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部編本語文八年級(上):北魏酈道元《三峽》教學設計

  • 由 藏鏡人 發表于 垂釣
  • 2021-10-17
簡介環境、引用)5,梳理內容,簡析寫法,形成板書(可結合文字疏通同時進行,也可單獨提煉)寫山(1):連綿不斷、遮天蔽日,峰巒重疊,雄峻險拔 (總寫整體、略)寫水:夏季(2):奔放雄壯(側面、對比、誇張)春冬(3):清澈美妙(俯仰動靜結合) (分

三峽的峽是什麼意思呢

部編本語文八年級(上):北魏酈道元《三峽》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積累文常、字詞句式;疏通課文,把握大意。

2,過程與方法:教讀文字,理解內容;梳理結構,寫景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作者筆下長江三峽壯美悽絕之景,激發熱愛祖國河山之情。

【學習內容】

重點:積累字詞,疏通文字,反覆朗讀課文,把握各段寫景重點及景物特徵。

難點:體會文章整體佈局的妙處,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核心問題】

作者按什麼順序、採用什麼寫法描繪三峽之景?

【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文化常識、地理背景、初讀感知

第二課時:研讀文字、疏通字詞、熟讀成誦

第三課時:總結寫法、對比閱讀、積累拓展

【前置學習】

課外閱讀:劉白羽《長江三日》、南帆《記憶四川》、樓肇明《三峽石》、餘秋雨《三峽》、賴瑞和《杜甫的五城·入蜀下三峽》;《水經注》中描寫孟門山、拒馬河、黃牛灘、西陵峽等的段落。觀看電視片《話說長江》有關“三峽”的片斷。

第一課時

【四環導學】

1,課前朗讀背誦預習,教師抽查評價。

2,

匯入新課

:中國傳統文化強調“成雙成對”、“結構勻稱”,例如用詞用語常常對舉:天地、男女、山川、上下、陰陽;又如建築結構講究軸線對稱等等。但是也有參差錯落、重視單數的文化心理,比如:禍不單行、福無雙降、事不過三等都是對單數的強調;還有三人行、三藏法師、無事不登三寶殿、三教(儒釋道)九流、伏羲畫卦三爻、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諸如此類都重視單數,尤其是“三”這個數字。

部編本語文八年級(上):北魏酈道元《三峽》教學設計

3,

引入課題

:我們學習的文章,標題中也有“三”(教師板書)。所以當文人墨客的文化心理和壯美的自然景觀相重疊甚至相融合的時候,一篇篇美文、一首首詩歌就誕生了。

問:“三峽”指的是什麼?(學生找書下注釋)

(圖文展示、教師補充:長江三峽又名峽江或大三峽,位於中國重慶市、恩施州、宜昌市地區境內的長江干流上,西起重慶市奉節縣的白帝城,經過恩施,東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關,

全長193千米,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組成

長江三峽位於中國的腹地,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跨重慶奉節、重慶巫山、湖北巴東、湖北秭歸、湖北宜昌。除了著名的長江三峽外,全國各地多條河流上都有名為三峽的景點。著名工程有:三峽大壩、三峽水電站、三峽水庫。

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南大學教授袁道先領銜的“長江三峽河谷發育與環境演變研究”課題組經過4年研究,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建立了完整的三峽地區長江階地年代序列,並認定長江三峽形成於200萬年前。

瞿塘峽

:別名虁峽。西起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至巫山縣的大溪鎮,全長8千米,景色最為雄偉險峻。有奉節古城,八陣圖,魚復塔,古棧道,風箱峽,粉壁牆,孟良梯,犀牛望月。劉皇叔託孤的故事就出於此。

部編本語文八年級(上):北魏酈道元《三峽》教學設計

西陵峽

:西起香溪口,東至南津關,全長76千米,以宜昌市的西陵山而得名。有一座“白骨塔”,以堆積死難船工的屍骨而得名的。

部編本語文八年級(上):北魏酈道元《三峽》教學設計

巫峽

:西起重慶市巫山縣城東面的大寧河口,東迄湖北省巴東縣官渡口,綿延45千米。著名景觀包括:神女十二峰、小三峽、小小三峽、大昌古鎮。)

