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讓隋唐頭疼的高句麗,為何那麼難打?重要的一點被我們忽視了!

  • 由 壹影泡泡 發表于 垂釣
  • 2022-11-02
簡介要命的是,隋唐遠征高句麗,嚴寒的冬季肯定不能出兵,只能選擇在春季,結果經過數月的行軍,不但碰上了折磨人的雨季,還要穿越泥濘難行的沼澤地

上吐下洩頭痛是什麼原因

眾所周知,在隋朝和唐朝初期,最讓他們頭疼的便是東北的高句麗。這個崛起於一世紀的少數民族政權,到了隋唐時發展到了鼎峰。剛剛完成統一的隋朝,正是由於隋煬帝三徵高句麗,引起怨聲載道,才最終被拖垮。到了唐朝時,連出眾的軍事天才李世民親自出徵,也沒能一舉將其滅掉。直到唐高宗時,才竟三代之功,攻滅了高句麗。

讓隋唐頭疼的高句麗,為何那麼難打?重要的一點被我們忽視了!

那麼,為何高句麗就這麼難打呢?以至於在各方面佔據優勢的中原王朝,每次大舉出徵,卻無數次都鎩羽而歸。其實,這是以下四個方面造成的,其中還有一個我們最容易忽視的重要原因。

一是多雨的氣候。

不要小看這一因素,在古代交通條件落後的情況下,雨水過多甚至會影響一場戰爭的成敗。據史料記載,隋唐時期的氣候,要比現代溼潤很多,夏秋季節降水豐富,特別是遼東半島一帶,雨季時間特別長,以至於形成了廣闊的沼澤地。

讓隋唐頭疼的高句麗,為何那麼難打?重要的一點被我們忽視了!

要命的是,隋唐遠征高句麗,嚴寒的冬季肯定不能出兵,只能選擇在春季,結果經過數月的行軍,不但碰上了折磨人的雨季,還要穿越泥濘難行的沼澤地。這樣一來,軍隊行軍速度被拖慢,還會影響到最重要的糧草補給,仗還沒打就輸了一半。

二是磨人的地形

除了多雨泥濘之外,高句麗人還有另外一樣得天之寵的天然屏障,那就是起伏不定的磨人地形。遼東一帶山區丘陵密佈,對於隋唐最高時能有上百萬人的龐大遠征隊伍來說,要在大雨中透過這樣的地帶,對於物資的消耗非常巨大。就比如隋煬帝徵遼東時,就在這一地區遇到了糧草不濟的情況,被迫撤軍。

而在隋唐軍隊為這種地形苦惱時,高句麗人則依靠著這樣的優勢在沿途建立了許多山城,不時出兵襲擾,搞得隋唐軍隊苦不堪言。他們要想打到高句麗腹地,還必須將這些山城一個個拔掉,行軍速度又大大減慢。

三是高句麗軍隊善戰,猛將輩出

能夠在此前數百年間,多次與中原政權爭鬥,高句麗人的戰鬥力也是不容小覷的,史料記載他們“性兇急,有氣力,習戰鬥”,是實實在在的戰鬥民族。並且在多年的戰爭中,高句麗歷史上也出過不少的猛將。

隋煬帝第三次出征高句麗,本來在前期取得了極大的優勢,結果被高句麗統帥乙支文德用狡猾的拖延戰術磨了幾個月,導致隋軍糧草告急,無奈撤軍。李世民遠征高句麗時,他的對手變成了比乙支文德更難纏的淵蓋蘇文,雖然多次取得大勝,終究沒能擊垮淵蓋蘇文以傾國之力組織的防禦,只能選擇撤軍。

四是高句麗擁有雄厚的實力

在許多人看來,高句麗不過是東北亞的一個彈丸小國,能夠蹦噠那麼久,運氣也佔很大的一部分。這樣想你就大錯特錯了。其實,高句麗擁有著雄厚的實力,這也是許多人容易忽視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早在兩漢時期,高句麗的農業就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到了隋唐時,鐵器的廣泛應用使得高句麗農業興盛,人口大量增加。唐太宗時期,全國人口有三百萬戶,同時期的高句麗呢?他們的人口多達六十萬戶,是東北亞的霸主。要知道,被隋朝滅掉的陳朝,亡國時人口都沒高句麗多。

這樣充足的人口,使得高句麗軍隊人數在唐初達到了六十萬人。怎麼樣?僅從這一點來看,高句麗就根本不像我們想象中那麼弱。

正是以上這些因素,讓高句麗在隋唐多位帝王的進攻下堅持了下來,成為極為難啃的一塊骨頭。直到唐高宗繼位後,才聯合新羅滅掉了這個難纏的國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