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原創】鐮刀皮魚是什麼魚渭門,故鄉原創| 任俊傑| | | 我的作品展

  • 由 校長傳媒 發表于 垂釣
  • 2021-08-15
簡介在回家的路上,我看見一個人畫畫,好奇心驅使我湊了上去,看到紙上的東西我非常驚訝,畫了唐興寺,漢江河,渭門村落和三臺山,逼真的程度和照相機拍的沒什麼區別,那是我當時見過最完美的畫作

鐮刀皮魚是什麼魚

渭門,故鄉

渭門,故鄉

原創作者|任俊傑

最近,申庚文老師寫的《有一個地方叫渭門》,將渭門的風土民情,人文鄉俗展現的淋漓盡致。一時間引起了渭門在外遊子的共鳴,勾起大家對故鄉無盡的遐思。

我和申庚文老師是同鄉,可我只見過他一次。應該是在1996年,我在渭門小學讀書,禮拜一到禮拜五都住校。那天好像是週末放學。在回家的路上,我看見一個人畫畫,好奇心驅使我湊了上去,看到紙上的東西我非常驚訝,畫了唐興寺,漢江河,渭門村落和三臺山,逼真的程度和照相機拍的沒什麼區別,那是我當時見過最完美的畫作。後來我才知道那個人就是申庚文,是故鄉的驕傲,青年的楷模。他當時畫畫的地方在土地咀。

提到土地咀,就得簡單說說渭門村的地理地形,渭門處於漢江流域黃金峽段末尾處。全村由7個生產隊(小組)組成,從下游往上算,分別是下關溝,沙溝,渭門,楊柳溝,白沙渡,李家河和高白沙。只要名字裡面帶“溝”的生產隊,就沒有在河岸邊,而是由山形、雨水等等自然因素形成的山溝地勢裡面。只要名字裡面不帶“溝”的生產小組,都在漢江岸邊。90裡黃金峽從關溝口處結束,往下游河岸逐漸變寬,不再算峽區。關溝口進溝就是關溝了,關溝分為上下關溝,只有下關溝屬於渭門村管轄。沿河而上,有幾條溝,分別叫沙溝,水磨溝,楊柳溝,溝內都有人家居住,除了水磨溝屬於渭門生產隊,其他兩個溝是兩個獨立生產隊,渭門就處於沙溝口和楊柳溝口之間。楊柳溝口往上是白沙渡,土地咀就在楊柳溝口往上游方向走,屬於白沙渡隊,過秤鉤灣,地勢較高的凸處,因修有土地廟得名。白沙渡渡口是漢江河與子午河的交匯處,兩河形成“Y”字型,漢江在左側,子午河在右側,將李家河與高白沙裝進了“Y”字口裡,高白沙在漢江上游,李家河在下游。我家就在高白沙,因此從渭門回去要經過白沙渡,走到白沙渡路的盡頭過河就能到高白沙。

渭門是個有山有水的地方,這山雖然沒有三山五嶽逶迤險峻,氣勢磅礴,卻影影綽綽,綿延綿亙;這水也沒有黃河長江波濤洶湧,浩浩蕩蕩,卻娟娟不壅,潤澤一方。

渭門沒有名山,三臺山應該算是渭門比較有來歷的山,從山腳下到山頂上有三個山臺,取名三臺山。從沙溝口開始登山,估計一小時之內可達山頂。以前山上建有寺廟,在當地屬於規模比較大的朝拜聖地,逢年過節前去燒香祈福的人不少!聽長輩們說,後來文革期間遭到比較嚴重的破壞!沒有得到良好的修葺和保護,估計目前已經剩下一些殘磚破瓦了!我也沒有去過山頂,所知均為聽聞,也不能寫的更加詳細!