部編本語文八年級(上):北魏酈道元《三峽》教學設計

問:“峽”什麼意思?(從字形上看,兩

夾著的

道)。

4,引入文字

:所以我們可以猜想,作者肯定描寫了三峽的“山”和“水”。那麼作者按什麼順序和結構、採用什麼寫法描繪三峽山水之景呢?

(初讀感知)

1,學生結合注音註釋,自讀課文。

2,學生代表朗讀,其餘學生聽讀,提出字音、停頓、語氣等觀點。

3,教師指正,示範朗讀;學生自讀;再次齊讀。

第二課時

(研讀領悟)

1,齊讀課文,把握大意。

2,參考註釋,自學文字。

3,解詞譯句,學生嘗試(指定學生翻譯指定語句或解釋關鍵字詞)

4,教師指正,輔助理解,補充文言知識。

參考翻譯:在三峽七百里當中,兩岸都是相連的山,完全沒有中斷的地方。重重疊疊的岩石高山,隱沒天空遮蔽太陽,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就看不見太陽月亮。

思考:從什麼角度寫山?用什麼手法突出了山什麼特點?(整體、側面;雄、高、連)

到了夏天水漫上山陵,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斷隔絕。有時皇帝命令緊急宣佈,這時在早上(乘船)從白帝城出發,傍晚就到了江陵,這中間一千二百里,即使乘著飛奔的馬、駕著風,也沒有這麼快。

思考:夏季的水有何特點?作者用什麼手法來突出表現?(側面、對比、誇張)

在春冬的時節,就有激盪起白色浪花的急流、碧綠的潭水,迴旋的清波、倒影的影子。極高的山上大多生長著奇形怪狀的柏樹,飛流而下的山泉瀑布,飛速地在山間衝蕩,水清樹榮,山高草盛,有很多的趣味。

思考:春冬之水有何特點?文章寫作怎麼來選取景物?(俯仰視角、動靜狀態)

每到天剛放晴、下霜的早晨,樹林山澗中淒寒肅殺,常有猿猴在高處拉長聲音鳴叫,接連不斷、悽慘悲涼,在空蕩的山谷中傳播迴音,(聲音)悲哀婉轉、很久才消失。所以漁民歌謠唱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思考:秋季之水給人什麼感受?作者如何來強化這種情感?(淒寒哀婉;環境、引用)

5,梳理內容,簡析寫法,形成板書(可結合文字疏通同時進行,也可單獨提煉)

寫山(1):連綿不斷、遮天蔽日,峰巒重疊,雄峻險拔 (總寫整體、略)

寫水:夏季(2):奔放雄壯(側面、對比、誇張)

春冬(3):清澈美妙(俯仰動靜結合) (分寫四季、詳)

秋季(4):淒寒哀婉(環境渲染、引用深化)

思考一:作者如何安排內容的詳略?為什麼這樣寫?(略山詳水。作者是為江水作注,重點是寫水。)

思考二:為何從夏季寫起?

①在內容氣勢上:水以夏季為盛,故將“夏水”為首來寫,和前面山的壯觀在氣勢上比較貫通。

②在因果邏輯上:三峽夏天水的兇險迅疾的特點是由山的連綿不斷雄奇險峻的特點決定的。先寫夏水與第一段銜接緊密自然。

③奔放雄壯和淒寒哀婉,藉助春冬過渡,使得情感變化自然流暢而不突兀(豪放-婉約)。

第三課時

(研讀領悟)

總結:寫作手法,藝術特色

①作者從“山”“水”兩個方面來構思文章,層次簡潔清晰。寫山主要呈現整體形象,給人以震撼。寫水則以季節來劃分,具體描寫突出不同時節的特點。不足兩百字的描寫過程中運用了多種手法,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小巧精緻。

