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中國古代,農民是二等公民,卻並沒有得到地位和尊重!

  • 由 大農圈農業大市場 發表于 垂釣
  • 2023-01-05
簡介古代社會的非農人口供養比例低,以農養農按理說一般不會有什麼問題,但歷史時期的中國農業饑饉卻是常發性事件

古代的農民是什麼

原標題:中國農民與中國文明(一)

農為國本 食乃民天

中國古代,農民是二等公民,卻並沒有得到地位和尊重!

中國古代把平民職業劃分為士(學者)、農、工、商,簡稱為“四民”。“農民,播殖耕稼者。”一般意義上講,只要出現種植業,就應該有農民了。但在歷史的記錄與書寫過程中,農民的貢獻未得到應有的表達,農民的身份與地位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

在許多人看來,農民只是貧窮與庸俗的代名詞。

農耕文明是目前世界上存續時間最長、內涵最為豐富的文明形態,也是人類史上第一種文明形態。在萬餘年的農業歷史程序中,是農民提供了維持人類基本生存需要的糧食與農產品,奠定了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物質基礎。

農業起源以後,人類結束了漂泊流徙的採獵經濟,有了相對穩定的生活資料來源。自此“人猿相揖別”,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積累與提升。

中國古代,農民是二等公民,卻並沒有得到地位和尊重!

關於農業的基礎性產業地位,中國古代的思想家有精到論述。管仲的“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說明不解決人類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則無社會文明可言;賈誼的“夫積貯者,天下之大命也”,把它上升到關乎國家安危存亡的高度。

農業之興廢,始終是衡量古代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中國歷史上公認的盛世有四個:西漢“文景之治”、唐朝“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清朝“康雍乾盛世”。這三個朝代建立之初,都承大亂之後,人口喪亡,經濟凋敝。統治者汲取前車之鑑,注意與民休養生息,百姓越來越殷實富足,尤其是清代康雍乾時期,農業、手工業和商品經濟均興旺發達,財政收入達到了我國古代社會的最高水平,經濟規模和總量居當時世界之最。

中國歷史上也有很多衰世末世,導致衰末的原因各有不同,但有一點相同,那就是農業出了重大問題,從而誘發戰亂或王朝更替。

中國古代,農民是二等公民,卻並沒有得到地位和尊重!

古代社會的非農人口供養比例低,以農養農按理說一般不會有什麼問題,但歷史時期的中國農業饑饉卻是常發性事件。究其緣由,大致有以下原因:

一是自然災害多發。水、旱、風、雹、蟲、震等災害破壞或中斷正常的農業生產程序,影響糧食的總體供給。

二是財富分配不均。“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形象地反映了貧富的兩極分化現象。

三是王朝“急政”。比如秦始皇,人們盛讚他的文治武功,卻忽略了他對當時農業生產的嚴重破壞。

四是戰爭動亂。農史學家石聲漢教授在講述歷史時期世界各國農業與戰爭的關係時說過:“似乎可以歸結為農業養活著戰爭,戰爭吞噬了農業,被吞噬的農業餓死了戰爭後,農業逐漸恢復過來又孕育著新的戰爭這麼一個規律。”戰爭首先是對農業勞動力的摧殘,其次是不時的兵役、徭役徵發擾亂了正常的農業生產程序。

五是逐利風氣。與古代的採集漁獵和手工業生產、商業經營的“即獲”性相反,農業生產由種到收呈現出明顯的“斷續”性特徵。“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這需要經歷漫長的等待與管護過程,若遇天災人禍甚至絕收。這也是古今之人不愛農事愛工商的根本原因。

中國古代,農民是二等公民,卻並沒有得到地位和尊重!

只有迭經災荒戰亂,人類才知道休養生息的重要,才知道農業的重要。“執農不棄”是周民族的優良傳統。中國古代農業雖歷經災亂而仍能發展與進步,正是基於中國農民這種質樸的認知與本能的需求。

世界原生文明很多,但只有中華文明唯一倖存和延續,重要原因在於,我們的農業在發展程序中沒有犯顛覆性的錯誤。

樊志民:現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國農業歷史文化研究所所長、中國農業歷史博物館館長,兼任國家社科基金歷史組評審專家、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中國專案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農業歷史學會副理事長、陝西省科技史學會副會長、陝西省社科規劃辦史學專家組成員、民盟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委員會副主委、楊凌區政協委員等職。大農圈特邀駐場專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