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基金專案:福建三明南美白對蝦生態養殖畝效益達1.2萬元

  • 由 吉山花瑤 發表于 垂釣
  • 2021-09-25
簡介蝦苗放入大池後,每 3 天測1次,及時準確掌握水質情況,9月開始隨著蝦的生長,餌料投餵量越來越多,殘餌和糞便增多,測定後水中氨氮和亞硝酸鹽偏高,此時每口池塘拋撒50千克食鹽,可有效降低亞硝酸鹽的毒性,第2天全池潑灑光合細菌,降低水體中氨氮

六畝魚塘能賺多少錢

基金專案:福建三明南美白對蝦生態養殖畝效益達1.2萬元

基金專案:

2018年莆田市市級專案技術開發與應用專案(2018N2015)

_張長旭

近年來,隨著養殖成本的不斷提高,常規魚的養殖效益越來越低。據調查泰寧縣只有30%~40%的水產養殖戶盈利,其他60%~70%的養殖戶只能賺一點工資,有的甚至虧本。為了積極探索山區水產養殖新的模式和品種,2020年筆者開展了南美白對蝦生態養殖模式試驗,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現將養殖技術總結如下。

一、試驗材料與方法

1。養殖基地條件

兩口土池,面積分別為2。5畝和3。5畝,水源充足無汙染,土質為沙壤土,光照條件好。

2。養殖方式

一茬養殖,養殖時間7-11月。

3。養殖設施

(1)暫養池。在每口池塘的中央設定一個用帆布做的圓筒形暫養池,面積分別為 25 米2和30米2 ,高1。2米,底部埋入池塘底泥中20釐米,養殖期間暫養池的水與大池水不相通。

(2)增氧設施。兩口池各配有4臺1。5千瓦葉輪式增氧機,同時兩口池共配2。2千瓦微孔增氧機1套(40個盤)。

4。生態環境處理

(1)池塘處理。老池塘放苗前先清淤和曝曬,然後進行藥物清塘。用40千克/畝的生石灰全池幹灑,不留死角,以殺滅病原、寄生蟲和野雜魚等敵害生物。

(2) 水 質 培 養 。 消 毒 兩 天 後 進 水 至 0。6~0。8 米,同時測 pH,pH 為 8~8。5。蝦苗長到 2~3釐米時開始給池塘補水,每次補水5釐米,每週加水2次,1個月後池水加至1。2米。注意每次加水不能多,否則會引起蝦苗的應激反應。同時用生物肥水膏、光合細菌、芽孢桿菌、乳酸菌、小球藻、矽藻等培養蝦苗的優質藻類,保持池水水質“肥、活、嫩、爽”,以提高水體中優質藻類、枝角類、輪蟲等基礎餌料生物的繁殖速度和密度,促進蝦苗健康生長。

(3)鹽度調節。蝦苗放入暫養池前兩天畝用2~3噸鹽滷水全池均勻潑灑,池中水的鹽度調至與運苗時的鹽度一致即可(將試驗鹽度調至2)。

基金專案:福建三明南美白對蝦生態養殖畝效益達1.2萬元

5。蝦苗放養

7 月 15 日從漳州引進 0。7~1。0 釐米的蝦苗24萬尾,按4萬尾/畝的放養密度分別放入兩口暫養池中,每天測1次氨氮和亞硝酸鹽,蝦苗長至4釐米時(養殖了15天),發現暫養池中的水開始變渾濁,應立即把蝦苗放入大池中。

6。合理開動增氧機

養殖前期,微孔增氧機每天開機 14 小時以上,中午停2小時,換成開水車式增氧機2小時,到22:00將左右兩種增氧機同時開到次日太陽出來後;養殖後期,隨著蝦的產量不斷增加,全天24小時開機,保證水中有足夠溶氧,可有效降低餌料係數(該試驗的餌料係數為1。01),提高了蝦苗的成活率(該試驗的成活率為85%)、產量和養殖效益。

7。投餵管理

7 月 15 日開始投餵粉料,1 周後改投粒徑0。1毫米破碎料,再過1周改投粒徑0。3毫米破碎料。8月5-11日投餵粒徑0。8毫米的顆粒料。8月12日開始至結束均投餵1號顆粒料。

