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冬釣鯽魚的首要難題:缺氧的防範與應對

  • 由 眼鏡哥說魚 發表于 垂釣
  • 2021-10-15
簡介但是冬季情況則有所不同,由於冬季水溫本來就偏低,風雨雖然能夠增加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同時也會進一步降低水溫,因此冬季風雨天氣並不能明顯讓魚覓食更為積極

冬天氣壓多少好釣鯽魚

鯽魚是多數釣魚人在冬季釣魚時的首選目標魚,因為鯽魚的耐寒性比其它魚種更強,所以在冬季的低溫環境下鯽魚依然能夠積極開口覓食。但是釣鯽魚畢竟屬於小體型魚種,食量小、吃口輕的特點也讓很多經驗還不是很豐富的釣魚人感到頭疼,特別是在冬季缺氧的環境下,垂釣鯽魚的難度就更大了。接下來我就詳細說一說,在冬季垂釣鯽魚時如何預判並應對有可能出現的缺氧情況。

冬釣鯽魚的首要難題:缺氧的防範與應對

魚類對氧氣的需求

氧氣是魚類生存的根本,但是魚類對氧氣的需求與人不同,魚是使用鰓上的網狀結構來捕獲水中的氧氣,這些水中的氧氣又被稱為“溶解氧”。所以魚對氧氣的需求只指溶解氧,而並非空氣中的氧氣,溶解氧的主要來源是空氣,也就是空氣與水面接觸之後產生溶解氧,然後隨著水體交換將溶解氧散佈到各水層。其次,水中的植物在白天透過光合作用也能夠釋放氧氣,與水接觸之後產生溶解氧。另外,新水的注入以及增氧機也能夠增加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在自然水域中,水生植物透過光合作用釋放氧氣併產生溶解氧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到了夜間水生植物進行呼吸作用還會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所以溶解氧的主要來源還是空氣。但是在不同的條件下水溶解空氣中氧氣的能力會有很大的差異,因此溶解氧在水中的含量會出現較大的波動和變化,一旦水中溶解氧的含量降低,魚就會出現缺氧反應。

冬釣鯽魚的首要難題:缺氧的防範與應對

導致溶解氧含量降低的誘因

水溫和氣壓對溶解氧含量的影響

水中溶解氧的含量高低主要取決於水溫以及氣壓,水溫越高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就越低,氣壓越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越低。

冬釣鯽魚的首要難題:缺氧的防範與應對

水溫與溶解氧含量關係

常見的缺氧天氣往往都出現在夏季,特別是下雨之前,人會感覺到非常悶熱,此時氣溫偏高且氣壓偏低共同導致水中的溶解氧含量過低,因此這樣的天氣可以說是最不適合釣魚的。在我國的平原地區,多數時候氣壓都維持在990hpa至1005hpa之間,氣壓高於1000hpa時被認為是非常適合垂釣的天氣,但是夏季降雨之前的氣壓通常會低於990hpa,此時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明顯降低,就不適合垂釣了。

冬季雖然氣溫和水溫都處於較低水平,但是在冬季一旦遇到大晴天,氣溫迅速回升就會導致水溫升高,也同樣有可能出現缺氧的情況。所以,這就打破了很多釣魚人的傳統觀念,他們認為冬季寒冷,好不容易遇到一個大晴天魚兒一定會非常活躍,積極覓食。很顯然,他們只考慮到了水溫對魚類活躍性以及進食慾望的影響,而忽略了水溫對溶解氧含量的影響。低溫以及食物匱乏並不會直接威脅到魚類的生存,但是缺氧是魚類絕對無法接受的,缺氧持續時間稍長就會嚴重危及魚類的生存。所以,冬季最適合垂釣的天氣並不是大晴天,而是陰天,因為陰天氣溫恆定,水溫也不會大幅上升,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會維持在較高的水平。

風雨對溶解氧含量的影響

除了水溫和氣壓之外,風雨對溶解氧含量的影響也是非常明顯的,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季。風雨能夠讓水體充分運動,讓水面附近的溶解氧更均勻的傳播到其它水層。另外風雨還能夠緩解過高的水溫,讓水溫快速降低,從而增強水溶解氧氣的能力,讓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增高。因此,夏季垂釣遇到風雨天氣就意味著魚的食慾會大增,是非常不錯的垂釣時機。但是冬季情況則有所不同,由於冬季水溫本來就偏低,風雨雖然能夠增加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同時也會進一步降低水溫,因此冬季風雨天氣並不能明顯讓魚覓食更為積極。