渭門,故鄉

渭門周邊的山上少有松柏,灌木居多。最常見的一種樹木是青岡木,這種樹木全身都是寶,樹皮是造紙的上等原料,果實當地人叫橡子,可以做涼粉,橡子外面有一層殼呈“碗”狀,被稱為“橡碗”,是一種化工原料,有生意人收購(小時候和大人們一起拾撿,賣完以後會從家人那裡得到一點零花錢或者一些水果糖)。就連秋冬季節落下的樹葉也有用途,人們會用揹簍(與雲貴川地帶的圓筒簍不同,這裡的揹簍大多是底下小上面大,相對方整,適合在交通不便的山區地帶背運各種東西)揹回去給豬牛羊等牲畜墊圏,形成很好的肥料。“青岡木的木材有三個主要功能,第一,菌棒,當地人種植香菇,木耳,天麻等菌類時所用菌棒都採用青岡木,現在人們在城市中買的菌類產品主要是種植人員用袋裝菌種培育為主,口感不及青岡木菌棒生長的好。一場新雨過後,菌類會快速生長,剛採摘下來的香菇,用線椒搭配入鍋清炒,鮮嫩辣爽,餘味無窮!第二,“傳皮”,這是家鄉人的叫法,以前修建土牆或者磚木結構房子,房頂架上房梁,釘上“傳皮”,用來承接瓦片的建材(現代化修建已經使用的較少了)。做這東西一定要選擇最好的季節砍伐木頭,不容易腐朽,然後請木匠把木料根據需要方成木墩,再解板,最後捆綁在一起,放在水中浸泡,泡的時間越久木質越硬,不會被蟲蛀,釘在房樑上持久耐用。第三,燒炭(為了保護生態環境,現在政府已經不允許再燒了),青岡木燒出的碳比較耐火,故叫它“鋼碳”。說起燒炭,可能90年以後的人就很少見過了。通常會選擇一個距離柴坡較近的地方,築窯,這窯前端較高,越到尾端越是低矮狹小,頂端有排煙口有馬蹄大小。據老人們傳說,這窯是戰國時期孫臏發明,當年孫臏與龐涓同時拜鬼谷子為師,學習本領。孫臏聰敏好學,進步很快,龐涓就心生嫉妒,處處為難孫臏。有一次,孫臏築窯燒炭,當時他修的窯上面並沒有排煙孔。可是無論如何燒,火都不著。這時候龐涓看見了,就想搞破壞,他騎馬從孫臏的窯上踩了過去,窯被踩了一排馬蹄大的窟窿眼。沒想到火一下子燒旺了,孫臏著急了,這要是充分燃燒了可就沒有碳了,情急之下拿妻子送來餅把馬蹄眼堵上,後來就成功地燒出了碳,也就有了“燒餅”的叫法。築窯完成後就是砍柴裝窯,根據窯內空間,將青岡木截成相應長度,緊緻地裝在一起,然後封窯門,點火,講究人家會進行祭拜,祈求上天保佑“一火成功”。(鄉親們出門辦事,別人常常會說祝你“一火成功”,也就是一次成功的意思)。排煙口不是一直開啟的,因為燒的是剛砍下的木頭,有水汽,冒濃煙,等溼氣被燒乾後就會冒青煙,從距離點火處最近的排煙口往遠處蔓延,這時候就要把冒青煙的口子封上,直到最後一個排煙口封完,再根據經驗連續燒至兩到三天,才會出窯。此時掏出來的碳仍然燃燒,於是將碳埋進土裡,人們叫“碳嗆”,顧名思義,把碳嗆滅。也有人會用水澆滅,只是水澆滅的碳不耐燒,因此很少有人這樣做。

