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關於“歧視”一詞的一些體驗

  • 由 蜜蜜在紐約 發表于 棋牌
  • 2022-10-13
簡介大媽忽然把音量自動切換到最小,隱約聽到,“說廣東話的,可能是香港人,可能不是遊客,她老公讓位給我,是香港人,大陸游客才沒有那麼好”我用廣東話說話是想她知道我聽得懂而且一直聽著

歧視的意思是什麼呢

作者:MinnieSweetie

本文

2019-03-09

首發於微信公眾平臺

Minnie Sweetie

關於“歧視”一詞的一些體驗

大學的時候,我曾經看過一篇文章,裡面一段話讓我記憶猶新。

“發達國家為什麼會有歧視華人,這就同東北城裡人歧視鄉下人,北京人歧視東北人,廣東人歧視北方人,香港人歧視大陸人道理一樣。”而我對這段話的內容深有體會圖片。

小時候跟著外婆一起生活,外婆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不,應該說她是個讀了不少書的地道農民,農民這個詞很多人會用“泥腿子”代替,媽媽常常用這三個字鞭策我,如果你不想做“泥腿子”,那麼應該好好讀書,爭取出人頭地。

在農村生活的童年是我美好回憶的重要組成部分,那裡有我的好玩伴,還有相互幫忙從不計較的鄰居,還有淳樸的燒稻草的味道,不參雜任何陰險狡詐與欺騙戲弄。試問,生在農耕社會的我們,有誰的祖輩不是農民?

爸爸常常對我們說,“雖然你生在農村,但是爸爸似乎沒有讓你做個粗重的活,因為我們家沒有田地,只有魚塘,別人家沒有出路尚可有瘦土三分。”潛臺詞就是該努力讀書爭取好的出路。

雖然我也努力了,但是寒門嬌女,終究是既沒有寒門的毅力,也沒有嬌女的命,“財主的嘴巴,乞丐的命”爸爸常常用這個詞形容吃不了苦又長在不富裕家庭的我們。

文章寫到這,主題扯遠了,再回到我的中心思想,“歧視”。真正體會到歧視的從媽媽開水果店開始,那時候我已經13歲,總是幫著媽媽在水果臺周圍忙前忙後,媽媽的店在鎮裡面,那時候我們還住在農村老家,媽媽做生意算是起早摸黑,三餐沒著落。

平日生意很淡,過年過節,出門在外的人回鄉過節才會忙碌起來。為了鍛鍊我的膽量與毅力,爸媽拉了一包蘿蔔讓我在水果店前擺地攤,可能是地攤足夠低,讓我更能看得清世俗裡的卑微。

從外地歸來的同鄉人中總有一些“財大氣粗”之輩。我記得有個提著LV打扮時髦的女士為了挑選3個蘋果,摔壞了整整2箱蘋果。然後用一口所謂標準的廣東話和我說,“點解唔入D進口貨”,

我幾乎看都不看地回答:“我間店D生果個個都系進口嘅”。(其實我想回應一句,難道你是用X吃水果的嗎?看在媽媽的眼神只好把不禮貌的話吞進肚子裡)看到她挑水果的樣子我就看到了她的性格,這是我從市井學到的技能之一。

還有個大媽打著是爸爸朋友的前妻名義幫襯我們,打折打折再少零頭,臨走前還要趁人不注意多拿幾個,然後再來一句“鄉下地方竟然賣得比深圳還要貴,賺飽鄉下D憨佬”;

還有一個漂亮姐姐坐在車上指手畫腳買甘蔗頭尾砍掉30cm,嫌棄媽媽的手髒要求一次性手套削皮,坐在車上等我們把東西搬到後尾箱,嚴重阻礙交通。從這些財大氣粗的同鄉那裡,我看到的是歧視,其實他們不過是暴發戶的妻子,已離婚的棄婦,被包養的二奶……

媽媽說真正有修養的人是不會歧視人的,而歧視人的人都是可憐之人。我從鄉下到市區讀書,雖然戶口在農村,父母還是使勁渾身解數讓我在城市讀書。在學校遇到一個熟人,她變得很城市了,穿得新潮,還牽著一個文質彬彬的男生,我開心地和她打招呼她卻假裝不認識我。

後來,我問媽媽是不是我穿得太土了,她才不肯理我,媽媽安慰我說,是因為別人在談戀愛不需要電燈泡,我的出現有點不合時宜。年少時總能被簡單的理由開解,實際上,那個女同學只是不想讓她的城市男友知道她和我一樣來自農村罷了。

城市的同學會拿我的鄉音開玩笑,會嫌棄我送的“薄禮”,嘲笑我沒有喝過海馬田七湯。爸爸常常說,他雖然沒有耕過田,但是是農民的兒子,父輩是面朝黃土的老實巴交的農民。他希望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才會竭盡所能讓我們去更好的學校。

在我的價值觀形成初期,慶幸我有一對特別懂得引導孩子的父母。每當我遇到與人相處的問題,或者受得歧視的問題,爸媽都叫我努力爭取個好成績讓同學佩服或者反省是不是做得不好讓同學誤會了,下次請同學吃東西聯誼一下。除了歷史政治,我成績很一般,沒有讓人佩服的地方。

就這樣,透過和同學吃吃喝喝人際關係好了起來,反而歧視也就無影無蹤了。然而,事情總是有兩面性的,我總是請他人吃東西,常常分不清好壞,真心待人卻常常遭遇不真心。

值得高興的是,我還能保住初心,愛賭博的爸爸對待我花錢總是說:“老爸那麼多都沒有了,還在乎這一點點嗎?”這大概就是農村孩子不被歧視的代價吧。

長大後我來到香港,有一次在出入境大樓,我不能確定我的證件從哪個通道,一個香港海關工作人員用普通話大吼大罵,我一臉茫然。記得一個香港同事問我家鄉在哪裡,我的家鄉可是中國重要的軍港,而他竟然說什麼鄉下地方聽都沒有聽過,大陸的鄉下太多了。

還有一次從羅湖口岸坐東鐵到紅磡,我和愛人把位置讓給了一個阿姨,這個阿姨坐在位置上的朋友開始喋喋不休地用廣東話吐槽大陸游客,或者我的臉上刻著“大陸人”吧,她的話似乎特意和我說的,聽完了阿姨包含了法律醫療教育等等社會問題的不滿。

我用廣東話和愛人說了一句話。大媽忽然把音量自動切換到最小,隱約聽到,“說廣東話的,可能是香港人,可能不是遊客,她老公讓位給我,是香港人,大陸游客才沒有那麼好”我用廣東話說話是想她知道我聽得懂而且一直聽著。這樣的歧視真讓人不是滋味。

再後來,我來了紐約,我能看到的不僅僅是城市對農村的歧視,不僅僅是部分港人對大陸人的歧視,還包括髮達國家對華人的歧視。

我想地域或者說區域間的歧視歸根到底是因為經濟發展水平,而人與人之間的歧視,是精神層面修養的缺失,或者是源於過度自卑,透過歧視去緩解自卑感帶來的不安。而真正的富裕不僅僅是物質上,還必須是精神上的。

有的人很有錢,但是精神層面很貧窮,比如在發達後拋棄原配養小三小四小五的暴發戶,這種是典型的錢到位了,修養未到位。

有的人很窮,精神上卻很富裕,知足,奉獻,無私,關愛他人。如果您有錢了,請你能德行配位,只有德行配位,方能富得長久,德不配位,無災必有害……

文章已於2019/03/10修改

Top