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1887年黃河決口,大清靠誰解決?

  • 由 循跡曉講 發表于 垂釣
  • 2021-10-12
簡介1855年黃河改道黃河水患危及了清政府的利益,但當時清廷正全力對付太平天國起義和捻軍起義,軍務緊張,無暇也無錢治理黃河

如果黃河決堤嚴重嗎

作者:瑞鶴

圖片/排版/校對:循跡小編

全文約5000字,大約需要13分鐘。

更多有意思的音/影片,請訂閱

循跡曉講&循跡講堂

微信公眾號,在iOS App Store或各大安卓應用市場搜尋

循跡講堂

,聽你們熟悉又陌生的

方生老師

給大家講有趣的歷史故事。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這想必是很多人從小耳熟能詳的一句話。但是稍有常識的人也都知道,黃河的水患自古不絕,這也是懸在歷代統治者和民眾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在科學尚不發達的古代,黃河什麼時候會鬧水災,會鬧多大的水災,這是很難說的準的。於是,歷朝歷代只好嚴防死守,萬一黃河決口,沖垮了民房,造成災民遍地,對於統治者這都是小事,

但氾濫的黃河可能直接中斷南北漕運,這對於皇上來說可就要了命

更嚴重的是,如果這些災民聚眾成盜,落草為寇,這對於朝廷來說簡直是雪上加霜——總之,不論如何,一定要把黃河治理好,這是歷朝歷代的政治任務。

1887年黃河決口,大清靠誰解決?

黃河在歷史上數次改道,深刻影響了下游的生態環境和中華文明的歷史程序

但是,政治任務大不過自然規律,黃河決口在歷史上屢次發生。

箇中原因其實並不複雜,初中生都會知道,黃河上游沖刷下大量的泥沙,到了中下游,水流變緩,泥沙淤積,河床抬高,變成了地上河。在古代,技術不發達,

造堤壩也只能延緩黃河氾濫,不能阻止

,從這個意義上講,黃河的決口是必然的,就看時間了。

1887年黃河決口,大清靠誰解決?

黃河下游開封的地上河示意圖

站在治理黃河的角度講,大清王朝算是倒了血黴。黃河自宋朝決口改道之後,一直歷經幾朝幾代,雖然有水患,但不至於連河道都改了。

1855年,也就是大清咸豐年間,黃河在河南銅瓦廂決口改道,以前從江蘇北邊入海,現在改到山東那裡入海,這次黃河改道讓很多地方成為了鹽鹼地,民不聊生,流民四起,現在的豫東,蘇北,都變成了人間地獄般的景象,賣掉兒女,餓殍遍地,這樣的事兒根本不新鮮,廣大黃泛區民眾為了生存,鋌而走險。

例如跟太平天國同時期的捻軍,就是在這種地方發端的。

1887年黃河決口,大清靠誰解決?

1855年黃河改道

黃河水患危及了清政府的利益,但當時清廷正全力對付太平天國起義和捻軍起義,軍務緊張,無暇也無錢治理黃河。南河總督楊以增上奏清廷,口門“暫緩堵築”,這得到了清政府的默許。於是,黃河的河道就這麼固定下來,直到今日。

這次改道之後,僅僅過了三十多年,光緒十三年,也就是1887年的9月30日,黃河在鄭州這裡又決口了。這次決口沒讓黃河改道,但是後果很嚴重。決口處最初只有30餘丈,三天過後竟然變為300餘丈,擴大了十倍。缺口這麼大,直接導致黃河下游正河斷流。滾滾黃河水流入賈魯河、淮河,豫、皖、蘇“三省地面約二三十州縣盡在洪流巨浸之中”。

當時的大清並沒有現代意義上的災難統計學,這次水災死了多少人,自然也是沒有確切的數字。歷史學家A∙H∙戈德比

估算此次災難最保守估計致使150萬人喪生

,最高達700萬人。另一位歷史學家彼得·霍夫的資料保守的多,他根據各種資料,宣稱1887年黃河決口致使90萬人罹難——即使是“保守估計”,這個死亡數字也是駭人聽聞的,霍夫將其稱之為“人類歷史上最致命的自然災害之一”。