渭門,故鄉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渭門周邊的山裡有許多野物,小時候見過村裡人打獵,三五相邀,帶上獵狗,扛著火槍(因為政府管控,現在火槍已經禁止使用,全部上繳),去山上打野。先指揮獵狗滿山搜尋,俗稱“攆山”,獵手們分散開來“圍追堵截”,一旦有獵物出現便瞄準開槍,散彈射擊,七分靠手藝,三分靠運氣。一般打到的獵物可能有麂子,野豬,野兔,野雞,斑鳩,錦雞,麻雀,竹雞等。然後下午收山以後,再進行平均分配,或者次日趕場(故鄉的集鎮在農曆每月的三六九才會開集),將獵物賣掉,分錢。一般按人分配,而野物的內臟通常都是犒賞給獵狗。山上生長著各種野果和食材,兒時經常放牛,喜歡和夥伴們一起尋找美味。記得有一首打花巴掌的童謠:打過正月正,家家戶戶鬧花燈;打過二月二,兩個老漢爭菸袋;打過三月三,三歲娃兒抽茅芊……所謂的茅芊就是茅草剛出來的茅芽尖,抽出即可食用,一定要找嫩的,老的就沒法吃了。魚腥草在這裡的田坎渠邊自然生長,隨處可見,可以任意採取。挖野生黃姜和山藥完全是個技術活,首先你要能認出它們的葉子和藤蔓,然後就順藤刨土,直到挖出果實為止,而且稍不注意就會折斷,一定要有耐心才能有更多收穫。

渭門,故鄉

野櫻桃大概在五一假期的時候成熟,顆粒不過黃豆大小,果核比果肉大,但是口感甜爽,記得有一次和鄰居家孩子一起上樹摘櫻桃,結果我把樹枝踩斷了(櫻桃樹枝脆軟,特別易斷),重重摔到樹下,半天喘不過氣,說不出話,好一會兒才緩過來,然後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叮嚀同伴:“回去不許給家人說”。怕被家長狠揍,因為那時候家長和老師給的最多的安全教育口號就是禁止上樹掏鳥,下河洗澡!現在想想當時確實天真可笑。端午節當地人有采拔艾蒿,蒲草,“牛打仗”(夏枯草),金銀花,車凌草的習俗,艾蒿和蒲草是祛除瘙癢,防蚊蟲叮咬的良藥,而“牛打仗”金銀花,車凌草都是避暑涼茶。最喜歡八月份(農曆)上山,把牛羊趕到山坡上就不管了,然後開始尋找野生獼猴桃,八月瓜,板栗,山梨等!特別是八月瓜,必須要這個時候才行,早了不會成熟,晚了瓜會裂開,果肉被鳥類搶食。因為是藤蔓植物,多攀附於樹幹上,需要藉助工具,一般都會折下一個帶鉤的樹枝,將果實勾過來摘取,並且儘量不破壞藤條,以備來年繼續採摘。等到大飽口福以後,也該趕著牛羊回家了!

渭門,故鄉

渭門有兩條河流,漢江和子午河,子午河從李家河與白沙渡渡口處注入漢江,匯成一流。漢江黃金峽段水域約90餘里,有24條險灘,其中渭門段比較有名的灘頭為大、小唐興灘,四郎灘,高、低白沙灘,老鸛灘,蕎麥灘等,二十四條灘統統被稱為“望娘灘”。名字的來由緣起一個傳說:古時候,黃金峽段有一對貧窮的母子相依為命,家境不濟,母親就為人紡紗,兒子便替人放牛。兒子名字叫“哈號”,哈號每天放完牛以後還要給牛割草,有一次他發現了一個奇怪的事情,他每次割完草的地方第二天總能長出新的草來,而且異常旺盛。於是他就想如果能將這些草挖回去種在牛圈附近,每天就不用這麼辛苦了。他將自己想法付諸於行動,結果從草根下面挖出了一顆龍珠。他就把龍珠也帶回去,怕主人發現,就將其藏在米缸裡,第二天發現種的草沒有長,米缸卻變滿了,從此米再也吃不完了。日子長了,這事情讓東家知道了,就逼著“哈號”交出寶貝。情急之下,他一口吞下龍珠,頓覺腹內熱如火燒,口渴難耐,急忙跑去喝水,結果水缸不夠喝,水井不夠喝,直接跳進漢江河喝水。喝著喝著,身上長出了鱗甲,頭上長出龍角,變成一條小龍游向江心。母親急了,就喊:“哈號”,每喊一聲,小龍回頭一望,就形成一個深灘。就這樣小龍漸行漸遠,娘連喊二十四聲,小龍回頭望了二十四次,就形成了峽區24個望娘灘。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哈號”,每次行船至上灘的時候,縴夫們總是喊著“哈號”“哈號”的號子。