整個養殖過程堅持“四定”投餵原則,即定時、定質、定量、定位(每口池設2個投餌臺成對角線排列)。每天分別於 7:00、11:30 和 16:00 投餵3次,每天投餵量佔蝦體重的3%~8%,即前期8%、中期6%、後期3%。

具體投餵量應根據天氣、水質狀況以及蝦活動覓食情況適當增減。連續陰雨天氣或水質過濃,可以少投餵,天氣晴好時適當多投餵;大批蝦蛻殼時少投餵,蛻殼後多投餵;蝦發病季節少投餵,生長正常時多投餵。既要讓蝦吃飽吃好,又要減少浪費,提高飼料利用率。

基金專案:福建三明南美白對蝦生態養殖畝效益達1.2萬元

8。水質和底質生態管理

穩定良好的水質和底質是養殖成功的關鍵,水質和底質的養護要同時進行,整個養殖過程零排放。

(1)改底。養殖前期每 10~15 天按說明書用1次含量10%的過硫酸氫鉀,後期每3~7天用1次含量30%的過硫酸氫鉀,改底淨6:00左右使用,有效吸附和分解氨氮、硫化氫、亞硝酸鹽等有毒有害物質,減緩池塘老化,改善修復池塘底部生態環境。

(2)解毒。與改底淨同一天使用,使用時間為每天18:00左右,這樣在解毒的同時還可以增加水體中的氧氣,防止水體夜間缺氧。

(3)水質調節。每個月用2~3次生物肥水膏、光合細菌、芽孢桿菌、乳酸菌、小球藻、矽藻等培養蝦苗的優質藻類,營造良好的養殖環境,具體用量要根據水色和透明度靈活掌握。

(4)合理使用生石灰。暴雨等導致的水體渾濁可用少量生石灰溶解後全池潑灑,可有效澄清水體,水體pH達不到要求時可潑灑生石灰調節,其他時間儘量少用,以免引起蝦的應激反應。

(5)測定氨氮及亞硝酸鹽。蝦苗在暫養池中時,每天測 1 次;蝦苗放入大池後,每 3 天測1次,及時準確掌握水質情況,9月開始隨著蝦的生長,餌料投餵量越來越多,殘餌和糞便增多,測定後水中氨氮和亞硝酸鹽偏高,此時每口池塘拋撒50千克食鹽,可有效降低亞硝酸鹽的毒性,第2天全池潑灑光合細菌,降低水體中氨氮。

9。病害防治

遵循“無病先防、防重於治”的原則。

(1)前期每 10~15 天用二氧化氯和碘消毒1次,後期每3~7天用1次。

(2)下大雨後要全池潑灑1次應激靈,減少大雨時蝦苗產生的應激反應,同時天氣變化異常或早晚水體溫差大於10℃時,潑灑維生素C等抗應激藥物。

10。商品蝦捕撈

10月1日開始用地籠捕大留小,均衡上市,同時降低密度,提高存塘蝦的生長速度,減少病害。

二、試驗結果

經過近4個月的養殖,6畝池塘共產南美白對蝦2 984千克,養殖成活率達85%,平均畝產497千克,產值164 120元,畝產值27 353元;養殖總成本90 850元(塘租3 300元、飼料33 000元、魚藥15 000元、蝦苗6 000元、鹽滷水7 500元、水電費6 050元及人員工資20 000元),畝成本15 142元;總利潤73 270元,畝利潤12 212元,投入與產出比1∶1。8,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

三、小結與討論

水中理化因子的突然變化會影響南美白對蝦的生長,如水溫、溶氧、pH、氨氮和亞硝酸鹽等突然發生變化,都會導致對蝦產生應激反應,從而發生蝦病。所以在整個養殖期間都必須認真觀察,時刻把握各項指標的變化。每天測定氨氮及亞硝酸鹽,防止含量過高;關注天氣預報,防止天氣異常或早晚水體溫差過大導致的應激反應;養殖期間定期改良水質和底質,保證水中各項理化指標在合理範圍;合理開動增氧機,保證水中有足夠溶氧,可有效降低餌料係數(該試驗的餌料係數為1。01),提高蝦苗成活率(該試驗的成活率85%),提高產量和養殖效益。整個養殖過程都必須保證水體溶氧充足,這些關鍵技術決定了養殖成功與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