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你家孩子個性很“倔強”?麻煩了,一定要幫助他處理好情緒

  • 由 一朵小小小的雲彩 發表于 垂釣
  • 2021-10-28
簡介最後,願父母們能在此重視,面對家中倔強的孩子,為著他長遠的益處,試著在孩子每次情緒大爆發時用七秒鐘停頓先讓自己冷靜,然後儘早與他進行討論或促使他“面對”自己的個性特質,幫助他學習找到屬於自己的“出路”,實現正面發展

掘強是什麼意思

在一次婚姻輔導課上,資深情感導師L告誡姑娘們,戀愛中一定要看男生的性格是否肯聽人勸,若是,則可以繼續交往,否則,最好中止交往。L的理由是,不肯聽勸的人性格多半太倔強,不好相處,進入婚姻後,會讓妻子吃太多的苦頭。因為據《聖經》啟示,妻子是丈夫的幫助者,他都不聽你勸,你怎麼幫助他呢?

眾人鬨笑之後,都覺得很有道理。別說是成人,就是倔強的小孩子也讓父母十分傷腦筋的呢。他們總是會惹出許多麻煩,情緒難以自控,讓父母抓狂。

比如,有的孩子會固執的堅持只用自己專用的餐具吃飯,堅決不允許任何人動用他的專有物品,否則就大哭大鬧不已。

還有的孩子會堅持只看某一種型別的動畫片或課外書,無論父母如何相勸,堅決不肯換型別。若父母一再勸說或勉強,則會鬧得整個家庭雞飛狗跳。

再比如,有的孩子認定了一件事,就一定要去做,不達目的絕不罷休。

這些孩子常常弄得大人頭痛無比,感覺教養起來很困難。

你家孩子個性很“倔強”?麻煩了,一定要幫助他處理好情緒

問題是,他們為什麼會如何倔強呢?

其實,有些孩子是生來就“倔強”的,倔強是他們個人的生命特質。

遇上這樣的孩子,是否父母就只能束手無策,聽之任之呢?馬睿欣在《管教的智慧》一書中告訴我們:“一種個性特質,不會寫出一個人生故事。一種個性特質的管理方式,才會成為人生故事的大綱。”

因此,作為父母,我們要學習如何管理有“倔強”個性特質的孩子,幫助他們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從而與人和諧相處,同時自己也能健康的成長 。

“倔強”是什麼意思呢?《現代漢語詞典》對之的解釋與“倔犟”相同,意思是性情剛強不屈。

“倔強”的孩子,總是一根筋地堅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不為外力所改變。他們的行事風格不是按照理性,而是按照自己的脾氣,也不聽別人的指導。

如此“倔強”的孩子,真的很不討喜,因為他們容易情緒化,無論在家還是在學校,無不讓人傷透腦筋。其實,在成長過程中,他們自己也往往很受傷害,比別的孩子遇上更多的坑坑窪窪,也會與生活有更多猛烈的碰撞。

但父母不可能包容、保護孩子一輩子,“倔強”的孩子也不例外,不管他們是否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終究是要獨自面對這個社會的一切生存法則。若是仍舊由著原來“倔強”的本性,不知要遭遇何等的麻煩與苦惱。想必是父母不願意看到的吧。

你家孩子個性很“倔強”?麻煩了,一定要幫助他處理好情緒

那麼,父母要如何幫助自己那“倔強”的孩子學習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呢?

《管教的智慧》一書給出了三個方面的建議:

1.父母平常先在理性上預備自己:七秒鐘停頓。

無數個案證明,對於“倔強的孩子”,在情緒爆發之時,誰的話都等於零。而父母若是再強用權柄去管教,就如火上澆油一般。搞不好,自己也淪落為與孩子一樣——情緒失控。

但父母,身為孩子的第一老師與終生老師,必須得自己先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才能真正教孩子學會控制情緒。

因此,父母可以先學習“七秒鐘停頓”。意思是,當孩子情緒爆發時,先從“七秒鐘”讓自己的情緒停頓不反應開始。這樣,使孩子原來的連續爆發力被迫中止七秒鐘。等到暴風雨過去,父母再和孩子一起試著討論這七秒鐘的威力。比如在這七秒鐘的停滯裡,不知不覺減緩了孩子情緒大爆發的衝力。同時,有信仰的父母可以在這幾秒鐘的時間裡祈禱上帝幫助自己和孩子冷靜下來。

當下一次遇上同樣的情況,不妨建議孩子試一試這七秒鐘的停頓。

當然,有時候父母也會偶而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實在很想立刻收拾孩子,但智慧的父母此時可以選擇暫時離開現場,因為不能在情緒中管教孩子。