渭門,故鄉

漢江也有發洪水的時候,一般在夏季。上游地區有下狂風驟雨的時候,大量雨水湧入河中,水位暴漲。尤其是峽區水流湍急,沿途農民的莊稼,瓜果,蔬菜,樹木,船隻,牲畜,傢俱等會被沖走,破壞力極強。這時候靠峽口下游精通水性的人們會去打撈河裡的漂浮物,人稱“撈漂”。一般都是精壯的男性,兩個人合夥,划著船帶著繩索。一旦瞅準目標,就使勁划船,到跟前立刻用繩索套住,然後趕緊往岸邊劃,一邊放繩索,一旦船靠岸,合力將打撈的物品往岸邊拖拽。等到雨停了,水位退去,上游人會沿途而下,尋找一些被大水沖走的貴重物品,比如船隻一類的,瓜果蔬菜是沒人要的。任何行業都有規矩,打撈物品的人也會索要報酬,一般按照物品的價格要一半,被當地人稱為“撈半”,有口號為證:“撈半,撈半;血盆中撈飯”,意思是這個活很有風險。所以多年以來大家都在默默遵守著這個規矩,一方面減少主人家的損失,一方面讓打撈的人得到一些血汗錢,是一個折中雙贏的方法。

渭門,故鄉

“近山知鳥音,近水識魚性”,老一代渭門人大多都會捕魚,熟知魚類的生活習慣。而且捕魚和打獵不同,民間有“打槍不到溜溜光,打魚不到一碗湯”的說法,意思就說打獵有可能一無所獲,而打魚最起碼能混到一碗魚湯,不會空手而歸。經驗豐富的人往往站在岸上觀察,都能判斷出哪裡有魚群,是什麼魚種。這一帶流傳著許多捕魚的方式,有網魚,誘魚,截魚,叉魚,鸕鷀抓魚,釣魚,還有兩種已經被禁止的捕魚方式就是炸魚和電魚,由於殺傷力大,破壞力強,嚴重影響魚類資源平衡穩定,國家漁業部門已經明令禁止炸魚和電魚。網魚分為流水網魚和靜水網魚。流水網魚多在夏季,選擇一處水流湍急,水域較淺的地方,河底儘量不要有樹枝一類的雜物,防止掛底,將粘網橫在水中,捕魚人將一端攥在手裡,順流而下,等走到一段距離後開始收網,連帶被網住的魚兒一同提上岸。這種淺水區的魚一般為桃花斑(馬口),尖嘴巴,黃尾巴,油燦子(白條),鐮刀皮(翹鮊),陰花,漏魚等等,當地專業捕魚的人稱這類魚為雜魚,這些魚種大多性急,出水容易死亡,不便運輸和儲存,所以又叫“出水爛”,不受捕魚人的青睞。靜水網魚才被漁民當成王道,靜水捕魚選擇多在回水灣處,水面平靜,一般下網以後,將一端固定在岸邊,間隔一夜之後才會收網,所得魚獲大多為漁民口中的“成器魚”,以鯉魚,鯽魚,草魚,青魚,鯿魚,鯰魚,黃刺骨(黃辣丁),蛇扁頭(塘鯴),胖頭(花白鰱)等魚類為主。網的尺寸決定了魚的大小,小眼網多半網的是雜魚,大眼網主要以“鯿,鰱,鯉,鯽”等個體較大魚類為主。誘魚是將一種用竹子編制而成的魚籠(口小裡大,易進難出)裝入誘餌,放入水中,誘魚深入。截魚則是把流水灘頭的水用石頭攔到一處,然後用編好的竹排架在急流處,魚兒順溜而下時被竹排攔截。這種方法必須要在農曆八月以後才能實現,因為魚類向下遊走的時間遵循“七上八下”的規則,就是七月以前往上游,八月以後往下游。叉魚和鸕鷀捕魚跟我們平時在電視上看到的基本相同,屬於比較原始的捕魚方式。這裡的人最不喜歡的就是釣魚,認為效率低下,收穫較少,還編有順口溜:釣魚人坐江邊手拿竹竿,從早晨到呼上(中午)麼見動彈,走近看竟然是空的竹籃,還不如高操手河邊幹轉。意思是是釣魚人坐了半天了都沒有收穫,不如在河邊走一走,來的悠閒。

