成了女性修身利器。

而高跟鞋不斷變化的背後卻蘊含著複雜的社會觀念、習俗變化。

也標誌著古代女性從古代男人的附屬品,由男人掌握女性的審美權和話語權,到擁有獨立人格近代女高跟鞋的演變。更標誌著女性政治、經濟、社會地位得到大幅提升,從順從到獨立,才是高跟鞋背後的真正含義。

參考文獻:

《鞋文化研究》

《中國鞋文化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