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泥沙流入大海後究竟去哪了?地球難道已被一條“裂縫”隔開?

  • 由 雨後科普 發表于 垂釣
  • 2021-09-27
簡介海洋內的板塊分離時,裂縫擴大,新岩漿會隨之噴發,然後冷凝噴出巖,就這樣數億年之前進入大海的那些泥沙被大洋中脊吸收了

黑海通太平洋嗎

世界上所有河流在流動的時候,都會攜帶泥沙,而這些泥沙最終會隨著河水流入大海。據統計的資料顯示,世界聞名的

大河萊茵河

每年流入大海的泥沙數量達到了300萬噸以上,要知道它的含沙量每立方米只有0.04千克。

萊茵河的含沙量這麼低,每年流入大海的泥沙量都有這麼高。而

含沙量有每立方米37千克的黃河,每年流入海洋的泥沙可以達到16億噸

世界聞名的20條河流加起來,流入海洋的泥沙量高達58.419億噸/年。

泥沙流入大海後究竟去哪了?地球難道已被一條“裂縫”隔開?

按照海洋在地球上存在有40億年來算,即使每年只流入

50%

的現泥沙量,那也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數字。但是我們看大海的時候,完全不會想到它每年

會接收

如此多的泥沙,那麼這些泥沙都去哪了呢?

泥沙到哪裡去了?

泥沙的組成成分是

岩石碎片和礦物

,其中岩石碎片是被風化和侵蝕過的岩石變成的。流入大海中的泥沙在億萬年前可能是一塊百斤重的大石頭,它們被河水攜帶著流入海洋後,又會慢慢形成岩石。

接近地表的泥沙會漸漸變成

沉積岩

,承受高溫的泥沙會變成岩漿,火山噴發後又會變成噴出巖。這樣看來,

泥沙進入大海之後,最終的結局就是變成岩石,隨後變成各種模樣的地貌。

泥沙流入大海後究竟去哪了?地球難道已被一條“裂縫”隔開?

海底的那些地貌

關於海底地貌,在這裡先要說明一下:一開始人類對海底的地貌並不瞭解,

1920年

前的人類只能憑藉著

水砣和測杆

等工具,推測大洋地貌的情況。

1920年

之後人類發明了

回聲測深儀

1960年

又發明了

多波束測深系統

1970年

之後

衛星遙感測深、航空攝影測量、側掃聲納

等技術一一出現,人類對海底地貌的瞭解程度才越來越高。

泥沙流入大海後究竟去哪了?地球難道已被一條“裂縫”隔開?

現在人類已經學會用

人工地震

的方法,探測

海底沉積物的厚度和岩石結構

。海洋地質學方面理論的進一步發展,讓人類可以更加深入的瞭解海底的地貌形狀,也能做出更多的科學預測和解釋。

人類對海底地貌的認識加深之後,將其分成了三大基本地貌單元,也就是

大洋盆地、大陸邊緣和大洋中脊

,它們都有泥沙流入的明顯痕跡。

泥沙在大洋盆地

大洋盆地在水下4-5千米處

盆地面積大約是45%的海洋麵積

,它內部的地貌形態各異,可以分為

海盆、海底高原、海峰和海嶺

等。其中海盆和海底高原的地勢開闊且平坦,也沒有火山活動的痕跡,沉積的泥沙量遠遠超過其他地貌,而海底丘陵則很容易被大陸的泥沙填平。

泥沙流入大海後究竟去哪了?地球難道已被一條“裂縫”隔開?

泥沙在大陸邊緣

大陸邊緣的泥沙沉積之後,會參與到地貌的形成中,它的地貌單元主要是由

大陸架、大陸坡、大陸隆和海溝

等組成的。

大陸架位於水深200米左右的位置

,大顆粒的泥沙會在這裡沉積下來,這個位置的沉積物厚度可以達到

5公里左右

,而且狀態非常穩定,很少會變形。大陸隆處的泥沙狀態會很活躍,但

沉積物的厚度也已經超過了2公里。

泥沙流入大海後究竟去哪了?地球難道已被一條“裂縫”隔開?

泥沙在大陸

入海口處,河水流動的速度會變慢,泥沙會沉積起來,漸漸變成

三角洲

。就像恆河三角洲一樣,它的面積已經達到了

65000平方千米

,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三角洲。可見,泥沙匯聚起來的力量有多麼強大。

泥沙造陸的方法可不止沉積這一種,透過地質作用變成岩漿之後,火山噴發也會形成新的陸地,比如位於

美國的夏威夷群島就

是這樣形成的。

泥沙流入大海後究竟去哪了?地球難道已被一條“裂縫”隔開?