(內容結構層次)

②在

語言上的特點

明顯表露在句式的均齊嚴整又富有變化。

第一:文章四字句居多,讀起來朗朗上口,音韻和諧。

第二:四字句語法結構嚴整: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迴清倒影(動詞+名詞,動賓短語);素湍綠潭(形+名,定中短語);林寒澗肅(名+形,主謂短語)。

第三,在四字句的基礎上用虛詞或一兩個字來連線、陪襯,使表意更加流暢完整,句式結構、長短髮生變化,語氣就在急促、明朗中得到了舒緩,使文章讀起來更有韻味。(至於夏水襄陵、自非亭午夜分、則素湍綠潭、每至晴初霜旦、常有高猿長嘯。)

所以,從內容結構的安排、景物的選擇和寫法、用詞用語的功力等多方面,足見酈道元是一個寫作好手。用

明末清初文學家張岱的話來說就是“古來記山水手,太上酈道元”。

(那麼作者身份是什麼呢?勾畫書中關鍵資訊。引入作者介紹總結)

(展讀共享)

(1)作者作品簡介:

部編本語文八年級(上):北魏酈道元《三峽》教學設計

1,酈道元,字善長

,范陽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平東將軍酈範之子。

2,南北朝時期北魏官員、地理學家、散文家。

3,撰《水經注》四十卷

;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但均已失傳。

4,東漢桑欽著《水經》,是中國第一部記述水系的專著。

簡要記述了全國137條主要河流的水道情況,原文僅一萬多字。酈道元以《水經》為綱,詳細記載了1252條大小河流及有關的歷史遺蹟、人物掌故、神話傳說等,是中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

綜合性地理著作。

該書還記錄了不少碑刻墨跡和漁歌民謠,文筆絢爛,語言清麗,具有

較高的文學價值

。由於書中所引用的大量文獻中很多散失了,所以《水經注》儲存了許多資料,對研究中國古代的歷史、地理有很多的參考價值。

5,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南朝宋裴松之《三國志注》、南朝梁劉孝標《世說新語注》、唐李善《文選注》,並稱“四大名注”。

6,總結:北魏酈道元《水經注》

①註釋《水經》,補充發展。②綜合性地理著作,具文學文化價值。③記北方河流,查閱文獻,實地考察。④記南方河流,博採記述,選擇加工。

(除了本文,還有哪些與三峽有關的詩文呢?首先是我們耳熟能詳的……)

(2)詩文對比閱讀:

你能說出這首詩和本文之間的某些聯絡嗎?

早發白帝城(白帝下江陵)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提示:可從內容、體裁上比較;試找出詩句與課文中相對應的、寫相同景緻的句子)

1,《早發白帝城》與《三峽》都描繪了三峽風光。

2,前者是詩,後者是遊記散文。

3,文章第二段與詩歌一、二、四句相印證,都表現了夏天三峽水流速度極快;文章第四段與詩第三句相對應,都是寫連續不斷的猿鳴;文章第一段則與詩中的“萬重山”相應。

部編本語文八年級(上):北魏酈道元《三峽》教學設計

(3)課外拓展積累

賦長江三峽(唐白居易)

瞿塘峽口水煙低,白帝城頭月向西。

唱到竹枝聲咽處,寒猿喑鳥一時啼。

入峽次巴東(唐白居易)

巫山暮足沾花雨,隴水春多逆浪風。

兩片紅旗數聲鼓,使君艛艓上巴東。

夜雨寄北(唐李商隱)

問君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

三峽歌(南宋陸游)

十二巫山見九峰,船頭彩翠滿秋空。

朝雲暮雨渾虛雨,一夜猿啼明月中。

瞿唐峽(清張問海)

峽兩濛濛竟日閒,扁舟珍落畫圖間。

便將萬管玲瓏筆,難寫瞿唐兩岸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