水體流動性對溶解氧含量的影響

只要注意觀察就能發現,無論在什麼樣的季節,什麼樣的天氣下,江河等有流水的水域中,魚出現缺氧症狀的機率非常低。相反,如果水體不流動,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死水”,這樣的水域一旦天氣不佳就很容易讓魚出現缺氧症狀。這是因為水體的流動有助於降低水溫,並且水體的流動意味著有新的水源不斷注入,也能夠將更多新的溶解氧帶入水中。所以,冬季出現大晴天的時候,釣活水比釣死水更好。

水質差異對溶解氧含量的影響

水體中產生的溶解氧並不會永久儲存下來,有產出就有消耗,水中的藻類、微生物、浮游生物以及魚類都會大量消耗溶解氧。所以,水域中魚的密度越高溶解氧含量就越低。另外,水質較差,水中含有大量微生物、浮游生物就會導致溶解氧快速消耗,魚類很容易出現缺氧反應。

冬釣鯽魚的首要難題:缺氧的防範與應對

鯽魚在缺氧時的反應

溶解氧的含量高低會直接影響鯽魚的食慾。另外,鯽魚屬於底層魚種,正常情況下應該是在底層活動、覓食,但是當水中溶解氧含量明顯降低時,鯽魚就會離底上浮,這是因為越靠近水面溶解氧的含量就越高。根據水中溶解氧缺失的具體情況,鯽魚會上浮至深度不一的水層,缺氧程度越嚴重鯽魚上浮的幅度越大,直到水中溶解氧含量低於5mg/L的時候,鯽魚就會完全上浮至水面,甚至將嘴伸出水面以求獲得更多的氧氣,這種現象被稱為“浮頭”。

冬釣鯽魚的首要難題:缺氧的防範與應對

缺氧狀態下垂釣鯽魚的方法

在我們常見的淡水魚中,鯽魚的耐寒性以及耐低氧能力較強,也就是說一旦鯽魚出現“浮頭”現象就意味著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已經非常低,這樣的情況已經完全不再適合垂釣。所以,只有在非嚴重缺氧的狀態下才有可能釣獲鯽魚。但是隨著缺氧的程度不同,鯽魚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浮,而且是否離底上浮取決於每一條鯽魚本身的體型大小以及體質強弱,體質較強的鯽魚不容易上浮,或者上浮的幅度較小,體型較大的鯽魚不容易上浮,或者上浮的幅度較小。

在冬季垂釣鯽魚時都會採用釣底的方法,但是如果鉤餌到底之後遲遲不見鯽魚咬鉤,並且鉤餌在下沉的過程中浮漂經常出現停頓或者加速下沉的訊號,這就說明鯽魚很可能已經離底。應對離底的鯽魚有部分釣魚人會選擇釣浮,其實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因為每一條鯽魚的個體大小不同、體質強弱不同,所以離底的幅度也不同,選擇釣浮只能覆蓋到部分水層,因此釣浮並不能明顯增加漁獲量。

冬釣鯽魚的首要難題:缺氧的防範與應對

發現鯽魚離底上浮時,正確的做法是釣行程,也就是讓鉤餌緩慢下沉,離底上浮的鯽魚一旦發現正在下沉的鉤餌便會截食。釣行程首先應該選擇一支棗核形浮漂,這樣的浮漂肚子較大,在水中的阻力較大,因而下沉的速度較慢。其次應該儘量使用拉餌,因為拉餌的比重較輕,有助於減緩鉤餌下沉的速度。最後,應該將浮漂的調目增加,利用較大的剩餘浮力對鉤餌產生牽引,避免鉤餌快速下沉到底。做到上述幾點之後在鉤餌下沉的過程中一旦有鯽魚咬鉤,浮漂就會出現停頓或者是加速下沉的訊號,此時便可抬竿刺魚。

需要注意的是,在釣行程的過程中不能完全放棄鉤餌沉底之後鯽魚咬鉤的可能性,因為前文中已經說過,鯽魚是否離底上浮以及離底上浮的幅度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體質較強的鯽魚有可能依然在水底活動覓食。但是也不能貪戀底口,鉤餌到底之後挑逗兩三次,見不到鯽魚的咬口就應該果斷抬竿換餌,守底等口時間不可太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