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四川盆地遭遇今年秋冬季第一輪區域性汙染天氣過程從哪裡來?持續多久?

  • 由 湘湘帶你看社會 發表于 垂釣
  • 2021-11-26
簡介●四川盆地10日起進入靜穩氣象狀態,垂直和水平擴散條件較差,長時間的汙染累積疊加,川南地區汙染物輸入,是本輪重汙染天氣發生的主要因素●預計此次汙染過程將持續至19日,19日夜間起,受北方較強冷空氣影響,盆地汙染將自北向南逐步改善一問本輪重汙

冬天晚上魚在什麼位置

自11月10日起,四川盆地遭遇今年秋冬季第一輪區域性汙染天氣過程,持續時間長、影響範圍廣。

這次區域性汙染天氣過程是什麼來頭?什麼時候才能消失?11月14日,記者專訪了成都市大氣汙染防控院士工作站專家團隊楊復沫教授。

●四川盆地10日起進入靜穩氣象狀態,垂直和水平擴散條件較差,長時間的汙染累積疊加,川南地區汙染物輸入,是本輪重汙染天氣發生的主要因素

●預計此次汙染過程將持續至19日,19日夜間起,受北方較強冷空氣影響,盆地汙染將自北向南逐步改善

一問

本輪重汙染天氣的總體情況怎樣?

靜穩天氣、長時間汙染累積、外來輸入

從11月10日起,四川盆地轉為多雲天氣,進入靜穩氣象狀態,垂直和水平擴散條件較差,長時間的汙染累積疊加,川南地區汙染物輸入,是本輪重汙染天氣發生的主要因素。

按照四川省汙染防治攻堅戰領導小組辦公室統一部署,成都市於11月10日零時啟動重汙染天氣黃色預警。在及時的應急管控下,10日、11日成都市搶抓了2個優良天。12日傍晚起,隨著氣象條件逐步惡化,疊加逆溫影響,13日凌晨成都開始出現持續超標,截至14日上午已連續30小時汙染。

在本輪盆地汙染過程中,川南城市率先出現汙染且程度較重。11日,自貢市、瀘州市達輕度汙染;12日,自貢市達重度汙染,在偏南風推動下,汙染物北上,川南與成都平原南部城市形成連片汙染,內江市、宜賓市和樂山市達輕度汙染;13日,汙染物持續輸入,盆地內區域性汙染進一步擴大,成都平原、川南和川東北共有10個城市出現不同程度汙染。

二問

短時間內大氣環境質量為何急轉直下?

氣象條件是外因,區域汙染排放量大是內因

這是今年進入秋冬季的第一次顆粒物汙染過程,與往年秋冬季的汙染天氣類似,但又有自己的特點。

客觀方面,一是靜穩維持,易出現強逆溫。逆溫的存在就如同在成都市上空蓋上了一床厚厚的“大被子”,“蓋被子”效應容易導致一次汙染物累積和二次汙染物轉化。二是溼度增大加速空氣質量惡化。沒有形成有效降水時,空氣溼度增大加快了細顆粒物生成,加之垂直和水平擴散條件短時間內急劇轉差,導致汙染物快速累積,出現短時中度汙染。

主觀方面,汙染排放量大是出現汙染的直接原因。成都市機動車保有量大,建設施工機械使用強度高,移動源排放量大,近期早晚高峰時段機動車出行量較前期分別增加5%和9%左右。大氣科研實驗室觀測資料顯示,近幾日成都市二氧化氮濃度持續處於高位,在靜穩高溼的氣象條件下,氮氧化合物快速轉化為硝酸鹽,這是PM2。5快速升高的主要原因。

總體上看,本次盆地區域性汙染過程,氣象條件是外因,區域汙染排放量大是內因。在極端不利氣象條件下,汙染源管控就顯得尤其重要。按照《成都市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2020年修訂)》相關要求,成都市實施工業停(限)產減排、工地土石方停工等多項減排措施降低大氣汙染物排放量,市“三大戰役”辦充分排程並組織各級各部門深入一線督導落實應急減排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汙染趨勢。

三問

本次汙染過程還要持續多久?

19日夜間起,盆地汙染將自北向南逐步改善

根據最新空氣質量會商結果,目前成都市氣象條件仍處於不利於空氣質量改善的局面:14-16日近地面溼度增大,氣象擴散條件轉差,存在汙染持續加重的風險。預計此次汙染過程將持續至19日,19日夜間起,受北方較強冷空氣影響,盆地汙染將自北向南逐步改善。

重汙染消除前,成都市各級各部門仍將保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加大對工業企業、工地揚塵、社會生活源等汙染源的管控力度,嚴格落實應急減排措施,壓緊壓實各方責任,聯合成都平原兄弟城市協同減排,減緩汙染累積速度,盡最大努力降低汙染峰值,緊盯空氣質量發展趨勢加密天氣會商,必要時將目前黃色預警升級為橙色預警。(記者吳亞飛)

【來源:四川省人民政府_熱點關注】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舉報/反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