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黃石公三次爽約,究竟要教給張良什麼道理?

  • 由 朝經娛暮史 發表于 垂釣
  • 2021-11-25
簡介張良跟陳平卻勸劉邦說:“不如因其飢而遂取之

被別人爽約是什麼意思

張良是漢初三傑之一,人們常把他跟姜子牙、諸葛亮、劉伯溫並舉,當作帝王師式的人物,區別於張儀、犀首、郭嘉、荀彧等謀士。從行事來看,張良早年似遊俠、中年近權謀、晚年類方術,而後人多將他歸入黃老之中,視為老子之徒,看作一個道家人物。可是讀過《老子》的人都知道,老子是厭惡智謀巧詐的,他講“絕聖棄智”、“大智若愚”和“使夫智者不敢為”,這與張良的行事作風正相反;而同時代的陳平也說:“我多陰謀,道教之所禁。”張良的陰謀並不比陳平少,為什麼後人把他也算作道家呢?

黃石公三次爽約,究竟要教給張良什麼道理?

張良(約前250—前186年)

張良是一個不擇手段的人

《史記》說張良家族五世相韓,秦國統一天下時,他的父親早已離世二十多年了。當時張良的年紀不算大,自己也未曾在韓國做過一天的官,但這絲毫也沒有影響他仇視秦國的心態。他的家族有三百多名僕人,算得上雄富,結果自己的弟弟死時卻連辦葬禮的錢都沒有,因為他把所有的財富都用來收買刺客了,這真是墨家遊俠的心態。

張良本來抱著同歸於盡的心態去刺殺秦皇,結果誤中副車,只得流亡下邳。直到某天遇見了黃石公,得到了《太公兵法》,他才轉變遊俠的心態,知道單靠密謀、刺殺等蠻幹的行為是報不了仇的。不過他似乎並沒有改變遊俠的生活方式,依然是“居下邳,為任俠”。

直到十年之後,陳勝吳廣起兵,張良立即響應,召集了百餘名少年一起幹大事。他本想去投奔景駒,結果半路遇見了劉邦,二人一言既合。張良感嘆道:“沛公殆天授”。耐人尋味的是他並沒有從此認準了劉邦,而是請求項羽復立韓王,自己作韓國司徒,負責收復故地。

後來劉邦讓韓王留守陽翟,自己帶著張良南下,進攻嶢關。這時張良提出了“上兵伐謀”的計策,勸劉邦招降秦將。在重賂之下,秦將爽快的答應了,約定同劉邦義軍一起往西襲取咸陽,劉邦本欲應允,張良卻說“不如因其解擊之”。劉邦因此違背和約,襲擊已經投降了的秦軍,結果大獲全勝。雖說兵不厭詐,但是在敵人已經投降、放下武器之後,還如此不擇手段的進攻,實在是背信棄義,這跟項羽誘坑秦軍其實沒有多大區別。

洪邁在《容齋隨筆》中指出,張良第二次不擇手段發生在鴻溝議和的時候,當時楚漢雙方已經約定歸還劉邦的父母,劃界分國,鴻溝以東為楚、西為漢,“軍皆呼萬歲”,解甲欲歸。張良跟陳平卻勸劉邦說:“不如因其飢而遂取之。”於是劉邦撕毀盟約,追擊項羽,結果大敗而歸。後來幸虧韓信與彭越被說動,引兵來合圍,才最終剿滅了項羽。

黃石公三次爽約,究竟要教給張良什麼道理?

漢軍在鴻溝撕毀和約,追擊項羽

張良晚年失去了劉邦的信任

就如劉基晚年被朱元璋懷疑一樣,張良也因權謀而被劉邦所猜忌。張良身為帝王師,給劉邦出謀劃策,教的卻都是一些不講信義、不擇手段的做法,這又怎能不被領導所懷疑呢?

劉邦稱帝以後,自知與眾將無信義可言,只是赤裸裸的利益關係而已。因此,他最先報復韓信、黥布與彭越這三個人,接著又東擊諸侯,回朝後拘禁蕭何、謀廢太子、傳命斬樊噲,而張良在此時也失去了劉邦的信任。

《留候列傳》說:

“漢十二年,上從擊破布軍歸,疾益甚,愈欲易太子。留候諫,不聽,因疾不視事。”

說明劉邦在晚年時,已經聽不進張良的勸告了,他唯一信任的只有戚夫人。他對戚夫人說太子“羽翼已成,難動矣”。又悲歌道:“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翮已就,橫絕四海。橫絕四海,當可柰何!雖有矰繳,尚安所施!”在劉邦看來,作為太子少傅的張良,自然也是“羽翼”之一了。張良因依附呂后和太子,最終失去了劉邦的信任。