學術界對具體的死亡數字有爭議,但這次黃河決口,造成的死亡人數非常多,這是大家的共識。清史研究學者夏明方稱其為“近代中國人口損失最嚴重的一次洪水災害”。

清代湖南著名的愛國詩僧釋靜安,曾為這次黃河水災寫了一首悲痛的詩歌《鄭州河決歌》:

“嗚呼!聖人千載不復生,黃河之水何時清。濁浪排空倒山嶽,須臾淪沒七十城。蛟龍吐霧蔽天黑,不聞哭聲聞水聲。天子宵衣夜長嘆,詔起師臣出防捍。帑金萬錙添洪流,黃河之工猶未半。精衛含愁河伯怒,桃花水訊益汗漫。明庭下詔罪有司,有司椎胸向天悲。吁嗟乎,時事艱難乃如此,

餘獨何心惜一死。捨身願入洪流中,抗濤速使河成功

。”

大清治黃河下了血本,但還不夠

詩人說,“餘獨何心惜一死。捨身願入洪流中”,其心可憫,但真正治理黃河,這件事情遠遠超出了任何個人和組織的能力,只能官府出面。中國歷史上,治水需要“集中力量辦大事”,也就催生了中央集權,這是一個很盛行的觀點,對不對暫且不論。這次黃河決口,後果比1855年嚴重得多,這當然需要更加“集中力量辦大事”,舉全國之力去擺平黃河了。

光緒年間,大清已經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但是黃河這事兒事關國本,絕不能含糊。從1887年到1889年,清政府花了兩年時間堵決口,修理鄭州這裡的堤壩,史稱“鄭州大工”。這次“鄭州大工”花了1000萬兩銀子,這是清政府年收入的四分之一,這麼多錢都投入黃河,清政府就徹底沒錢了。

當時的戶部尚書翁同龢眼看著國庫見底,給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提出了幾條建議,這當中就有一條,“南北洋武器全部停買兩年,所有錢給黃河”,翁同龢給出的理由是這樣的,“

籌辦海防固屬緊要,而河工鉅款,待用尤殷,自應移緩就急,以資週轉……均請暫行停止,俟河工事俊,再行辦理

!”

1887年黃河決口,大清靠誰解決?

大清戶部尚書翁同龢,他的很多所作所為充滿爭議,但治理黃河真的沒錢,只能去動海軍的錢了

北洋海軍當然重要,

但比起海軍,治理黃河水患顯然更重要得多

,因為要治理黃河,所以北洋海軍自1888年之後就很少買新船新武器了。當時的大清夠倒黴,哪兒哪兒都需要花錢,事有輕重緩急,黃河救災不能等,那麼就只有委屈海軍了——當然,慈禧太后要修園子,辦壽辰,也是需要花錢的,這筆銀子也省不得。

翁同龢請求停止給海軍撥款,站在現在看,後果當然是非常嚴重的,但是誰也不能預測未來,在當時的情況下,“挪用海軍經費治理黃河”很難說做錯了什麼。要怪的話,也只好怪老天爺了。

1887年黃河決口,大清靠誰解決?

北洋水師的定遠號鐵甲艦。在19世紀80年代末,世界海軍技術進步一日千里,但北洋水師卻因為種種原因停止了進步,這其中,整治黃河是重要的原因

劉鶚,老殘遊記和黃河

當然,治理黃河是個技術活,光有錢還不夠,還得有專業的人才。但是在大清,朝廷大員都是透過科舉制選拔的,這些的當官的,說到四書五經頭頭是道,甚至也有可能個人操守非常好,但是對於專業的技術問題,大人們就束手無策了。黃河決口之後,這個問題也暴露了出來。