渭門,故鄉

吃魚對於河邊人來說不具有太大的誘惑力,都說“吃魚不香打魚香”,可能更多的還是享受捕魚時刺激的過程和收穫的喜悅。但是有一種不太正式的吃法我至今都很懷念,那就是“荷包魚”,剛捕捉回去的魚,選一些小魚(易熟,入味),去除內臟,清洗乾淨,將魚和鹽巴,醬油,菜籽油,新鮮花椒,茴香和藿香葉拌勻。用兩片洗淨的荷葉包好,綁緊,放入柴火或者炭火中燒至荷葉焦黃即可,開啟荷葉的瞬間,清香的味道撲鼻而來,根本無法抵抗那種誘惑。如今不管我身處何方,只要想起那道美味,立刻能將我的思緒帶回故鄉。當然這算不上一道主菜,最多隻能算是大自然對家鄉人們的饋贈吧。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溫和厚重,舒展奔放的渭門山水養育出一代代勤勞樸實,自強不息的渭門兒女。那些年渭門資訊蔽塞,交通不便,嚴重落後的經濟使人們生活水平受到制約。而渭門人改變現狀,把握命運的決心是堅定的,意志是頑強的。走出大山,是所有父母對孩子們的殷切期盼。 上學被當成創造前程的重要方式。受自然條件約束,教育對於家鄉的人們而言是苦澀的,在這個地廣人稀的村落中,父輩為了讓孩子們走出去開闢屬於自己未來,用盡所有的力量,憑藉信念支撐著脊樑,千方百計都要讓孩子多讀書。一代代人跋山涉水,歷盡艱辛,追逐夢想。“窮不能窮教育”這是原則和底線。俗話說“平靜的湖面練不出精湛的水手,安逸的環境造不出時代的嬌子”,正是在這種條件下,故鄉人多有堅強的意志和吃苦的精神,為自己在外界生活中積澱了良好的品質。有一個孩子為了能多讀書,白天幫家裡幹活,晚上躲在被窩用手電筒看書學習;有一位母親為了送孩子上高中,半夜起床,幫孩子揹著乾糧,走黃金峽,走到天亮才把乾糧交給孩子,母親往回走,孩子往學校走,轉身的一刻,母親哭了,孩子也哭了;有一位前輩整整複習了三年都沒有考中,家人已經沒有任何能力供養他上學了,就這樣他向同學借糧食和錢,繼續堅持,最後一年終於戰勝困境,突破自我,實現理想。“寒門出貴子”的例子在渭門比比皆是,不勝列舉。一批批優秀的青年源源不斷地離開故鄉,將自己的天賦與才華帶到天南海北。申庚文老師是最早一批走出渭門的大學生之一,後來一直被家鄉父老當做教育兒女的榜樣,他作品中濃郁的鄉土文化氣息,想必與故鄉山水的澤潤有關吧。

渭門,故鄉

走出去的人多了,鄉愁便重了。遠離了故鄉,遊子才明白,原來故鄉的山石,草木,溪流,人物都是畫;故鄉的春雨,夏雷,秋霧,冬霜都是詩;故鄉的雞啼,犬吠,蛙叫,蟬鳴都是歌。沒錯,“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惆悵,彷彿霧裡的揮手別離。”在談及故鄉的話題時,總是零零碎碎,絮絮叨叨,可是無論哪位文人墨客,落筆時都帶著一份生生的疼,不管是在觥籌交錯間,還是在悠悠獨處時,那一圈思鄉的情愫搖曳著內心的漣漪。

渭門,故鄉

作者簡介:

任俊傑,陝西省漢中市洋縣渭門人,出生於1987年,喜歡用自己熟悉的文字記錄對生活真切的感悟。人生格言: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