此時的張良也終於吐露心聲,原來他追隨的劉邦並不是出於什麼恩義或忠誠,而是為了給韓國復仇。他說:

“家世相韓,及韓滅,不愛萬金之資,為韓報仇強秦,天下振動。今以三寸舌為帝王者師,封萬戶,位列候,此布衣之極,於良足矣。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遊耳。”

這說明張良晚年在失去劉邦的信任後,知道大禍遲早會輪到自己的頭上,所以萌生了“棄人間事”的想法,開始絕食穀物,意欲輕舉。幸虧劉邦在這時候駕崩了,呂后感激張良,不願其死,勸說道:“人生一世間,如白駒過隙,何至自苦若如此乎!”於是張良放棄絕食,又活了八年才死去。

黃石公教給了張良什麼道理?

張良雖然承認“沛公殆天授”,但不像郭嘉認準曹操那樣,說什麼“真吾主也”。在張良看來,劉邦不過是他藉以為韓國報仇的力量罷了。

朱熹在讀史時就發現了張良思想與老子的關係,說“老子不犯手,張子房其學也。”所謂的“不犯手”就是《老子》裡面的這麼一條原則:

“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傷其手矣。”

對於專門司管處死犯人的機關部門來說,他們的殺戮行為是合法的,不會被追究責任。如果有人要越過司法部門、試圖代替司法部門去給他人執行死刑,這便違反了法律,自己也要受到制裁。這就像普通人代替木匠去砍柴一樣,常常會傷到自己的手,因此正確的做法是“不犯手”。也就是說藉助有司的力量去殺人、藉助木匠的技巧去砍柴,自己也便不用拼命,不會受到傷害了。

“不犯手”確實是張良的行事風格,在遇到黃石公授書前,他還滿腔熱血要刺秦,欲與秦皇同歸於盡。黃石公墜履下橋,藐視張良,又三番五次藉故推遲傳授時間,目的就是為了讓張良學會隱忍,摒棄匹夫之勇,懂得保身無為之術。

所謂“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弗得已。”想要火中取栗,就免不了遭受燒手之患;張良刺殺秦皇,即使成功了,自己最後也得身死,這種有為之法已經失去了“守中”的意義。所以黃石公勸他說“為王者師,後十年興”,只要等待十年,天下大亂,就可以藉助王者劉邦之力來複仇,自己不僅能夠實現亡秦的心願,還能明哲保身,獲得封萬戶、位列候的尊榮,此所謂“將欲取之,必固予之”,也是《素書》開頭所說的“潛居抱道,以待其時。”

黃石公三次爽約,究竟要教給張良什麼道理?

張良擅長運用《老子》之術

後來張良果然改變了做法,先是借項羽之命,復立韓王;又引劉邦略韓地轘轅,使韓國復興。張良與秦人之間存在著國仇家恨,所以嶢關之戰時不惜背信棄義,先降後殺,卻讓主帥劉邦來揹負這個惡名,而他自己則只是韓王派來幫助劉邦的外人,因此與韓國無涉。

在假借劉邦之手滅亡秦國之後,項羽欲殺劉邦。項伯只得私見張良,勸他趕緊逃走。張良則說:“臣為韓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可見張良之所以留下來幫助劉邦,是出於“為韓王送沛公”的緣故,而不是真的忠於沛公。

後來項羽分割天下,張良依舊追隨韓王,不跟劉邦入蜀,這說明他的心始終屬於韓而不是漢。直到項羽殺害韓王,他才逃亡歸漢,又重新計劃假借劉邦的力量來為破滅項羽,為韓王報仇。因此鴻溝議和時,張良又勸劉邦要不擇手段,追擊項羽,最終達到了滅楚的目的。

在後期,張良依然奉行“不犯手”的原則,他雖無“戰鬥功”卻能獲得封侯三萬戶的殊榮。呂后請他畫策,他自知捲入立嗣之爭,恐難以自保,便勸呂后收四皓為太子羽翼。當劉邦堅持易儲時,張良諫而不聽,便稱疾不視事,置身事外,讓叔孫通與四皓來力爭。其明哲保身之術,可謂一以貫之。

張良雖然夾雜權謀,但他確實領悟了老子所說的“代大匠斫者,希有不傷其手”的道理,並且將“不犯手”的原則做到了極致。這是任何一個道家信徒都難以企及的,因此被歸入道家之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