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四大家魚”是怎麼來的?為何沒有鯉魚?

  • 由 科學獵奇 發表于 垂釣
  • 2022-10-20
簡介寫在最後“四大家魚”是我國最常見的養殖淡水魚類,但是並不是常見就能做“四大家魚”,比如鯉魚,鯉魚曾經是我國養殖規模最大的淡水魚,但是在唐朝時被禁止,因此,人們才在尋找新的養殖魚類時找到了四大家魚,它們食性、棲息水層各有不同,適應能力強 、個

野的同音字如何寫

“四大家魚”中沒有鯉魚,這確實讓人很意外,因為在內陸淡水魚類的養殖中,鯉魚與草魚和鯿魚這三種魚的養殖就佔到了70%。按理說,四大家魚是指我們最常見的淡水養殖魚類,那麼,為何四大家魚中沒有鯉魚呢?我們一起來聊一下這個有意思的問題。

“四大家魚”是怎麼來的?為何沒有鯉魚?

鯉魚為何沒在四大家魚中?

鯉魚作為我國最常見的養殖魚類之一,它卻不是四大家魚。但其實,鯉魚在我國曾經“輝煌”過,根據南宋周密的《癸辛雜識》的記載看,早在唐代以前,鯉魚是我國最廣泛的淡水養殖魚類,也是當時市場上最常見、需求量最大的淡水魚類。

“四大家魚”是怎麼來的?為何沒有鯉魚?

但是,到了當朝天下“姓李”之後,這一切都變了,因為“鯉”與“李”同音字,所以當時的皇帝就下令全國範圍內禁養鯉魚,並且禁止捕撈和售賣,如果捕魚時意外捕獲到可以就地放生,也可以放到放生池中(唐代修建了大量的放生池,目的就是放生鯉魚)。

好不容易摸索出來的養殖技術,現成的魚苗,突然不讓養了,市場必然出現很大的缺口,同時許多養殖池也空閒了,那麼,此時就需要找其他的魚類來替代,於是四大家魚“青、草、鰱、鱅”就被人發現並推廣開始,從史書的記載看,在我國宋朝時,四大家魚就被定義了,而且有了相當成熟的養殖、運輸、販賣機制。

“四大家魚”是怎麼來的?為何沒有鯉魚?

四大家魚如何被確定的?

可以說如果不是唐朝禁養鯉魚的話,興許就沒有四大家魚了,當鯉魚被禁養之後,人們是如何尋找替代品,並且還一下子找到了四種呢?我們不妨先從我國的淡水魚類說起。

我國地大物博,水資源豐富,且不說1。8萬公里長的海岸線,就單說內陸優質的水資源就有著多達17。6萬平方公里,其中多為湖泊和河流,如此多的自然水體,自然也蘊蓄了大量的水生生物,其中就包含了魚類。

根據資料顯示,我國的魚類有約1050種,分屬18個目52科294屬,其中初級淡水魚有967種,河口性魚類有68種,洄游性魚類有15種,魚類資源可以說是非常的豐富。

“四大家魚”是怎麼來的?為何沒有鯉魚?

從接近千種魚類中找出四種來確實有些棘手,但是如果有了標準,那麼就相對容易一些了,所以,我們從魚的習性來看一下“四大家魚”共有的特點以及它們組合的巧妙之處。

01 四大家魚的共同之處?

其實四大家魚的被選擇與鯉魚先成為廣泛的養殖魚類有很大的關係,因為鯉魚是鯉科下最常見的魚類之一,而四大家魚同樣也是鯉科下的魚類,這絕不是什麼巧合,所以,當時人們在選擇替代魚類時,首先想到的就是與鯉魚有些相似的其他鯉科成員,這就大大的縮小了可選的範圍。

“四大家魚”是怎麼來的?為何沒有鯉魚?

其次就是體型了。一種魚類想要成為“家魚”,必然要具備較大的體型,因為數量可變,但體型是由種類決定的。同樣有了鯉魚作為參考,很快人們就剔除掉了像鯽魚之類的小型鯉科成員,將可選範圍進一步縮小。

第三就是常見性了。一種魚類的分佈越廣,越容易成為常見的養殖魚類,這是因為分佈廣就代表著這種魚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強,在實際的養殖中,需要考慮的環境因素就越少。

“四大家魚”是怎麼來的?為何沒有鯉魚?