另外,許多心理學家及教育權威都曾指出,不要在孩子正發脾氣的時候,或特別執拗的時候,去強迫勉強他因為根本是無效的,反而會更加激怒他,從而引來更大的暴風雨。

你家孩子個性很“倔強”?麻煩了,一定要幫助他處理好情緒

2.儘早與他進行討論或促使他“面對”自己。

“倔強”的孩子特別敏感,和他溝通真的不易。但不易溝通,還是要溝通。若是作父母的不幫助孩子,還能指望誰來幫助自己孩子呢?那些將幫助孩子的事指望給別人的父母,實在是不明智,也太懦弱了。

馬睿欣老師的老二就是一個特別“倔強”的女孩子。當她還小的時候,馬老師問她對自己鬧情緒發脾氣有什麼感受,她非常警覺,天真的以為又要被“罵”了。但是,馬老師並沒有她想象中的那樣數落,就讓她漸漸敞開心扉,說出自己重複捅婁子的難堪,與深陷挫敗中的哀傷。

馬睿欣老師就是這樣,在平靜時與孩子真誠的討論,給予她同理心,建立了明明白白的能感受到的愛與接納的關係。同時,她努力讓女兒明白,她這種“倔強”的特質也有正面發展的機會。如此,讓女兒看見突破自己的希望,燃起改變自己的希望。

許多人對“倔強”的孩子有誤解,常常給他們貼上“叛逆”的負面的標籤。但美國心理學家Cynthia Ulrich Tobias對二者的不同給出了分別,她說:“叛逆的孩子反抗權柄本身,倔強的孩子卻是針對權柄溝通的方式,提出挑戰。”

可見,倔強的孩子並非不聽話,他們通常認同父母的權柄,但他們的個性特質使他們更在乎溝通的方式。

“是否合理”對他們而言非常重要。這裡的“理”當然不是父母心中的理,而是他自己認為的“理”。

因此,父母與他溝通的焦點就在於這個“理”。通常情況下,並非輕言細語就夠的,父母一定要有百般的耐心讓他聽懂並且接受父母的“理”。只有這樣,才是真正的溝通學習,同時也是訓練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

你家孩子個性很“倔強”?麻煩了,一定要幫助他處理好情緒

3.幫助他們學習找到屬於自己的“出路”。

倔強的孩子在大家的印象中,顯得特別死腦筋,容易走入死衚衕而出不來。這些孩子通常讓大人著急不已。那麼,如何幫助他們找到屬於自己的“出路”呢?

首先,是要把握先走一步的竅門。

意思是凡事先一步向孩子解釋清楚,避免因概念不清,使他們原先的期待突然發生改變,從而情緒混亂,一下子不能接受。

舉個例子,有些父母一高興,會信口開河的對孩子說:“你乖,週末帶你去動物園玩。”但到了週末,由於加班或臨時有狀況,去不了。倔強的孩子可是不管臉色與其它原因,他會一直吵著必須去動物園,因為爸爸媽媽說好了的。

有經驗的父母怎麼辦呢?提前說明情況,比如,一開始許諾時是這樣說的:“你乖,週末帶你去動物園玩。但是,如果爸爸媽媽單位上有事,要求加班,或者臨時有其它的什麼事發生,我們就去不了。”這樣,就漸漸讓孩子習慣在心態上預留一個彈性的空間,也讓他能理解父母不是說話不算話。

其次,是讓孩子學會先和自己商量出解決之道。

意思是說讓孩子預先對自己可能爆發的情緒作一個預備解決的方案。

比如,馬老師在老二冷靜的時候,就鼓勵她想一下,萬一自己發脾氣時,怎麼樣才能控制住不擴大戰場,殃及無故。老二想了良久,提出這樣的方案:每次發脾氣,就去衛生間待著。在這個獨自待著的時候,請家人都不要來敲門,也不要試圖和她說話,更不要催她出來。讓她自己處理自己的情緒,好了就自己出來。

個人以為,這不僅是個好辦法,也鍛鍊了孩子自我突破,解決問題的思維與能力。

真實的來說,我們大人也有不少難以控制自己情緒的時候,因之而造成損失去釀成大禍的時候也不少。俗話說“小不忍而亂大謀”,孩子們若能從小操練自控情緒的能力,必能幫助他們的未來生活。

你家孩子個性很“倔強”?麻煩了,一定要幫助他處理好情緒

最後,願父母們能在此重視,面對家中倔強的孩子,為著他長遠的益處,試著在孩子每次情緒大爆發時用七秒鐘停頓先讓自己冷靜,然後儘早與他進行討論或促使他“面對”自己的個性特質,幫助他學習找到屬於自己的“出路”,實現正面發展。

(我是70後職業女性,一個關注孩子身心靈健康成長的媽媽。有一些育兒經驗,也在不斷的學習成長中,歡迎和大家多交流親子關係、父母成長等。本文為原創,首發於今日頭條,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歡迎留言分享,轉發其它平臺請備註來源,謝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