德國的

魏根納

學者在

《大陸和海洋的形成》

一文中提到:現有大陸很可能是之前從大陸流入大海中的那些泥沙沉積之後形成的,泥沙在當時的大陸周圍沉積下來,慢慢變成了沉積岩層,地殼運動之後岩層浮出了海面,和當時的大陸連線在一起,隨後變成了現在的大陸。

科學家們透過

電腦建模

模擬地球板塊運動之後發現:

大洋中脊兩側板塊正在擴張

,現有的七個大洲一直在被壓縮,

2億年之後

就會連線到一起變成一塊完整的

新盤古大陸

。大洋中脊位置的岩石層會因為火山的不斷噴發,漸漸升高變成另外一個新大陸。

泥沙流入大海後究竟去哪了?地球難道已被一條“裂縫”隔開?

泥沙在大洋中脊

大洋中脊

的面積約等於

1/3

的地球海洋總面積,它的長度大約是

8萬公里

,寬度也有數千公里,變成了一條地球裂縫將地球分割了。

泥沙流入大海後究竟去哪了?地球難道已被一條“裂縫”隔開?

19世紀時

,英國的挑戰者號透過測深錘發現了大洋中脊的存在。但直到現在人類對它的瞭解程度還是很低,也沒有弄清楚它為什麼會形成,現在的主流理論是

海底擴張說和板塊構造說。

板塊構造說的解釋是:

高溫熔融的地核持續散發出來的熱量,融化了地核周圍的岩層,地幔為了阻止熱量被散發出去,吸收了地核的熱量變成了塑性狀態。

因為受熱不均勻,地幔中的物質出現了

對流迴圈

現象。大洋中脊處受熱的地幔較多,導致地幔物質沿著地殼底部開始進行水平運動,進入大洋的海溝島弧地帶之後,地幔物質的溫度開始下降,密度開始變大,隨後它們沿著海溝慢慢沉澱下來,最終消失在海溝的地幔層中。

泥沙流入大海後究竟去哪了?地球難道已被一條“裂縫”隔開?

關於海底擴張說,

哈利·赫斯

認為大陸因為一種未知力量的推動浮在了地幔層上,地幔中的對流迴圈帶動了大陸,讓大陸板塊進行水平運動,然後板塊在大洋中脊處分離,往兩邊運動,它們分離的位置就出現了一個裂縫。裂縫噴發出的岩漿在冷凝作用下變成岩石,這些熔岩不斷堆積,最終形成了

海底山脈

,也就是人類所知的大洋中脊。

裂縫是怎樣吸收泥沙的?

1、直接吸收

大規模岩漿噴發後,海底會形成一座座山峰,而板塊的擴張則會分離這些山峰,將它們推到兩側峽谷的位置。

不同時間岩漿的活動規模會不一樣

,板塊擴張的狀態則是相對穩定的,所以海底山峰有高有低,它們組成的峽谷則變成了

線狀結構

。不過,相比大陸邊緣沉積起來的泥沙量,進入大洋中脊的峽谷中的泥沙量,其實並不多。

泥沙流入大海後究竟去哪了?地球難道已被一條“裂縫”隔開?

2、間接吸收

泥沙在海洋中沉積起來,數億年之後這些泥沙會變成新岩層,隨後融入板塊中。板塊和板塊之間發生對撞後,一個板塊會衝入另一個板塊的地幔層中,而且和上地幔的位置很近,上地幔中岩漿會散發出大量熱量,將新岩層轉化成

易熔物質

。加上板塊之間摩擦產生的壓力和熱量,這些易熔物質又會變成新的岩漿。

海洋內的板塊分離時,

裂縫擴大,新岩漿會隨之噴發,然後冷凝噴出巖

,就這樣數億年之前進入大海的那些泥沙被大洋中脊吸收了。

泥沙流入大海後究竟去哪了?地球難道已被一條“裂縫”隔開?

海平面的上升和大陸變小

其實每年流入海洋中的數億噸泥沙,並不是直接沉入海底,而是會經過一系列的地質作用再次化為岩石,所以我們不需要太擔心海洋會因為泥沙的流入而變得更加危險。泥沙進入大海之後,並不會讓大陸的面積變小,反而會形成新的大陸。

海平面升高的主要原因並非水土流失,而是地球氣候變暖。

不過,水土流失的現象,確實破壞了人類現在的生態環境,而且讓大陸的耕地面積逐漸變少,土壤裡面的多種營養成分隨著泥沙一起流失之後,土壤的肥力也下降不少。泥沙進入海洋,讓一些河道出現堵塞現象,湖泊的蓄水量下降,生態環境變得惡劣。

泥沙流入大海後究竟去哪了?地球難道已被一條“裂縫”隔開?

結語:

雖然泥沙入海後會再次變成新的岩層,但大量水土的流失,確實也給人類帶來了非常惡劣的影響。因此,

人類還是應該注意保護環境,保護我們現在居住的地球的,畢竟誰也不知道新大陸到底什麼時候出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