第四就是生長速度了。顯然同樣的飼養條件,魚類的生長速度越快,越容易被廣泛的養殖,畢竟養殖講求的是經濟效益。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一下“四大家魚”的條件與上面四點的吻合程度,第一點不需要多說,都是鯉科的“兄弟姐妹”,第二點是體型,鯉魚屬於一種中型的魚類,在人工飼養下,一般體長在20-40釐米,體重在3-5公斤就上市了,而其他三種魚,均屬於中型魚類,它們的體長和體重要超過鯉魚。

“四大家魚”是怎麼來的?為何沒有鯉魚?

而從分佈上看,草魚、青魚、鰱魚和鱅魚,這四種魚類在我國自然分佈就非常的廣泛,而且在以前也是水體中最常見的魚類,所以,分佈也吻合。至於生長速度,四大家魚要比鯉魚更快,一般情況下二齡的鰱魚和鱅魚就有2公斤左右,而草魚和青魚甚至能達到平均2。5公斤以上,從二齡以後,鰱魚開始發力,慢慢的超過另外三種魚,所以在生長速度上看,四大家魚幾乎是整個鯉科下最快的。

因此,與鯉魚“同根生”,全國性分佈、體型較大以及生長速度較快是草、青、鰱、鱅魚能成為四大家魚的關鍵因素。

“四大家魚”是怎麼來的?為何沒有鯉魚?

02 四大家魚的奇妙組合?

四大家魚的確立是勤勞的古人睿智的體現,因為他們對這幾種魚類的習性瞭如指掌,這才有瞭如此精妙的搭配。首先,草魚喜歡棲息在水體的中下層,主要以水生植物為食,這樣在養殖時,水生植物就有了“剋星”,畢竟如果水生植物一直生長的話會汙染水體的,比如浮萍如果達到一定的密度,就會使水體逐漸缺氧,水中有害物質增加。

“四大家魚”是怎麼來的?為何沒有鯉魚?

其次鰱魚喜歡棲息在水體上層,它們主要以水中的藻類為食,同樣的藻類在水體中極容易氾濫成災,我們在看到一些野塘時,會發現上面漂浮了一層綠色的東西,這其實就是綠藻,綠藻的大量繁殖同樣會汙染水體,影響水體的溶氧量,有了鰱魚,養殖時就不怕藻類氾濫了。

“四大家魚”是怎麼來的?為何沒有鯉魚?

第三是鱅魚,鱅魚喜歡棲息在水體的中上層,主要以水中的浮游生物為食,尤其是浮游動物,比如水蚤、水蠆等等,這樣就避免了這些原生生物威脅魚苗。

最後就是青魚了,青魚喜歡棲息在水體的底部,主要以水生軟體動物,比如螺螄等為食。

這四種魚類的棲息水層互不重疊,這樣就大大降低了對養殖密度的要求,而且它們吃的食物各不相同,也不會產生衝突,並且它們的食物還對水質的維持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最終才說四大家魚是我國古人智慧的體現。

“四大家魚”是怎麼來的?為何沒有鯉魚?

寫在最後

“四大家魚”是我國最常見的養殖淡水魚類,但是並不是常見就能做“四大家魚”,比如鯉魚,鯉魚曾經是我國養殖規模最大的淡水魚,但是在唐朝時被禁止,因此,人們才在尋找新的養殖魚類時找到了四大家魚,它們食性、棲息水層各有不同,適應能力強 、個頭大、生長速度快,很快地就在我國大面積推廣。

當然,有時候四大家魚的這些特點會成為“麻煩”,比如美國在上世紀從我國引入了“亞洲鯉魚”(8種鯉科魚類的通常,其中危害最大的就是四大家魚和鯉魚),結果不小心在本土氾濫成災,到現在都沒有控制住,成為了最讓美國頭疼的“入侵物種”之一。

“四大家魚”是怎麼來的?為何沒有鯉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