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中國古代那些計時方法和工具

  • 由 城市觀察員 發表于 垂釣
  • 2021-08-16
簡介二、十二地支計時法到西漢時期,人們便開始把一晝夜的名稱固定下來,分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映、哺時、日入、黃昏、人定十二個時辰,並且用 “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來標明,又以十二生肖作代

鼓在古代指什麼

「來源: |易啟遊Xinjiang ID:xj13109918673」

中國古代那些計時方法和工具

古代計時方法

一、特定稱謂計時法

中國古代那些計時方法和工具

古代人們根據寒暑的變化現象,把一年分為春夏秋冬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不同的時段。比如春季就分為孟春、仲春、季春。孟春就是初春或早春,仲春就是春天中間的一段時間,季春就是暮春或晚春。夏秋冬三個季節同樣如此。

古人還根據天上有沒有月亮和月亮的圓缺來記月,稱為晦、朔、弦、望。晦就是月終;朔是初一;弦分上弦(就是每月的初七、初八)下弦(每月二十四、二十五);望就是十五。

古代人們又根據日夜的輪換,把一天分為若干時段。比如按照太陽的出沒,分為日出、日中、日入。日出也稱為旦、早、朝、晨;日入稱為夕、暮、晚、昏,也稱為日夕。古時候人們每日兩餐,早飯在日出以後,稱為“食時”;晚飯在日入以前,稱為“哺時”(現在還有不少地方保持這一日兩餐的習慣和傳統)。日入以後先是“黃昏”,然後是“人定”,人定以後是“夜半”(即半夜)。接著是“雞鳴”,也稱為“昧旦”或“昧爽”,就是天將明的時候。雞鳴以後是“平旦”,也稱為“平明”,是指清晨天剛亮的時候。

二、十二地支計時法

中國古代那些計時方法和工具

到西漢時期,人們便開始把一晝夜的名稱固定下來,分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映、哺時、日入、黃昏、人定十二個時辰,並且用 “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來標明,又以十二生肖作代。具體劃分如下:子(鼠)時是十一到一點,以十二點為正點;醜(牛)時是一點到三點,以兩點為正點;寅(虎)時是三點到五點,以四點為正點;卯(兔)時是五點到七點,以六點為正點;辰(龍)時是七點到九點,以八點為正點;巳(蛇)時是九點到十一點,以十點為正點;午(馬)時是十一點到一點,以十二點為正點;未(羊)時是一點到三點,以兩點為正點;申(猴)時是三點到五點,以四點為正點;酉(雞)時是五點到七點,以六點為正點;戌(狗)時是七點到九點,以八點為正點;亥(豬)時是九點到十一點,以十點為正點。比如,夜半就是子時,是現在的二十三點到一點,所以古書上把這個時辰稱為“子夜”。午時是從中午十一點到十三點,也叫“日中”。古書上常有“點卯”的記載,點卯就是在卯時(即現在的五點到七點)上班報到。

三、五更計時法

古人把一夜分成五更,每更兩個小時,這就是流傳至今的“五更”,如李煜的“羅衾不耐五更寒”中的“五更”即此。夜半就是子時,是現在的二十三點到一點,所以古書上把這個時辰稱為“子夜”,當代著名作家茅盾先生就用“子夜”作了自己一部長篇小說的書名。全夜為五個更,第三更便是子時,所以又有“三更半夜”之說。古人說時間,白天與黑夜各不相同,白天說“鍾”,黑夜說“更”或“鼓”,因此又有“晨鐘暮鼓”之說。古時城鎮多設鐘鼓樓,晨起(辰時,今之七點)撞鐘報時,所以白天說“幾點鐘”;暮起(酉時,今之十九點)擊鼓報時,故夜晚又說是幾鼓天。(沙溪歷史上有更樓橋,現在還有唯一的更樓遺址,都可以為此作旁證。)

四、時、刻、字、秒、忽計時

現時每晝夜為二十四小時,在古時則為十二個時辰。

時以下的計量單位為“刻”,一個時辰分作八刻,每刻等於現時的十五分鐘。舊小說有“午時三刻開斬”之說,意即,在午時三刻鐘(差十五分鐘到正午)時開刀問斬,此時陽氣最盛,陰氣即時消散,罪大惡極之犯,應該“連鬼都不得做”,以示嚴懲。

刻以下為“字”,關於“字”,廣東廣西的粵語地區至今仍然使用,如“下午三點十個字”,其意即“十五點五十分”。據語言學家分析,粵語中所保留的“古漢語”特別多,究其原因,蓋因古中原漢人流落嶺南,與中原人久離,其語言沒有與留在中原的人“與時俱進”。關於“字”,下面還將講到。

“字”以下的分法不詳,據《隋書 律曆志》載,秒為古時間單位,秒以下為“忽”;如何換算,書上沒說清楚,只說:“‘秒’如芒這樣細;‘忽’如最細的蜘蛛絲”。

當年西方機械鐘錶傳入中國,人們將中西時點,分別稱為“大時”和“小時”。隨著鐘錶的普及,人們將“大時”淡忘,而“小時”則沿用至今。

古時計時工具

日晷

中國古代那些計時方法和工具

一是“日晷(Gui第三聲)”。古代有一種測定時間的儀器叫做“日晷”,它是由一隻斜放的有刻度的巨大“錶盤”和位於“錶盤”中心的一根垂直豎立“錶針”組成,是以太陽移動,“錶針”對應於晷面上的刻度來計時的。日晷在北京故宮裡可以見到(10多年前我去北京故宮見到過,後來我曾到浙江橫店的明清公苑裡也見到這樣的仿製品,那就粗糙多了)。