光緒帝對黃河非常重視,讓河南山東河道總督李鶴年和河南巡撫倪文蔚主持堵口,又復派禮部尚書李鴻藻到工督修。但到了1888年五月,眼見著花了900多萬兩白銀了,但決口之處還沒堵上。

光緒皇帝龍顏大怒,把這些官吏統統革職,換上了新的負責人吳大澂。俗話說“換帥如換刀”,這吳大澂到了沒幾個月,當年年底,黃河堤壩就給堵住了,也就是說,統共花了1000萬兩白銀,

用在刀刃上的也就100萬兩

吳大澂其實也是個典型的官大人,對於治水也不怎麼精通。他能成功,在於他的幕僚中有一位特別能幹的人物。此人名叫劉鶚,可能很多人知道他,也是因為《老殘遊記》,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對於治理黃河,也是頗有心得的。

1887年黃河決口,大清靠誰解決?

吳大澂照片

劉鶚沒經歷過科舉,但對於數學,地理這些士大夫看不上的東西,還是比那些士大夫稍微在行一些,而且一直關心黃河水患。

他給吳大澂提出了“束水攻沙”的辦法

所謂“束水攻沙”,道理並不複雜。黃河之所以年年氾濫,那是因為泥沙淤積。如果光是堵缺口,因為上游的泥沙還在堆積,這其實是沒用的。要想治住黃河的洪水,最根本的是要解決泥沙的問題。在古代,指望去把沙子挖出來是不可能的,最現實的方式就是

把河道收窄,讓水流加速,這就能沖走更多的泥沙

,此之所謂“束水攻沙”是也。

1887年黃河決口,大清靠誰解決?

劉鶚的照片

這辦法其實也不是劉鶚的首創,明朝萬曆年間的水利專家潘季馴就用過,還寫過書。但是,

這類水利專家的著作,在古代中國不被讀書人看得起,

所以漸漸也就被忘記了,只有劉鶚有心翻這類書,才解決了這樣的問題——應該說,這類書到清朝末年還能有留存,算是僥倖的。

在科舉制度下,許多和功名無關的東西,大約就算有,也得隔一段時間被“重新發明一番”,實在是無奈之舉。

劉鶚不但提出了治理黃河的理論,還親自跑到第一線去,跟民工們一起幹活勞作,工地上別人都搞不定的事情,交給劉鶚就基本能搞定。正是在這位幕後能人的操勞下,黃河決口終於堵上了。

等黃河決口堵上之後,吳大澂親筆撰文立碑以示紀念此次事件。其實能把決口堵住,劉鶚是首功之臣,但他沒辦法在科舉制中脫穎而出,有天大的功勞也無濟於事。治理黃河之後,劉鶚什麼功名都沒撈著,只是跟著吳大澂繼續在濟南當幕僚。

在濟南,

劉鶚根據自己考察黃河河道的經驗,完成了第一部用近代技術測量的黃河圖,上面還標有經緯度,這在當時的中國堪稱是創舉

。但這麼重要的東西,朝廷也並不重視。按照史料記載,光緒皇帝看到了這張圖後,就把它放進了故宮的檔案館,然後就沒了下文。

1887年黃河決口,大清靠誰解決?

諷刺的是,劉鶚現在更多為人所知的,反而是他的小說《老殘遊記》

於是劉鶚也只好在閒暇時間寫小說,這才有了《老殘遊記》。小說裡,他很隱晦地提到了黃河水患。全書開篇第一回中,就有一段奇文,他說,“這年剛走到山東古千乘地方,有個大戶,姓黃,名叫瑞和。害了一個奇病:渾身潰爛,每年總要潰幾個窟窿。今年治好這個,明年別處又潰幾個窟窿。經歷多年,沒有人能治得這病。每發都在夏天,一過秋分,就不要緊了。”這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在暗指黃河了。

