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科普文山丨從吃魚說起

  • 由 視聽文山官方 發表于 垂釣
  • 2021-11-10
簡介若說味道鮮美的魚,不能不提鱸魚和鱖魚

魴怎麼讀音讀

01:28

古人很喜歡吃魚。《詩經·陳風·衡門》雲:“豈其食魚,必河之魴”“豈其食魚,必河之鯉”,說明魴魚、鯉魚很受人們歡迎。尤其是鯉魚,味道十分鮮美。孔子的兒子出生的時候,魯昭公賜給孔子一尾大鯉魚,孔子特別高興,就給兒子取名孔鯉,字伯魚。

科普文山丨從吃魚說起

“鯉”這個字,左邊是“魚”,代表其種類;右邊是“裡”,代表讀音。此外,“裡”是由“田”和“土”組成的,其本義是古人聚居的地方。從這個角度來看,“鯉”的構形可能提示我們:鯉魚生活在我們祖先居住地附近的淡水之中,是早期養殖的魚類之一。

在中國文化裡,魚是吉祥的象徵。在年畫上經常看到一個可愛的童子,懷裡抱著一條大鯉魚。這是因為“魚”的諧音是“餘”,抱著魚寓意“連年有餘”,吃喝不盡。鯉又與“利”諧音,人們喜歡錦鯉,以祈求得利。還有“鯉躍龍門”的傳說:上古時期,為了治理黃河的水患,大禹把龍門山鑿開了一個大口子。附近原本生活著很多黃色的大鯉魚,這些大鯉魚都被衝到了下游,每年春天,它們就溯流而上,向龍門山進發。到了大口子附近,奮力躍起。躍過去的就變成了龍;沒躍過去的,額頭就多了個黑疤。 李白曾經在詩裡寫道:“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

鯽魚也是一種常見的淡水魚,經常群集而行,一起覓食。有個典故和鯽魚有關:西晉亡國之後,北方陷於混亂之中,司馬皇族倉皇南渡,司馬睿在建康(今南京)稱帝,史稱“東晉”。當時有一百多萬豪門貴族,連同他們的家眷奴僕、雞鴨牛羊,一起渡江。數量特別龐大,就像一群群鯽魚似的,所以有人諷刺“過江名士多於鯽”,這就是成語“過江之鯽”的由來。現在比喻某種時興的事物非常多。

若說味道鮮美的魚,不能不提鱸魚和鱖魚。鱸魚是生活在近海淺岸的一種魚,魚肉鮮美。西晉的時候,吳江(也就是現在的蘇州)有一位文學家叫張翰,字季鷹。他很有才華,被朝廷徵召,到洛陽做官。有一天,他看到秋風吹起,想起在故鄉的時候,每年這個時節正好是吃蓴羹、鱸魚膾的時候,就說:“人生最重要的是能夠順應自己的意願,怎麼能夠為了名利而跑到千里之外來當官呢?”於是他辭職回鄉,去吃家鄉的美味了。後來“蓴鱸之思”就成了思念故鄉的代名詞。

科普文山丨從吃魚說起

鱖魚是一種淡水魚,肉嫩,沒有小刺兒。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安徽有道名菜就叫“臭鱖魚”。

蘇東坡則特別愛吃河豚,與人談河豚的時候說:“據其味,真是消得一死。”其在《惠崇春江晚景》中特意提到河豚:“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只不過河豚雖味道鮮美,卻有毒,處理不當就容易中毒。

歷史上愛吃魚的人太多了。春秋時期的孟子認為魚雖然比不上熊掌,但是也稱得上美味了,稱“魚,我所欲也”。唐代大詩人孟浩然,生了背疽(一種面板病),經過治療已經好轉,快要痊癒了。大夫讓他忌口,不可吃魚。後來王昌齡路過襄陽,找他喝酒,席間上了一盤襄陽名菜——查頭鯿,孟浩然見了,食指大動,把大夫的叮囑拋之腦後。結果病情加重,沒多久就去世了。還有清代的李漁,也愛吃魚。他在《閒情偶寄》中,詳細描繪了吃魚的精髓,認為吃魚首要是鮮,然後是肥,肥而且鮮,那是最好的了。他還對不同魚的烹調方法進行了詳細的闡釋,堪稱吃魚的大行家。

(作者系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學文藝委員會委員,文學博士,“三千字”品牌聯合創始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