中國古代那些計時方法和工具

二是“漏”。漏是以滴水為計時,是由四隻盛水的銅壺組合,從上而下互相迭放。上三隻底下有小孔,最下一隻豎放一個箭形浮標,隨滴水而水面升高,壺身上有刻度,以為計時。原一晝夜分100刻,因不能與十二個時辰整除,又先後改為96,108,120刻,到清代正式定為96刻;就這樣,一個時辰等於八刻。一刻又分成三分,一晝夜共有二十四分,與二十四個節氣相對。注意,這個“分”不是現時的分鐘,而是“字”,在兩刻之間,用兩個奇怪符號來刻,所以叫做“字”。字以下又用細如麥芒的線條來劃分,叫做“秒”;秒字由“禾”與“少”合成,禾指麥禾,秒指細小的芒。秒以下無法劃,只能說“細如蜘蛛絲”來說明,叫做“忽”;如“忽然”一詞,秒指極短時間,忽指變,合用意即:在極短時間內有了轉變。

中國古代那些計時方法和工具

我國古代在創制天文儀器方面,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創造性地設計和製造了許多種精巧的觀察和測量儀器。我國最古老、最簡單的天文儀器是土圭,也叫圭表。它是用來度量日影長短的,它最初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已無從考證。

中國古代那些計時方法和工具

圭表

圭表

圭表是一種既簡單又重要的測天儀器,它由垂直的表(一般高八尺)和水平的圭組成。圭表的主要功能是測定冬至日所在,並進而確定迴歸年長度,此外,透過觀測表影的變化可確定方向和節氣。

很早以前,人們發現房屋、樹木等物在太陽光照射下會投出影子,這些影子的變化有一定的規律。於是便在平地上直立一根竿子或石柱來觀察影子的變化,這根立竿或立柱就叫做“表”;用一把尺子測量表影的長度和方向,則可知道時辰。後來,發現正午時的表影總是投向正北方向,就把石板製成的尺子平鋪在地面上,與立表垂直,尺子的一頭連著表基,另一頭則伸向正北方向,這把用石板製成的尺子叫“圭”。正午時表影投在石板上,古人就能直接讀出表影的長度值。

經過長期觀測,古人不僅瞭解到一天中表影在正午最短,而且得出一年內夏至日的正午,烈日高照,表影最短;冬至日的正午,煦陽斜射,表影則最長。於是,古人就以正午時的表影長度來確定節氣和一年的長度。譬如,連續兩次測得表影的最長值,這兩次最長值相隔的天數,就是一年的時間長度,難怪我國古人早就知道一年等於365天多的數值。

在現存的河南登封觀星臺上,40尺的高臺和128尺長的量天尺也是一個巨大的圭表。

中國古代那些計時方法和工具

日晷

日晷

日晷又稱“日規”,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通常由銅製的指標和石制的圓盤組成。銅製的指標叫做“晷針”,垂直地穿過圓盤中心,起著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針又叫“表”,石制的圓盤叫做“晷面”,安放在石臺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於天赤道面,這樣,晷針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極,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極。在晷面的正反兩面刻劃出12個大格,每個大格代表兩個小時。當太陽光照在日晷上時,晷針的影子就會投向晷面,太陽由東向西移動,投向晷面的晷針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東移動。於是,移動著的晷針影子好像是現代鐘錶的指標,晷面則是鐘錶的表面,以此來顯示時刻。

由於從春分到秋分期間,太陽總是在天赤道的北側執行,因此,晷針的影子投向晷面上方;從秋分到春分期間,太陽在天赤道的南側執行,因此,晷針的影子投向晷面的下方。所以在觀察日晷時,首先要了解兩個不同時期晷針的投影位置。

中國古代那些計時方法和工具

漏刻

中國古代那些計時方法和工具

漏刻

漏刻

漏刻是古代的一種計時工具,不僅古代中國用,而且古埃及、古巴比倫等文明古國都使用過。漏是指計時用的漏壺,刻是指劃分一天的時間單位,它透過漏壺的浮箭來計量一晝夜的時刻。最初,人們發現陶器中的水會從裂縫中一滴一滴地漏出來,於是專門製造出一種留有小孔的漏壺,把水注入漏壺內,水便從壺孔中流出來,另外再用一個容器收集漏下來的水,在這個容器內有一根刻有標記的箭桿,相當於現代鐘錶上顯示時刻的鐘面,用一個竹片或木塊託著箭桿浮在水面上,容器蓋的中心開一個小孔,箭桿從蓋孔中穿出,這個容器叫做“箭壺”。隨著箭壺內收集的水逐漸增多,木塊託著箭桿也慢慢地往上浮,古人從蓋孔處看箭桿上的標記,就能知道具體的時刻。漏刻的計時方法可分為兩類:洩水型和受水型。漏刻是一種獨立的計時系統,只借助水的運動。後來古人發現漏壺內的水多時,流水較快,水少時流水就慢,顯然會影響計量時間的精度。於是在漏壺上再加一隻漏壺,水從下面漏壺流出去的同時,上面漏壺的水即源源不斷地補充給下面的漏壺,使下面漏壺內的水均勻地流人箭壺,從而取得比較精確的時刻。

現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銅壺漏刻是公元1745年製造的,最上面漏壺的水從雕刻精緻的龍口流出,依次流向下壺,箭壺蓋上有個銅人彷彿報著箭桿,箭桿上刻有96格,每格為15分鐘,人們根據銅人手握箭桿處的標誌來報告時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