不過劉鶚畢竟還是立下了不世奇功,要是一點功名都不給,那也說不過去。這次治河之後七八年,劉鶚才憑著自己“水利專家”的名分給保舉了個知府。在當時科舉獨木橋的情況下,劉鶚這樣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民間賑災力量的興起

當然,決口是一碼事兒,賑濟災民是另一碼事兒,那些災民朝廷是真的顧不上了。

大清沒錢,戶部尚書翁同龢想盡了各種辦法,海軍買武器甭想了,還要對鹽商大戶下手,甚至還要求官員們降低俸祿,等等等等。就這樣,錢還是不夠。這次水災,傷亡這麼慘重,

跟大清“想管住一切卻沒錢”關係非常大,說到底,也還是人禍

無奈,大清只得求助民間力量。

本來,民間自發地結社和互相救助,這很正常。但在高度集權的古代中國,這事兒是被嚴厲禁止的。

民間哪怕想借著“做善事”的名義籌款都不行

。太平天國之後,清政府對民間的統治力有所下降,這樣的民間組織很快地遍佈東南沿海,特別是上海一帶。

當時的上海富商,如盛宣懷等人,廣設善堂,這些善堂的資金來源是上海各行各業的商戶,而善堂的幫扶物件是全國遭遇不幸的人們。

大清國看著這樣的東西,又恨又沒辦法,只能在報紙上對民間的這些組織冷嘲熱諷,說什麼“這些商人雖然心是好的,但組織很差勁”這樣的話語。

1887年黃河決口,大清靠誰解決?

盛宣懷,晚清著名的實業家

等黃河出了這麼大的事,官方根本救不過來,那麼只能等著民間的救助了。這時候,官府的報紙對民間義賑的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過去他們對這種民間組織有多傲慢,現在就有多跪舔

,那會兒的一則官府電報是這麼說的——“伏求海內大君子,上體時艱,下恤民困,籌濟鉅款,俾速橫行”,都把民間商人說成“大君子”了,這帽子戴的多高啊,這也是因為當時的清政府沒覺悟讓大家愛國,把不捐錢的奸商釘上恥辱柱。

不過,商人們大抵還是愛國的,電報一發布,來自上海,廣東,甚至南洋地區的民間組織,都紛紛捐款了。只不過,清政府堅持表示,

這些捐款要由朝廷統籌利用

,所以到底有多少錢真正幫助了災民,實在可以打一個問號。

1888年,民間義賑的領袖之一李秋坪因積勞成疾而去世。本來,這樣的民間人物,不在體制內,死了也就死了,官府不可能有所表示。但這一次,清政府對此高度重視。例如,《申報》在他去世後的12天裡就刊發了兩篇關於他的長篇傳記,其中約1,600字的一篇還是頭版頭條。給一個平民這樣的哀榮,這在大清國都是不多見的。

可惜,清政府從一開始就沒想扶植民間力量,

當黃河水患過去了,民間義賑也就被打入冷宮

。只不過,經歷了清朝末年的各種天災人禍,民間力量已經發展壯大,請政府也在各種花式作死中越來越弱,喪失了許多對民間的統制力。當初參與了義賑的江南紳商,比如盛宣懷等人,也成長為近代史上不可忽視的角色,等到了20世紀,清政府修路,開礦,往往捉襟見肘,實在不得已,還得找盛宣懷他們去借銀子,甚至還要找民間籌措資金——當然,這些錢後來有不少都在股災中打了水漂,由此引發了保路運動,乃至武昌起義,這都是後話了。

1887年黃河決口,大清靠誰解決?

大清藥丸,這是命中註定的事情

所謂國家,

本身就是民眾用沉重的賦稅供養的

。老百姓遇到災難之時,國家本來要以專業的力量和強大的組織能力幫助大家度過難關,這也是近代國家最基本的底線。

而大清在1887年的黃河水患中,其表現屢屢突破底線,這也證明了這樣的政府已經喪失了近代法理上存在的意義,那麼日後所謂的“大清藥丸”,也就只是時間問題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